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第四次作业及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275414 上传时间:2019-06-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45.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概论第四次作业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社会学概论第四次作业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社会学概论第四次作业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社会学概论第四次作业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社会学概论第四次作业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学概论第四次作业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概论第四次作业及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注:请20分钟以内保存一次。每大题完成后请先保存再更换大题,试卷试题全部完成后提交。浏览器请采用兼容模式。第1大题第2大题第3大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总分30.00)1.有关越轨的分析视角,“强调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在越轨中的作用”,这是( )的解释。(2.00分)A. 心理学B. 生物学C. 社会学D. 经济学2.( )不是从客观条件上去探讨社会问题,而是侧重于在主观方面探讨社会问题。(2.00分)A. 偏差行为理论B. 标签论C. 社会解组论D. 价值冲突论3.按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来划分,可将其分为(2.00分)A. 政治性社会问题、经济性社会问题、文化性社会问题和日常生活中的

2、社会问题B. 结构失调性社会问题与功能失调性社会问题C. 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劳工问题、贫困问题、教育问题、家庭问题、交通问题、犯罪问题D. 普遍性社会问题与特殊性社会问题4.长期以来主宰社会学研究的是(2.00分)A. “主体一客体”二元结构B. “主体一主体”二元结构C. “主体一客体一客体”三级结构D. “主体一客体一主体”三级结构5.西欧现代化的“内生”性,决定了其现代化的主要推动者来自(2.00分)A. 政治变革B. 政府C. 社会精英D. 民间6.成功的社会运动的最后阶段是( )。(2.00分)A. 制度化阶段B. 正式组织阶段C. 预备阶段D. 非制度化阶段7.“资本主义之所以具

3、有巨大的全球性影响,正是由于它是一种经济秩序,而不是一种政治秩序”,持这一观点的理论是(2.00分)A. 查尔斯泰勒的本土化理论B. 吉登斯的现代性后果理论C. 罗伯森的全球场理论D. 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8.( )认为,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不平等、不合理的社会制度。(2.00分)A. 偏差行为理论B. 批判理论C. 社会建构主义D. 社会病理学9.在后发外生型现代化中出现的“经济上的消费超前现象”属于(2.00分)A. 两难现象B. 畸变现象C. 错位现象D. 失衡现象10.社会中的贫困现象主要是各种社会资源(特别是权力资源)分配不平等的结果,持这一观点的理论是(2.00分)A. 结构主义

4、理论B. 贫困文化论C. 建构主义的观点D. 个体主义观点11.早发内生性现代化的主要手段是(2.00分)A. 创新B. 管理C. 改革D. 采借12.较少带有政治色彩,几乎不直接触及社会结构的社会运动是(2.00分)A. 抵抗运动B. 表意运动C. 改革运动D. 革命运动13.在后发外生型现代化中出现的“过度城市化现象”属于(2.00分)A. 失衡现象B. 两难现象C. 错位现象D. 畸变现象14.布鲁默所说的“带着愤怒和敌意采取暴力”的人群行为,指的是(2.00分)A. 常规人群行为B. 表意人群行为C. 行动人群行为D. 偶合人群行为15.集合行为最显著的特征是( )。(2.00分)A.

5、 无组织性B. 易受暗示性C. 不稳定性D. 非常规性注:请20分钟以内保存一次。每大题完成后请先保存再更换大题,试卷试题全部完成后提交。浏览器请采用兼容模式。第1大题第2大题第3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总分50.00)1.吉登斯提出了全球化的几个维度,这包括(2.00分)A. 世界军事秩序B. 世界资本主义经C. 民族国家体系D. 国际劳动分工2.集合行为具体一下哪些特征(2.00分)A. 易受暗示性B. 无组织性C. 不稳定性D. 非常规性3.社会解组论认为,在以下三种情况下会出现社会解组(2.00分)A. 传统崩溃使社会失去控制力B. 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价值和利益冲突C.

6、是各项规则相互矛盾使人们无所适从D. 缺乏足够的规则来引导人们的行为4.帕森斯的五个模式变项理论,除了“情感性与非情感性”这一模式变项外,还包括(2.00分)A. 特殊性与普遍性B. 集体取向与个人取向C. 先赋性与自致性D. 扩散性与专一性5.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控制进行分类,可以将社会控制分为以下几种(2.00分)A. 正式控制与非正式控制B. 积极性控制与消极性控制C. 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D. 物质控制与精神控制6.研究发展中国家社会发展的发展理论主要由以下哪几种理论构成(2.00分)A. 转型理论B. 依附理论C. 世界体系理论D. 比较政治经济学理论7.按社会问题产生的历史条件与地区差

7、异来划分,可将其分为(2.00分)A. 普遍性社会问题B. 特殊性社会问题C. 结构失调性社会问题D. 功能失调性社会问题8.偏差行为理论强调,社会问题的产生主要是(2.00分)A. 社会解组造成的B. 社会提供给人们的机会不均等C. 价值冲突的结果D. 不恰当的社会化的结果9.传统现代化理论所面对的,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自近代以来发生的结构性变迁,其基本理论主张可以概况为以下几点(2.00分)A. 现代化趋同的假设B. 社会发展的外因论C. 社会发展的内因论D. “传统一现代”两分法10.目前世界,被称为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指的是(2.00分)A. 臭氧层破坏B. 酸雨C. 世界人口急剧增加D.

8、 全球变暖11.全球化的三个基本维度是(2.00分)A. 文化维度B. 军事维度C. 政治维度D. 经济维度12.时尚的基本特征包括(2.00分)A. 非理性B. 从众性C. 新颖性D. 短暂性13.阿尔布劳从全球化角度考察了社会学发展史,认为,“全球化”是所有以前阶段的结果,这里的“所有以前阶段”指的是(2.00分)A. 民族社会学B. 普遍主义C. 国际主义D. 本土化14.社会运动具有以下哪几种基本类型(2.00分)A. 抵抗运动B. 表意运动C. 革命运动D. 改革运动15.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三个方面的后果是(2.00分)A. 意识形态同质化B. 价格竞争的同质化C. 人们需求的同质化D

9、. 贸易的同质化16.心理学对越轨行为的研究有以下哪几种不同的观点(2.00分)A. 越轨行为与社会学习有关B. 越轨行为与人格结构的内部不平衡有关C. 越轨行为与人的性格类型有关D. 越轨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挫折17.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把传言和谣言的传播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2.00分)A. 同化B. 削平C. 异化D. 磨尖18.对越轨的分析主要包括三种不同的视角,即(2.00分)A. 经济学的解释B. 社会学的解释C. 生物学的解释D. 心理学的解释19.社会运动大致都要经历一下哪些阶段(2.00分)A. 正式组织阶段B. 普及阶段C. 预备阶段D. 非制度化阶段20.布鲁默将人群

10、行为分为一下哪些基本的类型(2.00分)A. 偶合人群行为B. 行动人群行为C. 常规人群行为D. 表意人群行为21.社会解组论认为,造成社会解组的根本原因是(2.00分)A. 人口的迁移B. 都市化的加速C. 社会的快速变迁D. 科学技术的发展22.一般来说,社会问题的特征主要表现为(2.00分)A. 普遍性B. 空间性C. 复杂性D. 时间性23.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特殊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2.00分)A. 两难现象B. 错位现象C. 畸变现象D. 失衡现象24.与和谐论不同,冲突论看到了社会发展各种因素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特别是在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这种矛盾与冲突表现得尤为

11、突出,这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2.00分)A. 增长与平等的矛盾B. 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C. 民主化与政治稳定的矛盾D. 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的矛盾25.环境问题成立的前提条件包括(2.00分)A. 环境承载力的限度B. 通过人类行动改善环境的可能C. 人类生命的价值与尊严D. 技术的有限性注:请20分钟以内保存一次。每大题完成后请先保存再更换大题,试卷试题全部完成后提交。浏览器请采用兼容模式。第1大题第2大题第3大题22小题,每小题1分,共22分。(总分22.00)1.就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而言,我们应该用本土化的口号来抵制全球化的进程。(1.00分)错误正确2.社会控制具有维持社会秩序

12、、促进社会发展的正功能,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存在负功能,对个人与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1.00分)错误正确3.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主要手段是创新,早发内生型现代化主要的手段则是采借。(1.00分)错误正确4.凡是信息公开程度很低、新闻媒体受到严格控制的社会,都是传言和谣言的多发之地。(1.00分)错误正确5.社会运动是自上而下动员的,采取的是制度化的行动方式。(1.00分)错误正确6.弱势群体的出现,主要是他们的个人能力不足导致的,这种个体生理因素的影响更为重要。(1.00分)错误正确7.犯罪行为必然是越轨行为,越轨行为也总是犯罪行为。(1.00分)错误正确8.消费不仅是生活方式,而且是文化形式。(1.00分)错误正确9.随着社会生活的现代化,情感性、集体取向、先赋性、扩散性和特殊性的原则将越来越起支配作用。(1.00分)错误正确10.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是一个由民间力量推动的自下而上的过程,而早发内生型现代化是一种由政府推动的自上而下的过程。(1.00分)错误正确11.法律是一切控制手段的基础和最强有力的控制力量。(1.00分)错误正确12.中国的人口问题已经由过去的高速增长、人口膨胀向人口的均衡发展转型,即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更为突出。(1.00分)错误正确13.社会运动是自下而上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