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发展专项—扬帆计划2012017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373615 上传时间:2019-06-1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发展专项—扬帆计划2012017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临床发展专项—扬帆计划2012017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临床发展专项—扬帆计划2012017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临床发展专项—扬帆计划2012017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临床发展专项—扬帆计划2012017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发展专项—扬帆计划201201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发展专项—扬帆计划2012017(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关于印发临床医学发展专项 “扬帆”计划(2013-2017)的通知各市属医院:为全面加强市属医院学科建设,更好地为首都居民健康服务,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了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临床医学发展专项“扬帆”计划(2013-2017),现将该计划与北京市医院管理局重点医学专业发展计划实施方案、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临床技术创新项目实施方案一并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附件:1.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临床医学发展专项“扬帆” 计划(2013-2017) 2.北京市医院管理局重点医学专业发展计划实施方 案 3.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临床技术创新项目实施方案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附件1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临床医学发展专项

2、“扬帆”计划(2013-2017)为落实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卫生发展改革规划,建设符合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发展要求的首都医疗服务体系,满足首都人民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提高服务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医疗服务能力,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医管局”)决定启动“临床医学发展专项(2013-2017)”。通过专项实施,全面加强市属医院的学科建设,以学科发展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和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首都居民的健康水平,为建设健康北京奠定基础。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健康北京”作为落实“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的新要求。以公立医院改革为契

3、机,以加强学科建设为主线、以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为落脚点,充分发挥市属医院的临床专科优势,着力建设高水平的首都特色学科,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广,显著提高市属医院的学科发展水平,为首都卫生事业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以及公立医院改革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二、工作目标针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战略需求,紧密围绕影响首都居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和危重疑难病症,整合市属医院优势临床资源,通过对市属医院学科发展和临床科技攻关的持续支持,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国内领先的特色专业,产生一批能够解决重大临床问题的科技成果,形成一批具有视野宽阔、较强科研能力的学术团队,使学科建设与临床服务相

4、互促进,带动市属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提高首都居民健康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具体目标如下:(一)建设一批具有较高学术地位和影响力的重点医学专业。通过58年的建设, 打造60个展现市属医院医疗特色、具备国际领先和国内一流水平的重点医学专业。形成以特色专科为突破和支撑的重点医学专业发展局面,有效提升常见、多发病和疑难危重疾病的临床诊治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二)支持一批具有协同创新、联合攻关、推广应用等特征的临床技术创新项目。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实施市属医院之间联合攻关和成果推广应用。经过58年的建设, 完成70个临床技术创新研究项目。在常见、多发病和疑难危重疾病的临床研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5、,形成一批诊疗新技术、新方案和新成果,显著提升诊疗技术研发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三、重点任务(一)实施重点医学专业发展计划充分发挥北京市属医院的临床优势,结合医院发展需求,把握重点医学专业的发展趋势,在三级学科基础上,以在国内具有领先优势或发展潜力的重点医学专业为突破口,以发展特色技术和人才培养为重点,通过对重点医学专业的持续支持,促进该学科的综合发展。1.以现有的优势特色技术方向为重点,根据发展方向和预期建设目标,针对亟待突破的关键技术和综合诊疗方案,重点开展临床新技术研发和推广,在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经过5-8年的建设,成为该领域专业学术领先、技术示范引领、具有标志性的特色专业;发挥传

6、统医学的临床优势,加强方法学研究和临床评价,提高中医特色专业的能力和水平。2.强调特色专业的规范性,包括特色技术的完善和改进;制定高质量的诊疗方案;特色技术的推广与标准化实施;临床应用的前瞻性疗效评估;技术规范和诊疗指南的制定;高效完善临床和卫生经济学评价;临床转化医学的前瞻性研究。3.注重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以特色专业为依托,培养和引进一批医德高、技术精、能力强的技术骨干;并在市属医院有计划地进行技术培训,造就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医务人员,形成优秀的人才梯队和技术高地。4.加强基础和临床研究对特色专业建设的科技支撑作用,注重转化医学研究。受支持的特色专业在建设周期内应积极申

7、报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和奖励,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应达到建设任务要求。(二)设立临床技术创新项目针对严重影响北京市居民健康常见、多发和疑难危重疾病,充分发挥市属医院的集团优势,大力推动联合攻关、自主创新,加强新技术在市属医院的推广应用,加快成果产出,显著提升攻克疾病诊疗的技术研发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1.针对目前亟需解决的临床疾病诊治问题,支持与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合作,加快诊疗关键技术的创新性研究,积极发展个体化诊疗技术,创新临床诊疗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关键诊断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临床新技术。提高临床诊疗水平,降低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产生重大的社会效益。2.加强规范化

8、诊疗方案研究,通过多学科的协作,制定符合国际标准的临床重大疾病指南,发挥全市多家重点专业学科优势,通过指南推广,临床规范化培训,临床路径的实施,规范医疗行为,显著提高我市疾病诊疗水平,有效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3.加强联合攻关,建立资源共享和联合攻关平台,发挥市医管局医院集团的规模优势,开展多中心的大样本入组和联合研究,提升攻克重大医疗问题、申报重大课题的能力,促进高质量科研成果的产出。以医院联合体为单位,加强对疾病的并发症和康复及社区管理方面的联合攻关,促进疾病的全过程管理,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4.加强项目的成果转化与应用。加快临床应用研究和对现有的、公认的市属医院先进技术的总结,同时注

9、重新技术的推广,发挥市属医院的规模效应和辐射效应,加强推广应用对成果产出和技术提升的推动。5.发挥传统医学的优势,创新中医临床研究思维和方法,加强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的临床研究,注重方法学研究和临床评价,开展传统医学疗效的前瞻性多中心对照研究,客观地评估传统医学的疗效,提高中医辨证论治的能力和水平,提高诊疗效果。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管理1.建立市医管局、市属医院的两级管理体系,市医管局负责项目的总体组织与协调,科研学科教育处负责立项、评审、考核验收等日常管理工作。医院负责专项的实施与管理,根据任务书的内容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细则。明确市属医院院长为专项实施的第一责任人。2.加强年度绩效

10、考核和专项审计,将专项完成情况与绩效奖励经费挂钩。积极采用信息化手段,市医管局统筹诊疗新技术、治疗方案、操作指南和临床路径等专项成果的管理、应用和转化。(二)统筹经费支持市医管局每年统筹安排专项资金,制定合理高效的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逐步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市属医院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经费体系。积极研究社会资本参与市属医院学科发展建设的相关政策。(三)加大宣传引导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在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渠道宣传北京市市属医院学科建设取得的重大成绩和研究成果,打造市医管局学科发展的建设品牌,在全社会营造出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良好氛围。(四)强化人才支撑建立人才培养和引进平台,以

11、领军人才发展为重点,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机制。做好市属医院两院院士人选和北京学者人选等高端人才的培养、推荐、上报等工作。搭建高端和紧缺人才的引进平台,为人才引进提供支持条件。加快人才梯队和学术团队的建设,努力在市属医院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竞争实力强、结构层次合理的学科团队。附件2北京市医院管理局重点医学专业发展计划实施方案为建设符合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发展要求的首都医疗服务体系,保持北京医疗卫生事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充分发挥市属医院在首都医疗服务体系的骨干作用,提高市属医院核心竞争力和医疗服务能力,为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和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制定重点医学专业发展计划(以下简称计划)。一

12、、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保持优势、突出特色、以点带面、注重管理、全面提升”的原则,通过发展重点医学专业,加强市属医院优势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保持和提升优势学科的全国领先地位,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有效提升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和危重疑难病症的临床诊治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二、工作目标针对提高北京市民健康水平和建设世界城市医疗体系的重大战略需求,通过5-8年的努力,建设60个展现市属医院医疗特色、具备国际领先和国内一流水平的重点医学专业。形成以特色专业为突破和支撑的重点医学专业发展局面,有效提升临床诊治水平

13、和医疗服务能力。三、建设重点围绕重点医学专业的任务目标,在建设、管理和评价等方面有重点的开展建设工作。建设内容为:1.围绕特色技术优势,根据发展方向和预期建设目标,针对亟待突破的关键技术和综合诊疗方案,重点开展临床新技术研发和攻关,经过3年的建设,成为国内该领域专业学术领先、技术示范引领、具有标志性的重点医学专业。2.重点开展特色技术的完善、改进、标准化实施与推广;技术规范和诊疗指南的制定;临床应用的前瞻性疗效评估;完善临床和卫生经济学评价。3.注重学术能力建设,加强临床研究培训,提高开展临床科研的思维、方法和综合能力,认真组织科技攻关,力争有所突破、取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并有效转化。4.开展人

14、才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加强高层次领军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临床科研能力较强、富有团队合作精神的学术骨干;中青年业务骨干以培养为主,通过进修、培训、交流等多种方式培养符合重点医学专业发展的人才梯队。5.建立学术交流和合作平台,注重专业文化建设,定期组织高水平的国内、国际学术论坛或学术会议,加强重点专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本专业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四、项目遴选与实施(一)重点医学专业内容重点医学专业主要是指满足居民健康需求、符合市属医院发展战略,在市属医院优势学科的基础上,经过一定临床积淀形成针对某类疾病具有较独特的诊疗技术,临床实践和临床研究取得一定进展,极具发展潜力的医学专

15、业。通过重点扶持以期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加强优势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保持和提升优势学科的全国领先地位。(二)申报条件申报单位为市医管局所属医院,申报专业为基于三级学科以下的特色专业。申报专业参照卫生部制定的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2012)。1.专业发展方向明确,在国内或者首都地区具有显著特色,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和发展能力,具备良好的发展潜能,总体实力在国内处于先进地位、具有较高知名度。2.明确提出本专业的发展目标,以及实现目标所制定的建设任务,发展目标必须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可行性。3.临床专业要求有独立病区,原则上床位不少于30张,病床使用率95,能够开展全部特色专科诊疗技术。住院患者中疑难杂症患者比例50,外埠患者比例50,具有较强的医疗服务和医疗技术辐射能力。4.具有较高水平的、符合条件的专业带头人,科室人才梯队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5.专业带头人3年内(2010-2012年)主持过省部级以上课题。(三)资助专业数量及经费额度5年支持60个重点医学专业,每年支持12个重点医学专业,建设周期3年,每个项目三年预算总额为不少于600万元,其中市财政予以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