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列教研活动总结.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387067 上传时间:2019-06-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队列教研活动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队列教研活动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队列教研活动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队列教研活动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队列教研活动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队列教研活动总结.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队列教研活动总结队列案例分析教研活动总结风光小学 孔宁宁在体育队列队形教学中,课的内容枯燥乏味,被动性的学习导致了学生对队列队形课的热情下降,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而影响教学效果。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教研组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经过大家讨论分析认为应丰富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 提前设疑激发兴趣上课时,要不断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使已形成的学习内容得到巩固和加强。如:上队形变换的时候,教师先讲“一列变二列怎么走”,练习完成后便提出“二列变四列及二列变三列”具体如何走?这样不仅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养成动脑的好习惯,还可激发

2、学生兴趣,提高思维想象及表达能力。二、 加强课堂的趣味性教育学认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认识的兴趣,人们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的一切,常常掌握得迅速而牢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课件辅助教学,给学生一种新异的刺激,目的在于诱导学生对新异刺激的探究所射,如给学生们观看国庆大阅兵的录像资料,比较形象地展现队列队形的动作要点、方法,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快速地掌握此项技术。三、 创设教学情景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和利用特定的教学情景,用真情实感感染学生,才能触及灵魂,达到以情激情、以情育情的目的。例如,通过观看大阅兵录像后,在教学中可以设定学生们现在就在进行国庆阅兵,提出在宏伟的天安门广场,

3、你将怎样做?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使一系列教学活动达到化理为情、融情入理的效果。四、 加入游戏方法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体育教学内容贯穿于游戏活动中,让“教”和“玩”结合起来,这样既丰富了体育教学形式和体育教学内容,满足了学生的情趣特点和心理需要,又实现了教者与学者在情感上的整合和在情趣上的共鸣,因此,在体育课堂上,学生精神饱满,兴高采烈,自觉、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动。由于穿插了一些体育游戏,吸引了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使学生的运动量增加,达到了运动负荷。这样使学生在上课时不至于感到队列队形内容的枯燥,也充分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五、 采用集分结合的方法适当地把比赛机制引入课堂在体育课堂上,教

4、师集中一段时间讲解和示范,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由各小组长负责,分组进行练习,然后集中起来,以比赛的形式进行练习,看哪个小组练得最好,哪个小组就可以先做游戏或进行一些其他的活动。这样激发了学生们的练习热情,使平时难掌握的内容,也能在短时间内被学生们掌握。六、 把音乐引入课堂教学中去许多资料研究表明,音乐伴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更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标志。这样做不但能使学生对动作的要点、性质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从而增强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性,同时利用音乐伴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培养他们的韵律感,且有消除疲劳的功效。如在进行队列比赛时加入运动员进行曲,不但能提高学生的练习兴

5、趣,还能适当地增大运动量,达到锻炼学生身体的目的。七、教师自身准备也是影响课堂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精力充沛,神采奕奕,自然大方。由于体育课的时间有限,所以教师讲话务必力求简洁扼要、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尤其是上一堂队列队形课时,教师讲解分析形象生动、新鲜活泼,富有鼓动性和幽默感,对学生的掌握有着非常好的作用。八、队列练习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体育教学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而展开的教、学、练的活动过程。学生在操场上参加各种喜爱的体育活动,会使他们的身心愉快。而体育运动需要消耗一定的体力,并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与反应,此时,学生的内心世界极易在表情上和行为上表现出来。这也对教师有针对性

6、地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客观的条件与环境。如在队列队形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的思想教育等,教师都必须在学生进行身体练习时,抓住机会,不失时机地针对学生的行为表现与心理活动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做到“寓思想教育于身体活动之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有效的课堂提问是进行学科思维、语言训练,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作为教师通过科学的课堂提问,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加强教与学的和谐互动,从而能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当然课堂环境的多变性,也会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树立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才能事半功倍,更好地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