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复习提纲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115085 上传时间:2019-06-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摄影》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闻摄影》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闻摄影》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闻摄影》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闻摄影》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闻摄影》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摄影》复习提纲(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闻摄影考试题型:1、单项选择题 2、多项选择题3、填空题 4、名词解释 5、分析题新闻摄影复习大纲第一章:摄影基础一、快门 快门是控制光线在感光片上照射时间长短的机件,是控制照相机曝光的计时装置。快门的功能主要有两个: (1)与光圈配合,控制感光片的曝光量。 (2)抓取瞬间动作使运动物体成像清晰或模糊。 现代照相机快门速度已标准化,两级快门速度之间的通光量相差大约1倍。其标准序列是:B,1,2,4,8,15,30,60,125,250,500,1000各挡的时间均为倒数,单位为秒。 B门表示按下快门钮快门打开,松开快门钮则快门关闭。 与光圈相似,两挡快门速度之间如果相差n挡,那么快门开启时间

2、之比是2的n次方倍。动体的拍摄有四种处理方法:(1)用高速快门将动体凝结下来,获得清晰的影像。(2)有些运动有一个运动速度较慢甚至瞬间静止的时间,摄影者抓住这个时间可用较慢的快门速度而获得清晰的影像。 (3)追随拍摄:横向追随、弧形追随、旋转追随、等速追随、纵向变焦追随等。 (4)允许被摄动体有一些模糊,选择较慢的快门速度可达到这目的。二、调焦和取景器 调焦器又叫测距器,作用是调整拍摄距离,使像点落在感光片(感光元件)上,达到结像清晰的目的。取景器用来观察所拍摄景物的范围。数码照相机的使用(1)装数码卡 (2)装电池 (3)调白平衡,一般可以用自动(AWB)(4)调感光度ISO,光线充足时一般

3、用100,感光度越高,越方便在暗的环境下拍摄,但噪点越多、颗粒越粗、画质越差。(5)分辨率调到最高、画质最好、最精细。(6)设定文件格式 一般用有压缩的JPEG格式。(7)调节光圈与快门速度使曝光正常,可选用P、A、S、M(或P、Av、Tv、M)模式,也可以选用人像模式、风景模式、运动模式、夜景模式等。 (8)变焦、取景、调焦、拍摄。(9)拍摄完关闭电源,取出数码卡把数码文件输入电脑或数码伴侣。(10)数码卡重新插入相机,删除文件或把数码卡格式化后可反复拍摄。 数码相机的曝光模式: 1、创意曝光模式 (1)全自动模式(AUTO) 拍摄者无须对相机的任何设置进行调节,只要对着景物按下快门就可以了

4、。它由相机对现场光进行判断,自动设置曝光参数。 这种模式拍摄者不能对曝光等功能进行设置和控制。 (2)程序自动模式(P) 拍摄者在对准被摄物景半按快门时,相机会显示一组常规的曝光组合,如立即拔动主控盘,光圈与快门速度会随之进行互易,使之重新组合曝光数据。从而获得类似于快门优先或光圈优先曝光的画面效果。 (3)光圈优先模式(A/Av) 拍摄者可以自主地设置光圈,而与之相匹配的快门速度则由相机根据被摄物的亮度自动设定。其优点在于拍摄者可以按自己的意图利用光圈来控制画面的景深。适用在风光、静物和静态人像拍摄。 (4)快门优先模式(S/Tv) 摄影者自己调节快门速度,照相机自动设定光圈使曝光准确。这个

5、模式适合拍摄体育或动体的照片。 高速快门可以凝固动体,低速快门表现动体的运动轨迹,使动体模糊。 (5)手动模式(M) 是一种最基本的传统曝光模式,相机的光圈和快门都是由拍摄者自己设置, 半按快门按钮时,取景窗会显示光圈、快门数据以及曝光是否准确的数据。在影室闪光灯下拍摄常用这种模式。(二)拍好照片的基本要求1持机平直不歪斜 2拍摄稳当防震动3调焦要准确 4快门速度和光圈配合恰当,使曝光正确5检查镜头有无被物体遮挡 6. 必要时戴上遮光罩7. 注意运用光线 8. 要有合理的构图第二章 摄影镜头 摄影镜头是把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投影成像于像平面上的光学系统。光圈是用金属薄片制成的可调节光孔大小的机

6、构。镜头的焦距 平行光线通过透镜形成的像点就是焦点。从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就是焦距,用F或f表示。包含焦点且垂直于光轴的平面称为焦平面。点状物体发出的光线经镜头成像成为清晰的一点称为像点。(一) 镜头焦距长短与成像大小成正比,与像角大小成反比 焦距越长,成像越大;焦距越短,成像越小。 (二) 镜头焦距长短与景深大小成反比 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三) 镜头焦距的长短与透视感的强弱成反比焦距越长,透视感越弱,有压缩空间的感觉,物体之间的距离缩小;焦距越短,透视感越强,有夸张空间的感觉,物体之间的距离增大。其实,决定透视感强弱的关键还是拍摄距离。光圈是用金属薄片制成的可调节

7、光孔大小的机构。 光圈刻度每差一级,进光量相差一倍,光圈系数是以2 (即1.4)为公比的等比级数。 光圈系数规定如下:1、1.4、 2、 2.8、4、 5.6、 8、11、16、 22 光圈系数越大,则光圈口径越小,进光量越少;光圈系数越小,则光圈口径越大,进光量越多。 两个光圈系数之间如果相差n挡,那么它们的通光量之比是2的n次方倍。光圈在摄影中有三个作用: 1. 控制曝光量 光圈越大,通光量越多,曝光量越大;光圈越小,通光量越少,曝光量越小。光圈开大1挡,进光量增加1倍,即是原来的2倍,曝光量增加1挡;光圈缩小1挡,进光量为原来的1/2,曝光量减少1挡。 2. 调整像差,改变成像质量 缩小

8、光圈可以减少像差,影像质量会有所改善,最佳光圈是中间级光圈。 3. 调节景深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光圈大小的改变是连续的,拍摄时光圈系数可调在两挡数字之间。景深:摄影时向某景物调焦,在该景物的前后形成一个清晰区,这个清晰区统称为全景深,简称景深。也可这样描述:所拍摄主体前后的清晰范围就叫景深。确定景深的三个基本因素 (一)光圈对景深的影响 光圈的大小和景深的大小成反比。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二)镜头焦距对景深的影响 镜头焦距长短和景深大小成反比。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三) 物距对景深的影响 物距大小与景深大小成正比。物距越大,景

9、深越大;物距越小,景深越小。 (一) 标准镜头 焦距等于或近似感光底片画面对角线长度的镜头称为标准镜头。135相机拍摄的底片尺寸为36毫米24毫米,其画面对角线长度为43毫米,标准镜头的焦距有40毫米、45毫米、50毫米、55毫米、58毫米等,其像角为47度53度左右。标准镜头拍摄出来的照片接近人的视觉感觉,应用十分广泛。 (二)长焦距镜头 焦距大于标准镜头的称为长焦距镜头。在135相机中,焦距小于300毫米的长焦镜头称摄远镜头,焦距大于300毫米的称超摄远镜头。人们也常把焦距小于150毫米的长焦镜称为中焦距镜头。 长焦距镜头视角小、成像大、变形小,像望远镜一样能“拉近”远距离拍摄对象,在拍摄

10、人物神态、运动特写以及野生动物等有独到的功能。由于焦距长,所以景深小、透视感弱,能使杂乱无章的背景模糊,突出了主体,并能使前后景物拉近,压缩空间深度。(三)短焦距镜头(广角镜头)焦距小于标准镜头的称为短焦距镜头,又称广角镜头。在135相机中,焦距在2440毫米的称为普通广角镜头;焦距在1724毫米的称为超广角镜头。广角镜头有如下的特点:(1)焦距短、视角大,能把范围较宽的景物摄入镜头。 (2)焦距短、景深大。(3)近处景物成像大、远处景物成像小,因此场面显得深远。夸大了空间透视感,有利于突出主体。(4)容易使被摄物的影像变形,焦距越短、被摄物越近,则变形越严重。(四)鱼眼镜头 在135相机中,

11、焦距在616毫米的镜头,其前端第一块透镜好像鼓起的鱼眼睛,称鱼眼镜头。 它拍摄的范围极大,影像变形失真,尤其是桶形失真十分严重,使透视感得到极大的夸张。第三章 摄影构图摄影构图是指摄影画面的布局和结构安排。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又以比现实生活更富有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的表现手段,把客观对象有机地组织安排在画面里,使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完善的表达。一、构图的要求(一)构图形式要服从内容(二)画面构图的要求 1. 主题明确 2. 画面简洁 3. 形象生动 4. 内容完整 5. 从照片内容出发,通过各种手段,运用各种造型因素,构成尽可能完美的构图形式,使摄影作品产生更强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主体位置:把画

12、面四边各等分三段,将对边相应点连接起来构成井字形把画面分成九等分,其四个交叉点就是安排主体的较好位置。地平线及直线条的构图:地平线及较长直线应放在画面三分之一位置上,这个位置具有均衡美。拍摄位置也称拍摄角度,包括拍摄方向、拍摄高度和拍摄距离三个方面。 (一)拍摄方向 1.正面构图:主体显得庄重、严肃、平稳、安详,但缺乏立体感,显得呆板。2. 侧面构图:从被摄体侧面拍摄而成,表现其侧面特性,也缺乏立体感。3. 斜侧面构图:从被摄体斜侧面拍摄而成,活泼而富有动感,层次感、立体感和透视感强。4.背面构图:从被摄体背面拍摄而成。表现主体背面特征,也能表现环境气氛,有时较为含蓄。 (二)拍摄高度1. 平

13、摄:也称平拍,拍摄视平线的景物,照相机镜头光轴与地面平行。效果近似于通常人眼所见的印象,拍摄一般景物和人物,常采用平摄。拍摄点应在被摄体中部高度.2. 仰摄:也称仰拍,拍摄视平线以上的景物,镜头光轴向上,表现处在较高位置的对象。画面地平线较低,室外多以天空为背景以避开杂乱的景物使画面简洁,主体突出,能表现被摄物的高大雄伟气势。3. 俯摄:也称俯拍,拍摄视平线以下景物,镜头光轴向下。表现位置较低的对象,形成较强的深远感和层次感,给人以辽阔的感觉。(三)拍摄距离:拍摄距越远,所包括的范围越广,距离越近,景物范围越小。1. 远景:从远距离拍摄被摄景物广阔和深远的空间,表现整个环境、宏伟规模和磅礴气势

14、,但不利于交待具体情节和细部,一般用平摄或俯摄。2. 全景:比远景所包括范围稍小,也能表现被摄体全貌。拍人物应是全身,拍建筑是建筑物的整体。能看到被摄对象的形象,也能表现一定的环境。3.中景:比全景更近的距离拍摄,包括被摄对象大部分的主要部位。拍人表现人物的大半身,拍物表现物体主要部分。中景宜表现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交流和动作的联系,但对于环境表现是局部的。4.近景:比中景更近的距离拍摄,只包括被摄对象最主要的部分。拍人只包括人物小半身;拍物只包括最主要部分,表现景物细致特征和精巧结构。但不利于表现环境。5.特写:从更近的距离拍摄被摄对象局部。拍人物只表现人的面部甚至只表现眼睛,不可以表现周围环境。 完整的摄影画面一般都是由主体、陪体和环境等各部分组成。关键是:突出主体。主体是主要表现对象,集中体现照片的主题思想;陪体用来烘托主体,使主体更加突出、鲜明;画面的其他部分则是环境。画面空间的配置(一)人和物体前方留出较大空间(二)物体亮面前方留出较大空间(三)动体前方留出较大空间(四)要注意空间配置和画面均衡的关系 表现被摄物的轮廓、立体感和质感(一)表现物体轮廓:可选择不同明暗的背景来衬托主体,也可以用大光圈把背景虚化来突出主体。(二)表现物体的立体感:表现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