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教学工作计划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242392 上传时间:2019-06-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教学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教学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教学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教学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教学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教学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教学工作计划(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教学工作计划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教学工作计划”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一、 班级基本情况五年级共有学生33人。大多数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课能专心听老师上课,认真做课堂笔记,有良好的预习习惯。有一部分学生还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对学习没有良好的认识,缺乏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存在着惰性,喜欢依赖老师和家长,不是主动的去获取知识,靠的还是死记硬背。这学期的教学重点放在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在语文教

2、学上,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每月继续向学生推荐一、两本好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量。重视课堂教学,利用文本进行阅读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针对学生习作中的存在的问题,加强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多进行自主拟题作文练习和作文指导。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积累素材的方法和审题、构思、开头、结尾等方法的指导。相信学生的习作会有所提高。二、 指导思想借助新课改的强劲东风,认真贯彻和落实市教育局及中心校在本学期工作计划,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坚定不移的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三、教学目标:(1)识字与写字。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2硬笔书写楷

3、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2)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5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叙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

4、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3)关于习作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

5、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的应用文。5、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4)关于口语交际。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5. 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发言。6. 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5)关于综合学习1为解决与

6、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些简单的研究报告。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些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或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四、方法和措施1、充分借助“精读课文”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1)正确引导学生自觉运用知识自学课文生字。(2)加强学生词、句训练。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推含义深刻的句子。并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进行积累。(3)继续重视朗读的指导和

7、训练。努力激发学生多读、要在读中悟情。学生以读为主,充分利用早读和课堂训练等时间安排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坚持多读少讲。2、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学生自己的各方面情况,努力转化他们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后进生,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优秀生带动落后生,给他们多一点关爱。努力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从原来的“厌学”到“爱学”。3、充分利用“略读课文”的安排,让学生将所学运用于其中进行自学,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4、指导学生自学“读写例话”并将所学运用于今后的学习。5、以作业、测试等形式进行句、段、篇、章的巩固。抓住作业质量不放松。6、注意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利用周记形式,对学生

8、进行作文训练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地运用教材尽量为学生的自主作文创造条件。要尽量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五、教学进度:13 周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2、只拣儿童多处行 3、早 4、古诗两首 习作一 练习一 (1)、让学生懂得多渠道积累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修改自己作文。 (2)、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词,并结合课文内容较好地理解与运用。 (3)、能有感情地朗读三篇课文,并能从读中感受大自然的壮观与美丽,并能有感情地背诵这三篇课文。 (4)、能注意观察,写一篇关于“云”的作文,能写作特点来。 (5)、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 46周 5、梦圆飞天

9、6、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7、克隆之迷 习作二 练习二(1)、学习并掌握这一单元的生字词,并能结合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等感知课文的内涵。(3)、能有感情地复述或背诵指定的课文。(4)、读懂老师在“眉批”和“总批”中提出的修改意见,培养学生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5)、能正确地修改病句,感知掌握其中的方法。(6)、口语交际:畅想未来78周 8、海伦 凯勒 9、二泉映月10、郑和远航11、司马迁发愤写史记12、精读与略读习作三 练习三(1)、学习并掌握这一单元的生字词,并能结合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课文的内涵,学习主人公不向命运低头的精

10、神。(3)、能有感情地背诵指定的课文。(4)、学习“新闻报道”的写作方法。(5)、理解并掌握精读和略读的基本用法。(6)、口语交际:我来说一说910周 13、秦兵马俑 14、埃及的金字塔15、音乐之都维也纳 习作四 练习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的课文。(2)、学习本单元生字,理解文中主要词语的意思。(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朗读体会一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5). 学习写一篇游览。(6)、介绍世界名城1112 周 16、爱如茉莉 17、月光启蒙18、爱因斯坦和小女孩19、谈礼貌习作五 练习五(1)

1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的课文。(2)、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词,结合理解文中主要词语的意思。(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朗读体会一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爱。(5)、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讲貌的重要。(6)、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向外投稿的良好习惯。(7)、口语交际:小小即兴演讲会1314周 20、七律长征21、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22、大江保卫战 习作六 练习六(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课文。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通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激发学生体会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3)、学习运

12、用联系课文内容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4)、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5)、口语交际:影视剧评说。1516周 23、古诗两首24、望月25、灰椋鸟26、水习作七 (习作:想象作文) 练习七(1)、学习本单元生字,一类字要求会读会写,二类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初步理解字意。(2)、掌握本单元的新词,会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4)、综合性训练,重点是反问句和背诵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5)、口语交际:七嘴八舌话环保1720周 认真系统复习,迎接期末统考。 2014年2月15日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