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word论文】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科教育专业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9024578 上传时间:2017-09-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word论文】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科教育专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最新word论文】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科教育专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word论文】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科教育专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word论文】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科教育专业论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的源泉。物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改变过去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基本过程,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科学探究过程被分为六要素,其中第一要素就是“提出问题” 。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解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心态。产生学习愿望的根本是问题,问题的存在本身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所以,

2、没有问题,很难激发人的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的学习停留在表面和形式上;没有问题,难以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所以问题意识形成后,一方面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另一方面通过学习过程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而且问题解决过程往往也是探索过程、发现过程,学生思维的独立性、灵活性和广阔性得到了发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 1.鼓励学生敢于提问 教师是学生的帮助者和指导者,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发扬民主,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尽量让更多学生提出问题。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学生是被

3、动进行学习,根本不能体现学生的主动学习,他们的好奇心受到了压抑,他们的想象空间受到限制。所以刚开始学物理时学生往往不敢提问,这时就需要教师鼓励和引导,不管他们提出的问题是否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的态度并给予积极评价,宽容对待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努力创造民主、和谐、平等、自由的课堂气氛。对提出新颖独特、别出心裁问题的学生,可以给予表扬。经常这样训练,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多,这样才能逐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刚开始学习物理时,学生的提问从比较简单现象入手。在学习“水的沸腾”时: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到水在沸腾前产生的气泡由大变小,而水在沸腾时产生的

4、气泡由小变大。有的学生提出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时教师对学生的问题予以肯定,并引导学生根据掌握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了实验,并用物理知识解释身边的物理现象。 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应用十分广泛,从日常生活到卫星上天、嫦娥一号,物理现象无处不在。初中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他们这种心理特征,调动他们这种停留在表面的新鲜和好奇,激发求知欲,转化为潜在的学习动力。教师这时要注意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到善于观察物理现象上来。在物理课上,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选取学生容易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教师还要对一些探究问题,提供必要的问题背景,创设合理

5、的、具体的问题情景,展示出明显的物理现象,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后有所发现、有所联想,感知到大量的物理事实,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问题。 例如,在研究“声音的发生和传播”2中,为了使探究更有针对性,我们可以创设如下情景来组织教学:把学生分成小组,为他们准备器材(刻度尺、橡皮筋、笛子、玩具小鼓等) ,学生合作探究如何让器材发声,猜想声音发生的条件;然后,教师演示音叉振动发声。为了提高可见度,教师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学生看到水花四溅,证实他们的猜想。3. 引导学生学会提问(1)从自然现象中提问大自然包含很多物理现象,引导学生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思考现象产生的原因,可以从中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例如,

6、在学习“比热容”时,可以先讲述自然中常见的现象:夏天小王和小李到海边去玩,中午,他们光脚走在海滩上,觉得沙子很烫;他们又跳到海里,觉得海水很凉。晚上,他们又到海边,却发现沙子变凉而海水却很暖和。学生根据这一现象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中午沙子温度高海水温度低?而到了晚上沙子温度低海水温度高?针对学生提出问题的不准确,教师可以引导说:早上沙子也是热的吗?为什么中午沙子变热?为什么晚上沙子变凉了?自然引出中午的变热是由于吸热,晚上变凉是由于放热引起的。这时学生可以顺利把问题表达为:为什么在同样吸热时沙子的温度高而海水的温度低?在放热相同时沙子温度低而海水温度高?(2)从物理实验中提问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

7、基础的科学,在科学实验中隐含着许多实验现象可以提出的问题。但在物理课堂中,教师放手让学生提问,往往会出现两种局面:一是学生怎么说也说不到点上,二是学生的提问漫无边际。为了避免这两种情况的发生,需要教师先定位探究目标,再借助于现象明显的实验进行引导。例如,在讲“压强”时,可以设计实验让学生用两个手指捏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学生两个手指感受的压力作用效果不同。很容易提出: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有关吗?(3)引导学生再生问题新的知识点形成后,它还可以继续发散、深化,使知识得以迁移、发展,从而对学生的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产生并解决新的问题。教师要在认真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选定合适的迁移点和发散点,设计开放性练习,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深层次的方法和思路或产生新的问题。例如,在学完“压强”后,围绕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提出两个问题:在田间劳作时,为了使拖拉机不陷进地里,我们该怎么办?在按图钉时,怎样做才能更容易按进去?问题一提出,学生就会积极参加,各抒己见,得出多种方法。这样既让学生巩固了知识,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总之,在教学中,要考虑怎样培养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深刻,甚至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这样才能更好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