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局工作计划.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113754 上传时间:2019-06-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建局工作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城建局工作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城建局工作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城建局工作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城建局工作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建局工作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建局工作计划.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建局工作计划“十五”期间,建管系统认真贯彻执行“十五”规划,城市建设管理各项工作大踏步发展,城市环境面貌日新月异。“十五”期间,城市规划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研究编制了四方分区规划和五大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建设管理共计完成投资约亿元,城市道路、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均有了突破性进展;城市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建管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先后获得青岛市市政工程设施管理工作先进单位、青岛市建筑业先进单位、城市绿化先进集体、青岛市建设系统依法行政工作先进单位、城市环境“三项整治”工作先进单位、青岛市安全生产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第一部分 成就与经验一、“十五”期间取得成就(一)城市规划“龙头”作用

2、不断增强,城市新框架初步构筑理顺了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强化了城市规划的科学性。积极开展分区规划及专项规划的修编工作,完成了东、西、南 北、中五大功能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基本建立了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相互衔接的规划体系和公众参与、专家评审、政府决策的规划审批机制,为城区大框架布局的展开和实施奠定了基础,有效地指导了城市建设的实施。(二)城市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区委、区政府成立了城市建设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城市开发建设中的重大事项,及时协调解决城市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保证城市开发建设各项任务的顺利推进,“十五”期间,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的要求,加大

3、了对城市建设的投入,城区功能不断增强。城区交通功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完成了沙土路改造,综合整治了瑞昌路等11条超期服役主次干道;公共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对 万户居民进行了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生态发展功能逐步增强,先后实施了山头及主要道路绿化、河道综合治理等工程,新建公共绿地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29%。完成了汽车贸易大道的建设,实施了城市亮化、小街小巷整治等一批改善城区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民心工程。(三)城市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城市管理和城管执法水平明显提高按照依法治区、重心下移、分级负责的原则,分别于年、年根据市有关城管体制改革要求,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承接好市下放下来

4、的城市管理权限。全面推行城市管理辖区责任制。按照责权对等、分级负责的原则,重新调整区、街两级城市管理职责,成立了区城市管理工作指挥联动中心,统一调度全区的城市管理工作;加强街道“块块”管理职能,初步建立“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全社会管理、全过程控制、全行业覆盖的城市管理网络。大力治理城市管理中的难点顽症,连续几年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对占路经营、乱贴乱画、运输洒漏、户外广告、违法建筑等问题进行了专项整治活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影响市容市貌的问题。充分发挥城管执法队伍作用,圆满完成了创建文明城市以及全市科学发展观观摩会等重大会议、节庆、迎检等环境保障任务,城管行政执法

5、部门综合执法水平不断提高。(四)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居民居住水平明显提高“十五”期间,旧城和城中村改造步伐加快,配套设施逐步健全,累计开工建设住宅213万平方米,竣工住宅127万平方米;全区有73个小区实行物业管理,居民居住条件和环境明显改善。(五)法制建设逐步完善,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严格按照青岛市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青岛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青岛市城市管理监察规定等法规和政府规章,依法履行城市管理职责。进一步精简理顺了行政许可事项,建立健全了各项许可公开监督制度,建立了建设执法责任制等,逐步适应了依法行政的要求。健全了培训教育机制,执法队伍不断充实完善,建设系统执法人员持证率1

6、00%。(六)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大和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切实落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各项要求,积极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加强。严格执行“一岗双责”和廉政报告、廉政档案、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责任追究制度,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体系逐步完善。深入开展了深化“五项工程”、创建“四型机关”、“双学三创”、“三快一提高”、“三访谈”和“争创高绩效机关、做人民满意公务员”等活动,认真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及“市民月”市民建议,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从社会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扎扎实实地办实事、

7、解难题,各部门、单位和全体党员干部以一流的精神状态、一流的工作作风、一流的工作效率、一心一意促发展,推动了全区建设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二、主要经验五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建管系统攻坚克难,团结奋斗,努力拼搏,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十五”规划的主要指标和任务。这些成绩是建管系统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执行上级决策,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创新、努力提高服务水平的结果;是建管系统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团结一致,勇于进取的结果。主要经验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努力缩小南北差距,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着

8、力完善城市建设管理的体制和机制,为建设事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始终坚持开放和市场化道路,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促进建管各项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始终坚持依法行政,执政为民,规范建管系统从政行为,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群众利益;始终坚持把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造就了一支政治合格、思想解放、作风顽强、执行有力、团结一致、无私奉献的队伍。第二部分 形势与目标一、面临的形势(一)建管事业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面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新要求,建管事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城市建设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适度超前发展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

9、用有待于进一步发挥,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不到位,融资渠道不宽,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一些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的实施;城市管理长效机制还未完全落实到位等等。(二)建管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面临良好的战略机遇期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建设“全国重点中心城市”和“世界知名特色城市”的战略目标,“三件大事”之一的构筑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国际大城市框架全面展开,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生态市,迎接20年奥帆赛的工作全面展开并取得了显著成果,这将最大限度地凝聚和调动全区及社会各方面力量,为加快推进我区建管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期间,是我市完成现代化大城市框架建设、缩小南北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区建管事业

10、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必须适应环境与形势变化的要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二、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建管事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党的大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确定的“七大板块”经济发展布局和“东建、西聚、南兴、北新、中优、外拓”的城市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深入推进城管体制改革,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不断创新,促进建管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三、发展目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成城区东西部路网、管网配套;全面

11、形成城区“五纵四横一环”路网框架,主、次干道结构比例合理,市政道路超期服役率降到35以下;城市供热、燃气等能源满足生产、生活需要,洁净能源得到大范围推广;对符合改造条件的居民楼全部进行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生态城区建设取得新突破,城市环境继续优化,绿化水平不断提高,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50。城市管理。优化城市管理系统,形成结构合理的城管体制;完善城市管理综合考核奖惩机制,形成运转高效、监管有力的城市管理保障体系;实现城管执法的法制化、规范化、科技化,塑造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执法为民、服务热情”的城管执法队伍;提高管理手段科技含量,建立起信息化城市管理体系;抓

12、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切实改善人居环境。房地产业。全区计划竣工住宅400万平方米,着力增加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住房供应,切实改善群众住房条件。大力开展示范住宅小区创建工作,突出人性化设计,力争创建国家康居示范工程12个,市级示范住宅小区8-10个,提升住宅产业整体品质。加快旧城和城中改造步伐,基本完成13个城中村和46个片区的旧城的改造任务,改善城市面貌。建设法治。城市建设和管理法规体系基本健全;公正透明、行为规范、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形成;执法责任制全面推行,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提高;建管行业从业人员知法、守法意识明显增强;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明显加强。第三部分 任务和措施“”

13、期间,建管事业总的任务是:加快推进旧城旧村改造,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区内旧城旧村改造任务,完善东西部基础设施配套,加强城市管理,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新城区。一、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提升城区整体形象(一)积极推进旧城旧村改造,不断改善区容区貌1、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按照“改出一片新居、改出一片产业、改出一片景观”的原则,加快推动城中村改造,目前我区共有未改造的城中村13个,占地面积约250万平方米,涉及居民约9500户,计划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将村庄基本改造完毕。村庄改造中,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建设,力求通过村庄改造,重点打造双山现代

14、商贸中心、汽车贸易聚集区、河西现代化居住新区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区等四个特色区域。2、加快推进旧城改造。“”期间,基本将现有待改造的46个旧城区片总建筑面积260万平方米改造完毕。结合旧城改造,着力打造三个特色区域:一是将海云庵周边打造成青岛民俗文化街区。结合旧城改造和企业转产,依托海云庵民俗品牌,在东至人民路、西至四方机车厂、北至宜昌路、南至平安路的2平方公里区域内,规划建设集文化、餐饮、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青岛民俗文化街区。二是将小村庄周边打造成人民路商贸中心。结合人民路老区府地块和靶子沟改造,规划建设大型商贸中心,以此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集购物、休闲、餐饮于一体的区域性商

15、贸中心。三是将四流南路中段周边区域打造成四方中部商住中心。结合四流南路中段周边区域和大水清沟村改造,规划建设新型商住中心。(二)加快推进四方港区开发建设,着力打造临港产业区加快四方港区开发建设进度,全部完成港区北片围堰和回填工程,形成181万平方米的新岸区,并开始实施港口建设,争取3-5年的时间建成部分码头泊位。依托港口码头,向周边腹地辐射,大力发展仓储物流、临港工业以及相关第三产业,建设物流中心、商务中心、信息与通信服务中心、现代产业中心和后援服务中心,逐步把该区域建设成为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新经济带,使之成为青岛市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港区的建设,带动城市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三)完成北岭山森林公园建设,打造四方中部休闲娱乐旅游区争取完成北岭山森林公园吉安路、萍乡路门区和园内休闲娱乐设施建设,将北岭山森林公园规划建设成以植物景观为主,融观光游憩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森林公园,着重体现滨海城市的环境氛围、低山丘陵的地势地貌、丰富多彩的植物群落、科普保健的活动内容,形成我区的特色中心公园,并以此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形成集旅游观光、餐饮购物、健身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娱乐旅游区。(四)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抓住青岛市迎办奥运、缩小南北差距和基础设施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