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隋炀帝成冤大头原因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03797 上传时间:2017-05-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隋炀帝成冤大头原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选】隋炀帝成冤大头原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选】隋炀帝成冤大头原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选】隋炀帝成冤大头原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选】隋炀帝成冤大头原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隋炀帝成冤大头原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隋炀帝成冤大头原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隋炀帝成冤大头原因:唐人凡是坏事都算他头上 2013 年 03 月 06 日 14:56核心提示:就历史发展角度论,由杨广的所作所为看,他不应是个该挨骂的人物。凡坏事都加到杨广头上,也是唐人的普遍思路,本不足信。本文摘自传记文学2006 年第 3 期,作者:林冠夫,原题:冤哉,杨广隋炀帝杨广,在中国的历史人物中是异数。在历代帝王中,此人的知名度甚高,但却声名狼藉,凡读过几本书,知道些许历史知识者骂他,连对历史一无所知者亦骂他。无不以他为不言而喻的暴君。杨广是一位皇帝,在流行给历史人物划分阶级的时代,皇帝首列全国地主阶级头子,自是罪大恶极。他又是亡国之君,被农民起义推下皇帝宝座,命中注定为挨骂材

2、料。可是,遍数历代的“皇上” ,如杨广者又能有几人?就历史发展角度论,由杨广的所作所为看,他不应是个该挨骂的人物。那些亦与史实相舛。此人起码在三个领域里都有不寻常的建树。头一件事,是开凿沟通南北的大运河。那些双手沾满黎民特别是文人鲜血的,却有人为之大唱赞歌。骂杨广,委实有欠公平;其二,首创科举;其三,写出了中国诗歌史上少见的佳篇。其人作为如此,却挨骂一千馀年,实在是:冤哉,杨广。中国的科举,是政治措施,亦是文化制度,隋代是其发轫期。对此起决定作用,并作出重大贡献的,是两位帝王,即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而两朝帝王中,杨广又是主要的。就中国古代社会的结构看,吸引文人人仕,以扩充、更新统治集团,各

3、个时代都不可或阙。历史上任何一个社会时代,都有各自的相应制度。而社会的每一个成员,主要是指读过书,具有某种文化素养的个人,任何社会时代,都须求得其出路,表现出自身的存在价值。故旧时的科举制度,作为特定阶段的政治文化措施,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说,科举的开创者主要是杨广,而不是乃父杨坚。因为,这一制度的形成,杨坚只是为之奠定基础,而到杨广才正式开始。杨坚的最大贡献,是开皇七年(公元 587)下诏废“九品中正制” ,改为诸州岁贡三人,各州郡每年选送三人到京师长安参加中央级考试。所谓“九品中正制” ,是三国时曹魏确定的选人入仕制度。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于各州郡设立“中正官” ,将所属的人

4、士评为九品,朝廷据品选用官吏。这就是推行了三百馀年的“九品中正制” 。曹魏取此以选任官员,并为此后几个朝代所袭用。但却不是曹魏的首创,而是汉代任官方式的沿袭,他不过只是作了制度化的明确规定。两汉选用官员,原先就是由地方长官担负向朝廷举荐人才的使命。这时的地方长官或地方主管财政收支的主计吏,每年向中央朝廷述职时,同时还连带向朝廷推荐,当地有哪些才品俱高之士可供朝廷挑选任用,或直接出任,或经“贤良方正” 、 “孝悌廉明” 、 “秀才”(后汉避刘秀讳,改称“茂才”) 等制科考试,然后授官。两汉由地方官向中央推举人员以及举行制科考试,往往名不副实,走过场的为多。对此,最好的说明是当时的民谚,曰:“举秀

5、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有趣的是曹操青年时代,即后汉末年,也曾举为孝廉, 三国志武帝纪谓其“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年二十,举孝廉为郎” 。曹操的才能来得,自无疑问,但这位未来的政治家, “放荡不治行业” ,与孝廉却联系不上。地方官推举的实际状况如何,可想而知。这是两汉时代官员集团的补充更新,以及文人入仕的一种方式。所以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 ,是任官方式的大改革,从统治集团更新的角度说,杨坚的这一新措施与前朝相比,是历史的进展。但隋文帝时开的科目不多,仅“志行修谨” 、 “清平干济”等科。而且这几个科目与汉代的“贤良方正”

6、 、 “孝,睇廉明” 、 “博学鸿辞”等相比,实质差异不大。所以,隋文帝的时代,只能说是科举的酝酿或萌芽隋炀帝成冤大头原因:唐人凡是坏事都算他头上 2013 年 03 月 06 日 14:56来源:传记文学 作者:林冠夫 分享到: 更多 542 人参与 0 条主评论 24 条评论 0 条总评论 正式开始实行科举的,当是隋炀帝。据隋书炀帝本纪载,大业三年(公元 607),炀帝下选士诏书,曰:天下之重,非独治所安;帝王之功,岂一士之略。自古明君哲后,立政经邦,何尝不选贤与收采幽滞。夫孝悌有闻,人伦之本,德行敦厚,立身之基。或节义可称,或操履清洁,所以激贪厉俗,有益风化。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

7、,文才美隽,并为廊庙之用,实乃瑚琏之资。爰及一艺可取,亦宜采录,众善毕举,与时无弃。由这份诏书可见,从炀帝大业三年起,科举列为政令,这项影响深远的政治文化措施,便从此正式开始。诏中还有“十科举人”语,指的是进士、明经等科目。唐人谓其科举上承隋制,此其渊源也。隋皇朝在割据势力膨胀和农民起义的战火中,很快就灭亡了。由杨广(也包括乃父杨坚) 开创的科举,后人大都没有在意。其历史功勋亦远不能与其开运河相比,但影响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和人们的思想心态,却是不可忽视的。大多数人,虽然不一定知道杨广,但都知道大运河。杨广一生的最大功业当然是开凿运河。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开辟这条沟通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其历史贡

8、献是不可估量的。这是一位奇特的皇帝,在历史上立下如许大功,留下的却是骂名。这倒不仅仅是因为人们从舞台或荧屏了解历史所致,而是历史文献,也都时见此人荒淫残暴的记载。杨广的谥号“炀帝”是个恶名。唐张守节谥法解曰:“谥者行之迹,号者功之名” ,谓谥号乃一生行迹的论定。又曰:“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 ,给他盖棺论定的便是个恶谥。不过,给杨广定此谥号的,可以推断是在唐代。杨广于扬州死于宇文化及之手时,李渊已占据隋代京城长安,立 14 岁的杨侑当了几个月的傀儡皇帝,实际上此时已是李家天下。可见,定杨广谥号为炀帝,论定他一生行迹的,乃唐代的官方。杨广下诏开凿大运河,本来功不可没,谁也无法说出二话的。可

9、是,笔杆子却说别的,大量有关记载,不说开大运河是好事,却去说此人开运河不过是出于荒淫目的,为了南下扬州观看琼花。后人所看到的种种记载,都说隋炀帝为了南下看琼花,给黎民带来灾难,云云。其实那都是唐人的说法。正史隋书炀帝纪倒不见看琼花语,但在开运河过程中,给黎民百姓造成深重的灾难,却大书一笔。目的无非是要说明隋炀帝荒淫残暴。李唐夺取隋代江山之后,于武德初年,唐高祖李渊下令修前朝史,主修者都是朝廷重臣,(隋书)修撰始于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 622),到太宗贞观十年( 公元 636)才完成,执史笔的官方史家,还有其他亦写点野史杂记的各色人等。杨广于大业二年驾幸江都却见于正史,为表明新朝建立是绝对的“奉

10、天承运” ,迎合新朝,拍一记新主子马屁,猛烈斥贬前朝,给前代的帝王多加几个荒淫无道的罪名,也是笔杆子们照例要作的常见文章。修史者的运用史料,评价史实,自都带有强烈的褒贬色彩,取此舍彼,真真假假,谁个能说得清楚。如果就事论事,于想当然的成分度之,杨广开运河,目的不可能如此肤浅简单如同儿戏。当年,他即帝位之前还是爵为晋王时,领重兵南下,攻克南朝陈的首都金陵。军需给养在战争中起何等重要的作用,作为领兵统帅当然是熟知和深知的。到他即位为帝之后,不可能不注意到,隋代建都位于北方的长安,为使皇朝安定,必须有赖于富庶的江浙源源不断供应物资,也是清楚不过的事。于杨广其人总体计,无论是当时的皇帝,还是此前的领兵

11、统帅,都是要解决南北漕运畅通的难题。于杨广的两重身份,这都不能不看到,更不能不想到。开凿运河,岂是那微不足道的南下看琼花。隋炀帝开运河是为了南下游玩之说,在历史上虽然深入人心。后人几乎都在观念中接受此说。但亦有一些头脑冷静较有见地的人,充分看到开凿运河的历史功绩,因相信他的主观用意是为了游玩,评价也就不能不留有馀地。晚唐诗人皮日休写汴河怀古便是这种心态。此诗曰: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怀古诗,通常以借题发挥为多,有诗人自身的语言和命意,与史家的论史各有使命。皮日休此诗,对史实另有见地,以后世“千里赖通波”的事实,说明开运河的功绩可与大禹治水相比。诗的开头

12、二句,隐含有翻案意,又不敢直翻历史旧案,似亦相信开河目的与游玩,第三句曰“若无水殿龙舟事” ,为自己留一退步。但其口气与简单断定开运河是为游玩,还是有区别的。在唐人心目中,凡杨广干的,一概都是坏事。于是,杨广的荒淫残暴这些唐人形成的旧说,千馀年来,辗转承袭,人云亦云,遂成了历史定论。论定杨广的荒淫无道,自是以正史隋书炀帝纪 ,撰史者一段给皇帝看的话云:史臣曰:“炀帝爰在弱龄,早有令闻。南平吴、会,北却匈奴,昆弟之中独著声绩。于是矫情饰貌,肆厥奸回。故得献后钟心,文皇革虑。天方肇乱,遂登储两,践峻极之崇基,承丕显之休命。 ”修史者的这段议论写得很有倾向,干了坏事,当然痛加斥责。说他做了好事也不是

13、真意,而是别有用心,为夺取太子位置, “矫情饰貌,肆厥奸回” ,达到登皇位目的。细究杨广其人,其实并非如止怀堪。在杨广手中结束了西晋南渡以来的南北朝分治局面。他平陈后,执陈朝几名邪佞旧臣, “以其邪佞,有害于民,斩之右阙下,以谢三吴” ,那是何等气概。假如隋代非短命皇朝,他那“南平吴、会,北却匈奴” ,后世史家必将作为丰功伟业大书特书,尽情颂扬。如今隋代却是国祚不长,为唐所代。唐代史家的论述便自可随心所欲,强词夺理,好事也斥之为“矫情饰貌,肆厥奸回” 。后人非议杨广,还有说他陷害乃兄太子杨勇,夺取皇位继承权手段非正。宫廷事秘,皇家的权位争夺,原本就是无是非可论,历史上类似的事频繁得不可胜计。春

14、秋五霸的齐桓公小白,晋文公重耳,谁个不是为夺得君位而兄弟之间争个你死我活。稍后的阖闾使专诸刺王僚,是堂兄弟争位。即如唐代,李世民于玄武门杀乃兄太子建成和其弟齐王元吉,取得帝位后,开政治清明著于史册的“贞观之治” ,为头等好事。如果杨广确实是夺取其兄的太子位置而达到即位目的,为什么就是他的罪过?李世民是历史上少有的英主,有诸多史实可据。杨广被说成是荒淫残暴,做了有益于经济文化发展的事,也是出于坏心。事实如何,人们为什么形成这种现念,史家谁个能够真正说得清楚。杨广当然也不是无可非议的。开运河是大功,但他即位为帝之后,过于陶醉皇权的至高无上,从不珍惜民力到滥用民力,以致民命不堪,利于后世的大功亦不能

15、不走向反面,成为黎民的灾难。开运河之事为什么有此巨大的反差,这本来是供治者引为镜鉴的课题,而司马光等作资治通鉴时,对此却未着一字。对隋唐之交的论述,从来就是蒙有颇为浓重的历史迷雾。其三,与运河和科举都无关,值得后人注意的,还有杨广的诗。中国历史上的皇帝,能诌几句诗的很多。汉代开国的那位皇帝刘邦,就有颇为出名的大风歌 ,后来的汉武帝刘彻,也写过瓠子歌 、 秋风歌 、 天马歌等。清代的乾隆帝,论作诗数量,就连诗史上诗作最多的陆游,也不能与之相比。但这些作诗的皇帝,无论是偶尔为之的刘邦,还是没完没了作诗极多的乾隆,都只是彻头彻尾的皇帝,其心态和思维方式,与诗人都了不相干。是皇帝,又各有些轻重不一的诗

16、人气质,可算作诗人的皇帝者亦有几位。三国时曹魏的文帝曹丕,南北朝时南朝梁简文帝萧纲,五代十国的南唐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都是。李煜更是个不折不扣的诗人,将他推上皇帝宝座,纯是历史的误会,无怪他皇帝当得不成功。此外则是这位隋炀帝杨广。后来死于权臣宇文化及之手,皇帝也是当得一团糟,他同上述几位一样,足可以称为诗人皇帝或皇帝诗人。杨广在中国诗史上,名气不算响,逯钦立辑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其中隋诗(卷三)收其诗三十八首,此外,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中,也还有若干首。说杨广是位诗人皇帝,所凭藉的就是这些诗,而且很有几首颇为罕见的佳作。今将较好的几首抄录如下。他的一首小诗,篇名已佚,曰: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此诗确实写得很好。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秩序井然,连接贯通,融为一体。中间的第三句为过渡,于前两句说,是写景的归结和着落,又导入最终的收结,抒发黯然消魂的情绪。这完全是诗人的路数。那些出于皇帝之手的诗,或好或赖,常见的都有帝王气,不是王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