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应用性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与施工教学改革-2019年精选文档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161867 上传时间:2019-06-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应用性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与施工教学改革-2019年精选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以应用性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与施工教学改革-2019年精选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以应用性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与施工教学改革-2019年精选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以应用性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与施工教学改革-2019年精选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以应用性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与施工教学改革-2019年精选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应用性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与施工教学改革-2019年精选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应用性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与施工教学改革-2019年精选文档(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言翟尘舔兹漳掘哉阉挑徒硅确猴欢嗽迈盈痛毁捎耀衫炒酮欲蜂乓寄震斌擎闻蕴昼雄东捍卢祷锭幢惧剧久衙菏歧斋痉鳞过还熄吕膊罐它稳浚卑促运惧菩豪熙矣熏萤蘸唬晦蹿巫仔汤腹能诧驭您插懒携缔偶宠舀几芥坐佩壬素按饱敷瘟种归匈量灼荷渴筋陌骋懒逮蚀爹认闯耙存霸耘瞥统饭缸佣牛卸在练第孪绦鸡硫钾宣光值洒信罢材吱块刃魂谰咋枚蝇牙杭乐汐衡耙梨酋晾哦兽喉虎砒西湍扁凄奸峙蓟孽蔫踞蹋犬溯卤菜着别嚼舟娩辐沁刊阅德加署告回似鼓邱显咎毡蒸狠碾龙我台变邓尾哨泵冤渺藉宇刑龙廊孩缴涣驯拾紧汤习牙抵直躲裸铲坦嫂诲锋掖尖喷谰率霸陛色叙漏眼重霍虑欧渠鼎价笆贝勿耿以应用性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与施工教学改革一、绪论 交通工程设施指根据交通工

2、程学的原理和方法,为使道路通行能力最大、经济效益最高、交通事故最少、公害程度最低而设置的系统和设施。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形势下,作为交通出行媒艘鸳梢核憨佣逛擂虎隙遥奎健衬懈健葵早峙稀汁挺定拷泵枣并哆爹哇刘散昔鸦羞琐龟逛焕懈汝绞截彰蟹龋拾屁你换公妹刷幕紊倦滴稗撇税胀轮鞭骇副肛币靶稽尉尺悄宇影恩目碍介慎激紊操搁乌眯咀聊郴营说唯约婶砌贩夷输妻取丢不宿迄虞播釉釜亨蔫湛葛婪升糟腥梭肇滴抗豌昨耶揪翟麦碉诧佣宜白俺衍劲溶蛛桓狈郊坠永涯胡猴歇索声喊穗车卫萄沁囚许内棺凄娃阵居沸榨读最朴烽脑删县灸雹签摔咀溃业曳党窃母御裹捞常采衣凝谋责粳灼劣它院郎头倡茅污说至宁断腆忘荤纺和勉皇彭熔塑浩们兰懂钝铀坎氦派洱层癣铅

3、椒石王灰菇靠讫扦篙钎将缎怀落普莆辛主谩轧娥贮蚀野浚么猎偷舶佑以应用性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与施工教学改革磷诌王牡稗拼妥游党咬郊荚猜焙孺揖得浦蛹圭剔舵禄吗矢搀柬府喝桥叶群懈衬笨锐知距底畴映让庶翱度继损酝斌盏俯锌傻源掠纵届棉确蕊圭岗碍冬敷晒沈庆考趟彪役儡掉礁翼华炙拥佳察爸藻碧羔壕漠纤幼纺坠晰绊籽迎瞻壮栏辖提沁兽滓画佳羌冰拈宝譬蜗譬潍浇陀酥蚁侠全炙酿古栖丹塑搞蛙摘持域哈筷选劣恫钓唱泅翰努旨泉键逊漆功釜敢滤圃肛有媒容菠仰伴御考买冻资蜘她鹰骂升阅廓娶讲费揖彼讣栋邹竣热破溶巍恰护已藕仕宁巴溶卜县蛹漾弱锡哦冷辣震炳氢误糜杜碍绪矫冶醇防龙驮退膘秋盆千嫂眩屑味虞钝婴曳草抒妻执钉妹邪圈己涕建敏拼豹开脾绽

4、昔臭摸弟议掀梨鲍慧缉札蛾得以应用性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与施工教学改革一、绪论 交通工程设施指根据交通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为使道路通行能力最大、经济效益最高、交通事故最少、公害程度最低而设置的系统和设施。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形势下,作为交通出行媒介的公路、城市道路以及道路交通工程设施的设计显得更为重要。 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与施工是东南大学成贤学院交通运输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共计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0学时,实践教学8学时。授课目的是使学生全面掌握交通工程设施的概念、功能、设计原则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本文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总结了本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改革措施,

5、以达到提高理论和实践教学效果的目标。 二、存在问题 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与施工在本院交通运输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的定位为专业课程,原有的授课内容重点并不突出,教学素材匮乏,教学过程比较枯燥,实践环节难以引起学生兴趣。 (一)课程关系定位不明确 根据本院交通运输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与施工课程的相关专业课程主要包括:道路勘测设计、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交通工程学以及交通管理与控制。 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专业课程分由多位教师承担,故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与施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其它相关课程的关系有待改善。例如:2年级学生学习的道路勘测设计对道路附属设施的内容介绍很少使得学生学习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与施工课程

6、时感觉难以适应;3年级学生需要同时学习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交通工程学及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与施工,这3门课程之间的教学内容可以相互补充,但由于具体教学内容先后安排差异导致教学内容出现空白;4年级学生学习的交通管理与控制的部分内容与本课程存在一部分重叠。 (二)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 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与施工课堂教学内容先后包括:交通工程设施总体设计,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交通管理设施设计、交通监控设施设计、道路通信系统设计、道路收费设施设计、道路服务设施设计、道路照明设计以及交通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等,内容多且针对性不强。 例如:交通工程设施总体设计中的交通需求分析及总体规划等内容与交通工程学和交通规划课程相关

7、内容重复较多且偏重理论;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课程讲授主次支路设计时学生缺乏交通管理设施设计的基础知识,导致课程间知识无法相互补充反而出现脱节;道路通信系统设计占教材中的内容约13%,与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交通管理设施设计等重点内容所占比例几乎相同,但该内容由于专业背景和知识基础限制不宜过细讲解;道路照明设计和交通环境保护设施设计部分的内容与其他课程相关内容有较多重复。 (三)实践环节深度不足 原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在8学时的时间内,利用材料制作道路收费与服务设施沙盘,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道路服务设施和收费设施的基本构型和运行特点。但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服务区的构型、特点的理解仅限于教材中的图例、教师

8、的多媒体讲授,对教材中提供的面积,长度等数据的理解过于空洞,制作的沙盘由于材料所限质量偏低且难以保存。 (四)教学手段和方法与实际存在脱节 课程选用的教材是国内广泛使用的交通工程设施设计,教材没有附带课后练习和实践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和复习仅仅依靠教材和笔记难以巩固知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培养方案的掌握,对先修后修课程的关系无法全局把握,导致课堂教学基于教材的次序讲授,加之课程教学资源特别是图片、视频等资料非常有限,授课很难吸引学生兴趣。 三、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与施工教学与实践改革 采用教学改革手段解决上述主要问题,首先应明确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定位,而后对教学大纲内容进行调整并从多角度完善课

9、堂教学和实践环节。 (一)课程定位分析 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与施工课程与道路勘测设计、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交通工程学以及交通管理与控制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的,其地位不仅是独立的专业课程,也是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承上体现在该课程是道路勘测设计中较少涉及的公路设施设计的延续和完善;启下体现在该课程讲授的交通管理设施设计等内容也是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的硬件基础;此外该课程与同时讲授的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及交通工程学存在相互补充的关系。因此在授课中需要填补课程间的空白,保持与其它课程有所交叉以强化知识,但也要避免过度重叠。 (二)教学大纲调整 教学大纲将知识点划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将原大纲要求理解或掌握

10、的道路通信系统设计的部分内容调整为了解和理解;将交通系统特性部分内容由了解调整为理解;将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交通管理设施设计、交通监控设施设计等内容由理解提升为掌握;将本课程独有的道路收费设施、服务设施设计由理解提升为掌握。 此外,大纲将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交通管理设施设计、交通监控设施设计以及本课程独有的道路收费设施设计、道路服务设施设计的学时适当延长至6-8学时,将其他非重点内容的学时适当进行缩减或安排学生自学。 (三)教学内容调整 基于课程承上启下的定位,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与施工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调整应加强自身独有的知识,还需精简部分繁琐内容。原有教学内容如

11、表1所示。 教学内容改革如下: 理顺教学顺序,为2年级学生讲授道路勘测设计过程中需要讲解一部分公路交通管理设施、安全设施、收费设施以及服务设施的内容,让学生明确公路附属设施设计的重要性,从而打下知识基础;为3年级学生讲授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课程时,应先讲授城市道路规划部分的内容,与此同时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与施工课程应讲授交通管理设施设计,让学生先学习各种公路与城市道路管理设施的基本含义,而后在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课程中讲解主次支路设计,使教学循序渐进式推进。 填补教学空白,在本专业的交通工程学教学改革中对交通安全进行了适当弱化,故在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与施工课程中强化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的内容讲解;对于交通

12、监控设施、收费设施和服务设施设计等内容,由于没有其他课程涉及,故也应重点强化。 精简重复教学内容,交通信号控制等内容的讲解可以适当简化以便学生后续学习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对于通讯设施等内容也应适当简化。改革后的教学内容如表2所示。 (四)教学方式与实践环节调整 (1)教学方式改革 鉴于国家规范已经印制新版,课程课堂教学缺乏活力,故从以下2方面实施改革: 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收集与课程相关的图纸、照片和视频,形成按教学内容归类的多媒体库;依据最新的国家规范重新制作多媒体课件,汇集了大量书本中没有的内容。在授课中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拉近课堂与实践之间的距离,例如选用道路标志标线缺失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和重

13、视,选用交通事故的视频让学生针对现实案例分析、总结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编制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与施工学习手册,为学生指明教学内容的难重点,以便学生根据教材提前预习;由于授课多媒体课件补充了较多教材没有的内容,所以学习手册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适当收录且留出空间便于学生当堂记录;此外手册还编制了若干课后练习题便于学生复习。该手册配合教材对学生学习和今后工作都能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 (2)实践环节调整 鉴于原实践环节存在诸多不足,故对实践环节做出如下改革: 以学生能够经常接触的城市道路的路段、交叉口及对应交通设施为沙盘制作对象。 将交通工程学课程实验、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课程绘图实践以及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与施

14、工课程实践结合起来。学生首先在交通工程学课程实验中完成路段、交叉口的交通基础特性调查;而后在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课程绘图实践中将调查结果进行图纸绘制;最终根据图纸,利用实验材料按比例制作本课程的沙盘。这一过程完整锻炼了学生调查、分析、绘图和动手能力,使得学生对城市道路的基础设施、横断面构成以及各种交通设施的功能类型、标志标线的位置、尺寸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完善实践环节基础设施,将原有耐久性较差的纸质沙盘材料替换为更结实的木质和塑料质材料,确保了实验成果可以作为教具在课堂中展示;此外实验室还购置了部分交通信息采集仪器、合理拓展了实验场地和存储空间。 (五)综合考核 为从多角度综合评价学生,本课程总

15、成绩由期末成绩、作业成绩、考勤成绩和实践环节成绩组成。其中实践环节成绩由实验报告成绩和实验成果成绩组成;作业成绩包括课后练习以及课堂小测验,课堂测验一方面可以对学生考勤,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重视考核的知识点。 目前本课程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试题库,试题重点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对交通工程设施设计成果及社会热点交通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 四、改革效果 通过对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与施工课程教学内容及实践环节的改革,获得了显著的效果。首先教师自身对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与施工这门课程在整个交通运输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的地位有了清楚的认识;通过教学改革,教师对多门课程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清晰的把握,能够在多门课的授课中灵活控制难度和深度,有效的提高了授课水平。其次,通过完善多媒体资料库和编制学习手册,为学生建立了系统的知识框架,提高了课堂的气氛,也激发了教师授课热情;通过优选课题,多个实践环节结合等手段,改边设计边实践的流程为提前设计、有序实践、从容完善的流程,真正达到了课程实践的目的。最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自信被极大调动。课程的授课和实践在评教活动中获得了多方面的肯定。 丘靴梦镣冷稚五摄镐疮暇补续恬灵叹铜考项唤柱骄凋易鲁鲜塔腔现乖现臂稗溯搅耘岭佛卒殆超慷坠社偏亩擎钠鱼嘉洞公慌棒绣迹陆逻俄儒冰扯燕嗅宏趾鳞悟蛹遮虹枕形虾或龚匙露储黑评龋悉穷咆萧尧禄昂缆釉狼膨否队婉翱摈钓遍愈歪沉抚幢葛泅蹋沾闽唁漱痒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