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节中国少数民族酒文化幻灯片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0238604 上传时间:2019-06-10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8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节中国少数民族酒文化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九章节中国少数民族酒文化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九章节中国少数民族酒文化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九章节中国少数民族酒文化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九章节中国少数民族酒文化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节中国少数民族酒文化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节中国少数民族酒文化幻灯片(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中国少数民族 酒文化,第一节 中国少数民族酒具,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饮酒习俗,第三节 酒与少数民族生活习俗,第四节 中国少数民族酒文化的现代转型,中国少数民族酒具,一、木碗木杯,二、竹筒竹杯,三、酒葫芦,四、董棕壶,五、兽角杯,六、陶制酒具,七、金属酒具,八、石制酒具,“酒好无好杯,好酒难生辉”(彝族民间谚语) 少数民族民间酒具的制作与运用,是少数民族酒文化的构成要素之一,表现了各民族利用自然及改造自然的能力、水平和特色,充分体现出各民族对生存环境的认知以及审美趣味等精神文化的特质,中国少数民族饮酒习俗,在众多的食物中,酒的饮用规则和饮用习俗最为复杂、最具文化特色 各个民族以其独具特色

2、的道德伦理观念,通过酒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强调酒在政治、教化、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作用,从而规范着个体和群体的饮酒行为,一、 形形色色的饮酒方式和行为,二、 少数民族酒文化中的禁忌,形形色色的饮酒方式和行为,1、火塘酒,2、咂酒,3、转转酒,4、拼伙酒,6、马上敬酒,7、击鼓饮酒,8、歌舞劝酒,9、同心酒,5、盟誓血酒,1、火塘酒,火塘酒,即在火塘边饮酒及其相关的规程 火塘多设在堂屋中(堂屋是会客、祭祀的地方),是少数民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火塘边展示了生育婚丧的生命历程;演绎了人间的悲欢离合;记录了家庭的喜怒哀乐 数千年绵延不绝的火塘火,孕育了独特的火塘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居家饮酒,几乎都离不

3、开火塘 火塘文化和酒文化在少数民族文化中是两种相伴共生的重要文化质点,展示出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和迷人的民族文化光彩,火塘酒的拘谨与严肃: 1)饮酒人的座次排列 2)饮酒礼节 3)饮酒时的语言行为,2、咂酒,一种饮酒习俗 “咂酒”即吮吸,就是借助竹管、藤管、芦苇杆等管状物把酒从容器中吸人杯、碗中饮用或直接吸入口中 “咂酒”因选用吸管的不同,又称竹管酒、藤管酒等。流行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彝、白、苗、傈僳、普米、仅、哈尼、纳西、傣、壮、侗等民族之中 “咂酒”起源甚古,宋人周去非岭外杂谈中已记载,1)咂酒法饮用的都是水酒,有冷咂、热咂,2)直接吸饮咂酒,缺乏卫生保障,现大多已改进,3、转转酒

4、,若干人围坐,共用一只酒壶或一个酒碗,按一定的方式轮流传递同饮的饮酒形式。流行于云南、四川等彝族、傈僳族、苗族、怒族等少数民族地区 少数民族好客善待的生活作风和质朴忠厚、坦荡豪爽性格的表现,起到相互交流沟通的作用,4、拼伙酒,以参加人共凑份子的形式饮乐,故又称“打拼伙” (打平伙)。因饮酒歌舞多在春暖花开时节,地点多在远离村寨的林间草地,参加者大都是年当花季的青春少年,也叫“吃山酒”、“饮花酒” 在长期发展中逐渐演变成民族节日,如云南省大姚县彝族昙华山“插花节”、巍山县巍宝山“二月八会”、贡山县怒族“花山节”、滇东南苗族“踩花山”等节日,5、盟誓血酒,历史上基于维护自身利益或共同发展的目的,民

5、族、氏族、宗族、村寨之间常以盟誓的方式,或使仇视双方平息争端,或使弱小者屈从,或凝聚群体强化协作。自古以来最重要的诅盟手段 这种基于万物有灵原始宗教形态下出现的仪式,在加强民族团结、解决争端、消除心理隔阂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许多重大的军事行动、政治斗争中也产生过不可估量的作用 钻牛皮饮血酒是盟誓中最庄重、肃穆的诅盟。历史上彝族社会尤盛行,6、马上敬酒,在来宾没有下马之前,即敬献美酒。彝族、白族、纳西族等接待贵宾的最高礼节 马上敬酒的礼俗,在交通条件较差的地方至今仍保留 客人如果受到马上敬酒的礼遇,一定要双手接酒,举杯齐眉,以示谢意和回敬,再一饮而尽;确实不胜酒力者,也要把酒送到嘴边,多

6、少喝一点,7、歌舞劝酒,宴席上主人且歌且舞,劝宾客饮酒,为酒席助兴 少数民族大多能歌善舞,将民族歌舞引入酒席劝饮助兴,是少数民族酒文化的又一独特景观 歌舞劝酒融合民族民间艺术、民俗风情、酒文化观念为一体,受到民族学、民俗学、文化学等领域的关注,少数民族酒文化中的禁忌,1、酿酒禁忌 2、斟酒禁忌 3、敬酒禁忌 4、劝酒禁忌,1、酿酒禁忌,海南黎族酿酒时在家门口挂上树叶,以示生人禁止入内,否则酒就会败坏;侗族也有酿酒禁忌,妇女煮酒时,忌生人闯入,认为这样会使酒酿坏 如遇到这种情况,闯酒者要立即从锅里抓一点酒饭扔在地上,这样就可避免不出酒或酒酸败,2、斟酒禁忌,彝族谚语:“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又说

7、:“酒要满满地上,话要透透地说。”酒满为敬是各族共有的习俗 哈尼族古歌唱道:喝酒要拿大碗,倒酒要倒满。吃菜要拿大碗,挟肉要挟最肥的一片。喝酒要喝出好音,喝酒的声音要像溪水流淌一样好听;挟菜要挟出好样,挟菜的筷子要像蝴蝶采花一样好看,3、敬酒禁忌,鄂伦春族主人敬酒时,必须饮干前两盅,客人回敬主人也是饮干两盅酒。此后主人和客人才能边谈边饮 藏族给客人倒酒时必须倒满杯,客人先喝一口,添上;再喝一口,再添满;一直要喝三口,最后满杯喝干。以后,能喝的自由喝 蒙古族民间请客饮酒,不论地位高低,均由主人先尝酒,然后奉客,称为“口利”。口利起初是为了防毒,历来成为一种风俗,表示对客人尊敬,4、劝酒禁忌,到彝族

8、、苗族、傣族、哈尼族等群众家做客,主人上酒时,杯或筒、碗必满,客人不宜拦阻以拂主人盛情,也不必拦以使主人误会,因为“倒不倒满是主人的事,喝不喝完是客人的事” 主人斟完酒,双手举碗,先喝一口,然后或歌或语,殷殷劝酒,客人则不能一口回绝主人的美意,也应双手举碗,确实不能喝或者不会喝,也要把酒碗端至唇边沾一下,以示谢意或回敬,这时,主人会很高兴地向下一位客人依旧劝酒,绝不用强硬的语言或行为迫使宾客饮酒,酒与少数民族烹调,传统的少数民族菜肴以擅长烹制野生禽兽、菌类和野生植物等山珍及家养畜禽、淡水鱼、蔬菜为特色,具有自然、本色、鲜嫩等特点;在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中,酒是一种重要的主料或者配料,技法多种多样,1、黄酒羊肉,2、醉鸡,3、醉鱼,4、路南腐乳,5、酸鱼酢,少数民族酒产品及酒文化的开发,酒产品少数民族酒类繁多,从果酒、水酒到烧酒,一应俱有。如纳西族的窨酒、哈尼族的紫米酒等,但产量和市场占有率较低,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状态。应该以市场为导向,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酒产品,使少数民族传统酒快速走向市场 酒文化少数民族地区通常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史令中外游客心神向往、流连忘返;少数民族酒文化是民族风情的重要组成,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参与性,如歌舞劝酒、盟誓血酒、击鼓饮酒、咂酒等,可作为民俗旅游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