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C类)真题及详解

上传人:lqh1****020 文档编号:90389612 上传时间:2019-06-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C类)真题及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0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C类)真题及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0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C类)真题及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0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C类)真题及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0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C类)真题及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C类)真题及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C类)真题及详解(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参考答案解析第一部分 数量关系一、数字推理1.B 解析0=-1,3=-1,8=-1,15=-1,35=-1,故( )=-1=24。这是一道很简单的题目,考察的是对数字的敏感性。2.C 解析1 1 3 4 7 (9)0 2 1 3 (2)这是一道作差之后的隔项等差数列,排列规律比较隐蔽。很多考生会选择D项,第三项等于前两项之和,但是这个规律对第三项“3”不满足。4.B 解析121=,729=,2401=,3125=,729=,( )=1。此数列是由底数以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和指数以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组成的幂次数列。对于这类数字变化比较大的数列,首先就要考虑幂次数列。5.B 解析22=(2,2),4

2、4=(4,4),86=(8,6),( )=32+5=11。这是一道典型的机械分组题。6.C 解析1=02+1,3=12+1,5=12+3,( )=32+5=11。本题的通项公式为:。7.C 解析原数列可以化为,所以( )=。解分数数列先对分式作通分处理,处理之后规律会很明显。8.A 解析将每个数字分为两部分来看,473611,37289,32257,27225,22193,选项中只有A,15141。其中11,9,7,5,3,1是等差数列。9.C 解析和数列,前两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往后依次类推,717(24),17(24)41。10.D 解析将0改写为,则分母1,3,5,7,9为连续奇数,下一项

3、分母应为11;分子0,7,22,45,76,(115)是一个二级等差数列,相邻两项之差依次是7,15,23,31,(39)是公差为8的等差数列。二、数学运算11.A 解析x3-3xy-y3=x3-y3-3xy=(x-y)(x2+xy+y2)-3xy=x2-2xy+y2=(x-y)2=112.A 解析由题可知a0,b1,c2,故可排除C、D项。当a=1,b=2,c=3,12+22+32=14,代入题干1+2+3=6=2(1+1+1)=6,满足题意,故选A项。13.C 解析原式1。14.A 解析正四面体就是四个相等的正三角形。设原棱长a为1,则原表面积S4sin60=41,现表面积S=4(1.1a

4、)2sin60=41.12比S增加了10021。15.D 解析首先统一单位,27千米/小时米/分450米/分。第1个5分钟,甲走了2250米,乙走了1500米,追上750米,甲休息1分钟,乙在这一分钟内走了300米,则甲在6分钟内实际追上450米,再走1个6分钟,那么甲追上900米,此时,甲再走5分钟追上750米,恰好追上乙先走了的1650米,共计17分钟。16.A 解析列举法可以很快找出正确答案,这7个数分别为:11,12,15,22,24,33,36。17.C 解析根据题意,列方程,得(1)6(2)4,得:2A+2B+2C=300-276=24,故正确答案为C。18.C 解析如果摸到0,则

5、中奖概率为90%,如果摸到1,则中奖概率为80%,其余依次为70%,60%,50%,40%,30%,20%,10%,0%,将这10个概率取平均数,则中奖总概率为45%。l9.D 解析设预定学员人数为x,根据题意,可列不等式:8(x1)100,8(x1)90,化简并将两式合并,可得:928x98,两边除以8,得:11.5x12.25,取整,则x=12。20.A 解析设销售额为M,共涨n个1元,根据题意,得:M(75n)(50020n),M-n250n+1875,此方程为抛物线,开口向下,顶点处M最大,则此时n=-,即下降到50元,利润最大。第二部分 判断推理一、类比推理21.C 解析题干的逻辑是

6、提拔优秀人才,优秀是对人才的描述,提拔与前两项形成动宾关系,词性分别为“名词:形容词:动词”。与此逻辑相似的是C项建设和谐社会。故选C项。22.B 解析鲤鱼和鲢鱼都是鱼,荔枝和柑橘都是植物。23.B 解析题干的三个词是近义词,满足此条件只有B选项。24.A 解析玻璃可以用来创作镜子和灯具,黄金可以用来制作首饰,也可以充当货币。25.C 解析木材做成纸张,纸张做成图书。小麦做成面粉,面粉做成面包。26.D 解析文明和野蛮是反义词,文明和礼貌是近义词。和谐和冲突是反义词,和谐和协调是近义词。27.A 解析偶数和奇数都属于整数。植物和动物都属于生物。28.B 解析外向和内向是两种相反的性格。熊市和牛

7、市是股市两种相反的走势。29.B 解析青椒和胡萝卜都含有维生素。鸡蛋和大豆都含有蛋白质。30.D 解析属种关系。学校是大学的属,大学是北京大学的属。建筑物是桥梁的属,桥梁是赵州桥的属。二、图形推理31.B 解析前面四个图形可以拼合成如下图形:32.D 解析前面四个图形可以拼合成如下图形:33.A 解析前面四个图形可以拼合成如下图形:34.C 解析前面四个图形可以拼合成如下图形:35.A 解析前面四个图形可以拼合成如下图形:36.A 解析每个图形都含有直角。故选A。37.D 解析每个图形都由直线和曲线构成。故选D。38.A 解析借用数学的象限概念。“”按顺时针依次出现在下一象限,“”按逆时针依次

8、出现在下一象限,故选A。39.A 解析每一组图形中月牙形图案方向一致,首先排除C、D;纵向看,每一列月牙形图案的数量呈现的规律是2、1、2;2、3、2;3、2、( )可知问号处月牙形图案应有3个,选A。40.C 解析每一个黑色小圆相当于两个白色小圆,则第一行白色小圆数量为19,第二行为18,构成等差数列,第三行数量应为17,空缺处应为C项。三、逻辑判断41.D 解析此题是模态命题与直言命题的混合命题。根据逻辑方阵图,“可能P”与“必然非P”构成矛盾关系,肯定前者推出否定后者,即由“房价可能下降”推出并非“房价必然不下降”,同理直言命题部分,“某些城市房价下降”推出并非“所有城市房价不下降”,合

9、并两个命题,即可推出:并非所有城市房价必然不下降,即D项。42.B 解析此题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判断。所谓“爽约”即对原先的命题予以否定,即由原先的充分条件没有推出相应的结论,故正确答案为B。43.D 解析由“有些想从事行政工作的大学生报考了公务员”可以推出“有些报考了公务员的人是想从事行政工作的大学生”,由“所有艺术专业的大学生都不想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可以推出“想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大学生不是艺术专业的大学生”,结合两个推论,去掉中项“想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大学生”可以得出结论。44.A 解析由“如果张生喜欢摄影,则他喜欢旅游”和“如果他不喜欢摄影,则他会喜欢驾车”可以共同推出“张生或者喜欢旅游

10、,或者喜欢驾车”,二者不能同时为假,而由“如果张生不喜欢旅游,则他对驾车也就不感兴趣了”,则可以推出二者同时为假,这与前面的推论矛盾,所以在三个命题均为真的情况下,张生就只能喜欢旅游。45.D 解析评委甲的话可以推出B不能获得称号;评委乙的话推出A、B、C可以同时获得称号;评委丙的话可以推出A、B与C不能同时获得称号;评委丁的话可以推出B不能获得。因此,如果三市同时获得,可以确定评委乙所说为真,其余三位评委所说为假。46.C 解析根据题意:ACD;CD。因为D至少有两枚,那么C至少有3枚,那么A至少有6枚,再加上B至少有一枚,那么总共奖牌数至少有12枚。47.B 解析连续推理。推理如下:故正确

11、答案为B。48.C 解析连续推理。推理如下:由(6)(2)推出孙、钱不去,再根据(5)推出赵也不去,进而由(4)推出,李去,则根据(3),周去。那么此时去的人是李、周,而只能有两人去,那么吴肯定不去,且吴不去不影响(1)成立。故正确答案为C。假言命题(条件2)、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条件3、5)四类常规命题的推理,特别要注意两种选言命题的推理规则。49.D 解析本题用代入法加排除法最为简单。首先根据条件(4)推测出G位于由北到南第六位,可以排除A,根据条件(3)可以排除B、C,代入D检验,没有与条件矛盾之处,故正确答案为D。50.A 解析因为两个题题干一样,所以四个条件仍必须符合。可以在49题的基

12、础上稍微变动各星顺序即可。由于F在E的北侧,而49题的D项所排,F在E的南侧省以在符合其他条件的前提下,需要将E、C、F、B反序排列,新的排序由北到南为A、B、F、C、E、G、D,位于正中的是C。故正确答案为A。四、定义判断51.A 解析B项收费高速公路正体现出资源的有限性,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会影响到另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C项也存在上述问题,公园不能无限制容纳消费人群;D项不是由公共部门提供的物品,所以三者都不是纯公共产品。只有A项符合定义。52.B 解析A项磨床贬值不是因为技术进步所致,C、D不存在机器、设备贬值的问B项手提电脑买时昂贵,可一年后虽然保养得很好但仍旧贬值,说明是由于技术进

13、步所致。故正确答案为B。53.B 解析A项甲参与到具体作案过程中,和其他人构成共同犯罪;C项是销赃行为,不存在利用他人作案这一要素;D项是直接正犯,没有利用他人作案的行为存在。54.D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这一要素,D项很明显与合同无关,故当选。55.C 解析A、D项没有身体不适这一要素,B项确实生病,只有C项符合定义要素,故应选C。56.A 解析定义的关键是存在未完成的工作,B、C、D三项都没有提及此要素,故正确答案为A。57.B 解析A项只是一种工作状态,不存在精神障碍;C项和网络无关;D项使用网络只是载休,炒股才是造成精神障碍的主因。58.B 解析D项中河流并不

14、符合“生物个体”这一要素,A、C项中不同性别的动物、普通马与斑马不能视为“同种生物”。故选B。59.A 解析B、C、D项均不存在附带利益,故正确答案为A。60.B 解析B项可能是因为对颜色的偏好,所以不一定是洁癖。第三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一、片段阅读61.A 解析这是一段典型的总分式文章结构,其中首句明确指出互联网已经从“娱乐化应用”发展到“价值应用”的层面。接下来列举了一系列的例子来证明首句的观点,为分述句。符合文段首句意思的即为A项。62.D 解析对于此题考生关键在于把握文段论述的主题和脉络,寻找连贯性最强的选项。文段首先提到了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关键在于了解衰老的机制,接下来又提到了衰老

15、与器官衰老有关;接着一环扣一环,又提出了器官衰老是组织衰老引起的;最后组织衰老的原因落到了干细胞功能衰竭上。也就是说归根结底要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关键在于揭开干细胞功能衰竭之谜,很显然接下来作者要重点论述的就是干细胞是如何衰竭的,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63.D 解析文段通过两组对比的数据揭示了个科学实证研究的结论,即通过实验发现户外散步要比室内散步对人心情的调节作用更为明显,尤其是对于那些有着抑郁情绪的人。因此符合文段意思的选项为D项。64.D 解析该文段也是非常典型的一个总分式结构,首句明确提出观点:公民有权追求自由,也有义务承担责任。接下来的表述都是在论述只有自由没有责任和只有责任没有自由的失衡,属于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