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要点..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135374 上传时间:2019-06-0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要点..(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公共政策由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实质性政策与政府将要采取的行动有关的,会直接带给人们收益或不便,并分配相关收益或支付成本的政策类型。程序性政策 只涉及怎样采取行动或由谁来采取行动,但其可能会有实质性结果的政策类型。如利用程序性问题推动、推迟或阻止实质性的决定或政策。 公共政策分析是对政府为解决各类公共政策问题所选择的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实施效果的研究;其目的在于通过整合性与科际性的分析,发现问题的要害和症结所

2、在,帮助决策者减少决策失误,改善公共部门在决策上的低效状况,增强决策的预期性和取向性。政策主体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在西方,人们习惯于将政策主体尤其是政策制定者分为官方的主体和非官方的主体两大类,官方决策者一般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非官方参与者包括利益集团、政治党派、大众传媒、思想库和公民个人等。公共政策工具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中,要确定采取何种手段、通过何种机制来执行政策,这种手段和机制就是公共政策工具。政策工具的选择与政策选择本身同等重要,关系到公共政策能否达成预期政策目标。政策规划政策规划是指在既定原则下寻求优化方案的一系列分析和抉择活动

3、。既需要决策者的积极参与,又需要政策分析人员的密切配合。常被视为狭义的政策分析过程。且政策规划主体既有单一型又有多元型。听证制度 指权力机关特别是行政机关作出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利益的重大事项或者重大决定之前,充分听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意见的制度。 公共政策的合法性指公共政策从制定到执行的整个过程都要合乎法律的要求,不能违背法律的意旨,即公共政策过程的合法性。政策执行政策执行就是指“在一个议案成为一项政策之后所发生的事情”。或:政策执行是政策实施的具体过程,包括政策作用于目标群体以及使政策目标得以实现。政策评估 是评估主体根据一定的评估标准,通过相关的评估程序,考察公共政策过程的各

4、个阶段、各个环节,对政策产出和政策影响进行检测和评价,以判断政策结果满足目标群体需要和价值的程度的活动。政策终结就是公共政策的决策者,通过对政策进行审慎的评估后,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终止那些错误的、过时的、多余的、无效的、或引发重大不良后果的政策的一种行为。二、简答题1、公共政策的作用。 答:1.导向作用;既有行为的引导也有观念的引导;(例如:禁燃炮竹,禁燃是行为引导,保护环境是观念引导。)主要作用形式分为直接引导和间接引导;(如改革开放后的农业政策直接促进农村的发展,间接导致大量农民进城,引发交通和城市设施不足等问题。)就作用结果看:既有正向功能也有负向功能,而且正确的公共政策也可能产生负向功

5、能。(如社会保障制度养懒汉。) 2.管制功能;积极性管制:突出政策条文的正激励原则,以物质或精神方面的奖励刺激某些行为。(如计划生育政策中的独生子女补贴。)极性管制:突出政策条文的负激励原则,以物质或精神方面的惩罚抑制某些行为。(如交通法规中的违章罚款。) 3.调控功能;调节社会各种利益关系,特别是物质利益关系。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有明显的倾斜性。(如区域经济政策。) 4.分配功能;所有公共政策均涉及“把利益分给谁”的问题,及“公共政策使谁受益的问题”。2、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答:1、公共性(合法性)2、整体性(系统性、层次性)3、动态性4、规范性5、目的性6、多样性3、快速分析的基本步

6、骤: 答:确认政策问题;建立评估标准;提出备选方案;评估备选方案;展示备选方案;监督政策执行。4、思想库的作用: 答:思想库的作用主要是三方面: 生产思想:即通过政策分析与研究形成新的政策主张,并力图使这些主张得到公众的支持和决策者的青睐。 教育公众(普通百姓及精英):途径:出版书刊;在主流媒体上接受采访,发表评论;举办各种讲座、报告会、培训班;出席国会听证会,参与政策咨询。 汇集人才:培养未来的研究人员和决策者;网罗社会精英;为前政府官员提供容身之地,为新政府输送官员。5、 公共政策与政策环境的关系: 答:公共政策是政策环境的产物,二者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环境决定、制约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则改

7、造、塑造环境,具有反作用。首先:公共政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由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其次:公共政策必须适应政策环境,有什么样的政策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公共政策。如果公共政策与政策环境严重对立,公共政策必然走向失败。“中国特色”就是中国政府借鉴西方的经验时对环境的适应。再次:政策环境的变化必然导致公共政策的变化。政策环境的变化是必然的,公共政策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否则就会对社会系统的良性循环产生不利影响。最后:公共政策也并非完全是被动和消极的,它对政策环境也具有一定的能动性。正确认识和发挥这种能动作用,既是公共政策的目标,也是研究政策环境的原因。6、 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有哪些? 答:1、政治原则的偏离:政策

8、诉求应与本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一致;2、价值体系的排斥:政策诉求应与社会价值体系符合;3、政府体系的封闭:民选代表不能代表选举人的利益,沟通渠道出现问题;4、承受能力的超重:不能超出决策者的承受能力。否则易被排斥或回避;5、表达方式失当:选取了不恰当的表达方式。7、简述政策终结的障碍。 答:(1)心理方面的障碍:来自于政策制定者、执行者和受益者的阻力。如公车治理。(2)组织方面的障碍:组织的生存、扩张的需求与行为惯性。如过路费的取消。(3)社会方面的障碍:社会上反对势力的压力。如 “清退”代课教师中媒体和很多民众的舆论。(4)法律方面的障碍:法律程序很复杂。(5)资源方面的障碍:包括沉没成本和政策

9、终结行为本身的成本消耗。如 “清退”代课教师8、 什么是政策议程?一个社会问题被提到政策议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答:政策议程包括公众议程(系统性议程)与政府议程(制度性议程),也是政策议程的两个不同阶段。它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社会问题不能在公众议程上占有一席之地,它就很难加入政府议程。条件:1私人诉求;许多公共问题都是由私人问题引发的。可以通过公共媒体或非正式关系进入政策议程。2团体推动;社会中团体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时,团体必会做出反应,提出自身的利益诉求。3领袖因素;极重要的因素,作为决策系统的核心,其政策建议几乎可以自动提上政府议程。但个人色彩浓厚。

10、4体制功能;政策议程能否建立,很多时候取决于政治体制的开放程度,它规定了信息的沟通渠道和利益的表达方式。5传媒作用;非常关键。6问题本身9、简述政策主体的构成。答:政策主体尤其是政策制定者分为官方的主体和非官方的主体两大类,官方决策者一般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非官方参与者包括利益集团、政治党派、大众传媒、思想库和公民个人等。 10、评价模型有效性的一般准则: 答:(1)排列并简化现实。过于复杂或空泛都不行。(2)认定重要层面。好的模型能抓住主要矛盾。(3)符合社会现实。与现实有联系,有明确的指涉对象。(4)提供有意义的沟通。模型借助概念抽象。其使用的概念需要有实质性含义并有较一致的

11、看法。(5)指导调查与研究。(6)有可操作性,对政策进行实证分析。(7)提出一定的解释。解释性模型比描述性模型更具有研究和运用价值。11.做好政策规划需遵循的原则: 答:(1)信息原则;信息是政策规划的基础材料。其成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的全面、具体、准确和及时。(2)系统原则;政策规划工作者需要树立系统观念。考虑问题从大局着眼,去分析、研究和处理局部问题。政府决策应统筹考虑。(3)预测原则;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科学预测是保证规划成功的必要前提.(4)客观原则尊重客观规律,克服政策规划的主观随意性.(5)智囊原则;即借助外脑、发挥智库的作用.(6)择优原则;追求优化是政策规划的目标注意“霍布

12、森选择”,探索多种出路。(7)效益原则 政策规划的目的是提高效益。政策制定既要讲经济效益,更要考虑社会效益.(8)可行原则政策规划要注重可行性分析,认真考虑各种制约因素。(9)兼听原则一条重要的政策规划思想:“意见一致时不轻易做出决策”。决策者应注意:“兼听则明”(10)时效原则机不可失、时不再来。12、听证制度的含义及作用答:含义:指权力机关特别是行政机关作出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利益的重大事项或者重大决定之前,充分听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意见的制度。作用:(1)有利于保障程序公正。听证制度的引入,为公共决策制定过程中程序公正的实现提供了制度化途径。(2)有利于促进私权利的保护。听证

13、程序制度的设立,将行政主体纳入相对人监督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限制了行政主体公权力的滥用(3)有利于扩大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权利,建立听证制度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赋予公民的参与权 。(4)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听证程序通过提前支付较少的交易成本,置换更大的因违法行政而耗费的交易成本。13、目前听证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目前听证中存在的问题:(1)适用范围存在漏洞,我国目前的听证程序主要还只限于行政处罚等几项行政行为,范围极小。(2)、听证主持人的中立性不强(3)、听证代表机制尚需完善,听证相对人的信息不对称(4)、听证笔录的法律效力不清(5)、听证缺乏完备的救济与保障制度我国的听证制度的完善

14、方法(1)、明确规定行政听证范围及标准(2)、建立合理、科学的代表选任机制,平衡听证相对人的听证地位。(3)、重塑听证主持人制度。(4)、坚持“案卷排他性”原则,确保笔录的法律效力(5)、建立对听证相对人,特别是听证代表的救济和保障制度。14、简述行动学派和组织理论学派对政策执行的理解:行动学派认为:政策执行是将一项政策付诸实施的各项活动,在各项活动中,要以解释、组织和实施三者最为重要解释即将政策的内容转化为民众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指令。组织是建立政策执行机构,拟定执行的办法,从而实现政策目标。实施就是有执行机构提供例行的服务和设备,支付经费,从而完成议定的政策目标。组织理论学派认为:任何政策都是

15、通过一定的组织得以实施的。没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做依托,没有一定的组织原则做保证,任何政策目标仅能停留在构想阶段。该学派认为:政策能否有效执行,关键在于执行机构的主客观条件,主观上看能否领会政策,能否具有执行的积极性,客观上看是否拥有足够的资源,是否拥有足够的执行能力。15、 简述政策执行的功能: 答:(1)确保政策目标的实现政策目标的实现过程实际就是政策执行修正政策缺陷和弥补政策漏洞的过程,如果政策执行不具有修正和弥补功能,则一定是有缺陷的政策。(2)检验政策成效(3)为后续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政策执行的反馈功能)16、 简述政策抗拒的起因: 答:(1)合法性危机。当前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典型是统治者认为非法的,在民众看来是合法的。二者的冲突动摇了合法性的基础。(2)缺乏对政府官员的信任。缺乏信任加大公共政策的执行成本,成为公共制度建立的障碍。(3)社会心理负担过大。政策变革不能超过公众的心理承受力。心理承受力的形成因素有:理解能力、应激能力、耐压能力、平衡能力。政策执行存在偏差。偏离政策本意,导致政策对象的抗拒。(4)政策本身存在缺陷。这些缺陷是政策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受到质疑。(5)政策评估存在问题。17、简述公共政策效果评估的主要内容:基本内容由五方面构成: 答:指标-评估的先决条件。包括事实标准和价值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