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叶可调风机培训教材要点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152449 上传时间:2019-06-09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叶可调风机培训教材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静叶可调风机培训教材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静叶可调风机培训教材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静叶可调风机培训教材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静叶可调风机培训教材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静叶可调风机培训教材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叶可调风机培训教材要点(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N系列静叶可调轴流风机培 训 教 材CPMW成都电力机械厂AN静叶可调轴流风机结构介绍AN风机技术引进概况AN系列静调轴流式通风机(简称:AN风机)是成都电力机械厂1987年从联邦德国KKK公司引进的专有技术、是由电力部根据我国电力工业的迫切需要向国家申报、经国家经委批准的技术引进项目,并被列为国家计委重大新产品项目。1990年成都电力机械厂用引进技术制造的AN静调轴流风机考核样机即国家重大新产品-大坝电厂300MW机组锅炉引风机投入运行,同年通过了德国专家的质量认证,在技术及制造质量上完全符合该公司的相关质量标准,并在1992年经中国电力工业部鉴定验收合格。该类型风机已被很多电厂的大型机组

2、(特别是在引风机及增压风机上)采用,使用效果良好,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并得到用户的高度赞赏,其业绩已近二千台。 AN静调轴流风机的名称、定义 A N 30 e 6 ( V 19 +4)l 安装角度l 叶片数l V型叶片(等强度、固有频率高、压力系数高)l 叶轮直径加6个机号得扩压器出口尺寸l 德文eins(英文one)一种叶片l 机号(R40系列)l 非机翼型(板型 no)l 轴流风机(axial fan)运行原理能量转换过程: 电机 叶轮、后导叶、扩压器电能 机械能 (流体)静压能和动能AN系列轴流通风机是一种以叶轮子午面的流道,沿着流动方向急剧收敛,通过叶轮的作功,气流速度迅速增加,从而

3、获得动能,并通过后导叶将烟气的螺旋运动转化为轴向运动而进入扩压器,并在扩压器内将烟气的大部分动能转化成系统所需的静压能的轴流式通风机。根据其工作原理,通称子午加速风机。风机结构示意图D2集流器可调前导叶D1集流器 将机械能转化为动能,通过叶轮对气体作功获得所需的动能和静压能。与可调前导叶配合,可进一步改善风机性能和提高风机效率,其效率可达到0.780.86。叶轮 主要作用是改变气流方向,同时收敛进气室,改变气流流动状况,使气流在进入集流器之前更为均匀进气箱扩压器 主要作用是改变经叶轮流出的气流方向,克服气体流动损失。气体经过后导叶扩压整流后,使气体轴向流出,提高了局部负荷效率。后导叶 主要作用

4、是使气流在进入叶轮前产生负预旋,可调节风量、风压、改善风机性能和提高风机调节效率。 主要作用是使气流进一步加速,降低流动损失,使气流能均匀的充满叶轮。 主要作用是使气流加速,降低流动损失,使气流能均匀地充满可调前导叶。 主要作用是随着通流面积的增大,气体逐渐减速,将气体的动能转变为所需的静压能。 转动组冷风管路 该风机采用的是空气冷却,若电机不用油站,那么整台风机无油无水,非常利于环境文明达标和检修维护。 39润滑管路 风机采用的是油脂润滑方式,不需要油站,加油方式是每隔一个月,用专用脚踏式注油器加油一次,每次只需加油100-150克。进出口膨胀节 、护轴管、活节、可调前导叶芯筒等失速报警装置

5、l 在风机叶轮前机壳上设有一对差压取样管,与就地差压开关一起构成一套,其设定失速报警值为50mbar,当该压差值达到50mbar时,差压变送器将差压信号远传至DCS系统风机报警,此时通过DCS系统微调前导叶叶片开度,从而避开失速区,使风机回到正常工作区域运行。 l 失速报警装置一般在43%开度以上才投入使用,在43%开度以下解列。l 失速报警装置只设置报警不设置跳机。振动测量装置l 风机配置有振动监测装置,其测振探头安装在风机机壳中分法兰上,反映放大后的轴承振动值,在实现轴承振动监测的同时,也实现了喘振保护。热工测点布置叶轮的防磨处理、修复及更换l AN风机的磨损部位主要在叶尖处,而叶根及焊缝

6、处的磨损轻微,不会出现叶片断裂的现象(从电厂已运行的数百台AN风机得到证实)。即使如此,考虑到机组在运行中除尘、除灰系统可能出现的不正常状况造成对风机的磨损,我厂在引风机叶轮叶片易磨损区域喷熔高硬度耐磨合金镍基碳化钨来提高叶轮叶片的耐磨性能和使用寿命。考虑到机组在运行中可能会出现除尘、除灰系统长期工作不正常或煤质状况较差等情况,叶轮叶片会因长期工作而出现因磨损严重不能在现场修复的现象,此时可将叶轮返回工厂更换叶片,AN风机每个叶轮可更换3-4次叶片。AN风机的流量全压测试图(仅供用户参考,一般不在供货范围)AN静叶可调轴流风机工地安装总 述:l 安装前应详细阅使用本说明书和装配图纸,对照实物了

7、解结构,掌握其调整方法。l 该类风机安装的一般性规律,即是以机壳装配(后导叶和叶轮外壳)为基准和固定端;其进气箱和集流器,前导叶为向前(近电机方向)热膨胀滑动端,其扩压器和扩压器芯筒为向后(远电机方向)热膨胀滑动端。 安装顺序步骤和要求l 1将全部机件存放于基础附近,清理脏物,除去毛刺,准备起吊设备。l 2基础清理干净,检查各部分基础标高,各基础孔尺寸;将各部分垫铁,基础板与支腿连接后安放好(指进气箱和扩压器),基础板找平,检查标高。l 3将机壳装配(后导叶组件与叶轮外壳组件)并在一起联好后吊入预定位置,穿好地脚螺栓.用框式水平仪找正机壳装配的垂直度和水平位置度。同时,保持机壳轴线与风机进出口

8、管道一致。l 注:对于机壳装配也可将基础板与底板用4-M20(M24)螺栓连接好,并穿好地脚螺栓后,一起吊入预定位置放于上,用框式水平仪找正机壳装配的垂直度和水平位置度。l 6依次联接小集流器,前导叶组件,大集流器,进气箱各部件下半部。注意:按要求在法兰间加密封材料,其进气箱支腿和园弧板调整好位置后电焊点牢.注意在前后支腿点焊以前应严格保证其机壳装配的垂直度,防止外悬重力过大,防止倾斜及机壳装配地脚螺栓松动,如吊装就位时不能及时点焊支腿的情况下,应用枕木和千斤顶支牢,以保证安全。l 4粗找正后,可对后导叶组件和叶轮外壳组件的基础进行一次灌浆,垫铁外露,水泥达到规定硬度后,复查找正情况(二次找正

9、),无误后将垫铁与底板焊接,然后紧固地脚螺栓达到所需力矩。l 5将扩压器外壳下半部分联好后吊入预定位置,一面与后导叶外壳法兰螺栓相连,另一边的支腿园弧板与支腿和扩压器外壳分段点焊,焊牢。 l 7按总装图要求对进气箱滑动支腿和扩压器滑动支腿安装。注意螺栓头部外露部分适当加长,以后要加一滑动压板位置(如总装图示)。支腿和支腿圆弧板焊接时注意对称分段焊接,以减少焊接变形。l 焊接支腿和调焊接支节园弧板,焊接时注意对称分段焊接减少焊接变形。l 8安装主轴承座,按要求加装防松垫,按规定力矩拧紧联接螺栓;拧紧后按图安装径向测温元件(注:安装前应再次检测测温元件是否完好无损)。l 按图安装前后冷风罩和和轴向

10、测温元件(注:安装前应检测是否完好),其中锥形冷风罩上半部分最后装。l 9吊装叶轮,按规定力矩紧固压盖螺栓,盘车检查轮毂与后导叶芯筒间的轴向间隙,叶顶与机壳内壁间的径向间隙尺寸(见总装图)。l 注:步骤79,一般在制造厂已完成。但应按照成都电力机械厂AN通风机现场安装项目审核清单的要求检查有关项目。l 10吊装叶轮侧半联轴器(Form03)与叶轮连接,按规定力矩拧紧螺栓。l 11按图示安装电机端联轴器(Form01),将电机粗定位于预定位置。l 12吊装传扭中间轴,其拧紧力矩应达到要求.吊装前建议在电机端准备一个门形架,l 其转轴与叶轮端联好后,另一端用滑轮吊在门形架中,调好高度,尽早与电机端

11、联轴器联好。l 注意:在吊装过程中当叶轮端联好后,另一端偏移距离不得超过5mm。否则将对膜片联轴器的弹性性能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可能造成联轴器损坏。l 13按AN系列轴流风机转轴系找正原理示意图:以叶轮端半联轴器和电机主轴水平为基准,找平找正。应保证叶轮端后导叶组件中主轴承座位置的热膨胀补偿量,即电机水平位置的预抬量(具体数据见总装图)。l 应以两个联轴器膜片间的张口值来保证,其张口值大小,可通过计算得知;按一般的比例,其张口值约为0.20mm(因烟气温度也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即可。l 14电机基础.进气箱、扩压器基础二次灌浆,达到规定硬度后拧紧地脚螺栓,复查张口数值。l 15组装扩压器芯筒,传

12、扭中间轴护管,轴封筒等。l 18调整前导叶开启程度应基本保持一致,建议在0度时(即前导叶轴心线与主轴中心线平行时)调整和检查。l 19安装前导叶操作执行机构,注意叶片开启,机壳外的指示执行器的指示应保持一致。l 20按图纸要求安装冷却风机、加油装置、现场测温、测振装置、防喘振报警装置(若有)等(具体见各装配图)。l 21安装进出口膨胀节、内外保温防护层、整个风机与管道系统连接。 l 16组装冷风管护筒,冷风管路安装,油管安装(见所供冷风管和油管安装图)。l 17进气箱、大集流器、前导叶、小集流器等上半部.扩压器上半部安装.注意各法兰之间加装密封材料,须现场封焊的圆法兰及对口板处不加密封材料。(

13、参见风机总装图)l 22轴向预拉量的调整(见AN系列轴流风机转动组装配示意图)l 由于该类风机在热态工况时,烟温较高,传扭中间轴较长,其轴热膨胀量较大(约510mm).因此在冷态安装时应将单个联轴器.安装间隙比自然间隙预拉开2.55mm其具体预拉量见总图,方法按总图及联轴器装配说明进行。基本找正完成后,联轴器预拉开前复测张口Ymax、Ymin尺寸(见AN系列轴流风机转轴系找正原理示意图),计算轴向位移a1(a1=( Ymax+Ymin)/2-Y ,a1为正是拉开量,a1为负是压缩量)。然后将其调整垫拆下(见AN系列轴流风机转轴系找正原理示意图),此时可进行电机空载试运.在试运中注意观察电机轴头是向前(或向后)窜动情况。l 若基本找正时,联轴器无轴向位移(a1=0),且电机轴头无轴向窜动,则应当将调整垫厚度车去一部分(车去的厚度应等于两端联轴器预拉量的总和)。l 若基本找正时,联轴器有轴向位移(a10),且电机轴向风机侧窜动,车去的厚度=预拉量总和+电机轴窜动量-联轴器位移a1;若电机轴向电机侧窜动,车去的厚度=预拉量总和-电机轴窜动量-联轴器位移a1。l 总之在考虑了初装时的原始预拉量(或预压)的情况.再考虑电机主轴在静态和转动时的窜动情况.通过车削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