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第二章节核酸幻灯片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0115098 上传时间:2019-06-08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3.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第二章节核酸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生物化学——第二章节核酸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生物化学——第二章节核酸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生物化学——第二章节核酸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生物化学——第二章节核酸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第二章节核酸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第二章节核酸幻灯片(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二 章 核 酸 Nucleic acid (5个学时),概 述,一、核酸 1869年,瑞士的一位年青科学家F.Miescher(1844-1895)从外科绷带上脓细胞的细胞核中分离出一种有机物,称为核素,由于它有很强的酸性,就改称为核酸。,1889年,Altmann从酵母和动物组织中提取出不含蛋白质的核酸; 1902年,E.Fischer因研究糖和嘌呤获诺贝尔化学奖;其中的嘌呤和嘧啶主要由Kossel等人鉴定; 1909年,Levene和Jacobes鉴定D-核糖; 1910年,Kossel因核酸化学的成就而获诺贝尔生理学奖; 1912年, Levene提出“四核苷酸假说”; 1944年,

2、Avery的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 1952年,Chargaff定则的提出; 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DNA双螺旋结构; 1958年,Crick提出“中心法则”; 1970年,Smith和Wilcox发现限制性内切酶; 1973年,Cohen获得第一个DNA体外重组体; 1975年,Sanger发明酶法DNA快速测序; 1985年,Mullis发明PCR技术;,1928年,英国 Griffith S型肺炎球菌:有荚膜,菌落表面光滑 R型肺炎球菌:没有荚膜,菌落表面粗糙,著名的肺炎球菌实验,结果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球菌中一定有某种特殊的生物分子或遗传物质,可以使无害的R型肺炎球

3、菌转化为有害的S型肺炎球菌。 这种生物分子或遗传物质是什么呢?,著名的肺炎球菌实验,纽约洛克非勒研究所 Avery 从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球菌将蛋白质、核酸、多糖、脂类分离出来,分别加入到无害的R型肺炎球菌中,结果发现,惟独只有核酸可以使无害的R型肺炎球菌转化为有害的S型肺炎球菌。 1944年 结论:DNA是生命的遗传物质,第一节 核酸的概念与组成成分,核酸分为两大类 脱氧核糖核酸(DNA) Deoxyribonucleic Acid 核糖核酸(RNA) Ribonucleic Acid,1、脱氧核糖核酸(DNA) Deoxyribonucleic Acid,遗传信息的载体,98核中(染色体中)

4、 真核 线粒体(mDNA) 核外 叶绿体(ctDNA) DNA 拟核 原核 核外:质粒(plasmid) 病毒:DNA病毒,2、核糖核酸(RNA) Ribonucleic Acid RNA主要是负责DNA遗传信息的翻译和表达,分子量要比DNA小得多。RNA为单链分子。 根据RNA的功能,可以分为mRNA、tRNA和rRNA三种。,rRNA(ribosomal RNA) 核糖体RNA,RNA总量的80% 是核糖体的骨架,蛋白质的合成场所。,tRNA:(transfer RNA) 转移、转运、受体RNA,RNA总量的15% 氨基酸的受体(识别) 携带活化的氨基酸(转运) 种类很多, 转移丙氨酸的t

5、RNA叫做丙氨酸tRNA(或tRNAAla),mRNA:(messengerRNA) 信使RNA,转录DNA上的遗传信息 并指导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是蛋白质的模板。 mRNA种类很多,而且大小不一。,已经发现的RNA种类,RNA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3.mRNA 信使RNA,1.rRNA 核糖体RNA,2.tRNA 转运RNA,核酸的化学组成,核酸(DNA和RNA)是一种线性多聚核苷酸,它的基本结构单元是核苷酸。 核苷酸本身由核苷和磷酸组成, 而核苷则由戊糖和碱基形成 DNA与RNA结构相似,但在组成成份上略有不同。,核酸,核苷酸,水 解,核 酸,代表戊糖,对DNA而言为脱氧核糖,对RNA而言为

6、核糖;,代表碱基,代表磷酸基,核苷酸,1、戊糖,D核糖 (in RNA),-D-2-脱氧核糖 (in DNA),2、碱基,RNA,DNA,嘧啶环,嘌呤环,尿嘧啶 U,胸腺嘧啶 T,胞嘧啶 C,鸟嘌呤 G,腺嘌呤 A,稀有碱基(微量碱基、修饰碱基),嘌呤次黄嘌呤、1-甲基次黄嘌呤、N2、N2-二甲基鸟嘌呤。 嘧啶5-甲基胞嘧啶、5-羟甲基胞嘧啶、二氢尿嘧啶、4-硫尿嘧啶 都是基本碱基的化学修饰型。 tRNA中含有较多的稀有碱基,3、核苷与核苷酸,戊糖,H2O,H2O,碱 基,磷酸,戊糖,糖苷键 ( NC),脂键,核苷,核苷酸,核苷酸,碱基连接(糖苷键),脂 键,(对DNA为H),1,2,3,4,

7、5,八种核苷酸如下表所示,M 单 (D 二、T 三 ) ;P磷酸 RNA的名称为某(二、三)苷酸,DNA在某(二、三)前加脱氧两字。如AMP称腺苷磷酸(或腺苷酸),dAMP称为脱氧腺苷磷酸(脱氧腺苷酸)。 稀有核苷酸与上类似,4、生物体内某些重要的核苷酸衍生物,(1) 核苷多磷酸化合物:NDP、NTP dNDP、dNTP,(2) 环核苷酸:cAMP、cGMP,第二信使,cAMP,cGMP,(3) 肌苷酸及鸟苷酸(强力味精),(4) 辅酶 : NAD、NADP、FMN,IMP GMP,5、核苷酸的生物学作用,参与核酸、蛋白质、糖与磷脂的合成; 在能量转化中起重要作用; 是构成多种辅酶的成分; 参

8、与细胞中的代谢与调节,第二节 DNA的结构,一、核酸的一级结构 定义:指核酸上的核苷酸排列顺序。 (核苷酸相当于氨基酸、单糖的角色) 连接键:3,5-磷酸二酯键 骨架:多核苷酸的主链是戊糖和磷酸构成的 走向:5 3,脱H2O 脂键相连,3,5-磷酸二酯键,首,尾,T,T,T,核 苷 酸 的 一 级 结 构,核酸一级结构的简写形式,线条式缩写,A,核苷酸,首端,末端,pApCpGpTpAOH pA-C-G-T-AOH pACGTAOH pACGTAOH,二、DNA分子的结构,1、DNA的碱基组成,Chargaff定则 : A=T,GC,即A+G=T+C 碱基组成有种的特异性 不具有组织特异性。,

9、2、DNA的二级结构 Watson和Crick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实验依据:,电位滴定行为,碱基组成规律,-光衍射数据,双螺旋模型特征结构,大部分DNA所具有的双螺旋结构,亦称为B 型,1.反向、平行、右手螺旋,2.链间碱基配对相连 3.每10个碱基对螺旋上升一周 4.螺距为3.4nm,相邻碱基对平面距离0.34nm 5.一条链为主动链,另一条为被动链;,碱基间的氢键,碱基成对规律 当一条链的碱基顺序确定,则另一条必有相对应的碱基顺序,但两条链的碱基组成和排列顺序并不相同。 5,ATTGCTA3, 3,TAACGAT5,,双螺旋结构的稳定因素:,问题:起稳定作用的有哪些力呢?,疏水作用力(主要)

10、 (碱基堆积力) 氢键 离子键,在真核及原核细胞皆有证 据显示短的Z 型DNA在。,其他类型的DNA双螺旋,Z 型 DNA左旋、细长,问题: DNA双螺旋模型的提出有什么意义?,(1)第一次阐述了遗传信息的储存方式及DNA复制的机理,以准确的语言回答了DNA是如何成为遗传物质的。大大推动了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2)最主要的成就是碱基互补(配对)。根据碱基互补,Watson和Crick提出DNA的半保留复制机制。半保留复制保证了亲代与子代性状的相似性,解释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DNA双螺旋分子通过扭曲和折叠所形成的特定构象。 原核生物DNA、真核生物细

11、胞器DNA的三级结构是超螺旋 真核生物染色体DNA的三级结构是核小体。,3、 DNA的三级结构,真核细胞染色体的DNA念珠状三级结构,染色体的基本单位是核小体; 核小体由DNA和组蛋白构成。 组蛋白H2A,H2B,H3和H4各两分子构成组蛋白八聚体,DNA双螺旋分子缠绕其上1.75圈(146bp)-核小体的核心颗粒。 核小体的核心颗粒之间由DNA和组蛋白H1连接,第三节 RNA分子的结构,一级结构中的戊糖是核糖,碱基中有尿嘧啶, 而没有胸腺嘧啶。 大多数RNA分子是一条单链。 局部的碱基互补配对(A-U、C-G),构成双螺旋 双螺旋部分稳定因素:碱基堆积力,Bulge-凸起;hairpin-发

12、夹,1、tRNA的结构,tRNA的二级结构三叶草型(四臂四环),四环 : 二氢尿嘧啶环(D环)、反密码环 、C环、可变环 四臂 : 二氢尿嘧啶臂(D臂)、反密码臂、 C臂、氨基酸臂,tRNA的三叶草型二级结构,1,2,3,叶子,反密码子环,反密码子,载运氨基酸,臂,4,包含有3-末端和5-末端 3-末端是CCA 携带氨基酸,与氨基酸接受区相对 环:7个核苷酸残基 臂:5bp 环正中的3个核苷酸残基 称为反密码子。,氨基酸接受区:,反密码区:,环:8-12个核苷酸 臂:3-4bp,二氢尿嘧啶区,TC区,可变区,tRNA在此环中含有TC 环:7个核苷酸 臂:5bp,变化较大, 3-18个核苷酸,t

13、RNA的三级结构倒L型,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突环上未配对的碱基由于整个分子的扭曲而配成对 目前已知的tRNA的三级结构均为倒L形。,2、mRNA的结构,不均一核RNA (heterogeneou nuclear RNA,hnRNA) 在细胞核内合成的mRNA的初级产物,经过剪接成为成熟的mRNA并移到细胞质。,3、rRNA的结构,占RNA总量的80,动物细胞核糖体rRNA有四类:5SrRNA,5.8SrRNA,18SrRNA,28SRNA 许多rRNA形成发夹形结构,第四节 核酸的性质,一、一般性质:,1、两性电解质:通常偏酸 2、性状:DNA白色纤维状固体,RNA为白色粉末。 3、溶解度:微

14、溶于水,不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 4、分子性状:DNA大多为线性分子,不对称。 5、粘度:DNA溶液粘度极大,RNA溶液粘度要小的得多。 6、含磷量恒定 :RNA为9.4%、DNA为9.9 %,7、颜色反应,1) D核糖 + 浓HCl + 苔黑酚(甲基间苯二酚)共热产生绿色,测定RNA。 2) D-2-脱氧核糖+酸+二苯胺共热产生蓝紫色,测定DNA。,二、核酸的紫外吸收,在核酸分子中,由于嘌呤碱和嘧啶碱具有共轭双键体系,因而具有独特的紫外线吸收光谱,一般在260 nm左右有最大吸收峰,可以作为核酸及其组份定性和定量测定的依据。,天然核酸紫外吸收值小于各成分核苷酸光吸收之和(为什么?) 是有规律的

15、双螺旋结构中碱基紧密地堆积在一起造成的。,三、核酸的水解,1、酸碱水解 酸解:嘌呤糖苷键嘧啶糖苷键 磷酸酯键; (从易 难) 碱解:RNA稀碱条件下降解,而DNA则不被降解;DNA比RNA耐碱。,2、核酸的酶解,核酸水解酶:催化水解多聚核苷酸链中的磷酸二酯键。,根据底物分:DNase和RNase 根据作用方式分:核酸外切酶和核酸内切酶。 核酸外切酶:从多聚核苷酸链的3-端或5-端开始,逐个水解切除核苷酸; 核酸内切酶:从多聚核苷酸链中间某个位点开始切断磷酸二酯键。其中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特异性地水解核酸中某些特定碱基顺序部位。,四、核酸的变性、复性及杂交,1、变性(denaturation):高温、酸、碱及某些变性剂(如尿素)能破坏核酸中的氢键,使有规律的螺旋型结构变成单链的、无规律的“线团”,此作用称为核酸的变性。,蛋白质: 高级结构 松散肽链 变性 (变性不涉及肽键),核酸: 螺旋结构 无规则线团 变性 (变性不涉及磷酸二脂键的断裂 ),DNA的变性过程,加热,部分双螺旋解开 无规则线团 链内碱基配对,2、变性重要特征判断变性的标志,紫外吸收值急剧增加增色效应 粘度下降,比旋下降 生物活性丧失 结构松散,容易被酶解,核酸变性的因素: 温度升高、酸碱度改变、甲醛和尿素等的存在均可引起核酸的变性。,3、DNA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