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7,Production and Growth,在本章中,你将…,看到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生活水平)(以人均GDP表示)如何不同 (P289-P291) 考虑为什么生产率是一国生活水平的关键决定因素 (P292) 分析决定一国生产率的决定因素: 人均物质资本、人均人力资本、人均自然资源、技术知识(P293-294) 考察一国的政策如何影响其生产率增长 鼓励储蓄与投资、教育、研究与开发、自由贸易、产权与政治稳定、控制人口增长(P297-304,可见:本章重点就是生产率,围绕生产率的一系列问题: 1、“一国的生活水平主要取决于其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2、生产率的四个决定因素;3、公共政策如何促进这四个决定因素的增长从而促进生产率增长,前言,经济学十大原理之八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其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 The standard of living depends on a country’s production 生活水平--收入(人均收入)——人均GDP(回忆前章:收入的衡量) 人均GDP及其增长率 不同国家间人均GDP(生活水平)差异很大,不同国家人均GDP增长率也大不相同。
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每周平均食物支出:339.48美元 家庭主要菜式:奶酪酱汁虾肉、鸡肉、烤肉排、匹萨饼,一个普通的墨西哥家庭 每周平均食物支出:1862.78墨西哥比索,折合189.09美元 家庭主要菜式:匹萨饼、意大利面、蔬菜,,一个普通的马里家庭: 每周平均食物支出:17670马里法郎,折合26.39美元 家庭主要菜式:纳托姆家常米饭,,附:伊斯特林悖论,伊斯特林悖论是由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理查德·伊斯特林(Easterlin)在1974年的著作《经济增长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快乐》中提出,即:通常在一个国家内,富人报告的平均幸福和快乐水平高于穷人,但如果进行跨国比较,穷国的幸福水平与富国几乎一样高,其中美国居第一,古巴接近美国,居第二 伊斯特林悖论另外又称为“幸福—收入之谜”或“幸福悖论”现代经济学是构建于“财富增加将导致福利或幸福增加”这样一个核心命题之上的然而,一个令人迷惑的重要问题是:为什么更多的财富并没有带来更大的幸福?而这就是“幸福—收入之谜”或“幸福悖论”的表现一、Economic Growth Around The World(P290),,附:世界最富与最穷的国家,世界上最富的十个国家 (2006年公布) 国家/人均财富(单位美元) 1瑞士 648,241 2丹麦 575,138 3瑞典 531,424 4美国 512,612 5德国 496,447 6日本 493,241 7奥地利493,080 8挪威 473,708 9法国 468,024 10比利时 卢森堡 451,714,附:世界最富与最穷的国家,世界上最穷的十个国家 国家/人均财富(单位:美元) 1埃塞俄比亚1965 2尼日利亚2748 3布隆迪 2859 4刚果 3516 5尼日尔 3695 6尼泊尔 3802 7几内亚比绍共和国3974 8莫桑比克4232 9乍得 4458 10马达加斯加5020,由上表可见:,以人均实际GDP衡量的生活水平,国与国之间差距很大(如:美国与中国、美国与孟加拉国) 贫富是会易位的(观察英国、日本的位置) 长期中的决定因素在于增长率(观察日本)。
增长率的微小差异在长期内会产生惊人结果参考资料:复利计算与70规则,复利:“利滚利” 区别于单利——单利只以最初本金计利 例如——2%的增长率差异在复利下40年后是两倍多的差别 70规则的简单计算法: 复利计算下, 年增长率X%,则70/.X 年后翻一番 问题1:十七大报告提出新的翻两番目标(2020年比2000年),那么我国GDP要保持多少年增长率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问题2:中国何时能赶上美国?,二、生产率:作用及其决定因素 Productivity: Its Role And Determinants,国家间人均GDP的差异,取决于生产率的差异;国家间人均GDP增长率的差异,取决于生产率的增长率的差异 鲁滨逊的故事 回顾: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之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其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 再回顾:前一章 ,总收入=总产出 那么 人均收入=人均产出,生产率(Productivity): 一个工人每小时工作时间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数量 因此,我们应将观察到的各国间生活水平的巨大差距归结到生产率及其增长率的巨大差异上 【问题与应用1】,生产率如何决定?(重点),生产率的决定因素 (人均)物质资本 Physical Capital Per Worker (人均)人力资本 Human Capital Per Worker (人均)自然资源Natural Resources Per Worker 技术知识 Technological Knowledge,生产率的决定因素,物质资本(Physical Capital) 机器、设备、厂房 是一种生产要素,能扩大生产能力。
生产是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过程现代生产离不开资本. 但资本要素是生产出来的要素 现在生产过程的投入,过去生产过程的产出,生产率的决定因素,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 人力资本: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对人力资本的理解: ——人力资本不同于劳动力 ——资本:能提高未来生产能力 不止物质资本能提高未来产出能力,人力资本也能 ——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一样,都是生产出来的要素生产率的决定因素,自然资源(Natural Resources) 自然界提供的生产投入——包括土地在内的自然资源 可再生资源 如:森林、草原等 不可再生资源 如:石油矿藏、耕地等 自然资源固然重要且是生产的必要条件 有些国家得到大自然得天独厚的优赐,如科威特、沙特 但一国拥有自然资源丰裕程度并不是高生产率的必要条件 日本——资源匮乏 .,生产率的决定因素,技术知识(Technological Knowledge) 社会对生产物品和劳务的最佳方法的了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区分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 介绍,所谓生产,就是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过程。
生产函数:表达生产的投入量和产出量之间的关系生产函数 (P294 参考资料),Y = A F(L, K, H, N) Y =产出量 A = 可获得的技术变量 (技术进步,A上升) L = 劳动量 K = 物质资本量 H = 人力资本量 N = 自然资源量 以上这些因素都与Y正相关 F( )是一个函数,表示投入如何组织起来以生产产出的函数规模不变的生产函数,许多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收益不变的性质, 规模收益不变:xY = A F(xL, xK, xH, xN) 所有投入(要素)增加一倍,产出也增加一倍,即称规模收益不变 (补充)若 xY A F(xL, xK, xH, xN)规模收益递增还是递减? 若 xY A F(xL, xK, xH, xN)规模收益递增还是递减?,得出生产率的决定因素,既然规模收益不变可表示为:xY = A F(xL, xK, xH, xN),那么 取x = 1/L,就可以得出生产率的函数 Y/ L = A F(1, K/ L, H/ L, N/ L) 其中: Y/L = 生产率(每个工人人均产量) K/L =每个工人人均物质资本量 H/L =每个工人人均人力资本量 N/L =每个工人人均自然资源量 ——可见,生产率就取决于K/ L、 H/ L、N/ L,此外当然还有技术变量A。
三、经济增长和公共政策 P297,既然如前面看到的,一国生活水平取决于其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即生产率而生产率又取决于人均物质资本、人均人力资本、人均自然资源和技术水平那么,政府应积极通过公共政策来增加这些变量,从而增大生产率,进而提高一国的生活水平!,P297—304,政府提高生产率和一国生活水平的公共政策 鼓励储蓄和投资——物质资本 鼓励来自国外的投资——物质资本 教育和培训——人力资本 鼓励研究和技术开发——技术知识 产权和政治稳定——提高生产率四个因素的基石 鼓励自由贸易——促进要素结合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均水平,储蓄和投资的重要性及其公共政策,如前面看到的,人均物质资本是决定一国生产率的重要变量 物质资本从实物的角度看,就是机器、设备、厂房——资本品(投资品)一个社会最终物品产出中既有投资品,又有消费品资源是稀缺的,“人们总是面临权衡取舍”,要增加资本品,就要相应减少当期消费品生产 从收入角度看,增加投资品和相应减少消费品就意味着,人们收入中并不能全用于消费,收入中没有用于消费的部分形成储蓄,通过金融市场转化为投资表一 增长和投资间的正相关关系,,,,,,,,,,,,,,,,,,,,,,,,,,,,,,,,,,,,,,,,,,,,,,,,,,,,,,,,,,,,,,,,,,,,(,a,),,增长率,,R,a,t,e,,1,9,6,0,–,1991,(,b,),,I,投资率,t,,1,9,6,0,–,1991,South Korea,Singapore,Japan,Israel,Canada,Brazil,West Germany,Mexico,United Kingdom,Nigeria,United States,India,Bangladesh,Chile,Rwanda,South Korea,Singapore,Japan,Israel,Canada,Brazil,West Germany,Mexico,United Kingdom,Nigeria,United States,India,Bangladesh,Chile,Rwanda,Investment (占GDP的百分比),Growth Rate (percent),0,1,2,3,4,5,6,7,0,10,20,30,40,收益递减和追赶效应——增加储蓄与投资可能面临的问题,收益递减(diminishing returns)规律:(在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资本投入量的增加,从每一单位额外投入得到的收益(产量)(即总产量增量)减少的特性。
常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附)这是个普遍规律,并不单对资本投入而言因为资本收益递减规律的存在,高储蓄率在短期内能引起高增长率,但在长期内则不能实现高增长率 【复习题5】 也因为资本收益递减规律,会存在一种追赶效应( catch-up effect ):开始时贫穷的国家倾向于比开始时富裕的国家增长更快(即使在同样的储蓄率和投资率下)吸引外资(来自国外的投资),投资是由储蓄形成的但本国储蓄总是有限的 政府能通过鼓励吸引国外的投资来增加物质资本存量来提高生产率 吸引和利用外资可以采取以下形式: 外国直接投资 由国外公司直接拥有并经营 外国证券投资(外国间接投资) 资金来源于国外(通过股票和债券等有价证券获得资金)但由国内公司经营的投资形式 ——来自国外的投资对本国GDP和GNP的不同影响问题与应用5、6】,教育,对一个国家长期的经济增长而言,教育这种人力资本的投资形式至少和物质资本投资同样重要 人力资本投资具有很高的产出率和收益率 (在美国,每一年正规教育使人的平均收入增加10% ) 教育即人力资本投资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 正外部性——财政补贴 两难问题:人才外流 .,研究与开发,技术在促进长期的生产率增长上起决定作用 应用型技术 公共政策: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 ——私人物品 基础性研究——公共物品性质 公共政策 :财政设立国家基金扶持。
案例分析 克鲁格曼的预言,1994年,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外交》杂志上撰文,指出东南亚国家的高速经济增长是没有牢固基础的“纸老虎”,迟早要崩溃历史不幸被克鲁格曼言中,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引起这个地区的严重经济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