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章节临床血液流变学检验仪器幻灯片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0147665 上传时间:2019-06-09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1.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06章节临床血液流变学检验仪器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第06章节临床血液流变学检验仪器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第06章节临床血液流变学检验仪器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第06章节临床血液流变学检验仪器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第06章节临床血液流变学检验仪器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06章节临床血液流变学检验仪器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06章节临床血液流变学检验仪器幻灯片(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临床血液流变学检验仪器,临床血液流变学检验仪器,血液流变学是一门研究血液及其组分流动和变形规律的科学。 血液流变分析仪器(hemorheology analy-zer,HA)是对全血、血浆或血细胞流变特性进行分析的检验仪器。主要有:血液黏度计、红细胞变形测定仪、血小板聚集仪、血沉分析仪等。,第一节 血液黏度计,教学要求: 1.掌握旋转式黏度计和毛细管黏度计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及黏度计性能评价 2.熟悉黏度计调校测定原理 3.了解旋转式黏度计和毛细管黏度计性能指标、日常维护方法及常见故障排除,血液流变分析仪进展,第一节 血液黏度计,分类 检测原理与基本结构 仪器评价 主要技术指标 调校与维

2、护 常见故障及排除,内容概要:,第一节 血液黏度计,血液黏度大小直接影响到血液循环中阻力的大小,必然影响组织血液灌流量。对血液黏度测定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一、黏度计的分类,按工作原理 分为毛细管黏度计和旋转式黏度计。前者按结构分为奥氏黏度计和乌氏黏度计,后者按结构可分为筒-筒式、锥-板式、锥-锥式以及棱球式黏度计等 按自动化程度 分半自动黏度计和全自动黏度计,二、黏度计检测原理与基本结构,毛细管黏度计 检测原理:按泊肃叶(Poiseuille)定律设计,即一定体积的牛顿液体,在恒定的压力驱动下,流过一定管径的毛细管所需的时间与黏度成正比。血浆比黏度(ratio of viscosity):

3、 血浆比黏度=血浆时间/蒸馏水时间,二、黏度计检测原理与基本结构,毛细管黏度计基本结构: 包括毛细管、储液池、控温装置、计时装置等。,毛细管 黏度计,二、黏度计检测原理与基本结构,旋转式黏度计 工作原理:以牛顿的粘滞定律为理论依据,主要有以外园筒转动或以内园筒转动的筒-筒式旋转黏度计(又称Couette黏度计)和以园锥体转动或以圆形平板转动的锥板式(又称Weissenberg黏度计)黏度计。,二、黏度计检测原理与基本结构,锥板式黏度计工作原理:是同轴锥板构型,平板与锥体间充满被测样本,调速电机与圆形平板同速旋转,锥体与平板及马达间均无直接联系。当圆形平板以某一恒定角速度旋转时,转动的力矩通过被

4、测样本传递到锥体;样本越粘稠,传入的力矩越大。当此力矩作用于锥体时,立即被力矩传感装置所俘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其信号大小与样本黏度成正比。,锥-板式黏度计,二、黏度计检测原理与基本结构,二、黏度计检测原理与基本结构,基本结构: 样本传感器 转速控制与调节系统 力矩测量系统 恒温系统,三、黏度计的评价,毛细管黏度计的特点 价格低廉、操作简便、速度快、易于普及 测定牛顿流体黏度结果可靠,是血浆、血清样本测定的参考方法,三、黏度计的评价,不能直接检测某剪切率下的表观黏度 不利于研究RBC、WBC的变形性和血液的粘弹性等难,以反映全血等非牛顿流体的黏度特性,三、黏度计的评价,(三)仪器的评价与鉴定

5、,旋转式黏度计的特点 能提供所需不同角速度下的剪切率 被测液体中各流层的剪切率一致,使液体在剪切率一致的条件下做单纯的定向流动,三、黏度计的评价,可以定量了解全血、血浆的流变特性,RBC与WBC的聚集性、变形性等 操作使用较为简单,是目前血液流变学研究和应用较为理想的仪器 价格较贵,操作要求更精细,三、黏度计的评价,仪器性能评价 准确度:以国家计量标准油为准,在剪切率(1200)s-1范围内分别用低黏度油(约2mPa.s)和高黏度油(约20mPa.s)测定其黏度,要求实际测定值与真值的相对偏差3%,很重要哦!,三、黏度计的评价,分辨率:是指黏度计所能识别出的血液表观黏度最小变化量。取比容在0.

6、400.45全血测试 高剪切率200s-1状态下,能反映出比容相差0.02时的血液表观黏度的变化 在低剪切率5s-1以下状态,能反映出比容相差0.01时的血液表观黏度的变化,三、黏度计的评价,重复性:取比容在0.400.45血样,测量11次,取后10次测定值计算CV值 在高剪切率时,血液表观黏度CV3% 在低剪切率时,血液表观黏度CV5%,三、黏度计的评价,灵敏度与量程: 测力传感器应具有10mPa灵敏度才能测定1s-1的血液黏度 恒定剪切应力的黏度计,这一控制范围包括100mPa1000mPa,太重要了!,四、黏度计主要技术指标,性能指标 黏度测试范围剪切率变化范围黏度值重复性CV3准确度3

7、%等 测试参数 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沉红细胞压积等,五、黏度计的调校与维护,毛细管黏度计的调校与维护 仪器调校:用重蒸馏水在37时测得时间比D=(t- t。)/ t。,要求D1% 仪器维护:残留液处理,毛细管污染处理温度控制,五、黏度计的调校与维护,旋转式黏度计的调校与维护 仪器调校:用国家计量单位所标定的标准牛顿油,按仪器说明进行标定。日常工作中也可以用重蒸馏水检测仪器,看水的黏度是否为0.69mPa.s(37) 仪器维护:电压稳定、机芯防尘、及时清洗测试头和剪血板及剪血锥,六、操作中常见故障及排除,1.“不能测试”的常见原因及处理办法 2.“突然停机”的常见原因及处理 3.测试数据与平时相差

8、太大 4.“自动冲洗仪不进水” 和“不排水”,第二节 血小板聚集仪,教学要求: 1.掌握血小板聚集仪的分类及光学法检测原理。 2.熟悉血小板聚集仪的基本结构、性能指标和维护。 3.了解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方法的发展简史及应用注意事项。,第二节 血小板聚集仪,血小板聚集仪的检测原理 血小板聚集仪的基本结构、性能指标及维护 血小板聚集仪的应用注意事项,内容概要:,血小板聚集仪概述,全自动血小板聚集仪开始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 1980年,Chrono-Log根据电阻原理设计了新的血小板聚集仪。 1994年Ozaki首先应用了激光散射粒子计数测定法测定血小板聚集。,血小板聚集仪概述,我国从20世纪8

9、0年代起开始生产血小板聚集检测仪,目前我国已经能生产功能全面、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多通道同时检测的全自动血小板聚集仪。,一、血小板聚集仪的检测原理,光学法 电阻抗法 血液灌注压法 剪切诱导血小板聚集测定法 激光散射粒子计数法 血小板计数法 微量反应板法,一、血小板聚集仪的检测原理,光学法:,二、血小板聚集仪的基本结构、性能特点及维护,光学系统、反应系统、检测系统、光电转换和放大系统、计算机处理系统,二、血小板聚集仪的基本结构、性能特点及维护,性能特点 环境要求:温度1030,湿度45%80%; 通道一致性:3%;重复性误差(CV):5% 样品用量:300ul左右; 电源:AC220V20V

10、,50Hz。,二、血小板聚集仪的基本结构、性能特点及维护,软件设计 血小板聚集仪配套的软件为主机和计算机之间双向通讯数据的传输建立了良好关系,可实现包括图文数据实时显示、储存、发送、报告和既往图文数据查询等功能。,二、血小板聚集仪的基本结构、性能指标及维护,维护和保养 (1)不论试验或清洗都不可用硬物碰电极,以免损伤电极。 (2)清洗时根据其聚集程度,可先用10%的次氯酸钠清洗,再用蒸馏水清洗,最后用生理盐水清洗,清洗完毕用无尘吸水纸吸干,插入干净的反应杯中放回检测位以免碰坏。,血小板聚集仪的主要检测指标 诱聚剂: 二磷酸腺苷(ADP) 胶原(collagen) 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

11、t active factor,PAF) 肾上腺素(epinephrine) 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 凝血酶(thrombin) 三磷酸腺苷(ATP) 瑞斯托霉素(Ristocetin) 瑞斯托霉素辅助因子(Ristocetin cofactor),三、血小板聚集仪的应用注意事项,(1)血小板聚集检测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患者准备:空腹状态,在采集标本前2周内无服用血小板抑制药物,如阿司匹林、肝素、双香豆和潘生丁等。 抗凝剂选择:选用3.2%或3.8%枸橼酸钠与血液按1:9比例抗凝,而不用其他类型抗凝剂,尤其不用肝素。 标本采集:尽量做到“一针见血”,避免反复拍打静脉、反

12、复握拳和反复穿刺。 标本运送:标本采集后30min2h内送检。避免剧烈振荡引起标本溶血,并尽快完成检测。,三、血小板聚集仪的应用注意事项,三、血小板聚集仪的应用注意事项,(2)血小板聚集仪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仪器工作条件要求: 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上,不得摇晃与振动。 所在环境应在室温1030C,相对湿度不超过80%,通风良好且无腐蚀气体。 避免阳光直晒,远离强热物体,防止受潮、腐蚀,远离强电磁场干扰。 工作电源要求电压220V22V,频率50 1Hz. 应使用稳压电源。,仪器定标:血小板聚集仪应当每年至少进行12次定标,包括光学定标和恒温装置的校准。 室内质量控制:实验室应当每天进行室内质量

13、控制,以确保仪器在正常状态下进行标本的检测。出现失控现象时,应及时发现原因并纠正。,方法学进展 自动化,三、血小板聚集仪的应用注意事项,标本检测: 严格按照实验及仪器操作程序进行实验操作,以保证结果的准确可靠。 进行测量时要保证室温在22C以上,以免样品内形成胶冻状物质而影响检测结果。 ADP等诱聚剂应存放于28C冰箱,使用的试管应为一次性产品。 稀释或溶解试剂用的生理盐水、蒸馏水等一定要纯净无污染、无热原等,以免造成对聚集的抑制。,三、血小板聚集仪的应用注意事项,第三节 自动血沉分析仪,教学要求: 1.掌握自动血沉分析仪的原理及构成。 2.熟悉自动血沉分析仪的性能指标、安装注意事项、维护和保

14、养及质控规定。 3.了解自动血沉分析仪的常见故障及维护、血沉分析方法的进展。,第三节 自动血沉分析仪,血沉自动分析仪概述 血沉自动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和方法 血沉自动分析仪的结构、性能指标及维护 血沉自动分析仪的临床应用 自动血沉分析仪的质量控制,内容概要:,血沉自动分析仪概述,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yate,ESR)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简称血沉。 红细胞沉降率的传统测定方法是(Westergren)魏氏法 。,血沉自动分析仪概述,20世纪80年代诞生自动血沉分析仪。 20世纪90年代初又开发出了18倾斜管方式的快速自动血沉仪。 目前出现了

15、动态血沉分析仪。,一、血沉自动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和方法,工作原理 红细胞的沉降过程是一个包含力学、流变学及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 。 影响红细胞沉降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红细胞的形态和大小、红细胞的变形性、红细胞的聚集性、红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红细胞压积,血浆介质和上升流动,沉降管的倾斜度等。,一、血沉自动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和方法,红细胞沉降曲线方程:,一、血沉自动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和方法,通过对红细胞沉降实践过程的记录,以及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可得红细胞沉降曲线(H-T曲线)。,一、血沉自动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和方法,一、血沉自动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和方法,仪器的读数原理 一类是血沉管垂直固定在自动

16、血沉仪的孔板上,光电二极管沿机械导轨滑动,对血沉管进行扫描。如果红外线不能到达接收器,说明红外线被高密度的红细胞阻挡,一旦红外线能穿过血沉管到达接收器,接收器的信号就引导计算机开始计算到达移动终端时所需的距离。,一、血沉自动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和方法,记录血沉管中的血液在时间零计时的高度,此后每隔一定时间扫描一次,记录每次扫描时红细胞和血浆接触的位置,并以计算机自动计算转换成魏氏法测定值报告结果。,一、血沉自动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和方法,另一类是固定光电二极管,血沉管随转盘转动。垂直置管式与魏氏法相同。18倾斜置管方式是将放入血沉管中的血样被仪器充分混匀后,试管相对于Y轴倾斜18 ,促使红细胞沉降加速,静置一段时间,光电传感器自动读出红细胞沉降值,先纪录结果后转换成魏氏法测定值。,一、血沉自动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和方法,二、血沉自动分析仪的结构、性能特点及维护,1.仪器的基本结构 血沉自动分析仪由光源、沉降管、检测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四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