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考点汇总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319588 上传时间:2019-06-1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考点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考点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考点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考点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考点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考点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考点汇总(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答题汇总1 道德与职业道德1. 道德的含义及本质答:道德主要是指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有时也指个人的思想品质、修养境界、善恶评价和道德教育活动等。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本质:(1) 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本质的决定性作用(具体表现在: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道德的内容;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决定道德的变化;社会经济关系中人们所处的地位,决定了道德的阶级性和道德的共同性)(2)

2、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表现在: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性的规范;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规范;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3) 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表现在:道德把握的对象是人与人 人与社会的关系;道德把握世界的主要手段是进行道德评价;道德把握世界的目的是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和选择能力)2. 道德的特点答:(1)规范性;(2)独特的多层次性;(3)广泛的社会性;(4)更大的稳定性3. 道德的作用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1)道德有助于巩固其所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2)道德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3)道德引导着人们的生活方式;(4)道德对社会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服务的经

3、济基础的性质,当一种道德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对社会生产起促进作用;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对社会发展就会起阻碍作用。4. 道德发展的规律性答:(1)社会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发展;(2)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进步的;(3)道德是在批判继承中发展的。5. 职业道德的含义答: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工作和劳动过程中,缩所应遵循的 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6.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答: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2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1. 教师职业道德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作风;教师职业技能等概念的基本内涵答:教师职业道德理想,是教师对未来职业目标的向往

4、和追求,它可将教师追求的远大目标和平凡的职业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教师职业责任包括:1)对学生负责;2)对学生家长负;3)对社会负责。教师职业作风,是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包括:1)实事求是,坚持真理;2)工作积极,认真负责;3)平等待人,团结互助。教师职业技能,是指教师应该具备的技术和能力,集中表现为教书育人的本领,具体而言其应具备以下基本能力:1)钻研业务知识的能力;2)掌握教育规律的能力;3)具备管理能力;4)用于实践创新能力。2. 教师职业的社会意义答:(1)传承和发展人类文化;(2)维护和推动社会发展;(3)促进人类自我完善;(4)培养德才

5、兼备和全面发展的新人。3. 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答:(1)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2)教师职业劳动的复杂性;(3)教师职业劳动的创造性;(4)教师职业劳动的长周期性。4.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根据所学关于教师劳动结果(“产品”)的特殊性的理论,论述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答:1、教师劳动的结果是培养出掌握一定文化科学知识、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人,这是教师职业劳动的重要特点。这种特殊的劳动“产品”,具有其他劳动产品无法比拟的社会价值和意义。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对学生的教育或影响作用,带有持续性、持久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具备对其劳动“产品”高度负责、对整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2、概括出材料的实

6、质: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是教师的天职。3、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一,在道德意识上比其他职业道德有更高的要求;二,在道德行为上比其他职业道德有更强烈的示范性;三,在道德影响上比其他职业道德更广泛、更深远。5.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构成答:(1)教师职业理想;(2)教师职业责任;(3)教师职业作风;(4)教师职业技能。3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1. 人道主义原则及教育人道主义原则的基本含义答:人道主义原则的基本含义是:确立人的主体性地位,肯定个体的独立价值,尊重人的权利,维护人的尊严,保障人的自由,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与自我完善。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是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应当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出发,尊重人 关

7、心人 爱护人,协调自己与他人间的关系,并以人道主义的言行影响 培养学生。2. 教书育人原则的基本含义答:是指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又要自觉地用人类崇高的思想 高尚的道德去影响学生的灵魂 润泽学生的生命,并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统一起来。3. 人的全面发展原则的基本含义答: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含义,指人的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的充分发展,个人素质能力与全体社会成员的素质能力的统一发展4. 贯彻教书育人原则必须反对哪几种错误倾向答:(1)“分家论”,即将教学和育人对立分开;(2)“自发论”,即把教书和育人混为一谈;(3)“代替论”,即用育人代替教书。5. 高校教师

8、在素质上存在片面专业化倾向的表现答:(1)知识狭窄化;(2)能力片面化;(3)情趣单一化。6. 全面教育的基本内容答:全面教育不仅是指德育 智育 体育 美育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而且指各育的均衡发展,也就是要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的 立体的教育。4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 简述教师职业道德五大规范:爱岗敬业,依法执教;热爱学生,教学相长;严谨治学,博学多才;关心集体,团结协作;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基本含义。答:所谓爱岗敬业 依法执教,是指教师对教育事业有强烈的热爱感和责任感,在自己的岗位上,按照教育法律法规的要求,尽职尽责。所谓热爱学生 教学相长,是指教师对学生持有超出一般情意的崇高感情,深切地关怀学生的

9、学习和成长,并和学生相互学习 相互促进 共同成长。所谓严谨治学 博学多才,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不断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具有严谨的教学态度,具有精深广博的专业知识和其他知识,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才能。所谓关心集体 团结协作,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以教育事业为重,热爱和关心教师集体,教师与教师间团结协作,优势互补,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共同完成教育任务。所谓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行为作为学生的行为准则,成为学习的表率和可效法的榜样。2. 教师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有哪些?答:(1)以敬爱之心从业。热爱教育工作,一要畏业,二要爱业,三要乐业,四要创业。(2)以责任之心从

10、业。要求:一要安于平凡,二要淡泊名利,三要讲究职业良心。3. 师生关系的特点答:(1)关系上的特殊性;(2)人格上的平等性;(3)情感上的相容性;(4)教学上的相长性。 4. 如何理解师爱的教育意义答:(1)师爱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感;(2)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5. 教师教育能力的主要内容答:(1)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教育能力的核心;(2)思想工作与组织管理能力;(3)教育科研能力。 6. 什么是智德?教师在治学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答:是指教师在对待科学知识的态度上,在追求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如尚知爱智 好学穷理 亲思明辨 进取创新 实事求是 谦虚谨慎等。教师在治学中应

11、遵守的道德规范有:(1)热爱学术 追求真理;(2)实事求是 客观公正;(3)学术自由 民主平等;(4)谦虚谨慎 团结协作;(5)服务社会 造福人类。 7. 教师间发生矛盾冲突的原因有哪些?答:(1)教育劳动的独立性 个体性特点,会使教师有忽视统一步调和各环节协作的倾向;(2)教师间存在的个性差异和学术观点的差异,易产生认识上的分歧;(3)学生评价的差异,会引起教师间的误会和矛盾。(4)学校管理间存在的某些措施,会引起教师间的利益冲突;(5)“文人相轻”习气的影响。 8. 教师应表现出哪些时代风貌?答:(1)开拓进取,做一个开拓型教师;(2)艰苦奋斗,做一个事业型教师;(3)勇于创新,做一个创造

12、型教师。5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1. 教师职业道德五大范畴:教师职业义务,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荣誉,教师职业幸福,教师职业公正的基本含义。答:教师职业义务,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职业活动时,对社会和他人应承担的责任。教师职业良心,是指教师在对学生 学生家长 同事以及对社会 学校履行职业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我评价能力。教师职业荣誉,是指教师在履行教师道德义务后,社会所给予的肯定和赞扬,以及教师个人所产生的尊严和自豪感。教师职业幸福,是指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基于对幸福的正确认识,通过自己不懈努力,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实现自身和谐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 自我愉悦的生存状态。

13、教师职业公正,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能做到坚持原则 公正合开地对待和评价全体合作者,处理各种事务。2. 教师职业义务的特点及作用答:特点:(1)履行教师职业义务,是教师自愿选择的结果;(2)履行教师职业义务,教师在动机上不应乞求相应的报酬;(3)教师职业义务,必须付诸行动才具有意义。作用:(1)正确的职业义务观是教师职业劳动的巨大鞭策力量;(2)正确的职业义务观可以调节教育活动中的人际关系;(3)正确的职业义务观可以促使教师自觉培养高尚的教师道德。3. 教师职业良心的特点及作用答:特点:(1)恪守职责,它是一种工作责任和纪律的要求;(2)自觉工作,其是由教育劳动的特点决定的;(3)爱护学生,这

14、是教师的天职;(4)团结职教,是教师良心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1)在教师做出某种行为之前,职业良心具有选择作用;(2)在教师职业行为的进行过程中,职业良心具有监督作用;(3)在教师职业行为之后,职业良心能够对教师行为的后果做出评价。4. 教师职业荣誉的内容答:教师职业荣誉以集体主义为基础,在教师高尚的师德支配下,通过教师的教育活动表现出来,表现形式主要有:(1)以培育人才为己任;(2)以“桃李满天下”而自豪;(3)以“人梯 红烛”而自赏。5. 教师职业幸福的内涵答:(1)教师职业幸福的精神性;(2)教师职业幸福的、关系性;(3)教师职业幸福的集体性;(4)教师职业幸福的无限性。6. 教

15、师职业公正的特点答:(1)教师职业公正的公正性;(2)教师职业公正实施的实质性;(3)教师职业公正主体的自觉性。六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1. 简述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慎独 教师道德行为选择 教师道德品质等概念的基本内涵答: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指教师为了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根据教师道德的原则 规范 范畴的要求,在道德方面所进行的一种自我锻炼 自我改造 自我提高的活动,以及经过锻炼改造而形成的教师道德品质和达到的师德境界。包括动态(自我教育和锻炼)和静态(最后达到的道德境界)两方面。慎独,是指个人在独处无人监督时,仍能谨慎遵守道德原则,它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又是道德修养所达到的一种极高境界。教师道德行为选择,是指教师在面对两个以上的道德行为方案时,在一定道德意识的支配下,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自主自觉地判断取舍和决定一种道德行动方案的过程。教师道德品质,是指以教师为职业的道德主体所特有的行为习惯和行为特征,是教师在处理个人与他人 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倾向和一贯表现,它反映了一个教师的道德觉悟水平 道德认识能力和道德修养境界。 2.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实质是什么?答:其实质就是不断解决道德必然性与个人道德选择能力间的矛盾。 3. 教师职业道德内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