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分析报告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90217478 上传时间:2019-06-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利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专利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专利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专利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专利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利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利分析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南大学专利信息实验中心开放实验项目实验报告姓 名: 杨刚 学 号: 1101150401 日 期:2015年11月27日 指导教师: 刘强 实验名称:_钢术预应力_技术专利信息检索与利用一、实验目的:掌握重点技术领域中国专利检索与利用二、实验原理:利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库建设及分析三、仪器及装置:中南大学专利信息实验中心软硬件设施第一章 项目概述1.1项目技术背景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体外预应力钢束应力精确检测装置,包括多个用于检测预应力钢束的磁通量、输出与应力成比例的电压至磁感数据采集装置的磁感传感器;将各磁感传感器输出的数据进行放大和模数转换后进行数字处理、并输出至控制系统的磁感数据采集装置

2、;用于测量所述预应力钢束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振动频率的振动传感器;连接振动传感器及控制系统、用于量化所述振动传感器的振动频率的振动数据采集装置和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磁感效应测试与振动测试结合,弥补了单独用磁感传感器和磁感采集装置测试分析时无法排除体外预应力钢束钢绞线应力松弛影响的弊端,有效提高了测试的精度。1.2项目目的和意义本项目是收集、整理和分析与钢术预应力技术领域有关的专利信息,分析的内容包括对钢术预应力技术领域技术的专利信息进行宏观上的定量分析。通过对这些专利信息的分析和研究,充分了解相关技术领域现有技术水平、发展趋势、主要竞争对手及研发重点,达到监视竞争对手技术发展动向、跟踪行

3、业新技术发展动态的目的,充分利用专利信息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发明的品质,提升研发人员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提升产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第二章 专利检索2.1检索步骤1.建立专利数据2.专利数据下载和整理3.专利信息分析2.2检索主题及检索策略1.检索技术主题:预应力钢束_2.专利检索式:_摘要=(钢束 and 预应力)and 分类号=( B60 or B22)第三章 专利分析3.1.整体趋势分析3.1.1年度申请量变化趋势分析图3.1.1由以上图表分析可知,钢束领域的专利申请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年平均申请量就已接近100件,说明该领域的研究早已出现,且历经了较长时期的发展。从1988年开始到1991

4、年钢束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开始大幅度提升,在之后的5年时间里发展趋于稳定;但是从1996年开始到2011年的近15年里,年度申请量增长再次突飞猛进,说明该领域技术在这段时期内发展迅速。3.3.2技术生命周期分析(申请人数)图3. 3.7由以上图表分析可知,预应力钢束领域的专利申请中,1988年以前无论是申请量还是申请人数都在100人以下;但1987年的94件增长到2008年巅峰时的610件,之后逐步稳定在550件上下,而申请人的变化趋势基本是与申请数量一样,都是呈现快速式的增长。这说明,当前预应力钢束仍处于专利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3.1.4专利类别分析图3.1.4由以上图表可以看出,该领域的专利申

5、请主要集中在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其中发明专利为7951件,占申请总量的89.95%,实用新型专利为883件,占在华申请总量的9.98%,美国再颁专利(Reissue Patent)专利为5件,占申请总量的0.05%。由此可见,该领域的专利申请质量较高,专利的创造性、新颖性、实用性都较高,相对于其他领域其权利的稳定性也较好。从当前数据来看,该领域没有一项外观设计专利,这个专利类别的申请也值得挖掘。3.2 重点技术领域分析3.2.1 IPC技术构成分析图3.2.1由以上图表分析可知,预应力钢束领域的专利申请中,其IPC小类主要集中在B23K、C22C、B60R,其专利申请量分别为2359件、1

6、581件、932件,其中B23K、占全球申请总量的21.4%,C22C占全球申请总量的14.34%。3.2.2 IPC技术申报趋势分析图3.2.2由以上图表分析可知,预应力钢束领域的专利申请中,其IPC小类的技术申报趋势表现为: B23K(钎焊或脱焊;焊接;用钎焊或焊接方法包覆或镀敷;局部加热切割,如火焰切割;用激光束加工)的申请量从2000年开始突破增长瓶颈,申请从2000年的97件一跃到2001年的161件,然后稳步增长,一直增长到2009年的209件,几近达到顶峰。3.3 申请人分析3.3.1 申请人排行榜分析申请人申请量授权量发明人数主要IPC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3073327C22C日

7、立株式会社2580236B23K住友轻金属工业株式会社2344249B23K本田发动机株式会社1920424B23K日本轻金属株式会社1842201B23K波音公司1306155B23K尼桑发动机株式会社1270275C23C日本钢铁株式会社1220196C22C古河电子株式会社1070143C22C丰田发动机株式会社1020206C22C表3.3.1 由以上图表分析可知,预应力钢束领域的专利申请中,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的申请量最大,达307件;但授权量只有3件;主要集中在C22C领域。申请量排第二位的是日立株式会社,申请量为258件,主要集中在B23K领域。3.3.2 行业垄断度分析序号主要申

8、请人申请量占总申请量的百分比1前五位117514%2前十位176321%3前十五位219326%4前二十位245730%5前二十五位265332%表3.3.2由以上表格分析可知,在预应力钢束技术领域,前五位申请人的专利申请为1175件,占总申请件数的14%;前十位申请人的专利申请为1763件,占总申请件数的21%;前十五位申请人的专利申请为2193件,占总申请件数的26%,前二十位和前二十五位申请人的专利申请分别占总申请件数的30%和32%。3.3.3 申请人研发阵容分析图3.3.3由以上图表分析可知,预应力钢束领域的专利申请中,申请人研发团队超过200人的有本田发动机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神户制

9、钢所、日立株式会社;研发阵容在150-200人之间的有尼桑发动机株式会社、美国铝业公司、丰田发动机株式会社、日本轻金属株式会社、日本钢铁株式会社、波音公司、住友轻金属工业株式会社。3.3.4 申请人技术构成分析图3.3.4由以上图表分析可知,预应力钢束领域的专利申请中,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的技术申报在IPC小类中主要集中在C22C(合金),拥有70件;日立株式会社、住友轻金属工业株式会社和本轻金属株式会社都主要集中在B23K(钎焊或脱焊;焊接;用钎焊或焊接方法包覆或镀敷;局部加热切割,如火焰切割;用激光束加工),分别拥有专利206件、86件、101件。由此可见,各个企事业单位的技术构成及技术创新

10、点具有一定的差异,但也有一定的关联性,这与其业务方向、研究重点有相应的关系,而且在某些重要技术领域进行研发的公司较多,例如B23K技术。3.4 发明人分析3.4.1发明人研发力分析图3.4.1由以上图表分析可知,预应力钢束领域的专利申请中,发明人的专利数位于前五名的是:江角昌邦、佐藤中川、青田欣也、熊谷正树、吉田正敏,并列第五位的还有倔久司,分别拥有的专利数是126件、36件、33件、30件和23件。尤其是江角昌邦先生在该领域的专利量远远超过所有其他申请人所有的专利量。3.4.2发明人申请趋势分析图3.4.2由以上图表分析可知,预应力钢束领域的专利申请中,发明人江角昌邦先生创造力最活跃的年份主

11、要是2000年至2006年,这七年的年专利申请量分别是11件、33件、29件、7件、4件、10件、15件,,最近几年申请量渐渐式微,但在该领域仍然位属前列。在该领域探索较早,并在二十世八九十年代就开始申请专利的有山下浩之、贝田一浩、丰濑喜久郎、石川和德四个人。3.4.3发明人技术构成分析图3.4.3由以上图表分析可知,预应力钢束领域的专利申请中,发明人江角昌邦的技术构成领域主要是IPC小类中的B23K(钎焊或脱焊;焊接;用钎焊或焊接方法包覆或镀敷;局部加热切割,如火焰切割;用激光束加工),光在该IPC小类中申请专利量就达115件;从统计数据来看,绝对数日本发明人的技术构成都是主要在IPC小类中

12、的B23K(钎焊或脱焊。3.5聚类分析专利的聚类分析,是指对专利进行文本自动聚类,并在此基础上绘制专利地形图。通过在地形图上所显示的内容,可以进行技术细分,技术主题提取,边缘技术发掘,专利攻防判断等一系列后续分析。专利的聚类分析能够为深层次分析提供工具和假设。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形成主题分布图,在分布图中高海拔的堆积区域表示密度较高的专利集合,基于某个主题属于相关的专利文献越多。峰顶代表通过公共术语表示的主题区域,主题术语之间的距离表示这些技术术语之间的相关程度。技术主题词专利文献数搅拌摩擦焊,搅拌头,搅拌针160发动机,汽车发动机,隔热112铝合金,轮辋,汽车轮毂146制备方法,合金,汽车295

13、铝合金型材,铝型材,汽车287表3.53.6研究感想有些想法:1.若是希望了解专利的大意,光浏览标题摘要主页附图还是不够的,可能的话也要看看权利要求,或者summary;2.如果关键词出现在检索得到的专利的标题或者摘要或者权利要求中,并配合分类号检索,那么检索到的专利还是与检索主题挺相关的。比如需要检索某种物质,虽然权利要求中出现了物质,且只是作为某个反应物的合成原料,那么从这篇专利可以发现,目标物质有这个方向的用途;3.技术信息检索时,不要太苛求检索结果没一个都与主题相关,可以允许有杂质;如果实在不能接受,那么就调整检索式将杂质排除吧;4.每一个检索工具都有优势和不足,要学会客观看待,有所取舍,不要迷信权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