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读教师应如何与智障儿童进行交流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246143 上传时间:2019-06-1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随读教师应如何与智障儿童进行交流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随读教师应如何与智障儿童进行交流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随读教师应如何与智障儿童进行交流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随读教师应如何与智障儿童进行交流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随读教师应如何与智障儿童进行交流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随读教师应如何与智障儿童进行交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随读教师应如何与智障儿童进行交流(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随读教师应如何与智障儿童进行交流由于智障儿童本身受智力所限,或受其他问题所影响,发音不准、吐词不清,语言表达不连贯、不完整,思维发展缓慢,认识水平较低。单纯的发音或语言训练往往很难取得理想的进展,随读教师应该如何与智障儿童进行交流,才能发展其语言,提高其表达能力呢?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作为智障儿童的教师,每天都有很多机会与他们接触,除了正式的课堂教学训练外,老师可以掌握一些与智障儿童交流的方法,也可以在平时改善与儿童的交流,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和沟通技巧。 一、注意倾听,及时回应与智障学生交流的时候,我们应当多留心倾听学生所有的表达,不但“听”他的话语和声音,也要“看”他的动作和表情,了解

2、他所希望表达的、而又表达不清楚的意思和想法,再做出适当的反应。每当学生做出任何表达时,不论方式是否符合我们的要求,我们都应该立刻回应,以鼓励学生作出下一次表达的愿望,让他知道,即使口吃不清,老师仍喜欢与他相处交流。二、给予机会、引发动机 我们随时可以给予智障学生语言表达的机会,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不能因为他说的不好或我们听不清楚而不允许他发言,要给他们锻炼的机会。要充分利用生活常规或刻意安排环境,使学生觉得有交流的需要而引发交流的欲望,也可以多跟随儿童的注意力及兴趣,说一些他正在留意或有兴趣的事物,引起他们注意和我们沟通的动机,变“让他说”为“他想说”。三、及时注意、简化语言智障儿童的注

3、意力都很弱,所以我们与其交流之前,可以先叫他的名字、轻拍他或用物体吸引他,让他望着你的时候才跟他说话。当双方都专注在同一件事情时,交流便开始发生。在课堂上常常涉及到许多指令或提问,需要学生作出反应,但与智障儿童交流时应尽量每次发出一个指令或一个问题,而且句子要简单。因为太复杂的句子或同一时间问太多的问题会令学生觉得混淆、而不只所言。四、运用手势、创造情景:在讲课时,老师可以利用线条、语调来突出重点词语。同时可以加一些常用的手势,来帮助学生明白重点和表达自己的见解,适当地运用手势能帮助他们发展语言。许多时候,我们会根据教学内容刻意从已经准备好的课题中,绞尽脑汁地去挖掘题材与学生交流。其实,我们可

4、以多跟学生谈及现场所发生的事物,说一些他或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让他能把动作、事物和相关的词语联系在一起,帮助他学习语言。当我们掌握儿童的交流动机后,不但可以做有效的示范,还可以在儿童已有的能力上逐步扩展。在与智障学生交流的时候,要以智障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为出发点,矫正他们的发音障碍,注意倾听学生的发音,及时回应学生的问话,给予学生回答的机会,并且引起学生说话的动机,透过注意,简化说话,运用手势,创造情景,引导他们参加各种活动,体验生活,增加兴趣,更重要的是教师通过与他们一起活动、交流,增进感情,从而达到发展语言的目的,让智障儿童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如何矫正孩子的语言障碍儿童语言的发展包括两个

5、方面:一是对语言的理解,二是主动说出的语言。孩子往往是先理解语言,然后才会说话。但是,孩子并不是生下来语言就能自然而然地发展的,从小和狼一起长大的狼孩子,七岁时也只会嚎叫,而且语言很难再发展;从小生长在无人关注的环境中的孩子,语言能力也很贫乏。心理学家研究发现,0-7岁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如没有及时的刺激和训练,最容易产生语言障碍,影响将来的心理发展。 在一岁以内,语言训练应着重于主动对孩子说话,即使是13个月的婴儿,也会对声音有听觉反应,能辩别声音的来源,会咿呀发声,能辨别讲话人的感情等,家长不要忽略了这一时期孩子语言发展的需要,多给孩子听丰富多彩的声音,包括音乐、儿歌、故事、自

6、然界的各种声音等。不要给孩子限定一个非常安静的环境,也不能只给孩子单调的声音刺激。孩子最喜欢看微笑的人脸,所以,家长要多对孩子说话,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感受新鲜刺激。 孩子会说话以后,家长不要只满足于教他们认字、背诗等,应注意训练孩子的平衡能力和本体感。因为平衡能力差的孩子,语言组织能力较差,虽然话多,但大多说话无条理。本体感差的孩子,动作拖拉、笨拙,大脑对声带、舌头、嘴唇等肌肉控制不良,容易造成思维快于语言,而形成大舌头、口齿不清、口吃等。有些语言障碍是由于智力障碍造成的,如说话晚、发音不清、不能理解别人说话等,这就需要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智能训练和开发。儿童孤独症造成的不说话、不与别人沟通等

7、语言障碍,则需要特殊的心理训练来矫正,机械地训练孩子说话并不能解决根本问 题。孩子的语言训练要越早越好,家长要积极求教于心理医生进行科学指导。儿童语言训练的四要素家长对儿童进行有效地语言训练,是促进其思维发展和心理健康发育的必备条件。其中,掌握四个要素至关重要。 把握时机:23岁是口头语言训练的最佳期,也是幼儿期非正规语言训练的延续,此时期注重语言训练,能使之掌握较多的生活语言,促进脑细胞发育,增强其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45岁则是书面语言训练的最佳期。此时期的儿童已基本能用口头语言,表达时更富有情感;410岁是学习外语的最佳期。此时期已基本掌握汉语,儿童的学习欲望更为强烈,但又没有完全被汉语所

8、控制。此时的接受力和记忆力较为统一,通过汉语和外语的交叉训练,易获得最佳效果。 提供机会:无论何种语言训练,都必须让儿童有参与交谈和表达的机会才行。在训练中,应让其参与社交交谈和欣赏影视、听广播等活动。这样,可以从多种情趣中扩展其思维和模仿语言的能力。光靠家长讲故事的训练法,往往会使聪明的孩子逐渐产生失真感和厌倦情绪,令其语言表达质量下降。 寓教于乐:儿童具有烂漫无邪的天性,进行语言训练时的方式和内容应时常更新。训练方式可在游戏中进行,而游戏方式则可不断变更,以感性认识促进语言训练的效果。训练的内容不宜只选熟悉的、呆滞古板和单调的。事实上,家长富有幽默感的语言,往往是儿童最喜欢模仿的。当然,在

9、观看影视之后和他们一起背诵剧中哲理性语言,以及即兴表演其中某些欢乐或幽默片断,更易为儿童所接受,也是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 持之以恒:对儿童的语言训练是长期而复杂的事情。训练的持续性,既可巩固往日所学,更可让新的语言矫正往日的失误,以及填补以往的语言空白。如果不持之以恒,就可能前功尽弃。在孩子进入幼儿园和学校这两个关键时期,更应注意这一点。那种以为大功告成而把语言训练全部寄托于教师的做法,并非明智之举。 智弱儿童自信心的培养智弱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被人冷落、歧视、瞧不起,同时伴随他们的是过多的失败的打击,他们享受不到正常儿童应有的权利,这样长期的负面影响使他们形成了消极的自我观念,自信心大

10、大受损。具体表现在缺乏应有的进取心、求胜心、上进心,经常无精打采、缺乏朝气;行为活动表现出畏缩和压抑等。自信心的丧失给智弱儿童的学习、生活笼上了一层灰色的阴影,他们没有快乐,就像一只没有翅膀的鸟儿怎么也不能起飞。 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结合学校领导提出的“学生需要什么,就教什么;学生能学会什么,就教什么;学生怎样能学会,就怎样教”的教育理念,大胆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并尝试运用以下方法帮助智弱儿童树立自信心。 一、“赏识教育”法 所谓“赏识教育”,无非就是要看得起孩子,从生命的角度来看待孩子,激发孩子对生命的热爱和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我们已了解,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赏识教育研究室主任周

11、弘,把自己全聋全哑的女儿培养成了一名赴美读研的大学生。如果说周弘赏识自己的孩子,那是做父亲的一种本能,而我们赏识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一种责任。尽管我们的学生有太多的缺点和错误,看上去好象“劣迹斑斑”,一无是处,实际上,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的学生学数学不好,语文却好;学语文不行,画画、折纸、捏橡皮泥都是最棒的;有的任何文化课都学不会,却热爱劳动。我们应辨证地看待学生,从学生的言行中发现优点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一个甜甜的微笑,一次轻轻的爱抚,一句简单的语言:“你能行、你真棒、你太了不起了等等,”这些发自内心的赏识,都会使他们克服自卑心理,燃起自信的勇气,找到“我能行”的感觉,

12、去不断地克服缺点,争取进步。 二、兴趣教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对克服学生的自卑心理大有益处。创造性地开展实践活动,使活动具有新异性、趣味性,更能激发学习兴趣,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上语文课前,我对学生说,这节课谁能顺利完成老师制定的内容,老师允许你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看故事书、画画、捏橡皮泥、和老师、同学说说你高兴的事情、累了可以休息一下。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最大限度地激发,上课时,注意力特别集中,学得认真,掌握快,无所事事的学生少了,整个课堂“散”而不乱,真真正正地属于学生自己了。 三、合作教学法 今天的教育,教给学生知识不是目的,教会学生生存的能力才是根本,合作教学

13、法就为学生将来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传统的美工教学,主要是老师教,学生作业时,教师进行个别辅导。我们深有感触,全班十几个孩子,真正能独立完成了只有两、三个,老师要逐个辅导,又累又完不成,降低教学效率,学生兴趣不高。当我利用合作教学法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上课时,根据学生水平,我把好学生和困难学生编为一组,进行合作教学,让学生尝试成功。我把教学步骤和教学过程讲解、演示完后,让好学生边做边教给困难学生,对那些通过同学帮助而完成的作品仍视为困难学生自己完成的,师巡视,进行适当指点。这样,既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好学生的素质,又调动了困难学生的积极性,对以前不肯动手,现在愿意尝试来做的,教师还要表扬他们

14、,肯定他们“愿动”就是一种进步,一种提高,让他们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活动比赛法 学生在学校里,每天都有很多活动,时间长了,学生会习以为常,智弱学生尤其如此。但,如果一般的活动以比赛的形式进行,效果就大不一样了。为此,我把学生每一天、每一次的活动都安排成一场比赛,并且以赠送小奖品的方式来激励学生。有了物质奖励,学生有了动力,有了动力,学生就有进步。一次拔河比赛,学生懂得了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一次跳绳比赛,学生明白坚持就是胜利;一次夹玻璃球,学生体会了分秒必争的意义,懂得珍惜时间. 一次次简单的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了团队精神及生活、生存的能力。同时,在学生的焦急、担忧中,我感受到

15、了学生积极进取、竞争向上的心跳;在学生的欢呼、跳跃中,我听到了学生真实而开心的呐喊。当学生能获得愉快的时候,我们所做的一切也就适应了学生的发展。 五、环境育人法 环境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在我国古代就有精辟的论述,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强调环境对人的感染力。古代教育家认为,环境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儿童产生影响的,而这种影响是深而持久的,甚至是终生的。为此,我校领导把环境建设作为学校中心工作的重要部分,为学生创设舒适、美观、安全的教育环境,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合理的硬化、绿化。投入大量资金,在户外活动场地,设置了美观实用的运动器械:秋千、跷跷板、平衡木、梅花桩等,为学生提供了活动和表现

16、能力的机会,融观赏性、教育性、实践性为一体。我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引导学生身处这样美好的环境中,去感受生活的和谐和快乐,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身心得到良好发展。同时,我精心设置了适合学生的室内文化,无论文字还是图画都给学生一种亲切感、舒适感。教室内的物品整洁、有序,杯子放在什么地方,垃圾桶放在哪儿,都是固定不变的,让学生从生活的小事中受到教育,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只要我们用一种赏识的眼光、赏识的心境去面对我们的学生,就会发现他们依然可爱无比;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生命的热爱,让他们感受世界的精彩;合作,无形中加强了学生的团结意识,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进了感情和友谊;比赛,培养了学生积极进取、竞争向上的意识;和谐、舒适的环境,使学生心情愉快,畅所欲言,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通过以上尝试教学,学生无论在课上课下都有了很大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