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题(高校教师岗前培训)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205502 上传时间:2019-06-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心理学题(高校教师岗前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题(高校教师岗前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题(高校教师岗前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题(高校教师岗前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题(高校教师岗前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心理学题(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心理学题(高校教师岗前培训)(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等教育心理学选择:1.教育心理学: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单选)2.正处于(青年中期),理发展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3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选择)(1) 理发展的先天和后天规律(2) 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因与外因规律(3) 个体心理发展的量变与质变规律(4) 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规律4.大学生记忆力发展的特点:意义记忆占主导地位5大学生情绪感的两极性6.生意志发展的特点(选择)(1) 自觉性普遍有所提高,但还存在堕性(2) 理智成分大大增强,但自制力仍显得薄弱(3) 有勇敢精神,但毅力相对不足(4) 独立性明显提高,但时常伴有信赖性(5) 果断

2、性显著增强,但带有冲动性7鲁姆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目标、情感领域目标和动作技能领域目标8.强化与惩罚的比较:强化则是增加反应概率,惩罚是抑制反应发生的概率。9 (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10. 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11. 奥苏伯尔从两个维度对学习进行了分类:从学生学习的方式上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从学习内容与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关系上又将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他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12.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13. 提供先行组织者的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

3、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14. 奥苏伯尔认为在有意义学习中,影响新知识的学习的最重要的条件是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的适当性。15. 瞬时记忆(感觉贮存):暂存信息,不加工。短时记忆(工作记忆):容量有限:72个信息单位。长时记忆:容量无限;信息相对静止,可被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激活。16.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中人的因素。认为必须尊重学习者,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相信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指导自己,“自我实现”潜能。17.人本主义的教育观 教育目的:强调发展人性,注重创造潜能的启发,引导认知与经验的结合,注重人的理性与情感的均衡

4、发展,使学习者肯定自己,并进而促进自我实现。18. 学习观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19. 奥苏伯尔对学校情境下成就动机的分类: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驱动力,附属内驱力,20. 马斯洛把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21 影响原理学习的因素(多选)1.对原理所涉及的概念的掌握; 2.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3.学习者的语言表达能力; 4.教师的言语组织22. 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产生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具有新颖独特成分产品的一种能力品质,创造性思维是其核心和基础。(单选)23. 道德行为是品德

5、的外在表现,是评判人的道德品质高低的标志。(单选)24. 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首先应.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简答:1.学生心理发展的矛盾(简答)(1)心理的闭锁性与交往需要的矛盾(2)求知欲与识别力之间的矛盾(3)渴望独立和依然依赖的矛盾(4)情绪与理智的矛盾(5)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的矛盾(6)与性心理的矛盾2. 有效地使用惩罚要注意以下几点:(简答)。要就事论事,使被罚者认识到行为的错误所在,即要将罚与教育结合在一起,使受罚者的消极情绪与自己的所作所为联系在一起。防止惩罚的程度太轻。惩罚太轻往往出现在受罚的行为存在着其他强化之时。防止惩罚后奖赏。不同时间场合、不同教育者之间惩罚要有一致性。

6、对某些行为进行惩罚时要准备好替换行为,并对替换行为进行奖赏。使用惩罚时要注意对某个人的惩罚会成为对其他人的奖赏,被称为暗默强化效应3. 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简答)(1)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2)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积极主动地把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联系起来的倾向性。(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4.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简答)(1)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2)替代经验(3)言语说服; (4)情绪、生理状态5. 概念教学应注意:(简答)(1).用准确的语言明确揭示概念的本质;(2).突出关键特征,控制无关特征(3)

7、.适当运用正例和反例;(4).提供变式和比较;(5).在实践中运用概念。6. 学习迁移的影响条件(简答)(1)学习材料的共同因素 (2)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3)认知技能和策略 (4)定势的作用 (5)学生的智力水平和知识的组织结构7. 学习迁移的促进(简答)(1)科学确定教学目标;(2)精心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恰当运用教学方法(5)引导大学生学会学习8.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简答)(1).情绪与动机; (2).对问题情境的知觉(3).定势: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4).功能固着:指一个人看到某个物体的一种惯常用途后,就很难看到它的其他新用途;如

8、果初次看到的物体越重要,就越难看出它的其他用途。(5).原型启发:对解决问题能产生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9. 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简答题)(1)告知学生本课的目标。 (2)使用标示重点的线索。(3)增加材料的情绪性。 (4)使用独特或奇特的刺激。(5)让学生相信学习内容对他们非常重要。10. 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简答)(1)创造适当气氛,鼓励主动质疑(2)提供难度适当的问题(3)帮助学生正确表征问题(4)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5)训练学生陈述自己的假设及其步骤(6)提供结构不良问题,培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11. 大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措施(简答)(1)了解不良道德行为的动机,对症下

9、药,采取相应的措施。(2)消除疑惧心理和对抗情绪。(3)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4)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抗拒诱惑的意志力。(5)抓住转变的关键时机,促使矛盾转化。(6)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12. 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简答)(1)仪表,(2)空间距离(3)交往频率(4)相似性(5)互补性(6)能力(7)个性品质辨析题1. 动机越强,行为效率越高答: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的激活水平和行为效率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呈现倒U型的函数关系:中等激活水平的动机,行为效率高。同时发现,动机激活水平与任务难度之间的关系。任务易激活水平高;任务难激活水平低;任务难度适

10、中中等激活水平。行为效率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中等激活水平的动机,行为效率高。2.成就动机水平(辨析题) 任务选择 对困难的态度 坚持性成就 高:追求成功的倾向避免失败的倾向 挑战性50% 积极乐观 坚持到底动机 水平 低:避免失败的倾向追求成功的倾向 易、过难 消极悲观 半途而废 3.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辨析题)答:低智力者难以有创造性;创造力高的人,智商多在100130之间;智力高的人未必都有高创造力。创造力是人类综合性本领,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须的心理品质。智力是通过改变自身,改变环境或找到一个新的环境去有效的适应环境的能力。二

11、者之间是有联系的,但不是必然的。4. 学习策略就是学习方法(辨析题)答: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主动使用的,是有效学习所必须的,是在学习过程中的,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有规则和技能构成。学习方法是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出的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是指规律经验性的总结,而不是具体方案。论述题:1.大学生学习动机如何激发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二、增强学习材料的科学性与趣味性三、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四、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五、组织学习竞赛,激发学生的成功感六、正确

12、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七、科学设计任务难度,适当控制动机水平区分题:(会如何区分)1.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由活动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它取决于个体内在的需要,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中。外部动机:由外部诱因引起的动机。2.正迁移和负迁移(会区分)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阻碍作用。3. 品德的概念(注意与道德区分)品德:是指个体依据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道德:指由社会舆论力量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4. 群体中的从众与服从(会区分)从众:是指人们在群体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

13、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心理状态。服从:是指个体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者别人的意志而作出的行为。一、认知策略(知道具体包含什么)认知策略:指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一)复述策略:重复、抄写、作记录、划线等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反复重复的过程。(二)精加工策略:释义、口述、总结、作笔记、类比、提问、答疑等精加工策略:指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三)组织策略:组块编码、选择要点、列提纲、制作关系图等组织策略:指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四、认知动机理

14、论(一)归因理论 代表人物:韦纳归因:个体成功或失败后,对行为结果的原因的推论。韦纳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主要可归纳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等四种因素。而这四种因素又进一步归纳为三个维度:控制性(可控与不可控)、稳定性(稳定与不稳定)和因素来源(内部与外部)。表 归因的三维度模式三维度内部的外部的稳定的不稳定的稳定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可控的不可控的不可控的四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好坏一般说,把行为结果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会降低个体对后续行为的动力;而把行为结果或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则会增强个体对后续行为的动力。强化的程式(选择题)连续强化强化安排 固定比例强化 比例强化 变化比例强化 断续强化 固定时间间隔强化 间隔强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