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前湾燃机电厂过海管廊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报告书简本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291838 上传时间:2019-06-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前湾燃机电厂过海管廊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报告书简本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深圳前湾燃机电厂过海管廊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报告书简本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深圳前湾燃机电厂过海管廊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报告书简本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深圳前湾燃机电厂过海管廊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报告书简本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深圳前湾燃机电厂过海管廊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报告书简本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圳前湾燃机电厂过海管廊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报告书简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前湾燃机电厂过海管廊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报告书简本(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一:深圳前湾燃机电厂过海管廊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工程概况深圳前湾燃机电厂过海管廊项目属于已建项目,位于西部大铲湾港区,海底隧道横跨大铲岛至南山区之间的大铲东航行水道,工程内陆地理位置坐标为223044.36N,113 5144.74E;大铲岛上地理位置坐标为223042.54N,113 5105.48E。本工程将在陆域一侧码头堆场内,建一座盾构始发井,在大铲岛电厂红线外建一座接收井。过海盾构海底隧道水平长1184.11m,实际总长度1184.25m,其中用海长度1094.0m。根据大铲东水道的规划疏浚航道要求,确定盾构结构层顶部标高不得高于-24.0m。盾构工程的截面为内径3m,

2、在满足供气和供水以及检修通道的要求外,本工程将使隧道功能得到扩展,还能作为大铲岛和大陆之间的应急通道,隧道内还预留通信电缆等支架。本项目申请用海面积2.5749公顷,项目总投资:约5733.62万元。2、工程分析l 施工期根据本过海管廊工程的实际施工工艺,本工程的建设内容包括一座盾构始发井,一座接收井和过海盾构海底隧道。始发井及接收机均位于陆域,而过海盾构海底隧道位于海底,整个施工过程位于陆域、海底。海洋环境影响因素主要为:泥浆池泥浆洒落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水土流失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水土流失主要来源于土地平整产生的地面裸露、始发井和接收井开挖产生弃土的堆放、盾构推进中挖掘出的弃土的堆放。施工人

3、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运输车清洗废水、施工排水及清洗废水、施工现场的油料渗漏及施工中更换的废油等;施工队伍产生的生活垃圾,施工过程产生的弃渣和建筑垃圾。l 营运期过海管廊建成后,主要作为前湾燃机电厂输气和输水通道,另外还作为检修通道和应急通道,本身在运营过程中不产生污染物,不对海洋环境产生影响。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广东海洋大学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于2010年4月15日和30日分别在大潮和小潮期对本工程所在海域的12个站位进行了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其中水质站位12个,沉积物及生物样品站位7个站位,潮间带生物断面2个。2009年5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在项目所在海域进行

4、了5个站点的渔业资源现状调查。(1) 水质状况调查结果显示,pH、DO、COD、SS、石油类、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汞、砷、铜、铅、锌、镉等13项评价因子中,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超出第三类海水水质要求,超标率分别为100%和90%,对水质影响较大。(2) 沉积物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表层沉积物总体质量较好,TOC部分站点超过海洋沉积物二类标准,超标率为29%,其它测试指标均达到二类标准,表明该海域表层沉积物未受到较重污染。(3) 海洋生物状况调查海域叶绿素a的变化范围从1.614.20g/L,平均值为2.60g/L;调查海域浮游植物共有硅藻门、甲藻门、蓝藻门、绿藻门和裸藻门等5门37属83种(含变种和

5、变型);主要优势种(以优势度Y0.02为优势种)有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granii、亚沟圆筛藻Coscinodiscus subaulacodiscoidalis、中心圆筛藻Coscinodiscus centralis。该海域浮游植物丰度较低,变化范围为0.20104cells/L6.95104cells/L,平均丰度为1.379104cells/L;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在1.153.18之间,平均为1.99;均匀度变化范围在0.560.94之间,平均为0.77;浮游动物共有4门51种和11类浮游幼虫,其中节肢动物门桡足类16属39种、十足类4属4种、介形类1属1种,原生动物

6、门3属3种,被囊动物门1属2种,腔肠动物门1属2种,浮游幼虫11类;调查海区浮游动物的丰度变化范围在147221818ind/m3,平均丰度为6282ind/m3;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在2.593.42,平均为2.90,均匀度变化范围在0.610.86,平均为0.68;共鉴定出浅海底栖生物7门112种,底栖生物的生物量变化范围在4.88g/m2973.51g/m2之间,平均为247.05g/m2;栖息密度变化范围在750.00ind/m28999.99ind/m2之间,平均为3555.55ind/m2;在调查海域共调查了3个潮间带断面,经鉴定多毛类16种,寡毛类1种;瓣鳃纲4种,腹足纲7种,节肢

7、动物甲壳纲12种,大型海藻1种,腔肠动物1种,鱼类1种,其他1种;潮间带底栖生物的栖息密度从7122808 ind/m2,生物量从8.8639.92 g/m2,平均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分别为149.01g/m2和1436ind/m2。(4) 海洋生物质量本次海洋生物体质量现状评价以渔业资源调查时三种优势底拖海洋生物为评价对象,即分别为皮氏叫姑鱼、扁玉螺和长毛对虾;参照海洋生物质量(GB 18421-2001)二类限值要求,三种底托生物体内铜、镉、铬和总汞等均低于海洋生物二类质量标准,但三种生物体内锌含量,长毛对虾的铅含量,以及扁玉螺、长毛对虾的砷含量超过二类限值要求,已受到一定的污染,生物体质量一

8、般。(5) 渔业资源调查区内共捕获游泳生物57种,其中鱼类38种,甲壳类16种,头足类3种。本次调查游泳生物的平均渔获率为8.08 kgh-1,其中鱼类的平均渔获率为6.86 kgh-1,渔获物占游泳生物的84.84%;头足类平均渔获率为0.29 kgh-1,占渔获游泳生物的3.56%;甲壳类平均渔获率为0.94 kgh-1,占渔获游泳生物的11.60%。调查中,5个测站均以鱼类占优势,甲壳类次之,头足类数量最少。调查共采获145粒鱼卵,各个站位在数量分布上差异不大,密度变化范围为(0.933.40)10-1粒/m3,平均为1.9110-1粒/m3。调查共采获116尾仔稚鱼,经鉴定隶属于22个

9、种类,基本上属于沿岸浅海性鱼类,主要是鳀科、鲱科、鰕虎鱼科、鲷科和鲻科等的鱼类。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对水质环境影响本项目施工期对附近海域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包括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运输车清洗废水、施工排水及清洗废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等;施工现场的油料渗漏及施工中更换的废油等;泥浆池、晒土场因泥浆洒落,始发井、接收井、过海隧道等开挖产生弃土等。这些废水、废油及弃土等由于处置不当将对水体造成水体COD、石油类、悬浮物、重金属含量增加。施工期工作人员在陆地上设置临时宿舍,生活污水主要是施工人员、洗衣、洗澡和粪便等过程产生。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该项目施工时间为6个月,施工人员100人。在施工期

10、间,施工人员将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宿舍,生活污水的排放总量为6480吨、悬浮物为1.43吨、BOD5为1.43吨和CODcr为3.24吨。如果不采取必要的措施而任其自然地排放,则对海洋环境将产生严重的影响。项目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对施工过程的施工排水、清洗废水和生活污水等通过实施集中收集、统一处理、达标排放等的环境保护措施后,由此造成的水环境影响很小;此外,通过对施工现场渗漏的油料和更换的废油进行集中收集,送至有处理资质的单位统一处理,不外排,对水环境无影响。盾构机掘进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弃泥/土和施工排水。该项目所用盾构机外径为3.64m,盾构隧道长1184m,则过海管廊项目施工过程中将产生123

11、15m3弃泥/土。盾构掘进产生的弃泥/土的临时堆放可能产生水土流失,从而影响水体和沉积物环境质量。从弃土资源化利用角度出发,前湾燃机电厂陆域形成工程接纳了本工程产生的弃土,因此未外运而造成第二次污染。避免水体悬浮泥沙含量过高而影响水环境质量。本项目为输水和输气管道,通过工程分析可知,营运期正常情况下无污染物产生。(2)对沉积物环境影响过海管廊施工采用盾构法,通过在海床下暗挖隧洞的方法,可以保持开挖表面稳定。此种方法对海洋表层沉积物影响不大,主要破坏了海床下层的沉积物环境。该项目所用盾构机外径为3.64m,盾构隧道长1184m,则过海管廊项目施工过程中将破坏12315m3底土。项目营运期无污染物

12、产生进入水体,从而对沉积物环境的影响也甚微。对比项目建成前后的水质环境现状结果,项目投入营运后, 沉积物中铅、锌含量降低较大,铜、总汞略有升高,镉、砷含量增加较大,除总有机碳外,其他各因子的含量均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中的第二类沉积物评价标准,项目建设前后沉积物环境质量状况维持较好。(3)非污染物环境影响综合分析与评价对水动力环境的影响项目建成后,海上无永久性改变水体运动状态的构筑物。因此,本项目的施工期和营运期,均不改变项目所在海域水体的流态,对水体的流速、流向无影响,也不影响该区潮位的自然变化特征和水体交换特征,对项目所在海域的水文动力环境无影响。对地形地貌与冲淤环

13、境的影响本项目主要的涉海工程是过海管廊,隧道开挖采用盾构法施工工艺,且始发井和接收井位于陆域,无海床表层开挖等作业,不会在海床表层形成永久性构筑物,所以不改变海床的地形地貌。但是,由于隧道、始发井和接收井等工程的开挖和建设,将产生大量的弃土、泥浆,这些弃土和泥浆在堆放、输运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然塌陷而滑入海中,局部改变该区的海床表层形貌,部分改变海域的输沙特征、泥沙运移规律和冲淤行为。不过,该影响仅限工程所在局部海域,且属突发可能性影响,该可能性随施工期结束而马上消失。因此,只要施工过程规范作业程序、加强巡查和组织管理,工程建设对过海管廊跨过海域的输沙特征、泥沙运移规律和冲淤环境无影响。对海洋生

14、态环境的影响本项目的实施位于离海底表面6.0m以深的岩土层内,所采用的施工方法为盾构法。海洋生物的分布范围主要在水层中和50cm以浅的海底沉积物内,因此盾构法施工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对海洋生物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始发井和接收井开挖区周围的海域水中悬浮物有可能会有所增加,但这些悬浮物量较少,而且是短期和暂时的,因此悬浮物的增加也不会对底栖生物产生较大的影响。本项目为修建海底隧道,采用海床下盾构法施工,并没有对水域和海底表层沉积物产生直接作用,施工期间所产生的弃泥从始发井和接收井开挖区外运,仅对周围海域的水质产生影响,因而进入水体的悬浮物含量有限,所影响的范围也仅限于始发井和接收井开挖区附近局部海域,因

15、此项目施工期间对水域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影响有限,而且是暂时的和局部的。有资料表明,浮游生物群落的重新建立只需几周时间;游泳生物由于活动能力强,也会很快进入作业区,施工结束后生物群落很快就会恢复到与周围海域基本一致的水平;营运期间仅在发生塌陷的突发性事故时才会对水域生物种类和数量产生影响,而突发性事故发生的机率很小,因此本项目在施工期和营运期对水域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影响均很小。项目实施海域位于珠江口东侧,为众多鱼、虾、贝、藻类等水产品种的繁育场所。根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南海研究所的资料,在珠江口伶仃洋一带水域,全年都有鱼类产卵繁殖。其中34月和盛夏8月分别出现鱼卵仔鱼密集高

16、峰期,其中最多的是鲷科的黄鳍鲷、平鲷等;其次是鲲科的七丝鲚、风鲚、尖吻小公鱼等;再次为鲱科的圆腹鲱等。此外,还有石首鱼科的棘头梅童鱼、白姑鱼、大黄鱼等。除鱼类外,还有中国对虾、墨吉对虾等几种虾类和一些经济贝类的幼体。由于本项目总用海面积为2.5749公顷,仅占伶仃洋水域面积约0.00085%,而且悬浮物扩散范围又仅局限于始发井和接收井周围局部海域,面积更小,但为了更好地保护渔业资源,仍需合理制定施工方案和选择合适的施工期以有利于保护鱼类产卵繁殖环境。本用海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主要有在陆域一侧码头堆场内,建一座盾构始发井,在大铲岛电厂红线外建一座接收井;始发井和接收井之间通过海底隧道连接,隧道水平长实际总长度1184.25m,以盾构法施工方式建设过海隧道,盾构工程的截面为内径3m。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