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教育社会学理论流派研究幻灯片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0238683 上传时间:2019-06-1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讲教育社会学理论流派研究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二讲教育社会学理论流派研究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二讲教育社会学理论流派研究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二讲教育社会学理论流派研究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二讲教育社会学理论流派研究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讲教育社会学理论流派研究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讲教育社会学理论流派研究幻灯片(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 育 社 会 学 王守恒 ,第二讲 教育社会学理论流派研究,按照流派产生的时间先后及影响大小而 将其归纳为:结构功能理论、冲突理论、解 释论三大学派,这种划分清晰、明了,也反 映了客观的发展事实,目前被大家普遍接受。 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种代表综合性的 教育社会学理论韦伯主义教育开始在西 方流行。,第一节 功能论,一、基本观点 1、结构与功能:重视社会结构以及各部分发挥 功能对社会系统存在的贡献,如社会化功能、经济 功能、选择功能等。 2、整合:着重研究社会结构中各种因素是如何 协调一致以保持社会整体的共同价值和社会规范。 3、稳定:在调试中求改进,在稳定中求发展。 4、和谐:教育

2、应促使社会成员在思想、情感、 信念与价值观方面和谐一致。,二、代表人物 (一)涂尔干 涂尔干认为教育的一般功能是:激发儿童具 有一些被他所隶属的社会,认为任何一个成员都不 应缺少的肉体和心灵状态;激发儿童具有一些特 殊团体认为应该在所有成员身上都可能发生的肉体 和心灵状态。 一个人未被社会化,就有可能处于“失范”状态。,(二)帕森斯 教育执行两种基本的功能,即社会化和选择。 价值共享(value consensus) 教育的功能:在帕氏理念世界里,社会是由三个系统 构成的,即文化、社会和人格系统。文化最重要的就是“被 共享的价值”(包括规范、信念),社会系统是由“社会角色” 组成的(主要角色期

3、望),人格系统主要是需求倾向组成 (社会化过程中系的的社会需求)。三者的关系是:文化控 制社会、社会控制人格,在这种过程中教育起着非常重要作 用。,三、对功能论的评论 功能论强调,社会因价值共识而整合,但是价 值共识只是解决社会秩序问题的可能途径之一,在 人与社会关系上,功能论提供的是一种决定论的观 点,即社会塑造个体,但是它忘记了社会和文化也 被个体塑造。 此论点并不能对教育因果性关系作出适当的说 明。功能论经常被批评为不能处理社会变迁问题, 因为功能论主张,社会存在一种秩序的法则,因此 它无法面对社会变迁的问题。,第二节 冲突论,主要研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阶级与阶级、阶 级与阶层、阶层与阶

4、层之间冲突起因、形成、制约 因素及其对社会运行的影响,这种观点被用来分析 教育制度就认为社会秩序不是建立在对共同价值一 致认同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统治阶级的控制权力 上,统治阶级利用学校来生产与其特殊利益相符合 的统治地位。,一、教育冲突论的主要观点 (一)重视冲突:认为现代社会是动态社会,冲突是社会 普遍现象。 (二)重视强制:认为任何一个团体或阶层的利益优势需 要强制维持,社会秩序需要强制,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 的,社会变迁总是不断地由一种强制秩序取代另外一种强制 秩序。 (三)重视变迁:社会群体之间的冲突和斗争的结果必然 导致社会不断变迁,因此冲突是社会变迁的原动力。稳定是 短暂的,斗争

5、、变革则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现象。 (四)学校教育是阶级冲突的产物,不同身份集团的冲突 是学校发展的动力。,二、主要代表人物 (一)柯林斯的“新韦伯主义冲突论” 德国社会学家韦伯首创了社会分层理论,提出以财富、 地位、权利作为划分社会阶层的三要素,这对以后的研究者 的分层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柯林斯的主要思想是,社会是不同利益集团为获取财富、 权利、声望而互相冲突、争斗的舞台,教育则是各群体用以 实现自己利益的重要工具,它的职能与群体的根本利益有着 直接的关系,因而学校教育的性质在本质上是为不同身份的 集团所制约、所决定的,这种制约既表现在对受教育对象的 选择上,也表现在学校所传授的与一定身份集

6、团相配合的身 份文化上。,(二)鲍尔斯、吉丁斯的新马克思主义冲突论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只会把教育作为维护其统治利 益的工具,教育只会为培养资产阶级的驯服工具服务。 1.鲍尔斯、金蒂斯 1976年合著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学校教育 鲍尔斯、金蒂斯把教育制度置于美国资本主义体制的大 背景下来考察,认为教育制度是维持资本主义不民主的经 济结构的一个方面,是对社会不平等分工进行复制的主要 工具,其本质上是为资本主义服务的。 美国教育制度的特征:教育制度的工具性:符应现象 教育制度的蒙骗性 。,2.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与文化冲突论 文化资本,是指运用经济学法则分析社会各阶级及个体所拥有的总的文化背景、知识

7、、气质和技术,特别指个体在社会中由遗传而获得的一种可以促进教育成就的“语言与文化能力” (形体化、客观化、制度化) 第一,教育是个人获得文化资本的重要途径,文化资本的多寡决定着个人进入社会位次的资格,拥有较多文化资本的群体与支配着其他拥有较少文化资本的群体,于是产生的问题是,恰恰是教育强化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 第二,社会各阶层间文化资本的分配不均等,处于支配阶级者拥有最多的文化资本。,第三,教育制度体现着阶级利益和思想意识,并反映了支配阶级的文化形态。 第四,学业成绩与文化资本存在着密切关系。 第五,符号化的文化具有商品性质,可以生产、消费、积累、传播、继承和交易。 教育从本质上讲是文化冲突

8、:文化专断、符号暴力,3.反抗理论或抵制理论 代表人物有麦克尔爱普尔(MichaelApple)和帕 尔威利斯(Paul Willis)。 该理论强调教育民主自由、教育的唯意志论倾向,认为 教育内部的“反抗”与“抵制力”在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中 具有重要性。 爱普尔在教育与权力和教育中文化与经济的再生 产两书中认为,学生并非完全被动地被学校塑造,而是在 创造性地适应学校的规范和制度以及隐性课程,教育并非完 全被经济所决定,要注意学生文化的自主性问题。 威利斯提出了学校文化中的一种特殊亚文化青年学 生中的“反学校文化”的概念。,(三)学校内部社会关系的冲突论分析华勒的“教学社会学” 1932年

9、,美国社会学家威拉德.W.华勒(Willard Walter Waller,18991945)出版了教学社会学。 华勒以冲突为基础勾勒出学校内部人际关系的总体状 况,即学校在内力与外力作用下,其内部的方方面面始终处 于不断的冲突、争斗之中,而学校对此须进行协调,将不平 衡转化为平衡。华勒的观点是: 教师是制度化的领导 。 师生关系是制度化了的“支配从属”关系 。,三、对冲突论的评论 在解剖当时的社会现实,分析以冲突、变迁为特征的社 会构造时具有独特的阐释力和理论上的合理性 。 首先,它过分强调社会的冲突、斗争、变迁,将其无限 扩大。 其次,它全然依赖于量化研究法,侧重经典性的实证分 析,使其结

10、论缺乏客观性、公正性。 再者,在教育社会学领域,它过分夸大了学校的复制功 能。,第三节 解释论,一、解释论的基本观点 解释论社会学强调以人为主体,以人的 行为的社会意义为中心微观层面的研究,因 为归根到底是人创造了社会,离开了对人和 人群的研究,社会学就失去了方向。,人类行为研究主要特性如下: 1、把人看作具有理解力和创造力的主题,最主要的他 们影响和控制着影响其他社会生活的条件。 2、人类赋予行为以意义。社会学就要去观察和理解这 种意义,因此,社会学必须作为一门研究“行动”的“解释性” 学科。 3、社会生活是人际互动构成的,这种互动是主体间使 用语词、姿态、首饰和其他符号进行意义协调的持续过

11、程。 4、研究方法上主张以观察、描述为主要手段的非实证 研究,提供人类学家常用的现场研究,强调只有之中“质”的 层次的研究才能真正揭示人类行为的社会意义。,二、解释论的主要分支学派 (一)教育知识社会学 知识是社会建构的; 优势集团对知识进行着控制; 知识等级观具有阶级偏见 。 (二)课堂社会学:符号互动论与本土方法论 学校的失败的原因要从学校和课堂本身来找; 有偏见的区别对待是造成学生学业失败的重要原 因; 学习的评价标准要贴近生活世界 。,三、对解释论的评价 解释论过于强调“人是社会生活的创造 者”,把分析社会互动作为问题的核心,就有 可能忽略社会对作为行动者的个体的强制作 用。而实际上,

12、无论哪个人都无法超越社会 外部环境的制约,教师也好,学生也好,学 校行政领导也好,都只能部分地创造学校或 课堂生活。,第四节 韦伯主义的教育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社会学研究者开始 思考如何结合客观结构研究和微观过程分析的长 处,形成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学理论框架,这被称为 综合角度的研究取向。这种研究实际上吸取了韦伯 的观点 。 韦伯的观点本质上属于解释论的,他的社会学、 理论叫做“理解社会学”。用他自己界定社会学的话 来说:“社会学是阐释和理解社会行为的科学”。,一、迈尔的“教育效用论” 迈尔看来,教育是国家建设的一种战略方针, 这种战略方针既要英才教育,也需要大众教育,教 育正是面

13、对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合理性的设定而对 国家建设产生作用的,这就形成了社会的合理性。 迈尔这种观点将国家、文化与机会系统结合起 来,揭示了教育规定和产生社会分层的具体过程。,二、金的行动理论 金认为,只有揭示了个体主观的有意义的 行动,才能恰当地解释教育变迁;只有把个 体有意义行动与客观的社会结构结合起来才 能通识了解教育变迁的宏观和微观过程,金 以中学组织变迁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韦伯主义教育理论表达了一种新的理想, 即创建一种既能包含宏观分析,又能融合微 观研究的综合性的教育社会学理论。这种努 力无疑是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一个代表性的方 向,但其发展是否朝着几位学者所提示的方 向,至少目前并不明确。,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 1、文化资本 2、整合 二、简答题 1、教育冲突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2.、简述功能论教育社会学的观点 三、论述题 试析功能论教育社会学的观点与教育冲突论的联系与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