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节_设计材料的分类及特性幻灯片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0211485 上传时间:2019-06-09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2.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节_设计材料的分类及特性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第二章节_设计材料的分类及特性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第二章节_设计材料的分类及特性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第二章节_设计材料的分类及特性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第二章节_设计材料的分类及特性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节_设计材料的分类及特性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节_设计材料的分类及特性幻灯片(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设计材料的分类及特性,2.1 设计材料的分类,1.按材料的来源分类 第一代:天然材料 第二代:加工材料 第三代:合成材料 第四代:复合材料 第五代:智能材料,1.按材料的来源分类,天然材料不改变在自然界中所保持的状态,或只施加低度加工的材料、如木材、竹、棉、毛、皮革、石材等。,1.按材料的来源分类,加工材料利用天然材料经不同程度的加工而得到的材料,加工程度从低到高,有人造板、纸、水泥、金属、陶瓷、玻璃等。,1.按材料的来源分类,合成材料利用化学合成方法将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原料制造而得的高分子材料,如塑料、橡胶、纤维等。,1.按材料的来源分类,复合材料用有机、无机非金属乃至金属等各种原材

2、料复合而成的材料。,1.按材料的来源分类,智能材料或应变材料随环境条件的变化具有应变能力,拥有潜在功能的高级形式的复合材料。,2.按材料的物质结构分类,3.按材料的形态分类,(1)线状材料 设计中常用的有钢管、钢丝、铝管、金属棒、塑料管、塑料棒、木条、竹条、藤条等。图21为采用金属丝制作的椅子。,3.按材料的形态分类,3.按材料的形态分类,(2)板状材料 设计中所用的板材有金属板、木板、塑料板、合成板、金属网板、皮革、纺织布、玻璃板、纸板等。图22为采用胶合板材制作的凳子。,3.按材料的形态分类,2.2 材料特性的评价,一、材料的固有特性: 即材料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 如力学性能、热性能、电磁

3、性能、光学性能和防腐性能等; 二、材料的派生特性:它是由材料的固有特性派生而来的,即材料的加工特性、材料的感觉特性和经济特性。这些特性的综合效应从某种角度讲决定着产品的基本特点。,2.2 材料特性的评价,2.2 材料特性的评价,材料所呈现出的性能是材料内部结构的外在表现,受材料内部的微观结构所制约,这种内部结构只有用特殊的方法才能被观察到,它的变化通过材料性能变化被人们所感知,这就是我们对材料有“硬”与“软”、“脆”与“韧”、对某种环境“敏感”与“不敏感”的感性认识。,2.2 材料特性的评价,2.2 材料特性的评价,2.3 材料固有特性,2.3.1 材料的物理性能 1 材料的密度 2 力学性能

4、 强度: 弹性和塑性: 脆性和韧性 硬度 耐磨性,2 力学性能,强度:指材料在外力(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破坏作用的能力。材料抵抗外力产生明显塑性变形的能力称为屈服强度。 由于外力作用方式不同,材料的强度可分为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和抗剪强度等。,2 力学性能,弹性和塑性:弹性指材料受外力作用而发生变形这一变形称为弹性变形;塑性指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去除时,仍能保持变形后的形状,而不恢复原形的性能。这一变形称为永久变形,2.3.1 材料的物理性能,3.热性能 导热性: 耐热性: 热胀性 耐燃性 耐火性,3.热性能,导热性:材料将热量从一侧表面传递到另一侧表面的能力,通常用导热

5、系数来表示。导热系数大,是热的良导体,如金属材料;导热系数小,是热的绝缘体,如高分子材料。,3.热性能,耐热性:材料长期在热环境下抵抗热破坏的能力,通常用耐热温度来表示。晶态材料以熔点温度为指标(如金属材料、晶态塑料);非晶态材料以转化温度为指标(如非晶态塑料、玻璃等)。,3.热性能,热胀性:材料由于温度变化产生膨胀或收缩的性能,通常用线膨胀系数表示。热胀系数以高分子材料为最大,金属材料次之,陶瓷材料最小。,3.热性能,耐燃性:材料对火焰和高温的抵抗性能。根据材料耐燃能力可分为不燃材料和易燃材料。,3.热性能,耐火性:材料长期抵抗高热而不熔化的性能。 耐火材料按耐火度又分为耐火材料、 难熔材料

6、和易熔材料。,4.电性能,1)导电性:材料传导电流的能力。通常用电导率来衡量导电性的好坏。电导率大的材料导电性能好。 2)电绝缘性:与导电性相反,通常用电阻率、介电常数和击穿强度来表示。电阻率是电导率的倒数,电阻率大,材料电绝缘性好;击穿强度越大,材料电绝缘性愈好;介电常数越小 ,材料的电绝缘性越好。,5.磁性能,磁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磁场中被磁化而呈现磁性强弱的性能。按磁化程度分为: 铁磁性材料在外加磁场中,能强烈被磁化到很大程度,如铁、铂、镍等。 顺磁性材料在外加磁场中,只是被微弱磁化,如锰、铬、钼等。 抗磁性材料能够抗拒或减弱外加磁场磁化作用的材料,如铜、金、银、铅,6.光性能,材料对光的

7、反射、透射、折射的性质。如材料对光的透射率愈高,材料的透明度愈好,材料对光的反射率高,材料的表面反光强,为高光材料。,2.3.2 材料的化学性能,材料的化学性能指材料在常温或高温时抵抗各种介质的化学或电化学侵蚀的能力,是衡量材料性能优劣的主要质量指标。它主要包括耐腐蚀性、抗氧化性和耐候性等。,2.3.2 材料的化学性能,耐腐蚀性:材料抵抗周围介质腐蚀破坏的能力。 抗氧化性:材料在常温或高温时抵抗氧化作用的能力。 耐候性:材料在各种气候条件下,保持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不变的性质。 玻璃、陶瓷的耐候性好,塑料的耐候性差。,2.4 材料的工艺特性,材料的工艺性是指材料适应各种工艺处理要求的能力,材料

8、的工艺性包括材料的成型工艺、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工艺。 它是材料固有特性的综合反应是决定材料能否进行加工或如何进行加工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关系到加工效率、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等。 材料通过工艺过程成为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尺寸和表面特征的工业产品,将设计方案转变为具有使用和审美价值的实体。,2.4 材料的工艺特性,2.4 材料的工艺特性,图26为Laborious钟,其造型简洁、明快。在 这个产品中充分运用了各种加工和表面处理方法,不同的加工方式和工艺技巧产生了不同的效果。 它采用整块不锈钢板加工而成,采用了:冲孔、弯曲、切割、铆接、研磨、抛光、涂饰等工艺手段,突出了机械美所特有的力量感和现代感。,2

9、.4.1 材料的成型加工,造型设计中,材料在通过加工后,必须能构成并且能长期“记忆”住设计所赋予它的应有形态,从而才能最终成为产品。 材料的成型加工性是衡量产品造型材料优劣的重要标志。产品造型设计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成型加工性能。 材料通过成型加工才能成为产品,并体现出设计者的设计思想。 如果没有先进、合理、可行的工艺手段,多么先进的结构和美观的造型,也只是纸上谈兵而实现不了。,2.4.1 材料的成型加工,成型加工工艺对设计效果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出来。 1.工艺方法 2.工艺水平 3.新工艺的采用 4.工艺方法的综合运用,1.工艺方法,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成型加工方法。钢铁材料

10、的成型加工工艺性能优良,而且成型方法很多,可采用铸造、锻压、焊接、切削加工(如车、钻、镗、磨、铣、刨等)等方法制造出许多机械设备和日用产品;,1.工艺方法,木材至今仍然是一种优良的造型材料, 用途极广。 这是由于木材具有易锯、易刨、易打孔、易组合等加工成型特性,加之木材表面的纹理能给人以纯朴、自然、舒适的感觉。,1.工艺方法,塑料制品的品种和数量日益增多,这不仅是由于塑料的原料易得、性能优良(如重量径、绝缘性好、耐腐蚀、耐药品、有绝热性等)、表面富有装饰效果和不同质感,还因为塑料的可塑性特别强,几乎可以采用任何方法自由加工成形,塑造出几何形体非常复杂的产品。,1.工艺方法,相同的材料和结构方式

11、,采用不同的工艺方法,所获得的外观效果差异较大。 例如,用同样的钢板材料,弯板制作电气控制柜用手工方法卷板成型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且费时、劳动强度大;而采用机器弯板成型工艺方法,成型准确,外观平滑整齐、美观,生产效率高,适合弯折复杂的断面,是目前钢板成型的较好工艺方式。,1.工艺方法,相同的造型,由于所选材料和工艺方法不同,其造型结构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以至最终的外观造型效果也有一定差别。 如图27所示,(a)为铸造成型;(b)采用厚钢板焊接成型;(c)采用薄钢板弯折成型(为了增加结构强度,在构件上焊接一块加强板)。,1.工艺方法,2.工艺水平,材料、结构和工艺方法均相同,但由于工艺水平不同,所获

12、得的产品质量也不同. 例如,同样的零件需要铸造成型。采用翻砂铸造,所得零件粗糙,尺寸精度很低;采用熔模铸造,零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就可提高很多。 又如,为了提高机床外观质量,改变过去傻大粗黑的造型,机床铸件应采用方形小圆角显出棱角分明,形体平面平整光洁。但由于铸造工艺水平低,铸件很难满足要求。为了提高外观精度,许多精密机床的外表面不得不进行粗加工、以弥补铸件精度低的缺陷。 因此,提高工艺水平是保证产品造型效果的基本手段。,3.新工艺的采用,新工艺代替传统工艺是提高产品造型效果的有效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先进工艺和新技术不断涌现如精密铸造、精密锻造、精密冲压、挤压、模锻、轧制和粉末冶金工艺

13、等使毛坯趋于成品。在加工中电火花、电解、激光、电子束和超声加工等工艺的发展,使难加工材料、复杂形面、精密微孔等的加工变得较为容易和方便。,3.新工艺的采用,4.工艺方法的综合应用,由于不同的成型方式各具特点,以及生产设备、技术水平、加工成本等方面的限制,因而不同的成型加工方式对产品造型设计提出生产工艺方面的要求也不同。,4.工艺方法的综合应用,如铸件产品的造型设计要有适宜的脱模斜度、合理的结构和壁厚,以便于脱模和减少模具制作的困难,降低成本; 切削加工件的造型在设计上要方便刀具的正常出入; 模压产品设计要有一个合理的分型面,为了使材料充满模具,外形应力求简单、平直,并尽可能避免多孔、深孔、拉伸

14、度过长的产品造型。,4.工艺方法的综合应用,设计师虽然不直接动手参与材料的加工成型,但是必须了解所设计的产品是否有可能采用某种技术来加工成型。 设计师必须充分了解各种材料的特性与适合该材料的各种成型技术。,2.4.2 材料的表面处理,产品设计是为了使所创造的产品与人之间取得最佳匹配的活动,而与人的关系还表现于视觉与触觉的世界,也就是材料表面的世界。,2.4.2 材料的表面处理,具体说就是要处理诸如色彩、光泽、纹理、质地等直接赋于视觉与触觉的一切表面造型要素。而这些表面造型要素则会因材料表面性质与状态的改变而改变。产品表面所需的色彩、光泽、肌理等,除少数材料所固有的特性外,大多数是依靠各种表面处

15、理工艺来取得。,1 表面处理的目的,什么是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技术是指采用诸如表面电镀、涂装、研磨、抛光、覆贴等能改变材料表面性质与状态的表面加工与装饰技术。,1 表面处理的目的,表面处理的目的 1)保护产品:保护材料本身赋予产品表面的光泽、色彩、肌理等而呈现出的外观美,并提高产品的耐用性,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2)根据产品造型设计的意图,改变产品表面状态、赋予表面更丰富的色彩、光泽、肌理等,提高表面装饰效果,改善表面的物理性能(光性能、热性能、电性能等)、化学性能(防腐蚀、防污染、延长使用寿命)及生物学性能防虫、防腐、防霉等),使产品表面有更好的感觉特性。,1 表面处理的目的,表面处理技术既可

16、使相同材料具有不同的感觉特性(同材异质感),又可使不同材料获得相同的感觉特性(异材同质感),如图28所示。 如电镀不仅可改变塑料表面性能,而目可使塑料表面呈现金属的光泽和质感; 表面涂覆工艺不仅使金属获得符合设计要求的色彩,还可获得仿木纹、仿皮革、仿纺织物等各种肌理。,1 表面处理的目的,2 表面处理的类型,(1)表面被覆,在原有材料表面堆积新物质的技术,依据被覆材料和被覆处理方式的不同,表面被覆处理有镀层被覆、有机涂层被覆、珐琅被覆等。,(1)表面被覆,镀层被覆:镀层被覆技术能在制品表面形成具有金属特性的镀层,金属镀层不仅能提高制品的耐蚀性和耐磨性,而且能够增强制品表面的色彩、光泽和肌理的装饰效果,因此能保护和美化表面,提高产品的档次。,(1)表面被覆,(1)表面被覆,镀层被覆的金属有铜、镍、铬、铁、锌、锡、铝、铅、金、银、铂及其合金。镀层的颜色、色调和耐候性见表24。,(1)表面被覆,涂层被覆,涂层被覆技术是在制品表面形成以有机物为主体的膜层,并干燥成膜的工艺。这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