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节综合运输需求预测幻灯片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0210318 上传时间:2019-06-09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节综合运输需求预测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三章节综合运输需求预测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三章节综合运输需求预测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三章节综合运输需求预测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三章节综合运输需求预测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节综合运输需求预测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节综合运输需求预测幻灯片(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综合运输需求预测,预测是对尚未发生或目前还不明确的事物进行预先的估计和预测,是在现时对事物将要发生的结果进行探讨和研究。 预测(或预测工作)实际上是这样一个过程:从过去和现在已知的状况出发,利用一定的方法或技术去探讨或模拟不可知的、未出现的或复杂的中间过程,推出未来的结果。 对交通运输系统进行预测是交通运输系统投资、规划、评价、优化和管理决策的需要。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要对交通运输系统的投资作出合理的规划,包括确定其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各种运输方式的投资比例及其投资方向,就必须对全局范围内的交通运输需求状况和总趋势作出科学的预测: 从微观角度来看,一个具体的运输项目是否值得投资

2、,什么时候投资,投资规模如何,也必须根据未来的运量来确定,否则是很难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的。 交通运输系统预测包含社会经济预测和交通运输需求预测,交通运输需求预测是交通运输系统预测的目的,社会经济预测则是交通运输需求预测的基础。,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社会经济预测是在国家与地方政府制定的宏观或微观经济政策指导下,以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为出发点,以调查研究和统计资料为依据,以科学的定性分析判断和严谨的定量计算为手段,对预测对象有关的经济活动发展演变规律进行揭示,从而对预测对象的未来发展演变过程预先作出科学的推测。 交通运输系统是社会经济这一复杂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与其他的子系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其中

3、,与交通运输关系比较密切的主要经济指标有: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国民收入、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工农业总产值及人均指标;与交通运输关系比较密切的主要社会指标有:人口发展水平(人口总量、构成及其流动性)和土地利用状况等。,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区域是进行社会经济调查、交通调查等工作的研究范围和立足点。习惯上将调查范围划分为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 区域经济是与部门经济相对应一个经济范畴,它是指经济区域范围内的经济特征,包括研究区域的经济总量水平、区域经济结构、比例、平衡发展等。区域经济预测,是对区域现状社会经济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各方面因素

4、如下: 1、 资源条件: (1)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 矿产资源、 水产资源、 旅游资源、 (2)社会资源 区域的科技水平、 区域的社会历史传统,2、区位条件 自然地理区位条件,指运输项目影响区域在国内和国际的地理位置条件。 政策区位条件,指国家政策对运输项目影响区域发展的倾斜程度。 交通区位条件,决定了影响区域产品的运距和运费等方面的条件,它是始终决定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 市场区位条件,市场的范围、大小、划分、分布通称为市场区位。 投资区位条件,主要是指运输项目影响区域对外部资金的吸引位势的大小,主要有该区域的科技水平、人口素质和劳动力数量及其资源条件和交通区位条件等决定。 3、区域人

5、口 区域人口的数量、人口的素质及其人口的年龄决定了区域经济活动所提供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构成了区域生产力的一部分,同时也决定了区域的消费水平。,4、政策因素 (1)税收政策,国家或地方政府通过税收政策保护或限制某一行业的发展。为促进一个新兴行业的发展,政府常制定一个较低的税率,甚至免税;反之,制定较高的税率。 (2)人口政策,指国家或地方政府为合理控制区域人口数量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 (3)产业结构政策,是指政府部门在对规划区域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后,对第一、二、三产业所采取的不同发展政策。 (4)金融政策,是指把资金从多余部门(贷方)流通给不足部门(借方)的过程。国家对这种资金流动进行人

6、为调解措施就是金融政策。现代金融政策主要通过制定银行贷款的利率及其限额和制定货币供应量来实现。国家为刺激某一部门的发展,可以通过制定较低的银行贷款利率,吸引资金对其的流入:同时为了防止聚集资金过多而导致物价飞涨,又必须制定一个贷款限额。货币供应量就是家庭和企业等民间非金融单位所持资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等金钱的总和。 (5)消费政策,是一涉及面很广的的政策系统。市场经济繁荣程度最终是由消费者和技术两个因素所决定。影响消费水平的政策因素有工资政策和就业政策等。 5、区域现有的经济基础因素 (1)区域内现有的和潜在的产出水平:包括区域现有的资本存量、劳动力数量和科技水平。 (2)区域现有的产业结构

7、和布局:如果使区域的社会经济有一个较高的发展速度,必须有一个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集布局相适应。,社会经济预测的主要内容,人口(包括总人口、农业及非农业人口、社会劳动力人数及构成等) 土地面积(其中耕地面积) 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 人均国民收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职工人均收入、农民人均收入等 财政支出与收入 固定资产投资额(其中基建投资额) 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矿产资源储存量等,社会经济预测的构成要素及程序,1、社会经济预测的要素构成: 预测者、 预测对象、 信息、预测理论、方法和手段、 预测结果等 社会经济预测有四种类型的技术: 与输入有关的社会经

8、济预测技术; 与预测对象有关的社会经济预测技术; 与输出有关的社会经济预测技术; 与整个预测系统有关的社会经济预测技术,社会经济预测的基本程序,明确预测对象,确定预测目标 分析对象结构特征,选择因素变量 搜集整理反映对象特征的内、外信息 选定预测方法,建立 预测模型 数学模型的检验和验证 预测期自变量数值的确定与得出的预测结果 分析验证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将预测结果应用于运输项目的规划研究,即输入投资决策,社会经济预测方法及常用模型,1、按经济预测方法的性质不同可分为定性经济预测和定量经济预测 (1)定性经济预测:是指预测者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凭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理论、业务水平,对经济现象

9、发展前景的性质、方向和程度作出判断进行预测的方法,也称为判断预测或调研预测。 其方法包括:判断预测法、专家评估法、市场调研法、类推法等。其预测准确度主要取决于预测者的经验、理论、业务水平以及掌握的情况和分析判断能力 (2)定量经济预测:是根据准确、及时、系统、全面的调查统计资料和经济信息,运用统计方法和因果关系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对经济现象未来的发展规模、水平、速度和比例关系的推测。 其方法主要有时间序列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等 定量预测缺点在于不能充分考虑不定量的因素影响,而是一经济条件和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比较稳定为前提,当经济条件和因素发生突然变化时,结果往往会发生很大偏差,2、按预测时间长

10、短分类 长期经济预测,预测年限一般在15年以上; 中期经济预测,515年 短期经济预测,5年以下 3、按预测的时态不同分类 静态经济预测,是指不包含时间变动因素,对同一时期经济因果关系预测 动态经济预测,是指包含时间变动因素,根据经济现象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对未来发展前景的预测 4、几种常用的经济预测方法: 德尔菲法 主观概率法 时间序分析预测列法 回归分析预测法 投入产出预测法,第二节 综合运输需求预测,现代交通规划理论中德交通需求预测习惯上分为四个阶段进行:交通生产预测、交通分布预测、交通方式分担预测、交通分配预测 1、综合运输需求预测的理论框架 交通运输需求预测是直接建立在区域经济与土地利

11、用分析预测基础上的,其预测的理论框架如图所示(见书) 理论框架可以分为总运量预测和客货流预测两大部分 2、综合运输需求预测的基本原则 系统分析原则 政策协调原则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弹性原则 历史与未来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综合运输需求预测方法,1、综合交通运输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下进行社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交通运输的数量。它是用客货运量、客货运周转量来表示的。对其进行预测时,通常采用专家法和模型法 2、在综合交通需求预测中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增长率法 乘车系数法 产值系数法 弹性系数法 灰色预测模型,第三节运输需求结构预测,综合运输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下

12、进行社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交通运输的数量。 从其结构上来讲,主要包含了两方面的分类:一是总运输需求量中客运量和货运量的结构比率;二是总运输需求量(含客运量和货运量)由综合运输系统的五种运输方式分别承担的结构比率。 一、我国道路运输客货运输发展状况 旅客运输 道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比重已分别达到了91.5和54.8%,道路旅客运输在中国旅客运输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由资料可以看出,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公路客运量所占比例远远大于其他运输方式的客运量,且呈不断增长趋势。而铁路客运周转量所占比例明显增大,这是因为公路主要承担的是短途运输,铁路主要承担中、长途运输。,货物运输,道路货

13、运量、货物周转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比重已分别达到了75.4%和13.3%,道路货物运输是中国短途货运市场的主力。 2001年共完成道路货运量105.6亿吨,散装或包装固体原料为主。目前,在中国道路货物运输市场中,对这类货物采用的主要运输方式仍是整车运输,因此普通货物整车运输是中国道路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然而,随着海运国际集装箱和国内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集装箱集疏网络初步在沿海和内河主要外贸港口、重点铁路枢纽站以及中心城市形成。 零担货物运输是中国道路货物运输中亟待发展的领域。,我国道路运输客货运输发展预测,1、旅客运输发展预测 (1)19492001年道路旅客运输发展情况 (2)影响客运量

14、的主要因素 客运量就是旅客运输量。人们出行的目的一般可分为:出差、探亲访友、旅行、购物、求学、医疗等。 影响客运量的主要因素有: 人口数量及其构成情况(主要指年龄构成与职业构成); 地区政治、经济地位和发展水平; 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及国民收入水平; 名胜古迹、风景区及疗养的资源分布 城镇工业布局及卫星城的分布; 其他因素,如交通运输网分布与密度,文化教育发达程度,政府的方针、政策等。 (3)客运量预测方法 一般采用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相结合的方法。在定量预测法方法中可采用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法、回归预测分析法等,同时增长率法、乘车系数法、弹性系数法等也是常采用的方法。,货物运输发展预测,1、19492

15、001年道路货物运输发展情况 2、影响货物运输量的主要因素: 国民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 经济结构,特别是工业内部结构; 能源及火力电站建设布局; 冶金工业发展规模、速度和布局; 基本建设投资、房建工程数量; 3、货运量预测方法 一般采用定性和定量预测相结合的方法。,交通运输方式分担预测,交通运输方式分担预测又称为交通运输方式划分预测或交通运输方式选择预测。主要是指对公路运输与铁路、水路、航空、管道运输方式之间的分担量预测 一、交通运输方式分担的影响因素分析 1、产业的市场指向 产业的生产指向决定运输方向; 资金密集型产业中,生产指向是降低资金成本,降低资金成本的有效方法就是加快资金的流通速度,

16、快速完成流通的周转过程; 科技密集型产业中,生产指向要求尽可能降低信息成本,实现信息空间位移的方法是通信,二是客运。 2、运输质量比较:指标可归纳为安全性、速达性、准确性、经济性、方便性、舒适性 3、各运输方式适应运距分析 4、其他方面的分析 二、预测方法,第四节 各方式运网基础设施发展预测,综合运输体系大致由三个系统组成:一是具有一定技术装备的综合运输网及其结合部系统;二是综合运输生产系统,即各种运输方式的联合运输系统;三是综合运输组织、管理和协调系统。具有一定技术装备的综合运输网及结合部系统是综合运输体系的物质基础。 综合运输基础设施体系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固定设备子系统,包括线路、港站的土木建筑及其相关的技术设备,具体的说包括铁路、公路、航道、管道、桥梁隧道、车站、枢纽、港口码头、船闸、客货运设施、航空港、机场、管路、油气泵站以及相关的通信信号与控制等设备; 二、是移动设备子系统,它是指完成运输过程中所需要的使用机械动力驱动的载重工具,这些动力装置和运载工具即为铁路的机车车辆、公路的汽车、城市的电车、水上的船舶,以及航空运输中的飞机等,这些设施都是在交通网上移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