发酵车间作业指导书标准版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390210 上传时间:2019-06-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酵车间作业指导书标准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发酵车间作业指导书标准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发酵车间作业指导书标准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发酵车间作业指导书标准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发酵车间作业指导书标准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酵车间作业指导书标准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酵车间作业指导书标准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酵车间作业指导书发酵岗位1岗位设备以及工艺流程1.1设备流程配料罐种子罐发酵罐离心机冰柜1.2工艺流程菌种斜面种子罐发酵罐低温冷藏离心分离配料PH值检测、镜检1.3岗位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编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台)1FJ1配料缸Vg4m12FJ2种子罐Vg0.65m23FJ3发酵罐Vg5.4m24FJ4离心机25FJ5螺杆泵IIB26FJ6空气过滤器YUD247FJ7精过滤器JPF248FJ8空气预过滤器JLSYUD1512车间操作控制程序2.1配料操作一、配料操作1、配料前将配料缸清洗干净,并目测检查当天所需各种原辅料的品质和是否备齐。2、严禁使用污染变质或规格不合的原辅料,以及用浑浊的

2、水源配料。3、在配料桶内注入适量的工艺水,种子罐注入0.15m3,发酵罐注入0.45m3,通入蒸汽,开启搅拌器,将水加热至60左右,投入称量好的原料。按白糖、豆饼粉、玉米浆、硫酸镁、磷酸二氢钾、泡敌的顺序依次将称量好的原料在搅拌状态下加入配料缸。每加一种原料需完全溶解或分散均匀后方可再加入另一种原料。无机盐及泡敌应在最后用少量水分别溶解或分散后加入。4、待配料缸内的物料安全充分搅拌均匀后,用12N盐酸或12N氢氧化钠将料液的PH值调至6.00.1。5、将混匀的物料在搅拌状态下,用泵打入种子罐或发酵罐,然后用工艺水清洗干净配料缸后定容。6、认真填写配料记录,以备核查。2.2空消操作规程1、灭菌前

3、的准备:(1)、灭菌前应将罐清洗干净,并认真检查罐内各附件是否松动脱落,各种管道、阀门、压力表、温度表有无漏气,失灵或堵塞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修复。(2)、灭菌前必须逐段排尽蒸气管内的冷凝水。(3)、灭菌前通知锅炉房保持供汽量,并保证车间分汽缸上的蒸汽压力大于0.3 Mpa。(4)、通知空压机房启动空压机,发酵工段用空气压力不小于0.25Mpa,同时循环水也要及时到位。2、空罐灭菌(1)、灭菌前,应将手孔或人孔盖好,加垫圈并紧固螺栓。(2)、打开进汽阀门及各排汽阀,同时打开底阀排尽冷凝水,并严格执行空消条件:发酵罐0.15mPa60min 291,种子罐0.12Mpa,60min,1251。

4、(3)、在空罐灭菌的同时,要进行接种等有关管道的灭菌。(4)、灭菌结束后,为避免罐压急速下降造成负压,不可立即通入冷却水冷却,否则罐内压力骤降,形成强烈负压危及罐体安全,而应当通过排汽阀门均匀缓慢排汽降压,直至掉零,待温度降至70左右时方可打开料孔投料。(5)、注意事项:为了保证设备的使用寿命,加热及冷却时无特殊情况应缓慢进行。3、空气过滤器及其管道灭菌:(1)、空气精过滤器的灭菌条件为0.120.14MPa,60min,温度不高于125,并与空罐灭菌同步进行。(2)、灭菌结束后的空气管道一定要通入无菌空气保压,保持压力为0.2MPa左右。(3)、注意通过各管道的特殊阀门排汽,以便消除死角2.

5、3实消操作规程1、进料完毕,核对定容量(种子罐0.28立方米,发酵罐3立方米),开启搅拌器,复核PH值,然后关紧料孔(手孔或人孔)。2、夹套升温。先全开夹套冷凝水阀门,关闭冷却水出入口阀门。若夹套内有积水,应排尽。接着打开蒸汽总阀,关闭泄压阀,调节压力至0.2MPa,再打开夹套进汽阀。应注意夹套压力不得大于0.1MPa。3、当夹套升温至90时,停止夹套进汽,按顺序打开各路罐内进汽阀,底部进汽阀稍开,以免形成泡沫上升冲顶。同时注意液面上各小排汽阀要充分排汽,尽快使温度达到保压温度,罐压升至规定压力后开始保压并经常观察起泡情况,调节罐压,使之稳定,并严格执行好种子罐、发酵罐的灭菌条件。种子罐:0.

6、12Mpa,15min,138;发酵缸:0.1Mpa,10min,121。4、保压结束,依次关闭各排汽阀,进汽阀底部泄汽阀及蒸汽总阀。同时关闭夹套冷凝水阀,打开冷却水出口阀。然后打开空气进汽阀保压至0.1mPa,打开夹套冷却水进口阀快速保压降温。5、随时观察罐压和降温情况,当罐温降至35时,关闭夹套冷却水让其自然降温至30,等待接种。6、注意事项: (1)、蒸汽进入夹套预热时,应同时打开排汽口,充分排除罐内空气。 (2)、灭菌过程进出蒸汽量要大,尽可能采用三路蒸汽直接进内层。其目的,一是为了使取样口和底部阀门的管道内料液灭菌充分,防止可能存在的死角;二是为使罐内料液翻腾均匀。(3)、灭菌到达规

7、定时间后,应先关闭各排汽口,后停止进入蒸汽。只有当罐内压力低于空气过滤器压力时,才能引入无菌空气,以防止培养液倒流。然后立即冷却,要注意罐内压力变化,以防跌零。(4)、冷却开始前,一定要先通入无菌空气,以防抽吸外界空气造成污染。与此同时,接种管道也必须同时通入无菌空气,保持正压,使之处于无菌状态。(5)、在灭菌过程中,由于蒸汽冷凝水会使料液体积增加,影响定容的正确性,因此配料前定容时应考虑冷凝水因素,还应在灭菌前充分排除蒸汽管道内的冷凝水。2.4、接种操作规程(1)种子罐接种操作:1、稍开接种嘴管阀,使之保持正压,在火圈保护下卸下接种嘴外套。2、在火焰处取下接种瓶皮管头上牛皮纸和纱布,迅速将皮

8、管套在接种嘴上,并尽可能套紧。3、通入无菌空气使罐压升至0.15MPa0.18MPa,然后将接种瓶举高,瓶口往下倾斜,稍开大罐盖上的排汽阀,使罐压降至0.08MPa,利用压差,将种子瓶中的种子液全部吸入种子罐内。4、如一次不能全部吸入,则重复上述操作过程,直至种子液完全吸入为止。然后关闭接种嘴管阀,恢复罐压至0.1MPa,即可开始计时培养。(2)发酵罐接种操作:l、当种子培养结束,而发酵罐料液温度降至30时,即可开始移种。移种管道必须事先灭菌和保压。2、先关闭移种管边上的各排汽阀,再打开移种管道上各阀门,将种子罐压提高到0.150.18MPa,利用压差将种子罐培养液全部压入等待发酵的发酵罐内。

9、3、移完种后,立即关闭发酵罐上的移种管道进料阀,恢复压力至0.1MPa开始计时培养。4、移完种后,马上用工艺水冲洗移种管道,然后再用蒸汽吹洗灭菌。2.5看罐操作规程1、实罐灭菌结束后的罐,看罐人员应认真检查阀门,作好保压降温工作。严防培养基倒流,为此罐压应比精滤压力低0.05Mpa左右,温度降低至35时,停止夹套冷却水让其自然降温,并通知有关人员准备接种。2、在培养中,按工艺要求正确控制各罐的温度、压力、通风量、PH值等工艺参数。3、认真交接班,交接班双方应交待清楚各罐情况及临时规定的特殊操作条件。(事故状态下严禁交接班,发生事故当班人员应积极协助接班人员作好处理或领导已到场通知当班人员可交接

10、班。)4、按规定时间认真作好各种数据记录。5、遇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或工艺条件不能正确实施时,应及时报告,并记录在台班记录上。6、轴封盘内经常保持机械密封的冷却水,冷却水应干净,生产完后轴封盘内水应全部清除干净,以免生锈。2.6离心分离操作规程1、首先要清洗干净离心机及滤袋,以及菌丝体盘,桶及各种工具,打扫地面卫生。2、按要求放置好滤袋及放料橡胶管,首先启动离心机空转,观察运转是否平衡正常。3、将放料的发酵罐加入压缩空气至压力为0.15Mpa左右,打开底阀及切换阀门,只保留离心机问的放料阀处于关闭状态。4、缓缓打开放料阀,让料液均匀流入离心机中,放料至适量时关闭放料阀,让离心机内的料液甩干。5、停

11、掉离心机,用手将滤饼取出盛入菌丝体盘,取干净后再进行下一次离心。使用多次的滤袋要用热水清洗干净后再重新使用,直至全部料液分离完毕。6、分离出的菌丝体要准确称量,并记下批号,及时交给管理人员妥善冷藏。7、清洗布袋、离心机及各种容器工具,打扫干净环境卫生及清洗料液完后的发酵罐、出料管,填好台班记录。3正常生产作业程序3.1异常情况的紧急处理措施1、遇到停电时,则搅拌停止,空压机停止工作,此时,看罐人员应及时将发酵罐或种子罐进气阀门关掉,再将排气阀关掉,以便维持一定罐压。同时防止培养液倒流引起管道及过滤器污染,然后再向有关负责同志反映,以便采取必要措施。2、一旦确认种子罐染菌(需经菌种室监控人员及负

12、责人确认后),则及时用高压蒸汽直接灭菌后排放,绝对不能往下道工序移种。3、发酵罐前期染菌则用蒸汽灭菌后放掉,中期染菌一是加入适量的杀菌剂,抑制杂菌生长;二是降低培养基温度来控制杂菌的生长速度。如采取上述两种措施仍不见效,就要考虑提前放罐。4、染菌后的罐体用甲醛等化学物质处理,再用蒸汽灭菌(包括各种附属设备),再次投料前,要彻底清洗罐体、附件,同时进行严密程度检查,以防渗漏。3.2车间消毒操作3.2.1本操作规程对于发酵车间环境、设备内外和管道内外的定期消毒采用的是熏蒸消毒法。一、熏蒸车间环境:主要是发酵车间地面、地沟、钢平台、离心间、冰柜间应执行每周星期五消毒一次。二、对于熏蒸设备及管道主要指

13、标:发酵工段:配料缸、种子罐、发酵罐。三、熏蒸消毒操作1、熏蒸消毒剂使用二氧化氯用于设备309二氧化氯配12kg水,使用浓度200pp。2、把车间环境、设备内外,管道清洗干净后,按20ml/m2(车间)、20ml/m2(设备)的剂量进行核算所用杀菌剂的数量,使用浓度根据二氧化氯的使用方法配制。3、把称量好的二氧化氯按1桶/20m2和1桶,罐消毒杀剂等分后置于几只玻璃瓶中。4、按1桶/20m2和l桶/罐消毒杀菌剂的比例置于地面和罐内,并保持车间密封和罐体密封与罐体相通的管道阀门开启,与外界相通的阀门关闭。5、每次密封熏蒸不少于24小时。6、熏蒸完毕,取走熏蒸塑料桶,并用干净的清水(温度70)冲洗

14、设备后即可。四、对于发酵的种子平台、发酵平台、冰柜间一星期星期五用新洁尔灭、过氧乙酸拖地、喷洒。工艺控制指标3.3设备清洗一、设备清洗1、清洗设备前应先将罐内熏蒸瓶子取出。观察罐内是否有异物、异味和紧固螺丝是否松动脱落。2、将罐体,配料缸用工艺水冲洗干净,按碱、清水、酸、清水的次序清洗各罐体和移种管道。碱和酸应先在配料缸内配好交化验测定后方可清洗,浓度为1.52,温度为6070。3、不用CIP清洗的批次,就加入适量的水至配料缸内,加热至70后清洗。4、种子罐移种后,罐体和移种管道的清洗:移种完后先把种子罐压力卸零打开底部排污阀和手孔,用工艺水马上冲洗移种管道和种子罐,待水流尽后关闭底阀加水至打

15、泡浆处打开搅拌,夹套升温至70,搅至少60mm后排放,再用工艺水认真清洗直至干净。5、发酵罐离心后的清洗,泄压后加入适量的水至罐内,加压先清洗离心放料管,待水和压力排完后用水管从取样口反冲进罐进行清洗,结束后用蒸汽吹I2min。压力泄完后将人孔打开人下到罐内进行清洗直至干净。二、注意事项:1、CIP清洗一般35批清洗一次。(如设备有异味,59月或生产间隙时间过长、特殊情况可增加清洗次数和力度。)2、酸碱配制和清洗时应注意安全,穿戴好防护用品。3、清洗时应注意冲洗罐体内壁及其他附件,避免死角。4、酸碱清洗时应用水冲洗地面,稀释排除的酸碱浓度,保护地面设施。5、清洗结束后,应及时认真填写台班记录。3.4发酵液的收集处理和排放规定为了防止菌种随发酵液或其它途径而流失,现对菌丝体废液的收集处理和菌丝体的保藏、领用等手续作如下补充规定。1、每批发酵所产生的废水和离心分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