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环境保护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381005 上传时间:2019-06-1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5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环境保护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加强环境保护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加强环境保护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加强环境保护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加强环境保护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环境保护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环境保护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强环境保护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党的报告中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新时期执政理念的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对人民生存环境的高度重视。建设和实现美丽中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其核心是要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来达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明确

2、环境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充分发挥环境保护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作用。一、 我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意义保护环境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是事关民族兴衰和人民福祉的一件大事,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和攻坚方向。我区自成立之初就始终秉承“生态立区”的建城理念,始终坚持“科技、生态、低碳、人本”和“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在保持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又切实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工业企业能耗和空气、水质的污染物含量的逐年下降,城市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大幅提高,环境质量保持优良。但是,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压力不断增大,影响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日渐显现。因此,我们要加强环

3、境保护工作。加强环境保护,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是改善和保护环境民生、建设幸福家园的内在要求。我们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二、 我区环境保护的基本情况(一)环境保护现状“十一五”以来,我区环保工作以改善生态和环境质量,保障人群身体健康为核心,坚持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并重,突出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强化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健全法制,加强部门自身能力建设,依法管理环境;加强综合协调和分类管理,促进建立生态工业体系,提高城市环境的可持续性;积极参与地区间的环境保护

4、合作,全面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环境保护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环境质量保持良好。总体来看,我区环境质量保持良好状态。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大气标准二级要求;区域内8条主要河流中朱家港、金墅港等4条河流水质均达到类标准;功能区噪声、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监测结果符合国家有关标准;通过实施新农村建设和城市“绿肺”工程,全区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工业污染得到全面控制。积极推行总量控制制度,努力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在全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认真实施污染物削减计划,加大对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的监管力度,完成了以“升级改造”为主题的限期治理任务。同时,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严格执行

5、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完善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发放管理制度,劝停拒批重污染项目,努力控制新污染。3环境管理能力不断加强。我区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宣教信息等技术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数字环保的建设与使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区在污染源监控、环境管理业务、在线公众服务、环境质量分析、环境移动执法等各方面管理工作的信息化。逐步实现环境信息采集、传输和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目前,数字环保一、二期已投入使用,三期现已上线试运行。4环保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提升。近年来,我区的环保投入逐年递增,环保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提升。目前我区共建有5座大型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日处理能力28万吨。其中第

6、二污水处理厂、白荡污水处理厂和浒东污水处理厂等完成了除磷脱氮提标改造及扩建工程。全区生活垃圾转运站数量增至13座,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建成区公共绿地面积3420公顷,人均绿化面积18.09平方米。5生态示范创建成效显著。积极开展创建环境教育基地和绿色学校(幼儿园)及生态示范村(镇)工作,树立环保先进典型,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目前,我区共创建绿色学校(幼儿园)95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33个,市级59个,国际生态学校2个),生态村6个(国家级1个,省级5个),生态镇1个(国家级)。积极开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活动,认真落实生态工业园建设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使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产

7、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并于2008年顺利通过生态工业示范园国家级验收。(二)环境保护的瓶颈与困难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的严峻形势和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取得这些成绩值得肯定。然而,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随着我区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提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诉求不断提升,环境保护工作也面临着一些瓶颈和困难。1完成减排任务的难度在加大。虽然我区正在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但是以煤炭消费为主的能源结构、重化工占有相当比重的工业结构,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减排形势相当严峻。同时,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使得生活污染物产生量也迅速增长,

8、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改善环境质量的难度在加大。空气质量虽然不断改善,但颗粒悬浮物仍是影响空气质量进一步提升的关键因素,同时将PM2.5等指标纳入空气质量评价标准体系中将使我区空气优良天数有所下降。太湖水质和城区河道水质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标准。3化解环境纠纷的难度在加大。环境问题已成为群众投诉的焦点、媒体关切的热点、社会管理的难点,极有可能与其他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成为引发群体事件和个人极端事件的“导火索”。必须把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纳入社会综合管理的范畴,把环境保护工作更多地置于公众和社会监督之下,努力增进社会和谐稳定。三、 加强环境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一) 强化环境引

9、导调控,促进经济绿色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命脉。要切实发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作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通过环境标准引领企业技术进步,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努力形成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全面提高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1. 实行分区引导,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实施与功能区要求相适应的开发建设活动。优化开发区域,因其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如核心区域,以狮山、枫桥、横塘为主体,

10、适宜发展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限制发展占地多,消耗高的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重点开发区域,以浒关镇和通安镇为主体,要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做到增产不增污。限制开发区域要充分考虑区域的生态安全,严格限制污染行业发展,如西部生态城。禁止开发区域,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太湖水源保护区、国家级太湖湿地公园、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等风景名胜区的环境敏感区内不得建设工业项目。2. 加强减排倒逼,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其出路在污染减排。要依法全面落实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健全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联动机制。实施建设项目主要污染排放总量前置

11、审核制度,对区域内重点项目实行总量动态调节。对规模小、工业技术落后、污染治理无望的企业坚决予以淘汰,依靠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腾出的总量,支持和鼓励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小的项目发展。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行业实行更严格的排放标准,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产业的发展。对不符合环境功能区划和产业政策要求、未取得主要污染总量指标、达不到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批准环评文件。综合运用环保、价格、信贷、土地等多种手段,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升级。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攻方向,重点培育新能源、生物医药、服务外包三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

12、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符合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是我区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流方向。现代服务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产业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冲击和负荷。据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表明,2006年我国工业能源消费总量为175136.64万吨,服务业能源消费总量为59023.18万吨。服务业消耗1吨能源的产出为1.4万元,工业消耗1吨能源的产出为0.59万元。因此,要以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坚持绿色发展导向,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绿色金融商贸服务业、生态旅游等生态型产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效缓解当前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尖锐矛盾,推进经济增长

13、方式的根本性转变。3坚持绿色高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积极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强重污染企业的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减少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一是积极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以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积极构建企业内部、园区和行业3个层面的循环经济体系。首先,构建企业内部循环体系。研究和开发企业内部上下游原料产品的生态链接,鼓励企业内部实施资源的回收、再生和循环利用。积极做好企业补链工作,做长资源利用链条,推进次级、末端资源的循环交流与使用,

14、构建企业内部小循环。其次,推进园区循环补链。以产业链延伸为主导,以企业群共生为主体,促进园区内生产工艺纵向与横向耦合,鼓励园区基础设施、物流设施、信息服务设施的共享,企业间副产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和废物、土地集约利用、串联用水和循环用水、废水再生利用,培育和构建规模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体系。如苏钢焦化厂与宝化炭黑厂通过节能改造实现煤气、蒸汽的互供,使资源合理高效利用,同时减少了SO2的排放。最后,构建行业循环产业链。目前,我区构建了线路板、水晶振动子、液晶显示器等十条相对独立的工业生态链。在此基础上还应积极构建电力、钢铁等行业的循环产业链。如钢铁行业可建立钢

15、铁市政循环经济产业链,主要是与城市污水处理厂联合,充分利用中水和污水。城市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的中水,可以作为钢铁生产过程中的冷却水或工艺用水。二是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建立健全清洁生产审核制度,重点推行化工、医药、电镀、造纸、电子、机械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鼓励其他企业自愿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培育一批资源利用率高、污染排放少、经济效益好的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引入先进技术工艺,在生产过程中构建废物连续利用“循环圈”,推动实施清洁生产。进一步完善清洁生产扶持政策,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促进企业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实践证明,清洁生产是一种效率高,可带来经济效益而且可有效控制环境污染的重要手

16、段。截止2012年底,全区共有132家企业完成了清洁生产审核。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企业累计实施无/低费改造项目1880个,中/高费改造项目508个,资金投入3.94亿元,年增经济效益5.67亿元,节电 13729.1万kwh/a、节水985.1万t/a、节天然气1850.6万m3/a,减少COD排放608.7t/a,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024.9 t/a。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显著。三是开发与推广循环经济先进技术。突出抓好工业、建筑、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以及钢铁、造纸、电力等重点行业和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节能工作,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施热电联产、余热发电,推广印染、化工等行业烟气余热(余压)回收利用装置,推广先进节电控制技术和产品。如苏州宝化炭黑公司通过安装在线余热锅炉,收集炭黑尾气余热,提高单线装置产能,每年节约标准煤约2933吨,实际经济效益达316.8万元。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工艺和产品,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