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名词解释讲解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246291 上传时间:2019-06-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名词解释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审计名词解释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审计名词解释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审计名词解释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审计名词解释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审计名词解释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名词解释讲解(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审计: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和评价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2. 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3. CPA:注册会计师,是指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英文全称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简称为CPA,指的是从事社会审计/中介审计/独立审计的专业人士。4. CPAO:5. 审计证据:审计

2、证据是指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获取的,用以证明审计事实真相,形成审计结论的证明材料。6. 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工作底稿(audit working papers) ,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全部审计工作记录和 获取的资料。它是审计证据的载体,可作为审计过程和结果的书面证明,也是形成审计结论的依据。注册会计师审计术语之一。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7. 重要性:在确定证据收集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评估鉴证对象信息是否不存在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重要性。在考虑重要性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并评估哪些因素可

3、能会影响预期使用者的决策。8. 审计风险:所谓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9. 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10. 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推断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一种方法。11. 审计报告: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12. 非标准审计报告:是指格式的措辞不

4、统一,可以根据具体审计项目的问题来决定的审计报告。它包括一般审计报告和特殊审计报告。这种审计报告,一般适用于非公布目的。13. 验资: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对被审验单位注册资本的实收情况或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的变更情况进行审验,并出具验资报告。验资分为设立验资和变更验资。14. 财务报表审阅:是指CPA接受委托,主要通过实施询问和分析程序为主的审阅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对财务报表提供有限保证。15. 审计准则:是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工作时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是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出具审计报告的专业标准。16. 内部审计:是对组织中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评价

5、,以确定是否遵循公认的方针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和标准,是否有效和经济的使用了资源,是否在实现组织目标。17. 经营审计:是注册会计师为了评价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效果和效率,而对其经营程序和方法进行的评价。18. 管理审计:是现代审计一种新的审计类别,它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审计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经济管理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及评价并深入剖析的一种活动。它的目的是使被审计单位的资源配置更加富有效率。从管理审计的辅助手段上来说,它是相对于财务审计的一个概念,从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外延来看,管理审计又是相对于经营审计的一种认知。对企业而言,经营讲的是市场,管理讲的是效率。从这

6、个意义上讲,管理审计又可以称之为效率审计。19. 政府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对中央和地方政府各部门及其他公共机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公允性,运用公共资源的经济性、效益性、效果性,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进行审计。20. 财务收支审计:是指对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或基本建设项目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的审计、实行企业管理的单位财务收支审计、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等。21. 专项审计:就是对一个具有专门特征的项目或资金进行的审计。22. 三级复核制度:是指审计工作底稿应由项目经理、部门经理和审计机构的主任会计师或专职的复核机构或复核人员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逐级复核的一种复核制度。23. 函证:是指注册会计师

7、为了获取影响财务报表或相关披露认定的项目的信息,通过直接来自第三方对有关信息和现存状况的声明,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24. 监盘:意指监视、监控数据,图表等的即时动态显示画面,以达到利用即时数据进行动态分析,审计,操作控制的目的。25. 管理建议书: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完成审计工作后,针对审计过程中已注意到的,可能导致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产生重大错误报告的 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提出书面建议。26. 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与客户签订的,用以记录和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审计工作的目标和范围、双方的责任以及出具报告的形式等事项的书面合同。1、审计审计是由独立的人员对特定经济实体的可计量的

8、信息及所反映的经济活动,客观地收集和评价证据,以确定并报告这些信息与既定标准符合程度的一个系统过程。 3、审计业务约定书 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签订的,用以记录和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审计目标和范围、双方的责任以及报告的格式等事项的书面协议。4、风险评估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足够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为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而实施的程序称为“风险评估程序”。5、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注册会计师应当从财务报表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包括披露)认定层次考虑重大错报风险。6、控制

9、测试的时间 确定实施控制测试的时间;确定拟信赖的相关控制的时点或期间。如果仅需要测试控制在特定时点的运行有效性,CPA只需获取该时点的审计证据;如果测试某一期间的控制,CPA应当获取控制在该期间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7、审计证据的概念 审计证据是指CPA为了得出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8、分析程序指注会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域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 在实施分析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与下列各项信息进行比较:以前期间的可比信息;被审计单位的预期结果或者注册会计师的预期数据;

10、所处行业或同行业中规模相近的其他单位的可比信息。9、审计工作底稿的概念 是指CPA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书面记录。10、重要性的概念 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11、可容忍错误 将重要性的初步判断在各帐户余额之间,每个具体帐户余额所分摊的重要性的初步判断,就是“可容忍错误”。在将重要性的初步判断在各资产负债表帐户之间分配时,审计人员必须考虑到特定帐户发生错报的可能性和验证该帐户可能需要花费的成本。12、期望审计风险 是

11、指审计完成并发表无保留审计意见之后,审计人员所愿意承担的一种主观确定的、财务报表未公允表达的风险。13、特别风险 作为风险评估的一部分,注册会计师应当运用职业判断,确定识别的风险哪些是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这些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就是“特别风险”。14、非常规交易非常规交易是指由于金额或性质异常而不经常发生的交易。如企业并购、债务重组、重大或有事项等。15、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它错报是重大的,但CPA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检查风险取决于审计程序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即检查风险是审计程序的有效性和注册会计师运用审计程序有效性的函数。16

12、、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指对所确认的风险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单位目标实现的政策与程序。它包括:业绩评价;信息处理控制;实物控制;职务分离。我国的定义:控制活动是指有助于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包括与授权、业绩评价、信息处理、实物控制和职责分离等相关的活动。17、信息系统与沟通我国的定义:如财务报告相关的信息系统,包括用以生成、记录、处理和报告交易、事项和情况,对相关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履行经营管理责任的程序和记录。18、抽样风险 是指CPA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与总体全部项目实施与样本同样的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的可能性。19、非抽样风险 指由于某些与样本规模无关的因素而导致C

13、PA得出错误结论的可能性。21、积极的函证方式 注册会计师应当要求被询证者在所有情况下必须回函,确认询证函多列示信息是否正确,或填列询证函要求的信息。在采用积极的函证方式是,只有CPA收到回函,才能为财务报表认定提供审计证据。22.鉴定业务:指注会对鉴定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定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23.合理保证:要求注会通过不断修正的、系统的执业过程,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对鉴定对象信息整体提出结论,提供一种高水平但非百分之百的保证24.审计目标:指在一定历史环境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理想境地或最终结果25.认定: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中的各

14、种业务和相关账户所作的陈述或声明26.进一步审计程序:指注会针对评估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人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27.实质性程序:指注会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28.函证:指注会为了获取影响财务报表或相关披露认定的项目的信息,通过直接来自第三方对有关信息和现存状况的声明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2分,共5小题,共10分)1审计:是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财务报表的鉴证和经济活动的鉴证及咨询活动。2.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

15、程度的业务。3.审计质量控制:是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确保审计质量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建立和实施的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总称。 4.审计职业道德规范:是对审计人员的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以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 5.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签订的,用以记录和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审计目标 和范围、双方的责任以及报告的格式等事项的书面协议。6. 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所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7. 审计依据:是注册会计师衡量审计对象公允性、合法性、一贯性的尺度,是注册会计师据以提出审计意见、

16、做出审计结论的客观标准。 8. 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做出的记录。9. 重要性:指在具体环境下的财务报表中错报金额和性质的严重程度。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10. 审计风险:指的是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11. 风险评估:是指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为内容,以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为目的,在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之前实施的程序。12. 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13.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