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试卷]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113663 上传时间:2019-06-08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类试卷]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工程类试卷]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工程类试卷]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工程类试卷]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工程类试卷]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类试卷]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试卷]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 按照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安全是指系统中人员免遭( )的伤害。(A)事故(B)不可承受危险(C)有害因素(D)意外2 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 )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A)经过评估存在(B)必将导致事故发生(C)可导致事故发生(D)不容忽视3 ( )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A)职业安全(B)劳动

2、保护(C)劳动安全(D)安全生产4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控制危害和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 )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及其他损失。(A)事故(B)危险(C)管理不善(D)违章5 下列对“本质安全”理解不正确的是( )。(A)包括设备和设施等本身固有的失误安全和故障安全功能(B)是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C)可以是事后采取完善措施而补偿的(D)设备或设施含有内在的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6 人本原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包括三个原则,下列不包括在人本原理中的原则是( )。(A)激励原则(B)动力原则(C)能级原则(D)安全第一原则7 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理解有误是( )。

3、(A)“安全第一”的含义是,在生产经营单位活动中,实行“安全优先”的原则(B)“预防为主”的含义是,一切安全工作必须立足于预防(C)“安全第一”明确了方法问题(D)“预防为主”明确了方法问题8 法律,法规的直接执行是( )的职责。(A)班组长(B)岗位工人(C)主要负责人(D)职能机构人员9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生产经营单位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 ),其工作人员都是 ( )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A)直属机构,专职(B)内设机构,专职(C)内设机构,兼职(D)直属机构,兼职10 安全生产投入的用途不包括( )。(A)购买安全设施(B)安全生产科研费用(C)职工劳动保护用品(D)职工津贴11

4、可作为预防事故及控制事故扩大的安全技术的是( )。(A)故障安全设计(B)告警(C)隔离(D)个体防护12 危险性较大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少于( )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少于( )学时。(A)48,24(B)48,16(C)24,8(D)36,1613 下列不属于安全知识教育的是( )。(A)安全技能教育(B)安全心理学(C)安全工程学(D)安全人机工程学14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以( )考核为主,合格者获得国家统一印制的( )。(A)安全技术理论,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B)实际操作技能,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C)安全技术理论,特殊工种资格证(D)实际操作技能,特殊工种

5、资格证15 “三同时”的主要法律依据不包括( )。(A)环境保护法(B)安全生产法(C)职业病防治法(D)劳动法16 不属于安全生产检查内容的有( )。(A)查思想(B)查管理(C)查职工(D)查整改17 不属于安全生产检查方法的是( )。(A)安全检查表法(B)仪器测量法(C)一般性检查(D)设备抽样法18 不属于特种设备的范围的是( )。(A)起重机(B)压力容器(C)气瓶(D)电动机19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于( )开始实施。(A)2002年6月1日(B)2003年2月19日(C)2003年6月1日(D)2003年9月1日20 劳动防护用品按用途分类中不包括( )。(A)防机械伤害用品(

6、B)预防职业病危害用品(C)防止事故伤害用品(D)身体防护用品21 劳动者在作业时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应做到“三会”,其不包括( )。(A)会正确使用(B)会防护用品的原理(C)会检查防护(D)会正确维护22 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企业各级生产领导在安全生产方面( )。(A)对上级负责、对职工负责、对自己负责(B)对职工负责、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C)对自己负责、对企业负责、对上级负责(D)对上级负责、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23 工伤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手段保证实施的,对在工作过程中遭受人身伤害的职工或遗属提供补偿的一种( )。(A)优惠措施(B)安全保障制度(C)强制实行措施(D)社会福利制度24

7、不需要进行特殊教育的人员是( )。(A)特种作业人员(B)采用新工艺的操作人员(C)使用新设备的操作人员(D)由于人员调整转换工作岗位的人员25 因工伤残被评为2级的职工,应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本人工资的( )。(A)90%.(B)85%.(C)80%.(D)75%.26 在工伤医疗期间发给相当于本人受伤前月工资收入( )的津贴,此项待遇由( )支付。(A)90%.,企业(B)全额,企业(C)全额,保险基金(D)90%.,保险基金27 不属于安全生产教育方式的是( )。(A)讲授法(B)访问法(C)宣传法(D)实际操作表演法28 下列对工伤保险与工伤事故描述错误的是( )。(A)工伤保险侧

8、重于对意外事故的善后处理(B)事故预防注重意外事故的防范(C)工伤保险可促进工伤事故预防工作(D)工伤事故预防与工伤保险无关系29 在建设项目竣工、试运行正常后,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与装置的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的安全评价是( )。(A)安全预评价(B)安全现状评价(C)安全验收评价(D)安全专项评价30 专项评价是针对某一项活动或场所,以及一个特定的行业、产品、产生方式或生产装置等存在的 ( )进行的评价。(A)危险、有害因素(B)事故隐患(C)危险源(D)危险物品31 安全评价的程序不包括( )。(A)安全评价准备阶段(B)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C)申请安全评价机构资质(D)编制

9、安全评价报告32 属于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内容的是( )。(A)进行评价单元的划分(B)明确被评价对象、范围、性质(C)确定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方式、部位(D)收集被评价对象的相关技术资料33 以下不属于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的是( )。(A)标志缺陷(B)防护缺陷(C)辐射(D)作业空间不足34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将危险有害因素分为( )类,而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将危险、有害因素分为( )类。(A)10,6(B)20,6(C)6,10(D)6,2035 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过程实际上是( )的过程。(A)系统安全分析(B)安全评价(C)风险评价(D)安全现状综合评价3

10、6 下列属于定性安全评价的方法是( )。(A)危险指数评价法(B)伤害范围评价法(C)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D)概率风险评价法37 在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中,确定事故损害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确定影响事故发生概率的主要因素是( )。(A)一般工艺危险系数,特殊工艺危险系数(B)特殊工艺危险系数,一般工艺危险系数(C)特殊工艺危险系数,物质系数(D)一般工艺危险系数,物质系数38 危险和可操作研究的基本术语不包括( )。(A)后果(B)工艺参数(C)流程参数(D)引导词39 以下不属于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报告内容的是( )。(A)事故分析与重大事故模拟(B)进行危险识别(C)提出对策措施与

11、建议(D)判断系统配套安全设施的有效性40 重大危险源是长期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 ( )的单元。(A)临界量(B)10 t(C)极限量(D)20 t41 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 )的几个生产装置可看作单元。(A)500 m(B)550 m(C)600 m(D)650 m42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 )。(A)物质的形态及数量(B)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C)物质的生产方式及形态(D)物质的储存方式及数量43 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与重大危险源无关的物质种类有( )。(A)焊炸性物质(B)易燃物质(C)惰性物质(D)剧毒物质44 重大危

12、险源辨识提出了由工艺设备、人员素质及安全管理缺陷三方面的( )个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集。(A)107(B)117(C)127(D)13745 根据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技术研究,下述对评价模型的层次结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事故的易发性与物质危险性和工艺过程危险性都有关系(B)事故严重性与事故强度及事故现场环境有关(C)事故严重性与事故强度有关,而与事故现场无关(D)生产单元的现实危险性与其固有危险性和危险性抵消因子有关46 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不包括( )。(A)快速性(B)准确性(C)有序性(D)突发性47 事故应急救援管理过程中的响应阶段包括( )。(A)维护应急设备(B)事故的通报(C)事故原因调查(D)事故损失评估48 关于通讯联络与通报保障系统说法正确的是( )。(A)应建立应急救援信息平台(B)开发应急救援信息数据库和决策支持系统(C)保障事故信息和防护措施得以准确传达(D)为现场应急救援决策提供所需的各类信息和技术支持49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应急救援中的作用不包括( )。(A)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程序等(B)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