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各施工工序作业指导书费下载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246188 上传时间:2019-06-10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2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各施工工序作业指导书费下载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隧道各施工工序作业指导书费下载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隧道各施工工序作业指导书费下载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隧道各施工工序作业指导书费下载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隧道各施工工序作业指导书费下载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各施工工序作业指导书费下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各施工工序作业指导书费下载(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施工作业指导书隧道开挖作业指导书1目的明确隧道开挖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隧道开挖施工,尽可能地减少超挖,保证隧道的开挖作业安全和开挖质量。2 编制依据铁路大断面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作业指南经规标准2007119号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 京包线集宁至包头段增建第二双线工程设计图3 适用范围适用京包线集宁至包头段增建第二双线工程八苏木隧道正洞开挖施工。4 隧道开挖施工4.1 方案设计要求本线隧道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并要根据不同围岩级别及周边环境选择相应工法,应根据监控量测结果,适时施作二次衬砌。土质隧道施工严格按照“严控水、强支护、短进尺、勤

2、量测”的原则组织施工,应特别注意地表冲沟、陷穴对隧道的影响,要加强调查和处理。石质隧道破碎带按照“先支护、后开挖、短进尺、弱爆破、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进行组织施工。隧道开挖前,首先完成洞口截水沟、洞口土方及边仰坡防护施工。洞口土方采用挖掘机配合装载机自上而下分层施工,大型自卸汽车运输,并及时做好坡面防护,开挖一段(台阶)防护一段(台阶),洞口先施做护拱混凝土,然后施做超前大管棚,正洞开挖根据围岩情况、级地段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每循环进尺控制在1.5m以内,级采用全断面法施工,每循环进尺控制在3.0m左右,级采用台阶法施工,每循环进尺控制在2.5m以内。土质隧道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

3、,出碴采用装载机配合大型或中型自卸汽车无轨运输。石质隧道采用钻爆法开挖,出碴采用装载机配合大型或中型自卸汽车无轨运输。施工通风采用管道压入式通风。在施工过程中应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工艺。加强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加强围岩监控量测管理。根据量测结果,及时调整预留变形量及支护参数,适时施作二次衬砌,确保隧道安全。开挖方法的改变,要严格按程序申请设计变更。4.2 三台阶七步法先开挖上部导坑成环形,施做拱部初期支护;再中、下台阶左右错开开挖,施做墙部初期支护;最后为中心预留核心土开挖、隧底开挖,施做隧底初期支护。每部开挖后均应及时支护,隧底初期支护后应及时施做仰拱,尽早封闭成环。工艺流程见图1,施工工序见

4、图2。超前地质预报测量放样超前支护上部弧形导坑开挖,施做初期支护左右错开开挖中台阶,施做初期支护左右错开开挖下台阶,施做初期支护开挖上、中、下台阶预留核心土分段开挖隧底,施做初期支护围岩稳定性评判、修正支护参数施做仰拱施做仰拱填充图 1 三台阶七步法施工工艺流程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工序说明:1、上部弧形导坑开挖:在拱部超前支护后进行,环向开挖上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核心土长度宜为35m,宽度宜为隧道开挖宽度的1/31/2。开挖循环进尺最大不得超过1.2m,开挖后立即初喷35cm砼。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喷、锚、网系统支护,架设钢架,在拱架拱脚以上30cm高度处,紧贴钢架两侧边沿按下倾30打设锁脚锚

5、杆,锁脚锚杆与钢架牢固焊接,复喷砼至设计厚度。2、左、右侧中台阶开挖:开挖循环进尺最大不得超过1.2m,开挖高度为2m,左右侧台阶错开23m,开挖后立即初喷35cm砼。及时进行喷、锚、网系统支护,接长钢架,在拱架拱脚以上30cm高度处,紧贴钢架两侧边沿按下倾30打设锁脚锚杆,锁脚锚杆与钢架牢固焊接,复喷砼至设计厚度。3、左右侧下台阶开挖:开挖循环进尺最大不得超过1.2m,开挖高度一般为33.5m,左右侧台阶错开23m,开挖后立即初喷35cm砼。及时进行喷、锚、网系统支护,接长钢架,在拱架拱脚以上30cm高度处,紧贴钢架两侧边沿按下倾30打设锁脚锚杆,锁脚锚杆与钢架牢固焊接,复喷砼至设计厚度。4

6、、上、中、下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各台阶分别开挖预留的核心土,开挖进尺与各台阶循环进尺相一致。5、隧底开挖:每循环开挖长度宜为23m,开挖后及时施做仰拱初期支护,完成两个隧底开挖、支护循环后,及时施做仰拱,仰拱分段长度宜为46m。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控制要点:1、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应做好工序衔接。工序安排应紧凑,尽量缩短围岩暴露时间,避免因长时间暴露引起围岩失稳。1.1 初期支护应及时封闭成环,全断面初期支护闭合时间宜控制在15d左右,有条件应尽量缩短闭合时间;1.2 仰拱应超前施做,仰拱距上台阶工作面宜控制在3040m,铺设防水板、二次衬砌等后续工作应及时进行;1.3 二次衬砌距仰拱宜保持2

7、倍以上衬砌循环作业长度,但不得大于50m。2、在满足作业空间和台阶稳定的前提下,应尽量缩短台阶长度,核心土长度应控制在35m,宽度宜为隧道开挖宽度的1/31/2。3、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应严格控制进尺长度,根据围岩地质情况,合理确定循环进尺,每次开挖长度不得超过1.5m,开挖后立即初喷35cm混凝土,以减少围岩暴露时间。4、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做超前支护,控制好超前支护外插角,严格按注浆工艺加固地层,保证隧道开挖在超前支护的保护下施工。5、隧道周边部位应预留30cm人工开挖,其余部位宜采用机械开挖,局部需要爆破时,必须采用弱爆破,不得超挖。施工时应严格控制装药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6、中、下台阶

8、左、右侧开挖应错开,严禁对开,左右侧错开距离宜为23m。7、钢架应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加工制作和架设。钢架应架设在坚实基面上,严禁拱(墙)脚悬空或采用虚碴回填。钢架应与锁脚锚杆(管)焊接牢固。8、隧道超挖部位必须回填密实,严禁初期支护背后存在空洞。必要时初期支护背后应进行充填注浆,保证初期支护与围岩密贴。9、应加强监控量测工作,根据量测结果,及时调整支护参数,确定二次衬砌施做时间,进行信息化施工管理。4.3 正台阶法 先开挖上半断面,待开挖至一定长度后同时开挖下半断面,上下半断面同时并进的施工方法。主要应用于正洞、级围岩及横洞、级围岩的施工。施工工艺流程见图3,施工工序见图4。超前地质预报测量

9、放线拱部超前支护上导坑开挖、出碴围岩稳定性评判、修正施工方案,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间围岩监控量测上部初期支护下导坑开挖、出碴下部初期支护围岩监控量测仰拱仰拱填充施工围岩监控量测下一工序图3 台阶法施工工艺流程台阶法施工工序说明:第1部:开挖部后及时进行上台阶喷、锚、网系统支护,架设钢架并复喷砼至设计厚度,形成较稳定的承载拱。第2部:在滞后部36m后开挖部,并进行下导初期支护。第3、4部:及时施作仰拱砼、填充混凝土,及早封闭成环。第5部:根据围岩量测结果,适时施作二次衬砌。4.4 全断面开挖法采用全断面一次开挖成形的施工方法。主要应用于隧道正洞、级围岩和斜井、级围岩的施工。循环进尺宜控制在3m左右

10、。超前地质预报爆破设计测量放线信息反馈钻 眼围岩稳定性评判、修正施工方案,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间装 药爆 破初期支护围岩监控量测出 碴下一工序图5 全断面法施工工艺流程5综合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本线隧道地质情况复杂,部分隧道洞身通过围岩不整合接触带和泥岩地段,易出现围岩失稳现象和产生变形。为此,要求针对本线大断面隧道与辅助坑道设置的具体情况,开展综合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成立专业的超前地质预报室,由总工程师负责,配置物探、水文、地质、试验专业工程师并配备先进的预测、预报设备和仪器,并将综合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纳入施工工序。尤其是岩石隧道存在破碎带时,必须提前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确保隧道安全通过。针对隧道具

11、体的工程特点,采用地貌、地质调查与地质推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定性预测。具体采取的措施有:对开挖全过程进行综合预测、预报,方法有地质素描法(常规地质法)、TSP-2003长期预测预报等。施工中应该将几种预报手段综合运用,取长补短,相互补充和印证。综合监测结果,及时提出对不良地质的处理措施,以降低施工风险,确保工程质量和运营安全。超前地质预报若发现前方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要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到现场核实,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设计变更方案。常规地质法常规地质法适用于为近期开挖、支护提供预报。开挖面围岩级别、岩性、围岩风化变质情况、节理裂隙、产状、地下水等情况进行观察和测定后,绘制地质素描图,通过开挖后利用

12、罗盘仪、地质锤、放大镜、皮尺等简单工具对开对洞内围岩地质特征变化分析来推测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情况,据以指导施工。TSP-2003长期预测预报TSP-2003 隧道地质预报系统在中等硬度级别的围岩中预报距离为200m。对掌子面前方150m200m范围内的岩性变化、断层、破碎带、岩溶发育带以及它们的产状、规模和前方岩层的含水特性作出预测预报,并能计算出上述范围内的纵波、横波速度、波速比,泊松比,相应岩体的动弹模量和剪切模量等岩石力学参数。6监控量测1、监控量测必测项目序号监控项目测量方法和仪表测量精度备 注1洞内、外观察现场观察、地质罗盘2净空变化收敛仪0.1mm主要进行水平收敛量测3拱顶下沉水准测

13、量的方法,水准仪、钢尺1mm4地表下沉水准测量的方法,水准仪、钢尺1mm浅埋隧道、洞口段必测(H02b)、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对已施工地段的观察每天至少进行一次,主要观察喷射砼、锚杆和钢架等的工作状态。、洞外观察重点在洞口段和洞身浅埋段。其观测内容主要包括地表开裂、地表沉陷、边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透情况等。2、必测项目量测断面间距和每断面测点数量围岩级别断面间距(m)每断面测点数量净空变化拱顶下沉51012条基线13点10301条基线1点30501条基线1点3、量测频率(按位移速度)位 移 速 度(mm/d)量 测 频 率52次/d151次/d0.51次/23d0.20.51次

14、/3d0.21次/7d量测频率(按距开挖面距离)量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m)量 测 频 率(01)b2次/d(12)b1次/d(25)b1次/23d5b1次/7d各项量测作业均应持续到变形基本稳定后23周结束。对于膨胀性和挤压性围岩,位移长期没有减缓趋势时,应适当延长量测时间。7 爆破施工石质隧道的爆破作业,应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爆破作业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开挖断面、开挖方法、循环进尺和爆炸材料进行钻爆设计。钻爆设计应根据爆破效果不断优化爆破参数。钻爆设计的内容包括炮眼(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的布置、深度、斜率和数目,爆破器材、装药量和装药结构,起爆方法和爆破顺序,钻眼机具和钻眼要求等。钻爆设计土应包括炮眼布置图、周边眼装药结构图、钻爆参数表、主要经济指标和必要的说明。爆破参数应通过试验确定。当无试验条件时,可参照表1、表2选用。表1 光面爆破参数岩石类别周边眼间距E(cm)周边眼抵抗线W(cm)相对距离E/W装药集中度q(kg/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