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概述幻灯片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0113034 上传时间:2019-06-08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概述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生理学概述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生理学概述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生理学概述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生理学概述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理学概述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概述幻灯片(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体生理学 PHYSIOLOGY,总课时:60 理论课:48 实验课:12,01.绪论 02.细胞的基本功能 10.神经系统 03.血液 04.血液循环 05.呼吸 06.消化和吸收 07.能量代谢和体温 08.肾脏的排泄功能 09.感觉器官 11.内分泌,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二节 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第三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第一节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生理学(physiology):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生物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人体生理学的任务:研究构成人体各个系统的器官和细胞的正常活动过程。 各个器官、细胞功能表现及内部机制

2、; 不同细胞、器官、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各部分的功能活动与整体的关系; 整体与复杂多变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克劳德 伯尔纳 (Claude Bernard)说:“医学是关于疾病的科学,而生理学是关于生命的科学。所以后者比前者更有普遍性。这就是为什么说生理学必然是医学的科学基础。” 生理学产生了很多分支学科;这些分支学科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从生理学科分离出来,例如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营养学、药理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等。,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约公元前459-377)认为:人的健康是由人体内四种物质的平衡来决定的。这四种

3、物质叫体液。即血液、粘液、黄(胆)液和黑(胆)液。人体内某种体液过多会改变人的性格甚至引起疾病。如多血质的人乐观、自信。而体内黑胆液过多则使人伤心、忧郁。,威廉哈维经过十二年的努力,采用八十余种动物进行实验研究,最后,将他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写成论动物的心脏与血液运动的解剖学研究(Exercitatio anatomica de motu cordis et sanguinis in animalibus) , 于1628年公之于世。 动脉是从心脏输出血液的血管,静脉是运回血液到心脏的血管,血液能从动脉透入静脉,动脉与静脉的移行是在四肢及身体的远端部分;心脏是一种肌肉,其瓣膜阻止了血液的逆流,心脏

4、运动是血液循环的唯一原因。,1660年和1668年,马尔比基(Malpighi )和胡克(Leunwenhock )分别用显微镜看到了蛙的肺的毛细血管和蝌蚪尾部血液通过毛细血管的实际循环过程,证实了Harvery 的推论。 恩格斯对哈维的发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哈维由于发现了血液循环而把生理学(人体生理学和动物生理学)确立为科学。” 后人将1628年视为近代生理学的起点。,19 世纪,生理学开始进入全盛时期。法国的著名生理学家克劳德 伯尔纳( Claude Bernard, 1813-1878 ),他一生的实验研究几乎遍及生理学的各个领域,研究论文被印成18卷文集,并曾四次荣获科学院实验生理学

5、奖。生理学家公认:在生理科学的四个不同领域,伯尔纳的名字始终居于首位,它们是:(1)胰腺的消化功能;(2)肝脏的糖元生成功能;(3)血管运动机制;(4)箭毒和一氧化碳等毒物的作用机制。,20 世纪,生理学研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从消化液分泌机制的研究转到以唾液分泌为客观指标对大脑皮层的生理活动规律进行了详尽的研究,提出著名的条件反射概念和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在1904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巴甫洛夫,林可胜,在消化生理学与痛觉生理学两个领域都是先驱。中国近代生理学的研究自 20 世纪 20 年代才开始发展。 1926 年在生理学家林可胜的倡导下,于 1926 年成立

6、中国生理学会,翌年创刊中国生理学杂志,新中国成立后,改称为生理学报。,冯德培,生理学家、神经生物学家,中国神经肌肉生理学研究的开拓者,在肌肉和神经的能力学、神经肌肉接头生理学、神经与肌肉间营养性相互关系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他创建和领导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生理研究所。,生理学的研究方法,William Harvey在论动物的心脏与血液运动的解剖学研究一书的序言中呼吁:“无论学和教应当以实验为据,而不应当以书籍为据,应当以巧妙的自然为师,而不应当以知识的教条为师”。,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动物实验方法:,注意实验方法的结合; 动物实验结果用于人体时,要持慎重态度; 以人体为实验

7、对象时,应遵循自愿、知情和非创伤原则。,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器官和系统水平 细胞和分子水平 整体水平,生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本理论课程。,第二节 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一、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内环境:细胞外液 内环境作用: 1.为细胞提供物质 2.接受细胞排出物 3.为细胞活动提供条件 (稳态),二、稳态(homeostasis) 内环境的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稳态的实现:在神经、体液机制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活动而实现。途径-反馈 稳态意义:为细胞活动提供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环境,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 稳态泛指体内各个水平上的生

8、理活动在神经、体液等因素调节下保持相对稳定和相互协调的状况。,第三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一、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 二、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 三、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一、神经调节 概念: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 基本方式:反射(reflex)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 结构基础:反射弧(reflex arc) 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神经调节的特点:迅速、精确、时间短暂。,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负反馈调节),二、体液调节 概

9、念:体内的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 类型: 全身性体液调节 局部性体液调节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液调节:神经细胞直接或间接地调节一些内分泌细胞的作用,使这些内分泌细胞成了反射弧的传出纤维的延长部分,以这种方式发挥的调节作用称为神经-体液调节。,体液调节特点:缓慢、弥散、持久。,三、自身调节 概念:环境变化时,器官、组织、细胞不依赖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肾血流自身调节:动脉血压在80-180mmHg范围内变动时,肾血流量能保持相对稳定。 脑血流自身调节:动脉血压在60-140mmHg范围内变动时,脑血流量能保持相对稳定。 自身调节特点:调节幅

10、度小,不灵敏,局限。,体内的控制系统,从控制论的观念来分析,任何控制系统都由控制部分和受控部分组成。控制系统可分为三大类:,非自动控制系统 反馈控制系统 前馈控制系统,一、非自动控制系统 非自动控制系统是一种“开环”系统。控制部分发出指令到达受控部分,而受控部分的活动不会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 控制方式:单向性,控制特点: 对受控部分的活动不起自动调节作用; 在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调节中,这种控制极少见。仅在反馈机制受到抑制时,机体的反应表现为非自动控制。,二、反馈控制系统(feedback control system) 反馈控制系统是一种“闭环”系统,控制部分可以根据反馈信号来改变自己的

11、活动,调整对受控部分的指令,因而能对受控部分的活动进行调节。,控制方式:双向性,(一)正反馈控制系统 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反馈信息的作用性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同的反馈。,正反馈控制系统的意义:有助于一个完整生理过程的完成。,血液凝固 排尿 分娩,分娩的正反馈控制,(二)负反馈控制系统 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反馈信息的作用性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的反馈。,负反馈控制系统的作用:维持内环境稳态。 血压调节 体温调节,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负反馈调节),三、前馈控制系统(feed-forward control system) 前馈控制:控制部分向受控部分发出指令的同时,又通过另一快捷通路向受控部分发出前馈信息,及时地调控受控部分的活动。 控制方式:双通路,控制特点:更快、更准确;有些条件反射也可以认为是前馈控制,预见性和超前性活动,减少负反馈的波动性和滞后性。,小 结 机体生存在两个环境中,一个是不断变化的外环境,另一个是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体内所有生命活动的机制,尽管种类不同,功能各异,但只有一个目的:保持内环境的稳态,稳态是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稳态是一个动态平衡,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自身调节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各种功能活动通过反馈机制达到自动而精确的调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