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质量品牌提升实施意见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288296 上传时间:2019-06-1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质量品牌提升实施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河南质量品牌提升实施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河南质量品牌提升实施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河南质量品牌提升实施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河南质量品牌提升实施意见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质量品牌提升实施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质量品牌提升实施意见(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质量品牌提升实施意见为更好地发挥质量品牌引领作用,加快我省质量品牌建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国办发201644号)和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品牌提升“十三五”规划(国质检质2016595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质检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省、打造“三个高地”、实现“三大提升”等全省中心工作,牢固树立创新

2、、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坚持“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监”工作方针,完善质量宏观管理,健全市场竞争规则,加强质量监督执法,夯实质量技术基础,推进社会质量共治,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切实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满足产业结构和居民消费升级的新需求,促进质量品牌供需平衡,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为建设质量强省、决胜全面小康提供有力支撑。(二)基本原则坚持市场决定与政府推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不断激发企业提升质量和培育品牌的内生动力,把企业市场竞争的重心由低价胜出引导到提升质量溢价与品牌效应上来。加快转变质监

3、工作职能,进一步加强质量品牌发展的战略研究和规划引导,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提升质量治理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坚持改善供给与满足需求相结合。抓住制约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的关键问题,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开展共性与关键质量技术攻关,完善政策体系,加强质量管理,培育自主品牌,引导产品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品牌需求。立足多元化、多层次质量品牌市场,强化理性消费、科学消费,提升全民质量品牌意识。坚持创新驱动与改革当先相结合。发挥创新在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中的引领和驱动作用,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

4、、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质量品牌促进体系,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与内生动力,主动实施优质优价、优进优出、优胜劣汰的竞争策略。进一步树立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紧紧围绕质量品牌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大力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厘清政府、市场和社会关系,理顺质量品牌与市场利润的正向挂钩机制,切实用新一轮的改革搭建更高水平的工作平台。坚持统筹规划与稳步推进相结合。加强对质量工作的统筹规划,会同省质量强省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推动质量社会共治,各司其职,凝聚合力,强化业务融合、工作联合,推动形成横向联动、纵向落实、信息共享、齐抓共管的大质量工作格局,提高各项工作的有效性、整体性和协调性

5、,稳步推进实施质量强省战略的机制建设和制度安排。(三)发展目标质量总体水平明显提升。质量发展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支撑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质量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质量竞争型产业比重逐步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溢价水平明显提升,涌现出一批质量领军企业、优势产业以及消费者喜爱的本土产品和优质服务。自主品牌中高端消费品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网络交易产品和服务质量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服务业质量水平明显改善,实现服务质量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品牌化,建成一批国家级、省级综合服务业标准化试点。更好地发挥质量的战略性、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区域质量发展更加协调,产品、企业、产业、区域的质量竞争力得到强化,社会公众的质量获得感明

6、显增强。到2020年,新增省长质量奖10个以上,培育质量诚信A等企业500家以上,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持证率、强制性认证产品持证率达到100%。品牌建设取得较大成效。品牌建设基础进一步夯实,自主品牌和知名品牌数量显著增加,品牌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品牌价值和效应明显提升,品牌建设成果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品牌培育能力显著增强,培育形成一批拥有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发展壮大一批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备、质量水平一流的产业集群和知名品牌示范区,逐步树立“河南制造”、“河南品牌”和“河南服务”安全诚信优质的新形象。到2020年,建成全国

7、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10个、国家级有机产品认证创建示范区10个、河南省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30个,培育河南省名牌产品(服务名牌)1000个以上、新增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0个以上。质量发展基础更加扎实。质量技术基础更加稳固,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强化,攻克一批影响产业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问题。质量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进一步强化,政府、企业经营管理者、产业工人的质量意识明显增强,工匠精神得到弘扬,全民质量素质不断提升,质量人才梯队建设更加成熟。到2020年,新增国家级质检中心5个以上、省级质检中心40个,组建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5个,主导和参与制订国际标准5个、国家标准100个,建设农业标准化

8、示范区100个,全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总数达3500项,建成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1-2个、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2-3个,新增自主品牌的产品或体系认证机构5个。质量治理与促进体系进一步健全。质量宏观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质量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完善,品牌发展战略有效实施,质量安全监管机制不断优化,事中事后监管得到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监管、舆论监督、消费者选择更加科学有效,质量安全多元救济机制逐步建立,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二、主要任务(一)实施质量强省战略,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树立优质发展理念。大力宣传和实施质量强省战略,坚持质量至上、好字当先、好中求快,全面提高各行各业的质量管

9、理意识。弘扬诚实守信、持续改进、创新发展、追求卓越的质量精神,提倡工匠精神,为推动河南制造走向精品制造、河南产品走向河南品牌、河南服务走向优质服务注入质量底蕴。提升全民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倡导科学理性、优质安全、节能环保的消费理念,提升生活质量水平。(质量处、办公室)创新质量宏观管理。进一步健全大质量工作机制,推动实施质量强省战略,继续深入开展质量强市、质量强县(区)活动。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质量工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争取将绩效考核结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作为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的依据之一。严格质量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加大警示问责和督导整改

10、力度,严肃查处质量事故涉及的渎职腐败行为。(质量处、人事处、机关党委)完善质量统计体系。加强宏观质量和效益研究,探索建立科学反映质量提升成效的综合指标,健全以产品质量合格率、质量竞争力指数、质量工作满意度、质量技术基础等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指标体系,推动将质量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研究建立城市发展质量指标体系,引导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完善质量统计调查制度,加强质量状况分析,提供着眼经济发展全局、反映质监职能的高水平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建立质量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发布区域性质量竞争力指数,将质监部门打造成为“质量信息权威发布机构”,建立集信息发布、在线调查、资源共享、沟通

11、交互于一体的质量综合服务平台。(质量处、省局应急服务中心)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结合我省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健全信用标准体系,搭建反映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信用资源互通共享的质量信用信息平台。完善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和产品质量信用信息记录,健全质量信用评价体系,推进质量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完善质量信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联合各部门实施严重质量失信联合惩戒,加大对产品质量失信惩戒力度。推动企业强化质量主体责任和诚信意识,实施产品质量信息自我披露,公开产品质量承诺,发布质量信用报告,强化企业自觉承担质量主体责任意识。(质量处、办公室、标准化处、省局应急服务中心)完善质量法治体系。牢固树

12、立质量法治理念,坚持运用法律手段解决质量品牌提升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保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开展对执法人员的培养与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完善质量法制监督机制,落实执法责任,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违法要追究。加强质量法制宣传教育,普及质量法律知识,营造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法规处、执法处)(二)培育质量品牌优势,引领供需结构升级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推广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生产等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以及中国质量奖、省长质量奖获奖组织的质量理念和管理方法。开展品牌培育、质量标杆遴选等试点示

13、范活动,支持企业开展质量管理小组、现场改进等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鼓励企业制定实施先进质量管理和过程控制标准,推动质量技术进步,提高质量在线监测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引导企业加强从原料采购到生产销售的全流程质量和品牌管理,建立完善质量、品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社会责任等管理体系。(质量处、认监处、科技处)推动自主品牌建设。增强品牌建设软实力,培育一批具有国内影响力的品牌评价理论研究机构和品牌评价机构,构建具有我省特色的品牌价值评价机制,制定品牌评价相关标准。开展区域品牌价值评价,对区域品牌价值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指导各类园区不断提升区域品牌的价值和效应。联合有关部门,做好河南省品

14、牌价值评价发布以及知名品牌年度发布工作,培育更多河南企业进入中国品牌价值百名排行榜和重点行业品牌价值50强排行榜。以产业聚集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为重点,大力开展国家级、省级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鼓励企业加强品牌经营,支持企业加大品牌建设投入,建立品牌管理体系,引导企业诚实经营,信守承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维护良好品牌形象。积极开展品牌保护工作,为品牌企业提供品牌保护技术手段和维权打假等服务,推动建立企业自我保护、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三位一体的品牌保护体系。(质量处、科技处)实施政府质量奖励制度。不断完善省长质量奖评选机制,提高省长质量奖的权威和影响力,把省长质量奖打造成代表河

15、南质量、河南品牌的名片。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沟通,建立和完善相关行业质量的评价体系,逐步扩大省长质量奖评选范围,推动全社会重视和追求质量。鼓励各级政府开展质量奖表彰,树立质量发展标杆,总结标杆经验,强化标杆引领作用。完善各级政府质量奖配套激励措施,引导地方政府在采购、招投标方面给予政策性优惠。加强部门协同,以财政、税收、土地、金融等政策工具推动质量提升。(质量处)(三)突出重点领域质量提升,增进民生质量福祉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行动。对重点消费品开展重点性能指标比对抽查,摸清一批重点消费品质量安全状况,形成高质量的产品质量提升工作建议。加大消费品监督抽查工作力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高监督抽查整体效

16、能。在婴童用品、家电等领域实施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质量自我声明和质量追溯制度。推动地方标准与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全面接轨,促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实施消费品风险监测和质量安全事故调查,发布风险警示和消费提示,开展有针对性的消费品质量安全知识普及教育工作,提高特殊群体、基层消费者科学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的意识与能力。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针对消费品市场热点,加快研发、设计和制造,及时推出一批新产品。鼓励企业开展质量提升,支持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满足消费者差异化需求。突出儿童用品、电子电器、汽车产品、食品相关产品、复肥、配装眼镜、新型墙体材料等重点产品,强化监督抽查和省市联动抽查,整治一批消费品质量违法违规行为,在中小城市、农村市场开展打击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消费品专项行动。创建一批消费品质量提升示范项目,宣传一批河南精品和民族品牌,为促进消费品质量明显提升、消费环境明显改善、消费者信心明显提振、消费需求潜力明显释放奠定良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