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语文必修五测试题(有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313058 上传时间:2019-06-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语文必修五测试题(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语文必修五测试题(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语文必修五测试题(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语文必修五测试题(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语文必修五测试题(有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语文必修五测试题(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语文必修五测试题(有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测试练习题一、基础题(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逶迤(wi) 盘踞(j) 鹰隼(sn) 长歌当哭(dng)B揾泪(yn) 疱疹(po) 笑靥(y) 莞尔而笑(wn)C妊娠(shn) 险衅(xn) 浸渍(z) 菲(fi)薄D鼓枻(y) 槲寄生(h) 桀骜(o) 乳媪(y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营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B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工,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C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班驳,风移影动,姗姗可爱。D我借着

2、爱的轻翼飞过园墙,因为砖石的墙垣是不能把爱情阻隔的;爱情的力量所能够做到的事,它都会冒险尝试,所以我不怕你家里人的干涉。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布托在拉瓦品第遇刺当天,一名负责照顾她饮食起居的贴身随从 相当可疑,但就在警方即将对他进行传讯调查时,这名随从却匆忙地出逃了。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即使资历浅一些,也不应 自己的观点。因为没有四肢的阻碍,蛇 可以深入到别的动物无法涉足的领域。A.行迹 隐讳 反而 B.形迹 隐晦 因而 C.行迹 隐晦 因而 D.形迹 隐讳 反而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危机发生了,美国解决危机的方式是继续发行更多的国债,用

3、引发危机的方式来治理危机,无异于饮鸩止渴。B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C近年很多名牌大学毕业生,除了书本知识外便身无长物,被认为缺乏一技之长而在现代职场中难以立足。D2011年9月,奥巴马政府无视中国的强烈反对,又一次抛出总价值58.52亿美元的对台军售案。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在使用电器的时候,如果一旦出现漏电的现象,应当立即切断电源。B广大消费者对今年三月十五日媒体曝光的南方某地方政府包庇地下黑工厂的做法极为愤慨,产品质量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C针对当前医疗卫生

4、市场混乱,药价偏高,卫生部和财政部联合发文,要求清理整顿药品市场,降低药品价格。D近年,中国政府在世界各地举办孔子学院,这一举措不仅促进了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力量,而且也增进了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进一步发展了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_,_。_。_,_。_。早的记载见乏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葫芦成熟后,构空里面的籽孤,即可当容器使用它大多呈哑铃状

5、,上面小下面大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昨常悠久A. BC D7、选出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或课文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长亭送别写张生进京赶考,莺莺送别的情景,刻画了莺莺的离愁别绪,表现了张生和莺莺之间的真挚爱情,突出了莺莺的“重爱情,轻功名”的叛逆性格,强化了全剧反封建反礼教的主题。B渔父一文以简练的文字塑造了屈原和渔父两个人物形象,渔父是一个懂得与世推移,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隐士形象;而屈原则是一个始终坚守清白高洁的人格精神,宁愿舍弃生命,也不与污浊的尘世同流合污的形象。C逍遥游一文通过对鲲鹏飞离北海时壮观气势的描绘,以及它与多种小动物的对比,表现了庄子的人生追求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6、以游无穷,精神达到一种绝对自由的境界。D兰亭集序是书圣王羲之为诗集兰亭集所写的序言,文章先写景叙事,后抒情和议论,作者在表现人生苦短、生命不永的感伤中,流露出一种生死同一、人生不二的无奈之情。8下列对长亭送别【一煞】一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A“夕阳”一句,看似容易,含情极深。日夕薄暮,本是当归之时,而今却挥袂远别,人何以堪!B一个“古”字,不但平添了许多苍凉况味,而且把别离的凄苦之情推及古今,它包含着人物内心的许多“潜台词”,也启示着读者观众的丰富联想。C“无人语”三字

7、既道出了环境的寂静,更刻绘了莺莺“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的孤独感和无处可诉的痛苦心理。D“来时”一句,直抒胸臆,表现莺莺留恋美景、留恋情人的情怀。9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 )A此小大之辩也 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C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D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最接近的一项是( )A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B臣之进退,实为狼狈C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D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11、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A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B文王拘而演周易C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

8、盛 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1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A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B大行不顾细谨 C顾不如蜀鄙之僧 D三顾频烦天下计13、指出不包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 B而宋荣子犹然笑之。C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14、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A. 太上不辱先 B.乳二世 C.彼于致福者 D.思垂空文以自见15、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A. 其制稍异于前 B.圣人不凝滞于物 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D.悟言一室之内二、课

9、内阅读(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穷发之北有其海者 发,指草木植被 B未有知其修者 修,长C翼若垂天之云 垂,同“陲”,边际 D此小大之辩也 辩,变化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10、有鱼焉 则将焉用彼相矣 B其广数千里 其皆出于此乎C翼若垂天之云 而蒙世俗之尘埃 D有鸟焉,其名为鹏 自令放为 18、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彼且奚适也?”除了加重强调与反复的语气,还让人仿佛看到了斥鴳的不屑神态。B斥鴳的可笑,不在于它本身的渺小,而在于它用自己渺小与局限的经验去解释世界。C“小大之辩”说明了“小知不及大知”,用来肯定鲲鹏所达到的逍遥境界。D作者用夸张的手法描写鲲鹏,表现了作者极为丰富的想象力,富于浪漫主义色彩。1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3分)(2)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

11、亦飞之至也。(3分)(3)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2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题目。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12、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节选自李密陈情表)2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当侍东宫当:应当 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惟:想C尤蒙矜育矜:夸耀 D听臣微志听:倾听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臣以供养无主B急于星火 仆以口语遇

13、遭此祸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C臣之进退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行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2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第一段作者一方面用诚恳的语气,表达对朝廷征召的感激,另一方面写祖母病笃,不能立即报答晋武帝,因而陷入了进退两难的狼狈境地。忠诚之心和孝顺之情,跃然纸上,句句合情,字字合理。B选文第二段作者一方面歌颂新朝德政,感激晋武帝的知遇之恩,另一方面用拟人的手法和工整的对偶句,形象地渲染了祖母卧病在床的凄苦情状,这样是为了直接坦陈自己的真实想法:推辞就任。C选文第三段作者提出了解决问题两全其美的办法:先尽孝道,后报国恩,并以生死必报大恩的保证结束全文。语气诚恳、谦卑、低下甚至含有哀求之意,更显示出了请求的迫切和辞意的诚恳。D“表”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文章以侍奉祖母的“孝”为主线,围绕“愿乞终养”“辞不赴命”这个中心,向晋武帝阐述了忠孝的关系,做到了以情说理,融情于理。三、默写(共6分)23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题1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