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新经济地理学课件幻灯片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0157328 上传时间:2019-06-09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7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讲新经济地理学课件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第12讲新经济地理学课件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12讲新经济地理学课件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12讲新经济地理学课件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12讲新经济地理学课件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2讲新经济地理学课件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讲新经济地理学课件幻灯片(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讲 新经济地理学,第一、新经济地理学的产生; 第二、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地理学的比较; 第三、D-S竞争模型的应用 第四、新经济地理学的空间研究视角; 第五、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局限,一、新经济地理学的产生,新经济地理学是区域经济理论的前沿之一,但其并不是一门完整的学科,其研究内容散见于一些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的论著中,以Krugman 和 Fujiat (藤田)为代表。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主流经济学视乎忽略了对空间的关注,Walter Isard将经济学长期以来的传统称为“没有空间维度的仙境”,直到1990年初,“新经济地理学”的出现,才使经济学的空间维度重新受到关注。,经济学上的一些重要

2、理论如国际贸易新论、新增长理论等只有落实到空间上才能得到实证。其中,运输成本就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运输成本意味着不完全竞争和报酬递增的市场结构,然而长期以来,经济学的基本框架都是以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为基点。因此,厂商层次的报酬递增难以与竞争性的一般均衡相容,被排除在主流经济学之外,所有隐含报酬递增的地理聚集只能用马歇尔的外部经济来解释。,1977年Dixit-Stiglitz(D-S)建立了垄断竞争模型以及其后新贸易理论、新增长理论对该模型的应用,使得经济学对处理报酬递增的现象不再难以驾驭。除此,计算机的发展可以给出非线性方程的数值解,这对探讨包含报酬递增的经济问题有很大帮助,因为可以通过数

3、值解来观察到非线性方程组后面的,难以通过推理了解到的经济故事。 复杂科学的兴起、报酬递增思想的渐入人心以及相应模型处理手段的建立和发展,计算机科学的技术进步都为经济学探索“经济空间”的含义提供了理论上和技术上的支持,新经济地理学正是这样一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被Krugman称为“新经济地理学”(New Economic Geography)的经济学流派,之所以冠之“新”,不是因为其所研究的问题具有新意,而是将厂商层次的报酬递增、外部经济等纳入到了一个一般均衡的框架中。 从消费者行为看,新经济地理学仍是一定预算约束下的效用最大化。,克鲁格曼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货币危机与汇率变

4、化理论。他创建的新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解释了收入增长和不完善竞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他的理论思想富于原始性,常常先于他人注意到重要的经济问题,然后建立起令人赞叹的深刻而简洁优雅的模型,等待其他后来者的进一步研究。他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贸易理论家之一,1994年对亚洲金融危机的预言,更使他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如日中天。 1991年,他成为MIT经济系获得克拉克经济学奖的第五人。2008年,克鲁格曼获得该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1967年,在他24岁的那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哲学搏士学位,此后先后工作的大学包括: 耶鲁大学(19701974年) 斯坦福大学(1974年1976年) 牛津大学(19

5、761979年) 普林斯顿大学(19791988年) 斯坦福大学(19882001年) 哥伦比亚大学(2001年至今)。 1979年,他获得了美国经济学会两年一度的约翰贝茨克拉克奖,该奖项用于表彰对经济学作出杰出贡献的40岁以下经济学家。 2001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现任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二、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的比较,1、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的不同理论假设及结果。 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一个最显著的差别在于:新经济地理学采用不完全竞争、报酬递增和多样化需求假设;传统经济地理学采用完全竞争、报酬不变(或报酬递减)和同质需求的新古典假

6、设。,传统的经济地理学认为,在区域之间不存在基本差异的情况下,运输成本的存在将导致经济活动沿空间均匀散布,运输成本的变化对厂商区域抉择的影响是线性单调的。 20世纪初,马歇尔(Marshall)用“外部经济”这一说法笼统地解释经济集聚。这种外部经济表现为厂商层次的规模报酬不变,而社会性的报酬递增。 在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下,用外部经济和产业联系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产业集聚,但是,人们却不清楚这种外部经济源于何方。,新经济地理学的长处恰恰在于他能够解释传统经济地理学多不能解释的问题。通过采用D-S垄断竞争框架,新经济地理学讲述了一个具有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故事。 在新经济地理学中,宏观层次的外

7、部经济有其确定的来源或微观基础,厂商层次的报酬递增通过产业联系转化为市场范围的外部经济。,2、内生与外生的区别 传统经济地理学模型大多是外生性的模型,比如杜能、克里斯塔勒和廖什模型。他们在研究城市和经济集聚时都将其视为事先给定,回避了对城市和集聚的解释,也无法说明外部经济有何而来。也并没有说明为什么一个部门的厂商趋向于群集在一起,导致区域专业化。 相反,经济地理学模型是内生性的,他们不需要通过外生差异(如自然条件的利弊)来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新经济地理学模型通过报酬递增、运输成本、产业联系及市场外部性之间动态、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可以内生出经济活动沿地理空间依倒U型轨迹演化的规律,即使是从原

8、本非常相似的国家、地区或城市也可以内生出这样的规律。 新经济地理学模型还可以通过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和区域之间内生的工资差异来解释产业向不同地区或国家的渐次扩散。,3、对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不同程度的解释力 “累积性因果关系理论”认为:存在地区间不平等的条件下,“经济力和社会力的作用使有利地区的累积扩张以牺牲其他地区为代价,导致后者的状况相对恶化并延缓它们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导致不平衡状态的强化。 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都试图运用循环累积因果关系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城市的产生,但两者对循环累积因果关系背后驱动因素的解释是不同的。,传统经济地理学,驱动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是所谓的“外部经济”,但

9、产生“外部经济”的“黑箱”里面到底是什么,无人得知。 新经济地理学假定外部性是由厂商层次上的规模经济,并参与市场交互作用的结果,它所关注的外部经济主要是在微观层次报酬递增条件下的市场外部性,单个厂商层次的报酬递增通过市场外部性与产业间联系触发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市场规模的扩大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和产品细分,扩大的市场支持更多的厂商以更低的成本规模专业化生产细分产品,增加的市场外部性对更多的厂商形成吸引,从而激活 “市场扩张生产专业化/产品细分外部经济加强分工深化/厂商集聚市场扩张” 累积循环过程。,三、D-S垄断竞争模型的应用,在D-S模型提出以前,由于内部规模经济模型的求解极为复杂、且一般不

10、能求出均衡解(从而更无法进行福利分析和比较),人们不得不借助于外部性、溢出效应和边干边学等似是而非的概念,将研究局限于外部规模经济的分析。 不论是经济理论本身还是对经济现实的解释,都要求一种能够对内部规模经济和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进行严格分析的理论框架,D-S模型则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简洁的基本方法。,D-S 模型把规模经济、产品种数、消费者的多样化偏好、垄断竞争纳入了一个均衡框架。假定一个经济中的消费者有多样化偏好,即他消费的产品种类越多,其效用水平也就越高。但是由于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有限的资源,当消费品种类增加时,每种消费品的生产规模就会缩小,这与规模经济相结合意味着每种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升,

11、价格上升,使消费者效用下降。 所以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选择的两难冲突可以用来决定消费品种类数。,消费者决策在D-S模型中: 其中,U为效用水平,Xi为产品i的消费量,Pi为产品i的价格,为劳动者价格,为替代参数,越接近1,表明产品之间的差异性越弱,可替代性越强;反之,如果越接近0,表明产品之间的差异性越强,可替代性越弱。,在消费者效用函数的表达式中,如果消费者对每种产品的消费量Xi都相等,则 其对产品的导数 即,效用水平是产品总数的增函数,消费的产品种类越多,效用水平越高。这里体现了消费者对产品多样化的偏好。,生产者方面,D-S模型的垄断竞争体现在,因产品的生产时有规模经济的,如果有两个厂商生

12、产同一产品,则某一厂商可以通过扩大规模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降低产品价格将竞争对手挤出市场。 这样,每一差别化产品只能由一个厂商生产,这体现了垄断的特征。但是,这些差别化生产又具有一定程度的可替代性,而且存在着其他厂商自由进入市场的可能,厂商不能垄断定价,因而这种隐含的竞争使得厂商在支付了各生产要素成本后的利润为零。,(1)D-S模型在新贸易理论中的应用,在1980年后,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一场变革:考虑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和多重均衡的新贸易理论出现了。赫尔普曼 & 克鲁格曼合著的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标志着新贸易理论的确立。 传统的贸易理论完全用国家间的差异,特别是它们生存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来解释国

13、际贸易。这意味着两个国家越相似,则他们之间的贸易量应该越小。然而,事实上,世界贸易的将近一半是在相对要素禀赋比较相似的工业国家之间进行的。为了解释这个现象,新贸易理论采用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相异产品等概念和思想来构筑新的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的核心是采用了D-S模型,利用D-S模型的垄断竞争、差别化产品和多样化偏好等的相互作用来解释国际贸易。新贸易理论较传统贸易理论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超越: (1)国家间的相似产品的贸易是因为从报酬递增获利的专业化而不是国家间的要素禀赋差异; (2)专业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历史的偶然。某个产业的特别区位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确定的和历史依赖的,但是,一旦专业化模式建

14、立起来,无论是什么原因,该模式将通过累积过程而“锁定”;,(3)生产要素的需求再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将依赖微观水平的生产技术条件,要素需求的演化不能预先知道; (4)相对于传统贸易理论倡导的自由贸易的模式,新贸易理论提倡使用贸易政策的可能性,战略性的贸易政策可以引导一个国家转向其偏好的国际经济专业化模式。,(2)D-S 模型在新增长理论中的应用,新增长理论是由罗默和卢卡斯创立的。 罗默认为产品种类数的增加会导致生产率的上升。然而,中间产品种类数是由市场内生决定的,随着中间产品种类数的内生增长,从而实现了经济累积增长的过程。 中间产品部门生产中间产品的过程是这样的,生产某一中间产品i的厂商必须投资单

15、位最终产y来进行研究,以发明产品i。一旦发明后,厂商可以取得专利,因而获得市场垄断权。,在新增长模型中,不同中间产品又具有可替代性,多以厂商的自由进入使得中间产品未来总利润的贴现值刚好等于发明产品i的投资。 新增长理论将D-S模型动态化,所以成为D-S模型的时间版本。,四、新经济地理学的空间视角,1、经济发展的空间分析 经济地理学认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是集聚力和分散力的相互作用。集聚力不仅存在于一个国家内部地区之间,而且也存在于国家之间。 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的形成和演变一定程度上是取决于促进企业集中化生产的集聚力,以及与运输相关促进企业分散化生产的分散力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新经济地理学强

16、调国家或地区历史演化路径,或依赖于初期的发展状态,即所谓的“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 在初期条件基础上,由开始的较小差异,沿着该路径发展会带来巨大的差异。一个行业在某地区的集中具有历史原因和偶然性,某个企业家的成功,会导致其他人的模仿和发展,最终形成该行业的地区集聚,但这个集聚过程需要时间,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促使行业地区集聚因素主要是相关劳动者的集聚,专业化的中间产品供给,以及技术的波及等。,2、国际贸易空间的研究视角 新经济地理学认为,如果从事制造业的劳动者可以自由流动,并且他们主要向高工资的地区流动,其结果是: (1)当运费和其他贸易费用较低,制造业部门将在一个地区不断集中; (2)当运费和其他贸易费用超出由于集中生产所带来的收入递增的效果,那么,集中的趋势会减弱,可能会出现分散布局的趋势。 新经济地理学主张,包括运费在内的贸易费用与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利益两种之间的关系是决定企业集聚和分散的主要动力机制。,3、城市的空间思维 与农村比较,城市拥有更多的劳动者和企业,这也就意味着城市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需求将不断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