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现代化理论整合世界史幻灯片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0113488 上传时间:2019-06-08 格式:PPT 页数:248 大小:6.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现代化理论整合世界史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248页
用现代化理论整合世界史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248页
用现代化理论整合世界史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248页
用现代化理论整合世界史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248页
用现代化理论整合世界史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2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现代化理论整合世界史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现代化理论整合世界史幻灯片(2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现代化史观整合世界近现代史教材,一、史学研究的几种范式,二、何为现代化史观?,三、以现代化史观整合历史教材的必要性,四、现代化史观视角下的世界近现代史教材整合,讲座总目录:,五、几点启示,理论和内容相结合 宏观和微观相结合 纵向和横向相结合 教材和拓展相结合,课件制作思路:,理论指导(现代化理论) 围绕中心(世界近现代史) 联系教材(立足初中,联系高中) 适当拓展(围绕教材,联系现实) 建构线索(宏观微观,纵向横向) 形成认识(联系、比较得出规律) 服务教学(知识、线索和认识),讲座思路:,一、史学研究的几种范式,常见的几种史学研究范式有:社会形态史观(革命史观或阶级斗争史观)、整体史观(全

2、球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和现代化史观。,所谓“史观”,就是关于人类历史运行的总体看法。,社会形态史观侧重于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为依据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依次递进的五种社会发展阶段。 整体史观(全球史观)强调在全球范围内从整体上把握人类历史的演进,注重不同民族与国家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文明史观是以文明为研究的基本单位,以考察人类文明的演进和探索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为基本任务。 社会史观关注社会经济变迁及其对民众生存状态和风俗习惯的影响,关注社会的进步。,二、何为现代化史观?,(一)现代化含义,(四)现代化的主要领域及其内容,(五)中西现代化的含义,(六)何为现代化史观?,一、史学研究的几种范式,(

3、二)现代化理论,(三)现代化的类型,现代化的几种含义:现代化就是“西化”或“欧化”;现代化就是工业化;现代化就是富强化;现代化就是创新与效率化。 参见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93页。,二、何为现代化史观?,(一)现代化含义(modernization ),误区一:,学过日文的读者都知道,modernization译为日文,使用的汉字是“近代化”,日本史学界也一直把我们所说的现代化称为“近代化”。如果我们采用“近代化”的概念,随之就要引出“现代化”的概念。单纯地按时间先后来区分“近代化”和“现代化”,是不符合现代化理论的观点的。不能因为日本史学界使用“近代化

4、”的提法,我们也采用“近代化”的提法。近年来我国报刊发表的论述西方国家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工业革命、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洋务运动等问题的史学论著中,也有人使用“近代化”这个术语。其中有的用法显然是借自日本史,有的用法则是把西文的“现代化”误译为“近代化”,这是一个新的外来术语译名尚未定型时常有的现象。我们希望能尽快予以统一一词之创,必须慎重。“近代化”一词是从“现代化”一词衍生出来的,但此词一出,“现代化”一词就变得意义全非,失去其意义,甚至由此就会衍生出“古代化”、“中世纪化”一类毫无意义的词了。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68页。,误区二:认为近代化

5、和现代化是两个概念,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随着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方针的确立,中国近代史学界开始关注近代中国历史上的现代化问题,尽管在西方学术界讨论现代化的热潮已经过去了。在讨论中,多数学者使用了“近代化”这个词,少数人坚持使用“现代化”这个词,始终未能取得统一。应该说,“近代化”这个词,来自于日本。英文的Modernization,日本人用日文汉字译出就是“近代化”。英文的Modernization和日文的“近代化”,用汉语表达就是“现代化”,因此“近代化”是一个日文词汇,译成中文应为“现代化”。许多学者在讨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问题时直接借用了日文的“近代化”一词。他们的基本理由是,由传统社

6、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就是现代化的过程,1840年的鸦片战争便开始了中国人对现代化的探索,因此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现代化过程便可以称之为近代化过程,用“近代化”这个词比较妥帖和符合实际。这里所说的中国近代史,指的是1840-1919年的历史,这是一种旧的分期法。今天学术界多数已经这接受了1840-1949年间的历史是中国近代史。无论是按照旧的分期法还是按照新的分期法,用“近代化”这个词来说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过程,都是不太妥当的。因为英文的Modernization和日文的“近代化”,所表达的是一直延续至今的时间概念,兼有中文的近代和现代之意。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同意直接采用“现代化”来说明近

7、代中国的现代化过程,这个过程今天还在继续中。如果中国学者把“近代化”新创为一个概念,那么,在汉语里,“近代化”与“现代化”如何区分,将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因此,把“近代化”和“现代化”这两个术语统一起来,恢复英文Modernization和日文“近代化”的本义,称为“现代化”,用来说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作为学术概念,应该是更科学、更准确、也更方面的。 张海鹏著: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国近代通史第一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6页。,1969年,本迪克斯在国际视野中的现代化中给现代化下了一个综合性定义:是源于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政治大革命的一种社会变迁模式。它存在于一些率先发展的社会的

8、经济进步和政治进步之中,也存在于后来者追随于前者的转变过程之中。,现代的定义:“我们对于现代一词的使用,不是作为当代的泛称,而是指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这个新时代的曙光,最早可上溯到十六世纪,当时现代生产方式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到二十世纪又新出现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93页。,理论界对现代化定义和内涵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种观点:,(1)时间和价值双重尺度说,现代化一词的英文翻译是modernization,英语单词modernization是从英语单词modernize和modern衍生出来的。根据韦氏辞典,英语单词modern是形容

9、词,产生于1585年,有两层含义:(1)表示性质:现代的,新近的,时髦的:(2)表示时间:现代的,指从大约公元 1500 年到当前这段历史时间。modern 的两层含义有不同特点:(1)性质只有时间限制(新近的),没有领域限制,所以,它可以指人类活动各个方面的特点;(2)时间只有时间上限(大约公元1500年),没有时间下限,所以,“现代”是可以无限延长的。 英语单词modernize是动词,产生于1748年,含义是:使现代化(成为具有现代特点的,成为现代的),使适合现代需要。“现代化”(Modernization)是个外来词,在英文中是modernize的名词形式,产生于1770年,意为to

10、make modern,即“使成为现代化的”之意。在汉语中找不到和modern一词准确的对应词汇,通常译为“现代”,有时也意译为“摩登”,意为“时新,新潮”之意。 现代化作为一个时间概念,它是指从公元1500年以后至今很长历史时期。“现代化”同时还是一个价值概念,它是指区别于 medieval(中世纪的)新时代精神与特征,即把文艺复兴看成是一个否定中世纪的神学权威,崇尚古典文化,开拓出近代新文化的新时代。由此推论,“现代化”具有两个基本词义:成为现代的,适合现代需要;大约公元1500年以来出现的新特点,新变化。,(2)传统向现代转换的动态过程说,最初的现代化理论家,无论是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政

11、治学家还是历史学家,都偏重于从历史学的角度给现代化确定概念。如社会学家丹尼尔勒纳为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撰写的“现代化”条目说,现代化是一个旧的社会变革过程的流行术语,而这个过程就是“欠发达社会”获得“较发达社会”共有特征的社会变革,它是由国际或社会之间的交流触发的(转引自贝迪阿纳思瓦尔马)。他实际上认为现代化是“西欧和北美产生的制度和价值观念从17世纪以后向欧洲其他地区的传播过程,1820 世纪向世界其他地区的传播过程。” 我国部分学者也认同这种看法。如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说:“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是具有相互排斥特征的社会,由传统向现代演进的过程就是现代化。”(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 经济学家认

12、为,现代化是经济有不发达到发达的发展过程,社会消费由低级向高级上升的过程。他们认为经济现代化是整个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其主体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经济现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从传统经济状态向现代经济状态的转变过程。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把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视为现代化研究的主要线索,强调现代性与传统性之间的对立。,(3)心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综合转变过程说,这种观点主要是从社会学、人类文化学、心理学的角度来考察现代化,也就是说,现代化可以看作是一种“文明的形式”。“现代化”的含义是指一种特殊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首先渗透到西方人的价值观念、态度、信念和行动中,并改变了西方社会的制度和

13、目标。 西方社会现代化的制度和目标可明确表达如下:个性化;都市化;民众教育;具有代表性的政府;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各阶层收入;向伤残贫困者提供福利。(贝迪阿纳思瓦尔马) 从事人类学研究的曼宁纳什认为:“现代性”是一种社会的和心理的结构,它促进科学运用于生产过程。“现代化“是使社会、文化和个人各自获得经过检验的知识,并把它运用于日常生活的一种过程。(转引自贝迪阿纳思瓦尔马) 伊曼努尔华勒斯坦在自由主义的终结中曾介绍了不同见解的两种现代化。一种含义具有一种积极性,前瞻性,指最先进的技术,通常表现在有形的物质上:飞机、轿车、空调设备、电视和计算机。还有一种具有较多意识形态性而较少物质性,现代意味着

14、反对中世纪。(伊曼努尔华勒斯坦) K道易治的定义是:“人们所承担的绝大多数旧的社会,经济,心理义务受到侵蚀而崩溃的过程;人们获得新的社会化模式的过程。”(转引自S.N.艾森斯塔德),(4)工业化实质说,把工业化作为现代化的始发原因,或者把现代化视为工业化的最终结果,这是一种普遍的观点。这种观点所说的工业化,不仅仅是指从18世纪后期始于欧洲的工业革命所引起的那个工业化过程,还包括20世纪的高度工业化阶段。“工业化”一词从广义上讲,甚至已经成为经济现代化的同义语。工业化的过程不仅限于经济本身,它还涉及到社会的各方面。 中国现代化研究专家、北京大学已故教授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在归纳了世界各国

15、学者关于现代化的解释后,他认为:“从历史的角度来透视,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她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作为人类近期历史发展的特定过程,把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的实现作为现代化完成的一个主要标志也许是合适的。” 严英龙研究员认为,现代化就是以市场原则为取向,以工业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现代生产力对传统生产力的代替,并引起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适应性变革的过程。 两次现代化理论的提出者何传启研究员认为,世界范围内由

16、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的转变过程及其深刻变化为第一次现代化,由工业时代到知识时代的转移及其深刻变化的过程为第二次现代化。 有现代化研究学者(马崇明,2003)进一步把现代化含义界定为:现代化是指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而导致的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以及社会结构的根本改变,认为现代化应该同时具备自觉性(或理性选择性),科技性(或科技带动性),整体转换性科技应用于生产进而导致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根本转变。,如果把现代化作为整体放在特定的历史时代的位置上来考察,那么我们可以把它大致理解为从十八世纪后半期西方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一个世界性的发展进程,或称全球发展总趋势。这个进程可以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理解。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具体地说,这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的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使工业主义渗透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