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领域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上海金融服务办公室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366212 上传时间:2019-06-1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金融领域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上海金融服务办公室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上海金融领域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上海金融服务办公室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上海金融领域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上海金融服务办公室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上海金融领域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上海金融服务办公室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上海金融领域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上海金融服务办公室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金融领域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上海金融服务办公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金融领域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上海金融服务办公室(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印发上海金融领域“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的通知各有关单位:现将上海金融领域“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上海市金融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 2016年11月29 日19上海金融领域“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按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目标和上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总体部署,结合“十三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上海市“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编制上海金融领域“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本规划围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对人才发展的需求,主要明确“十三五”时期上海金融领域人才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十三五

2、”时期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人才高地的行动纲领。一、上海金融人才发展现状及面临形势(一)“十二五”时期上海金融人才发展现状“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改革开放过程中取得了重要进展,基本确立了以金融市场体系为核心的国内金融中心地位,初步形成了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上海金融系统坚持金融人才优先发展,积极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经过五年努力,上海金融人才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初步形成了一支规模较大、门类较全、素质较优的金融人才队伍,上海国际金融人才高地建设初见成效。金融人才总量显著增长。2015年末,上海金融从业人员达35.07万人

3、,比2010年末24.11万人增加近11万人,年均增幅约为7.8%;金融人才分布于各类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监管和服务部门,涵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资产管理和包括互联网金融在内的新金融等多种业态。高层次金融人才数量持续增加。2015年末,上海列入中央“”和上海“”的海外金融人才共26名;列入上海领军人才、上海领军金才的领军金融人才共119名;列入上海青年英才、上海青年金才的青年金融人才共16名;金融从业人员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从2010年末的60%增长到2015年末的约77.0%,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从2010年末的8.4%增长到2015年末的19.7%。金融人才国际化水平

4、不断提高。2015年末,上海金融从业人员中,海外留学归国人才、港澳台及外籍人才达1.8万余人,比2010年末增长了约2倍;持有国际职业水平证书约1.5万张,比2010年末增长了约2倍。金融人才使用效能逐步提升。2015年上海人均金融业增加值为115.5万元人民币,比2010年的80.1万元人民币增长了44.2%。金融人才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和支撑。金融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金融人才的事业环境、政策环境、服务环境、生活文化环境等进一步优化,为人才干事创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空间。(二)“十三五”时期上海金融人才发展的新形势“十三五”时期是到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

5、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冲刺阶段。人才是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第一资源。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改革开放的加快推进,上海金融人才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上海金融人才发展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当前,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曲折复苏中,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突破,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继续深度融合,世界金融格局深刻变革,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在国际金融事务中的话语权继续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金融服务需求加大,金融改革深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金融与信息科技融合加速,“一带一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中

6、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等国家战略稳步实施。上海提出至2040年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成为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金融人才参与国际合作竞争的空间更加广阔,代表国家进一步争取国际金融话语权的环境更加有利,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舞台更加宽广。同时,上海金融人才发展也面临新的考验与挑战。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金融中心的争夺日趋激烈。我国经济还处在结构重大调整转换时期,金融宏观

7、调控面临的挑战更加复杂,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十分艰巨,金融风险隐患增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金融人才有序推进金融改革开放、提升我国金融国际竞争力的任务更为艰巨,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作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调整的环境更加复杂,参与建设健康的资本市场体系、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考验更加严峻。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上海金融人才发展的发展现状和体制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上海金融改革发展的新需要。突出表现为:金融人才总量仍显不足,金融人才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金融人才国际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金融人才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金融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二、“十三五”上海金融人才发展的指导思

8、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契机,以人才国际化发展为主线,以人才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人才市场化发现、使用、评价为突破口,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进一步集聚海内外优秀金融人才,进一步优化金融人才发展环境,为上海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化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

9、智力支撑。(二)发展目标“十三五”时期,上海金融人才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形成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流动自由的金融人力资源体系,基本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吸引力、配置力的国际金融人才高地。金融人才规模与结构更趋合理。到2020年,上海金融从业人员达到45万人左右;金融人才专业分布与金融行业发展布局更加契合;新型金融人才队伍适应新型金融业态的发展;紧缺急需金融人才数量显著增加;金融人才队伍梯次结构更加合理。金融人才国际化特征更为明显。具有海外留学、工作经历和具有外资金融机构工作经历的人才占金融从业人员的比例有较大幅度提升;吸引和集聚一批海外顶尖金融人才;本土金融人才的全球视野和国际化水平

10、不断提高;到2020年,上海金融从业人员拥有特许金融分析师(CFA)、注册会计师(CPA)、注册金融理财师(CFP)、金融风险管理师(FRM)、英国特许注册会计师(ACCA)等国际资格认证证书达到3.5万张左右;“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更为积极地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金融人才素质进一步提高。到2020年,列入中央和上海“”、上海海外金才等计划的金融人才达100名,列入上海领军人才和上海领军金才等计划的金融人才达到300名,列入上海青年英才和上海青年金才等计划的金融人才达到300名;金融从业人员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85%,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达到35%。金融人才体制机制更加灵活。市场

11、在金融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人才供求、价格和竞争机制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中的主导作用更加凸显;以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为主要内容的金融人才评价、流动、激励约束机制更加健全;政府金融人才宏观管理、政策法规制定、公共服务等职能进一步强化。金融人才发展环境更具优势。金融人才的事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展,人才配置的市场化水平明显提高;户籍、税收、住房、社会保障等人才政策更加优化;人才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持续提高,医疗服务、子女教育、公共交通、文化休闲设施等条件更加完善;城市的开放度和包容性进一步提升,金融人才创新创业环境更具竞争力。“十三五”时期上海金融领域人才发

12、展主要指标项目指 标2020年属性人才规模金融从业人员 (万人)45预期性人才集聚度列入中央和上海“”、上海海外金才等计划的海外高层次金融人才数量 (人)100预期性列入上海领军人才、上海领军金才等计划的领军金融人才数量 (人)300预期性列入上海青年英才、上海青年金才等计划的青年金融人才数量 (人)300预期性人才能力素质金融从业人员持有国际资格认证(CFA、CPA、CFP、FRM、ACCA等)证书 (万张)3.5预期性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比例 (%)85预期性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员比例 (%)35预期性人才使用效能人均金融业增加值 (万元)150预期性三、“十三五”时期上海金融人才发展主

13、要任务(一)集聚海内外高层次金融人才,提升金融人才国际竞争力吸引集聚一批在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高端金融人才,培养造就一流的国际化金融人才队伍,为提高我国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话语权、定价权和参与规则制定权提供人才支撑。1、加大海外高层次金融人才引进力度。瞄准国际知名金融机构、金融国际组织、国外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以中央和上海“”、上海海外金才计划等重大人才计划为抓手,加大海外高层次金融人才引进力度。完善市场化引才聚才机制,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开辟常态化的海外金融人才引进渠道。注重发挥驻外使(领)馆、海外联络办事处、留学人员联谊会、侨联、华侨华人社团等机构组织的作用,探索形成海外高层次金融人才引进工

14、作体系和合作机制。2、加强国内金融人才国际化培养培训。依托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国内外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等,打造一批与国际接轨、具有较高培训能级的金融人才国际化培训和实践基地。加强与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等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合作,开发金融人才城市间合作培养和交流项目。鼓励本市金融企业与国际知名金融机构、金融国际组织、高校、研究机构等加强合作,探索研发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要求相适应、符合上海金融行业发展实际需求的海外培训项目和课程。推广特许金融分析师(CFA)、注册会计师(CPA)、注册金融理财师(CFP)、金融风险管理师(FRM)、英国特许注册会计师(ACCA)等国际资格认证项目,支持本市金融

15、人才参加金融认证培训工作。3、完善海外高层次金融人才服务宣传体系。发挥专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在出入境、通关、居留、子女就读等方面为引进海外金融人才提供便利。建立与金融机构用人主体的沟通联系机制,及时了解掌握引进海外金融人才的思想状况、工作情况和发展需求,帮助海外金融人才解决在沪工作、学习、生活上的难题。加强与本市相关媒体的合作,大力宣传海外金融人才在沪创新创业的典型事迹,强化海外金融人才的社会认同感,形成本市海外金融人才工作的品牌效应。(二)加大金融领域紧缺人才开发力度,优化金融人才队伍结构加大紧缺人才开发力度,加快形成一支适应金融行业发展需求、契合金融改革创新开放需要的金融人才队伍。1、坚持紧缺急需的开发导向。聚焦金融发展新领域、新业态、新模式对金融人才的需求,修订完善上海金融领域“十三五”紧缺人才开发目录。明确重点开发领域、重点开发人群、重点支持政策,培养造就、吸引集聚一支适应上海国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