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类)真题及详解

上传人:lqh1****020 文档编号:90388305 上传时间:2019-06-1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2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类)真题及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02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类)真题及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02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类)真题及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02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类)真题及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02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类)真题及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2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类)真题及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2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类)真题及详解(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姓名: 准考证号: 得分: 密封线 2002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B类) 注意事项这项测验共有五个部分,140道题,总时限为120分钟。各部分不分别计时,但都给出了参考时限,供你参考以分配时间。请在机读答题卡上严格按照要求填写好自己的姓名、报考部门,涂写准考证号。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这对你获得成功非常重要:1.题目应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要在试题本上作任何记号。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放下铅笔,将试题卡、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然后离开。4.在这项测验中,可能有一些试题较难,因此你不要在一道题上思考

2、时间太久,遇到不会答的题目,可先跳过去,如果有时间再去思考。否则,你可能没有时间完成后面的题目。5.试题答错不倒扣分。6.特别提醒你注意,涂写答案时一定要认准题号。严禁折叠答题卡!7.考生可以在试题本的空白位置及草稿上进行演算。这项测验要求你必须严格按照监考人员的指示去做,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停!请不要往下翻!听候监考老师的指示。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第一部分数量关系(共20题,参考时限15分钟)本部分包括两种类型的试题,均为单项选择题。一、数字推理:共5题。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请开始答题:1、4

3、,5,7,11,19,( )。A.27B.31C.35D.412、3,4,7,16,( )。A.23B.27C.39D.433、32,27,23,20,18,( )。A.14B.15C.16D.174、25,15,10,5,5,( )。A.10B.5C.0D.-55、-2,1,7,16,( ),43。A.25B.28C.31D.35二、数学运算:共15题。你可以在草稿纸上运算,遇到难题,你可以跳过不做,待你有时间返回来做。请开始答题:6.甲、乙、丙三人买书共花费96元钱,已知丙比甲多花16元,乙比甲多花8元,则甲、乙、丙三人花的钱的比是( )。A.354B.456C.234D.3457.把一个

4、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铁丝框制成两个等周长的圆形铁丝框,铁丝的总长不变,则每个圆铁丝框的面积为( )。A.16cmB.8cmC.8/cmD.16/cm8.若干学生住若干房间,如果每间住4人,则有20人没地方住,如果每间房住8人,则有一间只有4人住,问共有多少学生?( )。A.30人B.34人C.40人D.44人9.12.50.760.482.5的值是( )。A.7.6B.8C.76D.8010.3999+899+49+8+7的值是( )。A.3840B.3855C.3866D.387711.一居民楼内电线的负荷只能允许同时使用6台空调。现有8户人家各安装了一台空调。问在一天(24小时)内,平均每

5、户(台)最多可使用空调多少小时?( )。A.16小时B.18小时C.20小时D.22小时12.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问六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A.720B.600C.480D.36013.百货商场折价出售一商品,以八折出售的价格比原价少15元,问该商品的原价是多少元?( )。A.65元B.70元C.75元D.80元14.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32米,长是宽的3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A.64平方米B.56平方米C.52平方米D.48平方米15.(1.1)2+(1.2) 2+(1.3) 2+(1.4) 2的值是( )。A.5.04B.5.49C.6.06D.6.301

6、6.两个运输队,第一队有320人,第二队有280人,现因任务变动,要求第二队的人数是第一队人数的2倍,需从第一队抽调多少人到第二队?( )。A.80人B.100人C.120人D.140人17.铺设一条自来水管道,甲队单独铺设8天可以完成,而乙队每天可铺设50米。如果甲、乙两队同时铺设,4天可以完成全长的2/3,这条管道全长是多少米?( )。A.1 000米B.1 100米C.1 200米D.1 300米18.某学校学生排成一个方阵,最外层的人数是60人,问这个方阵共有学生多少人?( )。A.272人B.256人C.240人D.225人19.一块三角地带,在三个边上植树,三个边的长度分别为156

7、米、186米、234米,树与树之间的距离均为6米,三个角上都必须栽一棵树,问共需植树多少棵?( )。A.93棵B.95棵C.96棵D.99棵20.如图,一个正方形分成了五个大小相等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都是36米,问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A.56米B.60米C.64米D.68米第一部分结束,请继续做第二部分!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共30题,参考时限30分钟)本部分均为单项选择题,着重考查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驾驭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对词和句子一般意思和特定意义的理解;对比较复杂的概念和观点的准确理解;对语句隐含信息的合理推断;根据上下文,恰当选用词语:准确地辨明句义,筛选信息。

8、注意:问题可能是选择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使表达最为准确,也可能是考查对文字内容的理解,你的选择应与题目要求最相符合。请开始答题:一、阅读以下文字,回答问题。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断,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关于基因是否应该申请专利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基因是天然的遗传物质,并非人工产物。有关基因的序列和功能的知识都是科学a,而不是技术b,按惯例是不能申请专利的,故“基因专利”既不合理也不合法。严格地说,“专利保护的只是DNA序列的应用,而不是序列本身。”在生物经济时代,基因不是金钱,但胜过金钱。洛克菲勒大学有一条肥胖基因,售价高达2 000万美元。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已有2 0

9、00个“功能已知的基因”被授予专利。这样,受谴责的“基因专利”便获得公认,迫使人们改变原来的伦理观念,不得不参加“基因争夺战”。因为人类基因组的基因总数是有限的,必竟只有6万至10万个。每当一个基因获专利,就等于少了一个基因。于是,人们为了专利而抢夺基因。特别是我国的基因资源,被国外常常无偿地掠夺,丧失知识产权,连当事人也不知情。因此,我们只有参与竞争去争取。21.在ab处恰当的词语是( )。A.发现发明B.发现发现C.发明发明D.发明发现22.在文中四个加黑的词中必须修改的是( )。A.授予B.谴责C.伦理D.必竟23.文末四个划线的句子中语序不当的一句是( )。A.人们为了专利而抢夺基因B

10、.被国外常常无偿地掠夺C.连当事人也不知道D.我们只有参与竞争去争取24.不属于人们不得不参加“基因争夺战”的原因是( )。A.经济利益B.基因数量有限C.伦理观念D.基因专利获得认可25.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对基因是否就应申请专利,人们有不同看法B.“基因专利”目前还没有获得人们的认可C.“基因专利”导致人们抢夺有限的基因D.为保护我国的基因资源,我们应参与竞争二、阅读以下文字,回答问题。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士大夫都很注意思想情操的把握与修养,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文人的爱国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慎独意识历来都是很强烈的,经过数千年之a,形成了一种民族的风骨与气

11、度,形成了一种民族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文天祥这些历史上的文化名人,历来都是我国知识分子学习和效仿的榜样,是我们民族精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等至理名言,一直流传至今,脍炙人口,为人们所传颂。今天我们继承与发扬这种文化传统,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b,这也是我们创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至于传统文化当中的糟粕,应当加以批评,比如官本位的c,惟书惟上的d,因循守旧的e,不讲卫生、不注重社会公德的生活恶习,等等。这些都是社会进步的严重障碍,是绊脚石,必须克服和抛弃。特别是f总把自己的缺点、毛病,遮掩起来不愿去面对和正视,这值得人们注意。为圣者讳,为尊者讳,历代见之于文

12、字的禁忌多得很。我认为这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妨碍甚大。26.a处恰当的措辞是( )。A.积累B.积淀C.沉积D.沉淀27.不适合 处引用的是(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B.宁为玉碎,不为瓦全C.君子慎其独D.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混浊我独清28.b处恰当的措辞是( )。A.无可厚非B.不容置疑C.不可否认D.毋庸讳言29.在cde处恰当的措辞是( )。A.等级观念教条习气思维方式B.教条习气等级观念思维方式C.思维方式等级观念教条习气D.等级观念思维方式教条习气30.在f处恰当的词语是( )。A.文过饰非B.讳疾忌医C.掩耳盗铃D.巧立名目三、阅读以下文字,回答问题。千百年来,人们裹在

13、梦幻的柔纱里,忘却尘世的喧嚣,单纯的心灵只愿意接受这一个李白:诗仙、醉圣、谪仙人不,历史是斑驳的杂色!“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 ;“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是 ;“长揖万圣君,还归富春山”,是 ;“君王赐颜色,声价凌烟虹”,是。既热中功名,又藐视权位;既超凡,又落俗;既坦荡荡,又常戚戚,这才是一个真实的李白。追根究底,古代的“士”在坚持心中的“道”与应对客观的“势”的矛盾中,只能有四种选择:殉“道”a“势”,修“道”b“势”,泯“道”c“势”,d于“道”、“势”之间。多数的“士”并非自觉地选择了最后一种,李白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他清醒地认识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他的不幸则在于“达”不能“兼济”,“穷”不甘“独善”,e,在“入世”与“出世”的矛盾冲突中度过了六十二个春秋。31.在横线上填入下列词语:隐逸、附庸、傲骨、媚态,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A.隐逸附庸傲骨媚态B.隐逸傲骨附庸媚态C.傲骨隐逸附庸媚态D.傲骨媚态隐逸附庸32.在文中四个加点的词中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