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月考历史试卷分析.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389614 上传时间:2019-06-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月考历史试卷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月考历史试卷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月考历史试卷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三月考历史试卷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三月考历史试卷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月考历史试卷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月考历史试卷分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月考历史试卷分析官渡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卷分析一、试题评价1、总体评价本次试卷的风格采用全国卷的基本形式和全国卷的命制风格(重技能的考查),全卷共12道选择题,共48分;3道材料题,40题3问共25分,41题2问共12分,选做一个15分。全卷共100分。本次试卷改变了以往历史考试过于重视基础的情况,基本超越了教材知识,体现新情境、新材料的命制风格,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考查。这将有利于指导今后的复习工作因注重的问题,有利于复习工作的进一步开展。2、试卷特点评价本次试卷主要目的是对考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摸底,明确学生目前的学习工作中的优势和不足,以便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本次试卷的风格

2、可以看出这是重庆卷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向全国卷重技能和学科思维能力的考查的转变,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1)试题立意:凸显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考查,由重知识转向重能力。相比重庆卷重知识的情况,本次试卷尤其强调学科能力的考查,本次试卷中单纯考查依靠史实的题型已不多,就算考查史实也是要根据史实并结合材料分析才能得出答案。如选择题中1(孔子政治思想)、 2(秦汉思想基础)、 5(汉唐政治)、8(史论结合)、 10(资本主义萌芽)、12(古代文学的发展)等题。材料题突出历史技能的考查,如13(1)、14(2)问考查概括、分析,13(2)问考查提取信息、说明,13(3)考查评述,14(1)考查解读表格。(

3、2)情境创设:运用新材料、新情境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例如本试卷中的6(社会生活)、 7(理学、心学对比)、 11(对外关系),都是通过创设情境,根据对情境中所反映的现象进行解读,找出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通过学生作答反馈的数据进行分析,这类题型目前学生难度较大,很多同学不能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概括能力薄弱。(3)考查形式灵活多样本次试卷运用文本资料、地图资料、表格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查,注重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即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根据题干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文字对文字、文字对地图、文字对表格的转码。如对选择题中情境型选择题(6、 7、 11 )、图表型题型(4、 8、 13(1、2)、14(1)、

4、)的分析概括能力。(4)价值导向:历史教学应转向专业化、人文化方向发展。中学历史教学的要求历经双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向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前者适应了文革以来基础知识非常匮乏的时代,后者促进了历史学科向人文化方向发展,但是目前三维目标也有不足,其中最大的是忽视了历史学科的学科能力,下一轮改革从20xx年起,将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企图将历史的专业化和人文化相结合,凸显历史学科独特的价值。3、统计数据分析(1)选择题选择题共12道,48分,平均分22.37,难度0.46。属于中等偏南。具体数据如下表格:类型客观题客观题 大题号 1 2 平均

5、分 2.25 0.76 标准差 1.98 1.57 难度 0.56 0.19 区分度 0.319 0.17客观题 客观题 客观题 客观题 客观题 客观题 客观题 客观题 客观题 客观题3 4 5 6 7 8 9 10 11 121.21 2.27 1.94 0.88 1.77 2.11 3.17 2.42 1.91 1.71.84 1.98 2.0 1.66 1.99 2.0 1.62 1.96 2.0 1.980.3 0.57 0.48 0.22 0.44 0.53 0.79 0.6 0.48 0.420.181 0.5 0.319 0.16 0.34 0.383 0.287 0.606 0

6、.117 0.489选择题呈现的主要特点: ?考生得分率较低,题型及难度分布为:是2(0.19)、6(0.22)属于极难的题型,难度题占5个,分别是3(0.3)、5(0.48)、7(0.44)、11(0.48)、12(0.42);中等题占4个,分别是1(0.56)、4(0.5)、8(0.53)、10(0.6)简单题占1个,为9(0.79)。选择题12个中,理想的难度控制在0.60.65之间,既能有效甄别考生,又能平衡考生的情绪,兼顾成绩一般的考生。?考查内容侧重于中国古代史,西方古代史比例较少。考点主要分布在先秦1个(孔子的思想),秦汉2个(政治、经济),隋唐3个(经济南移、政治制度、社会生活

7、)、宋元2个(理学、行省制度),明清2个(资本主义萌芽、对外关系),综合2个(推论、文学发展)。试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史学方法等,运用文体、地图、表格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查,所选的材料兼顾了主干知识,突出时代性和生活性。?突出对四大能力的考查历史学科的四大能力,即获取解读信息:4(0.57)、 6(0.22)、 7(0.44)、 11(0.48),共4题,平均难度0.42;调动运用知识:1(0.56)、2、(0.19)、3、(0.3)、5、(0.48)、12(0.42)共5题,平均难度0.39;描述和阐释能力:10(0.6),论证和探讨能力:8(0.53)、9(0.79)。从中可以看

8、出调动和运用知识的得分率最低。(2)非选择题非选择题包括3道大题,7个小问。共计52分,没有选做题。全校考生平均分22.02分,难度为0.40,难度偏难。具体数据详见下表: 类型 主观题 主观题 主观题 主观题 主观题小题号 40.1 40.2 41 45.1 45.2满分 15.0 10.0 12.0 9.0 6.0平均分 10.81 4.43 5.83 2.77 3.17最高分 14.0 10.0 9.0 8.0 10.0难度 0.68 0.44 0.38 0.28 0.26区分度 0.293 0.36 0.377 0.351 0.393材料题的主要特点:主观题突出考查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

9、基本上把近几年全国卷的能力要求都反映出来了,具体如,13题中1问(0.68)考查对表格信息的概括,并分析表格现象所反映的影响;2问(0.44)主要考查对地图信息的对比分析不同之处,并进行因果说明;3问(0.38)考查对文本材料反映的现象进行评述能力。14题中1问(0.28)主要考查对表格信息的概括和评价相结合的解读表格信息能力,2问(0.26)考查对文本材料反映的现象进行归纳概括和归因的能力。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材料信息的高层次概括能力明显欠缺,学生对新情境、新角度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薄弱。二、学生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1、考生时间分配极不合理,平时加强文综在50分钟之内完成单科试卷测试的训练。通过

10、考生的数据显示,学生的基础层次概括能力(从文本信息中直接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一般都会掌握,比如13题的1问(0.68),但是同样考查概括能力的14题2问(0.26)明显难于第一次考查,通过与学生交流,相当大的一部分同学没有有效分配时间,导致没有时间完成(极个别甚至只用十几分钟完成某科试卷,有些科目用时超过一个小时)。主要解决方法是加强学生的时间分配指导,平均分配时间。争取掌握较高的总分,而不是单科用时过长。同时平时加强训练,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2、考生卷面差,答题格式不规范,字迹混乱,书写潦草的现象普遍存在。通过电脑阅卷的实践操作和实际翻阅学生答卷,发现学生答案长篇大论、专业语言使用不足、字

11、迹潦草、格式混乱等现象造成失分的问题尤为突出,在评讲试卷中选择典型的答案进行分析,让其清晰明白自己出现的问题。同时要求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做到答案“段落化、条理化、要点化”,答案要“点多、面广、话短”。3、重视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落实,强化基础。通过本试卷的测试,尤其是调动和运用知识(选择题共5道,平均难度0.39)的考查,发现学生对主干知识掌握及其缺乏,很多知识点前后混淆,记忆模糊等问题。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测试和严格要求,同时传授一些帮助记忆知识的方法,比如如何更好的记住知识,我是怎样记住知识的等,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人人过关。4、学生的历史技能的培养要高度重视通过本次试卷分析以及

12、近几年全国卷的分析,发现尤其注重对历史技能的考查。人的认知过程有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等六大类。记忆是基础,理解是关键。平时除了加强对学生记忆知识外,尤其要加强理解能力的培养,理解最关键就是如何用自己的语言对文本所反映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建构。通过测试数据反映学生的高层概括能力(即对材料的有效转码表述能力)薄弱。平时因加强运用新情境和新材料考查学生对主干知识的理解能力。 总之,这次月考对我们后期复习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在平时的复习通过课时作业、单元检测、周测试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历史技能进行考查,通过试题反复训练和及时总结,让学生在这两大难点上都有所突破。陈宗胜20xx年12月2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