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双轮驱动促发展.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284908 上传时间:2019-06-1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双轮驱动促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双轮驱动促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双轮驱动促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双轮驱动促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双轮驱动促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双轮驱动促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双轮驱动促发展.(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坚持自主创新,促进企业发展创新是一个企业进步的灵魂,更是一个企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当今时代,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逐步加大,企业为了生存,就必须进行创新。企业之间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已经演变成企业之间创新能力的竞争。河南省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自建厂伊始就深刻的认识到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逐步建立起了以集团公司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提高了集团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创新之路,促使集团公司由建厂初期的一个仅仅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的单一所有制企业发展成了一个拥有总资产2

2、4亿元,控股3家中外合资企业,参股2家股份制公司和年产30万吨合成氨、64万吨尿素、50万吨甲醇(在建)、60万吨高浓度复合肥、6万吨三聚氰胺、3万吨双氧水、6000吨水质稳定剂、2000万条塑料编织袋等多种产品的大型混合所有制企业。一、营造创新氛围,构建有利于创新的企业文化创新需要好的环境和好的氛围,好的环境和好的氛围可以激发人的创新激情。为此,集团公司从建厂伊始就全面实施了科技兴企战略,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一种优良作风来培育。使自主创新成为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风尚,成为鲜明的时代特征。正是有了这种良好的作风,集团公司才得以通过顺利开展“打桩大会战、地下管网和设备基础大会战、建筑构筑物大会

3、战、设备安装大会战、管道和电气仪表大会战”等五个大会战,硬是在沙丘横陈,荆槐重生,风沙弥漫,一片荒凉的黄沙岗上建设成了一个拥有当时最具先进技术水平的现代化大型化肥企业。也正是靠着这种良好作风,才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一个个艰难险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培育自主创新的作风,就是在广大职工中大力倡导创新的意识,不断提高创新的能力,精心营造创新的环境。所谓创新的意识,从根本上说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意识,就是敢闯难关、敢冒风险的意识,就是以创新的观念审时度势,以创新的勇气直面难题,以创新的勇气拥抱未来。所谓创新的能力,就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突破前人、提出新见解的能力,就是认识和掌握客观

4、规律的能力。所谓创新的环境,就是使锐意创新光荣的观念深入人心,压抑、阻碍、扼杀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的作法都能得到纠正,碌碌无为、尸位素餐的人都会受到批评和鞭策这样一种环境。为了培育自主创新的作风,集团公司积极加强了以创新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建设。始终教育员工要坚决摒弃僵化和保守,推崇变化和灵活,在创新中寻求和把握机会,并在创新过程中使员工体验到工作的乐趣和意义。集团公司领导敢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勇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对风险和失败持积极、正确的态度,支持和鼓励员工通过自主创新提高自身素质和承担风险的能力,努力创造“鼓励成功、宽容失败”、尊重创新愿望、发挥创新才能、肯定创新成果的良好氛围,

5、形成了以“诚信、团结、创新、奉献”的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集团公司重视对创新人才的激励。坚持在创新实践中识别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对待人才,坚持在政治上多关心,工作上多支持,待遇上适当倾斜。通过改进人才考核办法,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先后有数十名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人才被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在物质激励方面,采取切实可行、与时俱进的激励措施,坚持“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从改革分配制度入手,按创新贡献的质和量,给予科技人员较合理的回报,提高他们的工资、福利待遇,给他们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等等,激励科技人员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主动性和积极性,快出科研成果、出好成果,并迅速

6、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精神激励方面,着重帮助科研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自己的发展前途紧紧捆绑在企业的发展前途上。集团公司先后有40多名创新人物分别获得省、市五一劳动奖章和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在集团公司内部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二、建立以集团公司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1、积极把集团公司做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搞自主创新是需要花钱的,并且开发科技含量越高的技术,投入就越大。集团公司领导非常明白这个道理,认为这种投入是非常值得的。因此坚持每年都要从销售收入中至少提取3%作为创新费用,到目前为止,已累计投入上亿元,其中,仅2002-

7、2005年的投入就分别达到2100万元、2700万元、3500万元、3800万元,充分满足了创新活动的需要。十多年来,集团公司从装备到工艺都不断进行了改造创新,到处都是面貌一新,始终保持了较高的技术水平。2、积极把集团公司建成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集团公司于1999年正式成立了以总经理为首的有195人组成的省级技术中心,下设技术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具体负责集团公司的科研规划、研究开发、引进技术论证、国内外资源利用、信息管理及市场研究等项工作,技术中心下面设有设计开发部、生产技术部等部门,并建有三个专门实验室,具体负责特定项目的技术攻关。形成了完整的两级科研开发体系。为了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创新的积极

8、性,集团公司积极开展了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学习型员工活动,全体员工的素质得到了不断提高。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和合理化建议活动,设立技术进步奖等方式,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创新激情。例如,仅仅通过对每年度的技改技措项目进行评比奖励一项,每年的奖金数额就在十万元以上,到目前为止,共有1500多个技改技措项目受到不同程度的奖励,其产生的经济效益累计达亿元以上。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与清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郑州大学、第三化工设计院、第四化工设计院等单位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合作关系。在重大项目开发方面,由集团公司牵头,实行联合攻关,加快了科技开发和产业化步伐。比如与郑州大学合作研制

9、出了大型旋转机械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解决了因机组异常造成突发停车的技术难题;与西南化工研究院联合开发了我国第一炉低水碳比的转化催化剂;与航天部11所合作研制了尿素造粒喷头等,都达到了预期目标。三、积极做好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1、科学定位,坚持技术引进的先进性、经济性准确的定位和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是集团公司循环经济高质量建设,高效能运作的基本前提。在规划定位中,集团公司立足化工产业优势,突出主导产业,突出高新技术,建设生态化工,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工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相容、生态良性循环和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在项目的选择上优先选用国家鼓励推广的高能效、低污染产品;在设计方案上均采用国

10、内外先进的节能环保型新技术、新工艺,采用循环水方案;在设备的选型上优选高效的风机、水泵、电动机、变压器等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的节能、节电新设备、新产品;将节能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直接从源头上做到少用能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如集团公司的尿素装置是从意大利斯纳姆公司成套引进的,采用氨汽提法生产工艺,具有工艺先进新颖、自动化程度高、氨耗低等优点。该装置采用了高压喷射器,使装置布局紧凑合理,减少高框架,降低了投资;采用了体积小、操作方便的高速、高压离心泵,代替传统的柱塞式高压液氨泵和甲氨泵。合理并充分利用中压分解气、低压分解气和蒸汽冷凝液的热量,分级使用蒸汽,使能耗大大

11、降低;少量防腐蚀空气的加入不仅减少了中压尾气爆炸的可能性,还降低了放空带来的氨损失。合成氨装置以天然气为原料,采用德国公司的UHDEICIAMV低能耗工艺,把传统流程的水碳比由3.5降到2.75,使吨氨能耗降低到28.8GJ。60万吨复合肥一期工程30万吨装置采用尿素溶液料浆转鼓造粒技术,引进法国KT公司先进的尿基NPK三元复合肥生产技术和德国关键设备,以尿素溶液为氮源,相对固体尿素降低了成本,利用尿素溶液造粒加入氮元素,尿素溶液带来热量,加热物料,减少蒸汽消耗,提高了造粒物料的温度,降低了水含量,为后续工段降低了负荷,减少了燃气用量。三聚氰胺装置引进意大利欧技公司高压法工艺技术及国外设备,直

12、接由尿素装置供给尿素溶液作原料,相对于先把固体尿素化作液体再作原料来讲,减少了许多能源消耗,再加上生产过程采用三层除杂,可有效把尾气中含有的氨和二氧化碳分离出来返回尿素生产系统生产成尿素。双氧水装置采用了先进的蒽醌法钯触固定床工艺,直接提高了能源利用率。正在建设的煤化工项目,第一期工程采用国际上先进成熟的荷兰壳牌公司粉煤加压气化洁净煤技术,建成日投煤量2000吨的煤气化装置;采用德国卢奇公司低温甲醇洗技术,建成合成气净化装置;采用丹麦托普索低压高活性催化剂,建成1500吨/日甲醇合成装置。计划建设的聚丙烯项目以甲醇为原料,采用国际领先的MTP技术生产丙烯单体,进而生产聚丙烯,并副产汽油10万吨

13、/年,液化气5万吨/年,燃料气9000吨/年。实现了废气、废水、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做到了能源产品再生资源在天然气化工产业区和煤化工产业区两个厂区及其相互之间的循环利用。2、积极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工作首先,认真组织编写、落实各类标准,努力实现规范化管理。先进技术需要科学管理,为此,集团公司在引进技术的时候,组织技术骨干认真研究引进技术,在吃透技术的基础上认真组织编写了各装置操作规程等技术标准上百个,编写工作标准、以巡回检查制为核心的班组八项制度近千个,从一开始就把各项技术的消化吸收管理走上了规范化管理轨道。其次,狠抓技术培训。针对每项引进技术,集团公司都要专门安排技术骨干到国内外参加技术培训

14、,并通过开展技术讲座、岗位练兵、技术比武、以老带新、签订师徒合同等方式不断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尽快掌握引进技术。3、积极开展自主创新工作集团公司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引进技术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不等不靠,积极组织科研攻关、技改技措。十多年来,集团公司共进行技改技措项目2000多项,其中,进行重大技改技措挫30多项。如针对三聚氰胺装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先后组织编写了熔盐炉操作补充说明、汽提塔压差高处理办法、结晶器切换注意事项等二十多项补充操作法;同时,对设计施工上存在的不足,大胆实施技术改造,先后攻克了离心机下料斗堵塞、汽提塔结晶等多项外国专家也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由于我们的技术消化吸

15、收再创新工作做的好,不但确保了每套装置都是一次开车成功,并且,使三聚氰胺装置最高年产量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139%,两套单套生产能力1.2万吨的三聚氰胺装置最大达到了1.73万吨,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肯定和赞赏。针对双氧水装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19992001年,通过更换较大的循环工作液泵、氢化液泵,对萃取塔部分塔板改造等措施,使双氧水装置年生产能力由年产2万吨(27.5%)提高到了3万吨。为有效回收利用三聚氰胺过程中产生的尾气,集团公司经过3年多的努力,与东华化工工程公司共同研发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与高压法三聚氰胺生产配套的尿素生产技术和工艺,该技术可把三聚氰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重新合

16、成为尿素溶液,作为原料直接返回三聚氰胺装置再生产三聚氰胺,实现了尾气循环回收利用。利用该技术建设的年产3万吨三聚氰胺配套尿素装置,每年可将三聚氰胺生产的尾气生成12万吨尿素,相当于新建了一座中型尿素厂。为了拉长产品链条,2004年,我们还专门成立了实验室,自主研发高新技术产品三聚氰胺泡沫塑料。该产品是一种低成本、附加值高的新型泡沫塑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家电、建筑等领域,目前世界上只有德国巴斯夫公司拥有专利技术生产该产品,国内使用的三聚氰胺泡沫塑料全部为进口料。经过努力,我们的研发工作取得了成功,三聚氰胺泡沫塑料生产技术通过了北京市科委组织的成果鉴定,已经申报多项专利,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已经具备了工业化生产条件。专利工作取得新突破。2004年集团公司共获国家专利5项,它们分别是“一种生产三聚氰胺用的气提塔”、“一种生产尿素用的中压吸收塔系统”、“一种活性炭过滤器”、“一种换热器”、“一种耐火通道”,2005年共申请专利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