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培训资材大全(890个文件)678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147413 上传时间:2019-06-09 格式:PDF 页数:91 大小:56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作培训资材大全(890个文件)678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写作培训资材大全(890个文件)678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写作培训资材大全(890个文件)678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写作培训资材大全(890个文件)678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写作培训资材大全(890个文件)678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写作培训资材大全(890个文件)67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作培训资材大全(890个文件)678(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爱因斯坦谈人生爱因斯坦谈人生 (Albert Einstein:The Human Side) 美海伦杜卡斯,巴纳希霍夫曼 编 高志凯 译 刘蘅芳 校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4 年 10 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您对该书感兴趣,请购买原版书籍! 本 PDF 专为栖息谷()家人制作使用.严禁转载! 家人 我爱我家 致读者 一提起创立了相对论的伟大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人 们往往会联想到深奥莫测的理论和难以理解的公式,好象科学家 的形象都是用神秘的符号和枯燥的数字堆砌起来的。但是,请读 一读放在你面前的这一本小册子吧!这里汇集了从爱因斯坦浩繁 的书信中摘录下来的部分片断。这些象闪光的珍珠一

2、样的文字, 为我们勾勒出一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蔼可亲、风趣幽默的肖 像。他象一位慈爱的兄长,象一位亲切的老师,又家一位忠诚的 朋友,在和我们谈论着人生,谈论着事业,谈论着友情。读过本 书的人,一定会从中得到启迪,得到鼓舞,得到教益。 这就是我们向广大中国读者奉献这本小册子的原因。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我们特地征 得周培源同志的同意,把他在纪念爱因斯坦诞辰 100 周年大会上 的报告(摘要)印在正文前面,作为本书的代序。 中文版编者 1984 年 4 月 举世景仰的科学巨匠 在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诞辰100周年大会上的报告 (摘要) 周培源 首都科学工作者聚集一堂,隆重纪

3、念伟大利学家爱因斯坦诞 辰 100 周年,是有特殊意义的。我们所以要隆重纪念爱因斯坦, 不仅是因为他一生的科学贡献对现代科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且还因为他有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为真理和社会正义而献身 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鼓舞我们为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 而奋斗的力量。这样一位举世景仰的伟大科学家,不久前在我国 却遭到凌辱和污蔑。我们今天隆重纪念他,就是要恢复他的伟大 科学家的光辉形象。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对现代物理学作出了开创性的伟大贡献。 他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自然科学家。他于 1879 年 3 月 14 日生于 德国西南部的古城乌耳姆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是电器作坊的 小业主。11

4、 岁那一年,他读了一套通俗科学读物,开始对科学发 生兴趣。第二年,他又自学了欧几里得几何。这两件事,对他以 后发展的道路产生了极大影响。 爱因斯坦厌恶德国学校的军国主义教育,1894 年只身离开德 国,放弃德国国籍,脱离犹太教,于 1895 年去苏黎世投考瑞士联 邦高等工业学校,未录取,只得转学到阿劳中学补习功课;第二 年才进联邦高工,在师范系学习物理。1902 年 6 月他在伯尔尼找 到瑞士联邦专利局技术员的职业。 1905 年 3 月到 9 月的六个月内, 他在三个不同领域中都取得了 重大突破。这就是:光电效应理论,布朗运动理论和狭义相对论。 当时他不过 26 岁,所有研究只能利用业余时间

5、来进行,而且没有 名师指导,半年内分头在三个领域中取得历史性成就,这在科学 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由于狭义相对论震动了物理学界,他从 1909 年起。先后被苏 黎世大学、布拉格大学和母校聘为教授。1914 年他到柏林担任威 廉大帝物理研究所(后改名为麦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所长兼柏 林大学教授。这是在欧洲大陆上一个极为崇高的学术职位。1933 年因纳粹迫害,他迁居美国,任普林斯顿高级学术研究院教授。 1955 年病逝于普林斯顿。 自从牛顿建立了包括运动学和动力学在内的力学体系以后, 物理学经历了将近 200 年的发展。到十九世纪末,很多物理学家 认为,物理学领域中原则性的理论问题已全部解决,所有这些

6、理 论都建筑在牛顿力学的空时观之上。换句话说,物理学的发展已 经到了顶峰。可是,当人们欢呼物理学已经到达顶峰的时候,偏 偏接二连三地出现了许多为已有的理论无法解释的新现象,如光 电效应等等。为解决这个旧理论同新实验之间的矛盾,一般物理 学家都主张在旧理论框架内进行必要的修补,但是这并不能自圆 其说。 第一个突破旧理论框架的是普朗克的量子论。爱因斯坦于 1905 年 3 月把普朗克的量子概念加以发展,提出光束的能量在传 播、吸收和产生过程中都具有粒子性,即量子性。他的这个理论 圆满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获得了 1921 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奖金。 1916 年,他总结了量子论的发展,从玻尔 1913 年

7、的量子跃迁概念 推出普朗克 1900 年的辐射公式,同时提出了受激辐射概念,为六 十年代成长起来的激光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爱因斯坦在 1905 年完成的第二项工作是用统计学和力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布朗 运动,推导出布朗粒子位移的方均极值同单位体积中流体的分子 数目之间的关系。这一理论预见,三年后由法国物理学家佩兰在 实验上予以证实。当时,原子是否存在,是一个激烈争论的问题, 爱因斯坦和佩兰的工作给原子论提供了强有力的论据,迫使最顽 固的原子论反对者奥斯特瓦耳德也不得不公开承认原子的存在。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物理学从宏观物质运动进入微观 运动的本质的变革时期。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和布朗运

8、动的 理论是对微观物理学的创造性贡献。 爱因斯坦 1905 年完成的第三项,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是狭义 相对论。狭义相对论在本质上改变了牛顿力学的空时观,揭示了 作为物质存在形式的空间和时间统一成一个四维空时,揭露了力 学运动和电磁运动在运动学上的统一性。在狭义相对论运动学上 建立起来的动力学,是适用于物质高速运动的规律。这个动力学 把牛顿力学作为低速运动理论的特殊情况包括在内,并且进一步 揭露质量和能量的相当性,并为四十年代开始实现的原子能的利 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狭义相对论建成后,爱因斯坦立即进一步探索加速运动的相 对性。1907 年,他根据引力场中一切物体都具有同一加速度这一 实验事实,提

9、出均匀引力场同均匀加速度的等价原理。再经过八 年艰苦的努力,在他的老同学、数学家格罗斯曼的帮助下,终于 在 1915 年 11 月最后建成了广义相对论,包括等效原理、广义相对 性原理、引力理论和质点动力学。 根据广义相对论的引力论和运动方程,爱因斯坦推断在引力 场中传播的光线将要发生弯曲。这一预见在 1919 年由英国天文学 家在日蚀观察中得到证实。这结果一发表,全世界为之轰动。当 时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汤姆孙称誉爱因斯坦的理论是“人类思想史 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1920 年,英国哲学家罗素来中国讲学, 多次赞扬列宁和爱因斯坦是分别代表社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当 代两大伟人”。这个评价即使在近六十

10、年后的今天看来也还是中 肯的。 继广义相对论之后,爱因斯坦又开始向两个领域进行探索。 1916 年,他开始用广义相对论引力论来考查宇宙问题,1917 年发 表了开创现代科学的宇宙学的第一篇论文。在这篇论文里,他根 据宇宙中充满静止物质的要求在引力方程中增加一个宇宙项,得 到了一个有限无边的静止的宇宙模型。在爱因斯坦静止的宇宙模 型发表之后,还有运动的模型的发表,而且还观测到银河系外的 星系的光谱向红端推移的规律,这在一定的程度上证实了运动的 宇宙模型的预测。 二十年代以后,爱因斯坦把他的主要精力用于探索统一场论。 这一探索始终未取得具体结果,却几乎耗尽了他整个后半生的精 力,并使他远离了当时理

11、论物理学蓬勃发展的领域量子力学。 近年来,由于把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统一起来的规范场理 论得到一系列新实验事实的支持,爱因斯坦的统一场论思想又以 新的形式显示出它的生命力。 爱因斯坦所以能在科学上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一方面由于 他坚持实践;另一方面要归功于他的哲学批判精神。他从小爱好 哲学思考,13 岁开始读康德的著作。在伯尔尼的最初三年(1902 1905 年)里,他同两个青年朋友经常晚上在一起学习、讨论各 家哲学著作,谈论哲学和科学的各种问题。 爱因斯坦所以要研究哲学,主要是为了解决物理学中的矛盾。 他的哲学主导思想可以说是:唯理论的唯物论。正是这种思想使 他不苟同于以玻尔为首的哥本哈

12、根学派对量子力学的哲学解释, 并同他们长期论战。 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和一位富有哲学探索精神 的杰出的思想家,同时还是一个正直的、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 他深切体会到一个勤恳的科学工作者的劳动成果对社会将会产生 怎样的影响,一个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对社会要负怎样的责任。他 一心希望科学造福于人类,而不要成为祸害。他一贯反对侵略战 争,反对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和种族歧视,为 人类的进步进行坚决的斗争。凡是他所经历的重大政治事件,他 都要公开表明自己的态度;凡是他所了解到的社会黑暗和政治迫 害,他都要公开谴责,否则,他就觉得是“在犯同谋罪”。这突 出地表现在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同

13、德国纳粹的斗争和五十年代同 美国麦卡锡分子的斗争。一个在自然科学创造上有历史性贡献的 人,对待人类社会问题如此严肃、热情,历史上没有先例。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爱因斯坦致力于恢复和加深各国人 民之间相互谅解的活动,访问了很多国家。1922 年 11 月他赴日本 讲学,来回途中两次船过上海,共停留了三天。当时正是五四运 动过后不久,他目睹水深火热中的中国劳动人民的苦难,引起了 深切的同情和强烈的不平。爱因斯坦是中国人民的朋友,他的名 字对中国广大知识分子来说是熟悉的,并且是亲切的。我们不会 忘记,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一再向全世界各国呼吁,要 用联合的经济抵制的办法来制止日本对华军事

14、侵略;也不会忘记 1937 年他为“七君子事件”所作的正义声援。 1955 年 4 月 18 日,爱因斯坦离开了人间。遵照他的遗嘱,他 去世后,骨灰被秘密保存,不发讣告,不举行公开葬礼,不建坟 墓,不立纪念碑。但他永远为人们所纪念。 爱因斯坦一生的科学成就是极其辉煌的,他在科学史中的地 位只有哥白尼、牛顿和达尔文等可以相比拟。但是,他从来不固 步自封,永远不满足于自己已经取得的成果,永远虚怀若谷地不 断向前探索未知的真理。他辛辣地嘲笑那些自以为有权就有真理 的人,说“谁要是把自己标榜为真理和知识领域里的裁判官,他 就会被神的笑声所覆灭。” 爱因斯坦从青年时代起就自称是社会主义者,虽然他关于社

15、会主义的一些论点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但其中有不少见解是切 中时弊、十分有价值的。比如,他在 1949 年发表的论文为什么 要社会主义?的结尾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计划经济还不就是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本身可能伴随着对个人的完全奴役。社会主 义的建成,需要解决这样一些极端困难的社会政治问题:鉴于 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的高度集中,怎样才有可能防止行政人员变 成权力无限和傲慢自负呢?怎样能够使个人的权利得到保障,同 时对于行政权力能够确保有一种民主的平衡力量呢?”经历了林 彪、“四人帮”残酷摧残之后,我们痛切地感觉到这个问题的严 重性和迫切性,它也正是马克思和列宁所以要提出和强调“巴黎 公社原则”的原因,

16、确实是一切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国家所面 临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爱因斯坦离开我们已将近四分之一世纪,但是他的科学研究 的成果,他的思想的光辉,他的道德的力量,依然活跃在人间; 他所开创的科学的新纪元对整个人类生活的深远的历史意义,越 来越为人们所认识。我们今天隆重纪念他,就是要继承和发展他 终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学习他不怕艰难险阻,不畏强权暴力,甘 为真理而献身,为正义而自我牺牲的崇高品德;学习他不迷信权 威,不盲从旧传统,只服从真理,实事求是,敢于独立思考,敢 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学习他在科学道路上永不固步自封,永不自 满自足,始终一往无前的探索精神;学习他崇尚理性,关心人, 尊重人,反对偶像崇拜,反对专断的民主精神,学习他言行一致, 表里一致的坦白胸怀;学习他为追求真理和为人类谋福利的目标 始终如一的人生态度。 原出版者前言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终于计划出版一套约为 20 卷的学术性的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文集 。这是一项规模宏大的工作,要好 多年才能完成,但初步工作已在着手进行。在编纂这部文集的过 程中,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