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商品结构问题分析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03233 上传时间:2017-05-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商品结构问题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选】商品结构问题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选】商品结构问题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选】商品结构问题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商品结构问题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商品结构商品结构(commodity composition) 什么是商品结构商品结构是零售企业在一定的经营范围内,按一定的标志将经营的商品划分成若干类别和项目,并确定各类别和项目在商品总构成中的比重。 商品结构的分类与内容零售店经营的商品结构,按照不同标志可分为不同类型。按经营商品的构成划分,可分为主力商品、辅助商品和关联商品。 主力商品:也称拳头商品,是指那些周转率高、销售量大,在零售经营中,无论是数量还是销售额均占主要部分的商品。一个企业的主力商品体现它的经营方针、特点和性质。可以说,主力商品的经营效果决定着企业经营的成败。 辅助商品:是指在价格、品牌等方面对主力商品起辅助作用的商品,或

2、以增加商品宽度为目的的商品。 关联商品是指同主力商品或辅助商品共同购买、共同消费的商品。 商品结构调整的好处优化卖场的商品结构的重要性,就像是在整理计算机的注册表,修改的正确,会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不正确的删改,可能会导致微机的系统瘫痪。商品结构的调整有以下几点好处: 1、节省陈列空间,可以提高门店的单位销售额; 2、有助于商品的推陈出新; 3、便于顾客对有效商品的购买,以便保证主力商品的销售份额; 4、有助于协调门店与供应商的关系; 5、提高商品之间的竞争; 6、提高门店的商品周转率,降低滞销品的资金占压。 商品结构的完善和调整零售企业商品结构的完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完善主力商品、辅助商

3、品和关联商品的结构;另一方面完善高、中、低档商品的结构。 (1)主力商品、辅助商品和关联商品的配备。一般来说,主力商品要占绝大部分,而辅助商品和关联商品的比重则应小一些。主力商品的数量和销售额,要占商品总量和全部销售额的7080%,辅助商品和关联商品约占 2030%,其中关联商品应确实与主力商品具有很强的关联性,若发现在经营过程中,商品结构发生变化,应迅速调整,使之趋于合理。 (2)高、中、低档商品的配备。三者的配备比例,是由企业目标市场的消费阶层的需求特点决定的。在高收入顾客占多数的地区,高档商品应占大部分;在低收入顾客占多数的地区,则应以低档商品为主。高、中、低档商品结构的配备,受顾客消费

4、结构的制约,当消费结构发生变化时,企业应相应调整高、中、低档商品的比重。 商品结构在零售店经营中的重要作用商品结构是否合理,对于零售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合理的商品结构是实现零售经营目标,满足消费需求的基础; (2)确定商品结构是加强商品经营计划的基础; (3)研究确定商品结构是有效利用经营条件,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 优化商品结构的考核指标优化商品结构应从以下指标进行考核: 1.商品销售排行榜:现在大部分门店的销售系统与库存系统是连接的,后台电脑系统都能够整理出门店的每天,每周,每月的商品销售排行榜。从中就可以看出每一种商品的销售情况,调查其商品滞销的原因,如果无法改变其滞销情况,就

5、应予以撤柜处理。在处理这种情况时应注意: (1)对于新上柜的商品,往往因其有一定的熟悉期和成长期,不要急于撤柜。 (2)对于某些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虽然其销售额很低,但是由于此类商品的作用不是盈利,而是通过此类商品的销售来拉动门店的主力商品的销售。如:针线,保险丝,蜡烛等。 2.商品贡献率:单从商品排行榜的来挑选商品是不够的,还应看商品的贡献率。销售额高,周转率快的商品,不一定毛利高,而周转率低的商品未必就是利润低。没有毛利的商品销售额再高,这样的销售又有什么用。毕竟门店是要生存的,没有利润的商品短期内可以存在,但是不应长期占据货架。看商品贡献率的目的在于找出门店的商品贡献率高的商品,并使之销售

6、得更好。 3.损耗排行榜:这一指标是不容忽视的。它将直接影响商品的贡献毛利。例如:日配商品的毛利虽然较高,但是由于其风险大,损耗多,可能会是赚得不够赔的。曾有一家卖场的涮羊肉片的销售在某一地区占有很大的比例,但是由于商品的破损特别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最后唯一的办法是,提高商品价格和协商提高供货商的残损率,不然就将一直亏损下去。对于损耗大的商品一般是少订货,同时应由供货商承担一定的合理损耗,另外有些商品的损耗是因商品的外包装问题,这种情况,应当及时让供应商予以修改。 4.周转率:商品的周转率也是优化商品结构的指标之一,谁都不希望某种商品积压流动资金,所以周转率低的商品不能滞压太多。 5.新近商

7、品的更新率:门店周期性的增加商品的品种,补充商场的新鲜血液,以稳定自己的固定顾客群体。商品的更新率一般应控制在 10%以下,最好在 5%左右,另外,新近商品的更新率也是考核采购人员的一项指标。需要导入的新商品应符合门店的商品定位,不应超出其固有的价格带,对于价格高而无销量的商品和价格的无利润的商品应适当地予以淘汰。 6.商品的陈列:在优化商品结构的同时,也应该优化门店的商品陈列。例如:对于门店的主力商品和高毛利商品的陈列面的考虑,适当地调整无效的商品陈列面。对于同一类的商品的价格带的陈列和摆放也是调整的对象之一。 7.其他:随着一些特殊的节日的到来,也应对门店的商品进行补充和调整。例如:正月十五和冬至,就应对汤圆和饺子的商品品种的配比及陈列上进行调整,以适应门店的销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