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150116 上传时间:2019-06-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安全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安全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安全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安全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安全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3700所属学科门类:工学所属一级学科:安全科学与工程所属院系: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一、培养目标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乐观进取,勇于创新,对国家和社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掌握坚实的“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理论研究前沿及发展方向。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解决安全科学与工程领域实际问题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并进行初步的学术交流。具有正确的择业观念和强烈的创业意识,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身心健

2、康,能够胜任日常工作。二、研究方向1、安全管理工程2、机电与特种设备安全3、消防安全4、职业卫生三、学习年限学制为3年,最长修业年限(含休学)为5年。达到学校提前毕业条件的,可以申请提前一年毕业,并须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达到学校硕博连读条件的,可以申请硕博连读资格,审核通过后可以提前1年进入博士阶段学习。四、培养方式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按照学科方向组成指导小组集体指导。导师负责研究生日常管理、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选课和参加实践、创新活动;指导开题、科学研究和毕业/学位论文等。指导小组提出制订和调整研究生培养计划的方案、指导文献阅读。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导师(组)的指导作用,又

3、要特别注重硕士生自主学习、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与德国斯坦恩拜思大学、高雄第一科技大学等建立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和在北京城市系统工程中心、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等单位建立的研究生产学研实习基地的运营,为研究生提供开拓研究视野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充分发挥校内外双导师机制的作用,提高学术型研究生的科研创新竞争力。五、课程学习与主文献研修课程学习总学分为38学分,其中必修课为25学分,专业选修课为9学分,任意选修课为4学分。根据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学习可采取以课堂系统讲授或专题讲授为主,结合课外阅读,课堂讨论等形式。每门课程结束,进行课程考试,考试方式为笔试(闭卷或开卷)、口试、课程论文

4、等形式。公共课与学科基础课原则上应采取笔试(闭卷或开卷)的形式。必修课成绩按百分制记分。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应补修2门本科阶段核心课程,补修本科生课程成绩必须合格但不计学分。课程设置见附表“硕士研究生教学计划”。在导师(组)指导下,研读本专业的阅读书目,必读书目的研读纳入中期考核,见附件“硕士研究生阅读书目”。六、中期考核中期考核是在研究生课程学习结束后,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学习成绩、政治思想、科研能力、必读书目阅读情况等方面进行的一次中期考核。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在第三学期完成。中期考核的要求参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细则。七、实践与创新实践与创新培养

5、环节总学分为10学分,其内容包括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科学研究活动主要项目有专业学术活动、教学实践、专业学术论文、学科竞赛等;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项目为社会调查、专业实习、“三助”活动等。本专业具体要求:1、每人至少在院级及以上级别专业学术活动中宣讲论文1次,且本人为除导师以外的第一作者。2、每人至少参加一项科研(含“助研”)活动。3、每人至少在学校(或学院)认定的学术刊物上(增刊、论文集不计)、或学校认定为核心级别及以上的国际出版物上,发表1篇与申请学位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要求第一作者或除导师之外的第一作者)。4、每人至少参加5次本专业学术前沿讲座。5、其他实践创新活动不限。对于累计超过10学分

6、者给予奖励。具体奖励内容参见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奖励制度。实践与创新学分计算方法见附表“实践与创新环节计分表”。八、毕业/学位论文硕士研究生应当在第三学期中期考核通过后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选题并做出开题报告,通过后才可进入写作阶段。具体要求参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毕业/学位论文工作规范的规定执行。九、毕业及学位授予修满规定学分,中期考核合格及以上,毕业论文经指导教师评阅通过,符合毕业的其他条件,则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同时符合申请学位条件的,论文的评审与答辩按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位授予细则及相关文件的要求执行,通过者可以获得工学学位。安全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教学计划类别课程名称学时学

7、分开课学期/平均周学时开课单位备注一二三必修课公共课研究生综合英语4833外语系学科(专业)英语3222安工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22马克思主义学院自然辩证法概论1811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基础课系统工程3222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应用数学(安全、管理类)4833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弹性力学3222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课电气安全3222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防火防爆理论与技术3222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设备安全专题4833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3222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全科学前沿1611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必修课学时、学分小计40625专业选修课安全科学基础3222安全与环

8、境工程学院可靠性工程3222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通风与净化3222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专题1611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风险管理3222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消防安全技术1611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系统安全性分析3222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人机工程专题1611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模糊数学3222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选修课学时、学分小计1449任意选修课64422非本院 ,至少有1门是全英文授课课程,比如暑期学校或国外全日制学习课程课程学时、学分合计60838中期考核毕业/学位论文实践与创新10学分补修课程安全系统工程;风险管理;电气安全工程(3选2)安全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阅读书目一、必读书目1吴

9、超.安全科学与方法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2李树刚等.安全科学原理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3安全科学与技术进展(英文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4陈海群.安全检测与监控技术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8.5 Wong,W.The Risk Management of Safety.Format 1.Woodhead Publishing,2010.6Committee on Evaluation of the Safety.Evaluation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Format 1.NATL ACADEMY P

10、R. 2009.二、推荐阅读1傅贵.安全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2孙金华.化学物质热危险性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钟俊鹏,赵子华.断口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罗云.安全行为科学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2.5贾素云.化工环境科学与安全技术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6刘铁民.中国安全生产若干科学问题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7张乃禄.安全检测技术(第二版) M.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8崔政斌,王明明.现代生产安全技术丛书机械安全技术(第二版)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9王众托.系统工

11、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0樊运晓,罗云.系统安全工程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1李庆阳.数值分析(第五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2孙熙,蒋永清.电气安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3李洪.职业健康与安全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14Alvear Daniel.Fire Safety in High Rise. Format 1. VDM Verlag,2008.15Manuele.Advanced Safety Management. Format 1. John Willey. 2008.16Mauga&Timur.A

12、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Safety. Format 1.Proquest, Umi Dissertation Publishing. 2012.17K. Kuo.Principles of Combustion. Wiley. 2005.18Human Security and Japans Triple Disasters: Responding to the 2011 Earthquake, Tsunami and Fukushima nuclear crisis. Paul Bacon, Christopher Hobson. Routledge. 2014

13、. 19David L. Goetsch. Construction Safety & Health. Prentice Hall College Div.2012.20Handbook of Fire and Explosion Protection Engineering Principles: For Oil, Gas, Chemical and Related Facilities. Dennis P. Nolan. 出版社: William Andrew Publishing; 3rd Revised edition. 2014.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实践与创新计分表项目等级或内容学分备注专业学术活动国家级及以上交流/宣读论文2/4省级交流/宣读论文1/3校内交流/宣读论文1/2科研(含“助研”)活动国家级及以上参与导师课题研究3由导师确定学分。省部级参与导师课题研究2科技创新项目(一般/重点)本人主持课题研究4/2获奖者加1学分。参与课题研究2/1专业学术论文权威期刊论文5第一作者以上述学分计,第二、三作者相应递减1、2学分。重点核心期刊论文4核心期刊论文3其他公开刊物论文2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