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世界著名的城市地下排水系统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03339 上传时间:2017-05-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世界著名的城市地下排水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精选】世界著名的城市地下排水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精选】世界著名的城市地下排水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精选】世界著名的城市地下排水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精选】世界著名的城市地下排水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世界著名的城市地下排水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世界著名的城市地下排水系统(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著名的城市地下排水系统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2-7-23 12:32:35巴黎:古老的排水道对国外游客来说,巴黎似乎意味着繁华、浪漫、灯红酒绿一般的快乐生活。可是很多人或许都不知道,就在繁灯初放的夜市中,仅仅隔着一层薄薄的柏油马路和泥土,巴黎的地下世界下水道,给排水实训装置却是另外一番样子。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欧洲名城,巴黎的下水道系统,就想埃及的金字塔一样,是一个绝世的伟大工程,这里没有黑水横流的垃圾,也没有臭气熏天的各种腐烂物体。事实上自从雨果在悲惨世界中介绍冉阿让背负自己的未来女婿穿过了一段危险又深邃的下水道流沙泥之后,巴黎的下水道系统又经过了无数次的改进,现在,巴黎人甚

2、至将其开发成了一个下水道博物馆,向世人介绍他们的成就。古老的巴黎排水道下水道博物馆 Tips:交通:坐地铁 9 号线或 RER C 线, Pont de lAlma 站下车;开放时间:5 月 1 日到 9 月 30 日 11:00 17:00;10 月 1 日到 4 月30 日 11:00 16:00;每周四、周五,以及一月的第 2-4 周休息。据报道,巴黎经常下雨,从未发现下雨积水导致的交通堵塞。巴黎的下水道均处在巴黎市地面以下 50 米,水道纵横交错,密如蛛网,总长 2347 公里,规模远超巴黎地铁,难怪雨水到了地面便迅速了无踪影。由于巴黎下水道排水系统享誉世界,下水道博物馆已成为巴黎除埃

3、菲尔铁塔、卢浮宫、凯旋门外的又一著名旅游项目。能成为旅游景点,下水道肯定能容下很多游人,无比宽敞,可以行走奔跑(这种情形在西方电影里经常出现),有通畅的排气系统、有纯净空气,不会、不能臭气熏天。塞纳河阿尔玛桥畔下水道博物馆位于塞纳河阿尔玛桥畔,这里没有显眼的建筑,只有一个很不起眼的售票亭,掏 3.8 欧元购票后即可从旁边狭窄的旋梯进入地下 6 米的深处,探究巴黎的“五脏六腑”。据介绍,每年来此参观的游客有近 10 万人。古老的巴黎排水道法国首都巴黎的下水道博物馆从外表看并不特别,就是一个普通的下水道井盖。但是掀开这个井盖进入地下,就仿佛进入了一个地下宫殿。巴黎下水道虽然修建于 19 世纪中期,

4、但就是用现在的眼光看,这些高大、宽敞如隧道般的下水道实在是不同凡响。聪明的巴黎人就利用这些有着 100 多年历史的下水道建成了下水道博物馆。人们在这里游览,可以全面了解巴黎的地下排水系统。约 26 万个下水道盖、 6000 多个地下蓄水池,1300 多名专业维护工” 这哪里是下水道?简直就是宽敞的地下水库工程,就是发达的企业化复杂运作和灵活机动的应急机制。因此,这种四通八达的系统能够顺利排水。在19 世纪就能够设计出这样复杂的地下下水道系统,那是一个超前于时代的创举,而这项巨大工程的设计师巴龙。奥斯曼当然功不可没。奥斯曼是在 19 世纪中期巴黎爆发大规模霍乱之后设计了巴黎的地下排水系统。奥斯曼

5、当时的设计理念是提高城市用水的分布,将脏水排出巴黎,而不再是按照人们以前的习惯将脏水排入塞纳河,然后再从塞纳河取得饮用水。然而真正对巴黎下水道设计和施工做出巨大贡献的却是厄热-贝尔格朗。1854 年,奥斯曼让贝尔格朗具体负责施工。到 1878 年为止,贝尔格朗和他的工人们修建了 600 公里长的下水道。随后,下水道就开始不断延伸,直到现在长达 2400 公里。截止到 1999 年,巴黎便完成了对城市废水和雨水的 100%完全处理,还塞纳河一个免受污染的水质。这个城市的下水道和她的地铁一样,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历程才有了今天的模样。除了正常的下水设施,这里还铺设了天然气管道和电缆。直至 2004

6、年,其古老的真空式邮政速递管道才真正退出历史舞台。此外,多数人大概不知道,在巴黎,如果你不小心把钥匙或是贵重的戒指掉进了下水道,是完全可以根据地漏位置,把东西找回来的。下水道里也会标注街道和门牌号码。你所需要的,只是拨个电话,这项服务是免费的!(只可惜,我当时没能记下这个号码。)完备的设施和人性化的设计背后,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和智慧。在博斯凯大街的污水干道,它浓缩了巴黎下水道的全貌。沿着一条长 500米、标着路面街道名的蜿蜒通道前行,脚下是 3 米来宽的水道,污水在里面哗哗流淌,身边摆放着各种古今的机械,每隔一段又出现岔路和铁梯。再往前是一个陈列馆,陈列着从高卢罗曼时代、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7、第一帝国和七月王朝、现代和近代巴黎下水道 6 个历史时期的图片、模型,并配以英、法两种文字说明。通道终端是一个大厅,放着 3 台电视机,播放一个长约 20 分钟的介绍巴黎下水道情况的短片。陈列品展示了巴黎下水道的历史变迁。早在 1200 年,菲利普奥古斯特登基后要为巴黎铺砌路面,曾预见巴黎市区将兴建排水沟。从 1370 年开始,时任市长的于格奥布里奥兴建蒙马特大街,将盖有拱顶的砌筑下水道通向河道。1850 年,在塞纳省省长奥斯曼男爵和欧仁 贝尔格朗工程师的推动下,巴黎的下水道和供水网获得了迅速发展。据介绍,雨果在撰写悲惨世界前,曾通过时任下水道督察的好友埃马纽埃尔布吕内索亲临下水道,并绘制了管

8、道图,从而惟妙惟肖地描写了小说主人公冉阿让在下水道中与警察周旋、逃脱追捕的情景。据博物馆提供的数字,巴黎密如蛛网的下水道总长近 2300 公里,每年从污水中收回的固体垃圾有 1.5 万立方米,巴黎地区现有 4 座污水处理厂,日净化水能力为 300 多万立方米,净化后的水排入塞纳河,而每天冲洗巴黎街道和浇花浇草 40 万立方米的非饮用水均来自塞纳河。目前,这个有着百余年历史的巴黎下水道仍然在市政排水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每天,超过 1.5 万立方米的城市污水都通过这条古老的下水道排出市区。英国谢菲尔德市的地下抛物线拱形排水隧道。东京:下水道深达 60 米日本是个台风多发国家。东京地区的地下排水系统

9、主要是为避免受到台风雨水灾害的侵袭而建的。这一系统于 1992 年开工,2006 年竣工,堪称世界上最先进的下水道排水系统,其排水标准是“五至十年一遇”,由一连串混凝土立坑构成,地下河深达 60 米。东京地下排水系统建成于 2006 年,堪称牢固、先进,由一连串混凝土立坑构成,地下河深达 60 米东京的雨水有两种渠道可以疏通:靠近河渠地域的雨水一般会通过各种建筑的排水管,以及路边的排水口直接流入雨水蓄积排放管道,最终通过大支流排入大海;其余地域的雨水,会随着每栋建筑的排水系统进入公共排雨管,再随下水道系统的净水排放管道流入公共水域。为了保证排水道的畅通,东京下水道局从污水排放阶段就开始介入。他

10、们规定,一些不溶于水的洗手间垃圾不允许直接排到下水道,而要先通过垃圾分类系统进行处理。此外,烹饪产生的油污也不允许直接导入下水道中,因为油污除了会造成邻近的下水道口恶臭外,还会腐蚀排水管道。东京下水道局对此倡导的解决办法是:用报纸把油污擦干净,再把沾满油污的报纸当做可燃垃圾来处理。更干脆的办法是做菜少用油。下水道局甚至配备了专门介绍健康料理的网页和教室,介绍少油、健康的食谱。泰本河,就像是很多泰晤士河的支流围绕在伦敦城市中心的下水道中。伦敦排水系统建立与霍乱肆虐有关1700 年的时候,伦敦已经是一个拥有 57 万人口的欧洲超级大都市,但城市的排水系统极其糟糕。为将污水和雨水引入路两边的明渠或者

11、马路两边的街沟中,泥土路面或者卵石街道都凿有迷宫般的沟沟渠渠。一英尺多深的明渠中塞满了灰烬、动物尸体,甚至粪便。糟糕的排污系统将街道变得肮脏不堪、臭气熏天。1810 年,英国人开始使用暗管排水,改变了城市的排水状况。有趣的是,英国排水管道系统的建立,与霍乱的肆虐大有关系。1831 年,欧洲爆发霍乱。这次霍乱夺去约 32000 名英国人的生命。人们认识到,拥挤、肮脏的街道是疾病的温床。1842 年,大不列颠帝国派出考察队去罗马和巴黎参观供排水系统,他们惊讶地发现,古罗马的排水系统比起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要先进得多、卫生得多。为了改善地下水道,英国政府成立了一个皇家委员会。1856 年,一位叫做巴瑟

12、杰的人承担设计伦敦新的排水系统的任务。他计划将所有的污水直接引到泰晤士河口,全部排入大海。巴瑟杰最初的设计方案是:地下排水系统全长 160 公里,位于地下 3 米的深处,需挖掘 350 万吨土,但这个计划连续 5 次被否决。 1858 年夏天,伦敦市内的臭味达到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程度,伦敦市政当局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不得不同意了巴瑟杰的城市排水系统改造方案。1859 年,伦敦地下排水系统改造工程正式动工。1865 年工程完工,实际长度超过设计方案,全长达到 2000 公里。下水道在伦敦地下纵横交错,当年伦敦的全部污水都被排往大海。伦敦舰队下水道,这成为了伦敦城市探险者拍摄的经典地点。北美尼亚加拉

13、大瀑布放水渠,这是现代世界被忽视的七大奇观之一。澳大利亚地下排水渠,被热爱城市探险的人称为洞穴。澳大利亚地下排水渠,被热爱城市探险的人称为洞穴。罗马:2500 年后仍在使用古罗马下水道建成 2500 年后,现代罗马仍在使用说起城市排水的文明史,必须从古罗马说起。古罗马下水道建成 2500 年后,现代罗马仍在使用。公元前 6 世纪左右,伊达拉里亚人使用岩石所砌的渠道系统,将暴雨造成的洪流从罗马城排出。渠道系统中最大的一条截面为 3.3 米4 米,从古罗马城广场通往台伯河。公元 33 年,罗马的营造官清洁下水道时,曾乘坐一叶扁舟在地下水道中游历了一遍,足见下水道是多么宽敞。墨西哥城:花 3100

14、万美元改造2009 年 4 月,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第二阶段的地下排水系统工程完工。使用了尖端技术的这一工程共花费 3100 万美元,预计可以使用 50 年以上。墨西哥城排水系统管道从 1975 年便开始使用,由于年久失修,该市曾频繁发生水淹道路的情况。东京地下的巨型分洪工程,确实有点神殿的意味。东京地下的巨型分洪工程管道内部人走在“地下神殿”里,显得如此渺小。政府补贴居民雨水贮留器 1583 年,大阪建城,城内开掘多条运河,故有“水城” 、 “桥都”之誉。1972 年 7 月,一场暴雨袭击了这座城市,雨势并不算大,却造成严重的内涝。大阪的下水道,有的是从明治时代(1868 年至 1911 年)

15、 开始铺设的,经过精心维护,当年的大部分下水道一直使用至今。当时的下水道主要是“合流式”下水道,即雨水和生活污水共用一个下水道。不止是大阪,当时日本的多数城市都是合流式下水道。 不过,日本现在多数地区已经改用“分流式”下水道,即雨水与生活污水分别经由不同管道处理 雨水直接排入大海,污水流入污水处理厂。 但大阪若是改造起来,工程浩大,花费不菲,所以政府比较慎重,主要把精力放在内部挖潜上。例如,不少大阪家庭都买了小型雨水贮留器,政府向他们提供大约 1/3 的补贴。在远离城市的山区,大阪市政府建了许多大大小小的蓄水池,用来收集从山上流下的雨水。此外,大阪还在污水处理上下功夫。 日本全国现有 1000

16、 多家污水处理厂,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污水经沉淀、反应、消毒等工序,最后可以排回江河湖海。其中,大阪的污水处理率高达 99%。 污泥经过处理做成耳环 污水处理时常常会遭遇大量污泥。对污泥的处理,日本的惯常做法是燃烧。燃烧剩下的灰可转做水泥原料、陶瓷管道、砖瓦、建筑碎石,还可制造花瓶、镇尺、领带夹甚至耳环等。此外,这些不起眼的污泥还能发电,真正实现了利用最大化。雨水和污水经过层层沉淀和过滤,实现无害化。大阪人认为,将沉淀后的污泥和污物随意丢弃,是一种浪费和污染。 污水处理之后,污泥还得经过浓缩设施、消化槽、脱水槽和熔融炉四道大关。 浓缩是把污泥变废为宝的初级阶段,就是让污泥减轻重量,降低后面消化、脱水等阶段的压力,以利于污泥处理的高效化。 消化槽主要是利用微生物来分解污泥中的有机物,以减少污泥量。一般消化池中会大量采用厌氧细菌,因为它们的分解作用,足以消灭病原菌,提高卫生安全性。经过这两个主要步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