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wgit个人整理山东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打印版《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汇总》全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335246 上传时间:2019-06-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Liwgit个人整理山东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打印版《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汇总》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Liwgit个人整理山东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打印版《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汇总》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Liwgit个人整理山东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打印版《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汇总》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Liwgit个人整理山东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打印版《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汇总》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Liwgit个人整理山东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打印版《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汇总》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Liwgit个人整理山东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打印版《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汇总》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iwgit个人整理山东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打印版《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汇总》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第一章 中学教育心理学概述1、 中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中学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但并不意味着它是一般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心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内容包括5个因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和3个过程学习过程:核心、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多选:教学媒体都有哪些形式,教学环境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2、 心理学发展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布鲁克4成果)简答题:心理学发展趋势1、研究领域从行为主义到认知心理学,即由S-R范式转向认知范式2、在学习观上,由强调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

2、者转变为强调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3、从着重对学习问题的研究转向对教学问题的研究4、从注重实验室纯理论研究转化为重视教育实践的实际应用研究5、从理论的狭隘、零散转化为理论的完善、整合3、 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翻译著作是1908年房东岳翻译日本小原又一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出版了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26年,心理学家陆志韦翻译出版了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概论冯忠良“结构定向教学”理论。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教育1、 心理发展概念: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多选和简答题: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1、连续性和阶段性;2、定向性和顺序性(不可逆)

3、3、不平衡性;4、差异性个体心理发展的8个阶段 童年期小学6、7-11、12和少年期初中11、12-14、15填空:1、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 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有了很大的发展,2、 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特点:目的更明确;持久性明显发展;精确性提高概括性更强3、 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感知的能力。4、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有意记忆占主导;理解记忆为主要识记方法;抽象记忆占优势简答题:中学生情感发展特点初中5、高中:个性化的情感和浪漫的热情1、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与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相关的情感2、自相矛盾的情感3、少年底

4、俄热情和冲动4选择性友谊的建立5情感的社会性更加明朗。中学生社会性发展特点1、中学阶段是理性、动机和兴趣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2、思想比较敏感3、中学阶段是一个过渡时期。二、皮亚杰 建构主义发展观基本内容1、发展是一个建构过程,使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地相互作用中实现的2适应和建构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3、适应包括童话和顺应两种作用恶化过程。填空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内部图示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图示是指动作的机构或组织。4个体的心理发展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例子判断哪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

5、-11、形式运算阶段11-16简答和多选 影响发展的因素皮亚杰成熟、连续和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多选1、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论、心理发展论、内化学说、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 心理发展观 儿童认知发展4个表现p38页a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b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c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d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心理发展的原因a心理机能的发展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受社会规律的制约b语言符号系统c高级心理机能是外部活动不断内化的过程。 新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活动形式,首先是作为外部形式的活动而形成的,以后才内化转为内部活动,才能最终默

6、默地在头脑中进行。辨析 最近发展区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考虑儿童2种水平:1现有的2借助其他方式启发可达到的较高水平,二者间的差距即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并创造的最新发展区。#大题的可能性较小: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p46图1、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2、每一阶段都有一个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一个冲突3、如果个体能够成功而又合理的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就会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反之则人格向不健全方向发展。4个体解决危机的成功程度一般都处在从积极到消极的连续体的某一点上。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分期8个

7、46页图#填空 1、个别差异是指个体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热点上的差异,包括性格能力或兴趣方面的差异。2、智力指处理抽象观念,处理新情境和进行学习以适应新环境的能力。3、学习风格使学习者在探究、解决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一贯的、独具个人特色的学习策略的学习倾向。但是,并非所有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都属于学习风格范畴。4、学习风格的6个类别a知觉偏好b物理环境需要c社会环境偏好d认知方式e最佳时间f动机和价值观5大因素环境、情绪、社会、生理和心理3个风格认知、情感、生理#多选:1、智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核心成分是抽象思维能力。2、瑟斯顿7种主要的智力因素:空间知

8、觉、言语理解、语词流畅、记忆、数字能力、归纳和知觉速度。吉尔福德三维机构模型:操作内容产品三个维度。斯皮尔曼: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3、智力的个体差异分量的差异和质的差异;群体差异包括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4、学习风格的生理要素对时间节律和感觉通道的偏爱、 心理要素归类的宽窄、信息的及时加工和同时加工、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分析与综合、沉思与冲动、理性水平的高低、学习兴趣或好奇心得高低、成就动机的差异、内控与外控、焦虑性质与水平的差异以及学习坚持性的高言语表达能力的差异、冒险与谨慎等、社会性要素独立学习和结伴学习、竞争与合作 5、学习风格认知要素实质上是一个人的认知风格在学习中的体现。认知风

9、格是学生在加工信息时所习惯采用的不同方式。主要特征是持久性和一致性简答1、三元智力理论 斯滕伯格认为智力是使个体产生适应环境的行为的心理能力,产生这种适应行为的心理机制是信息加工活动中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习得成分的协同作用。其中原成分的作用是实现控制过程,统称执行过程。操作成分为非执行过程。知识习得成分包括各个领域中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了解2、多元智力理论 美国 加德纳 7种智力言语,数理、空间、音乐、体能、社交、自省智力 受到吉尔福德结构论的影响。*3、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 美国赫尔曼威特金 受环境影响是场依存性,反之场独立性A学习兴趣偏爱b学习成绩倾向c学习策略特点d 教学方式偏爱p

10、60理解4、反思型和冲动型 杰罗姆卡根 ; 整体性和系列性 戈登帕斯克选择题 斯滕伯格 心理自我调控理论1心理自我调控功能:主动独立型、被动执行型、分析评判型2心理自我调控形式:专一型、等级制序性、多头并进型、随意无拘型 3心理调控水平:整体抽象型和局部具体型4心理调控范围:任务导向型和人际导向型5心理调控倾向:自由开放型和保守拘谨型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选择题1、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区别人要掌握世代积累的社会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人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地积极主动地过程。68页2、 学习特点:以间接经验的掌

11、握为主线、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3、学习分类-加涅 5种 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运动技能 奥苏贝尔 2个维度 接受学习有指导的发现学习-独立发现学习=X 72页图 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Y 4、 我国的学习分类3个 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5、观察学习分类:直接的观察学习、抽象性、创造性观察学习6、观察学习过程:注意,保持,复制、动机7、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知识8、奥苏贝尔3种同化模式:上位学习,下位学习,组合学习。9、组织行为原则:逐渐分化,整合协调,先行组织者策略,接受

12、学习10、传统教学的弊端:不完整、惰性、不灵活填空题1、 程序教学识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原理而设计的教学模式,并以此设计了教学机器。程序教学的基本作法是把教材内容细分成很多的小单元,并按照这些单元的逻辑关系顺序排列起来,构成由易到难的很多层次或小步子,让学生循序渐进,依次进行学习,学生做出反应后教师立即反馈。2、 交互决定论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个体、环境和行为都是作为相互决定的因素而起作用的。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学习者没有外显操作。3、 替代性强化: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强化,情绪唤起4、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

13、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观念联系起来,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固定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下位学习其他知识点1、 桑代克的联结说:学习不是建立观念之间的联结而是建立刺激-反应联结。学习就是通过渐进的尝试错误形成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又称试误说。联结说的学习规律:准备率练习率和效果率最重要的学习规律2、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论 1 条件反射4个基本事项: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条件刺激、条件反应2 基本规律:第一,获得与消退a间隔太久难于建立联系b没有无条件刺激伴随则条件反射减弱并最终消失c消除比获得困难、第二

14、,刺激泛化与分化分化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泛化是对事物的相似性的反应,分化是对事物差异性的反应。3、斯金纳 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基本规律1强化:是一种操作,其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强化物是一些刺激物,它们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 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实施奖励和撤销惩罚2强化的程式79页图 连续式强化和间隔式强化,也叫即时强化和延缓式强化连续的初期最为有效,但容易消退。间隔是强化又称部分强化,高反应率和低消退率3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都属于负强化作用类型4消退 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

15、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5惩罚 与负强化不同,只能暂时抑制行为,不能永久性消除认知派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支配下被动的形成刺激反应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建认知结构本质,学习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当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它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境时,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而受习惯所支配。1、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主张发现学习3个转变:行为主义到认知心理学;实验室研究到课堂研究;学习研究到教学研究但过于强调发现,混淆科学发现和发现学习。学习观: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3个过程/教学观:-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和教学原则4个动机、结构、程序、强化好处1、理解学科更容易2有助于知识的记忆3、利于广泛迁移4、提高学习兴趣5、促进儿童智慧的发展。动机原则3个:好奇内驱力、胜任内驱力、互惠内驱力结构原则 任何知识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2、 奥苏贝尔 认知同化论有意义学习、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