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歌《唱脸谱》教学案例讲解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113015 上传时间:2019-06-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戏歌《唱脸谱》教学案例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戏歌《唱脸谱》教学案例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戏歌《唱脸谱》教学案例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戏歌《唱脸谱》教学案例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戏歌《唱脸谱》教学案例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戏歌《唱脸谱》教学案例讲解(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戏歌唱脸谱教学案例教材分析唱脸谱是人音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戏歌,也是整个单元中唯一一首与众不同的歌曲,这首歌巧妙地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及伴奏手法与曲艺音乐、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把京剧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多了解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曲作者将地道的老北京方言自然地融化在旋律中。依字行腔,韵味十足。歌曲的段是分节歌形式,包含四个乐句。前三个乐句均为两小节,保持着结构的完整;第四句“黑脸的张飞叫喳喳”通过节奏的伸展和使用花脸托腔,将长度扩充为八小节。使全曲在高潮中完满地结束。歌词的第一部分借助一位女子的语气,阐述了外国友人

2、对我国的“国剧”京剧的美好印象。歌词的第二部分是一位男士对戏曲脸谱的侃侃而谈,惟妙惟肖地勾画出一张张“美佳佳”的脸谱。学生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参与意识和交往愿望较强,在学习上已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较之小学生有明显变化。由于受社会环境等综合因素影响,学生大多热衷于流行音乐,追星现象屡见不鲜;而对于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京剧,却知之甚少。如今正大力提倡振兴京剧,弘扬祖国优秀民族文化,作为一名艺术教育工作者,让学生多接触、多了解我国的国粹,对于提高他们的民族素质和艺术修养无疑是大有裨益的。设计思路为了达到新课程提出的“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等要

3、求,我在设计本课时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力求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平等、合作”的课堂教学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获得知识。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感受京剧独特的艺术魅力,提高民族素质和艺术修养。2、通过参与模仿表演活动,初步了解戏曲艺术中人物性格与情感表现的特殊方式。3、通过演唱唱脸谱,使学生了解京剧脸谱所表现的人物性格。教学准备教师注意搜集与京剧相关的资料,如京剧影像资料片段、人物造型图片、京剧伴奏的相关乐器、京剧服饰道具等。还可预先学习京剧表演的简单动作,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播放唱脸谱的音乐,

4、学生在音乐声中走进课堂。师:同学们,刚才这首歌大家听过吗?生:听过。在我们上节课画脸谱面具时老师曾放过。师:对了,这首好听的歌就叫唱脸谱。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歌曲,并围绕这首歌进一步去了解京剧,体会京剧的美,好吗?二、由歌词引出京剧的音乐美。1、师:刚才歌词中有这么一句“四击头,一亮相”,你们知道“四击头”是什么意思吗?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教师播放影片霸王别姬片段。师:刚才在这段武打场面中我们听到了哪些伴奏乐器?师(总结):主要有大锣、小锣、板鼓和钹四件乐器,经常用于京剧武场伴奏,俗称“四击头”。(电脑显示:四件具有动画效果的乐器图片。)师:今天,为了让同学们更深

5、地感受京剧的魅力,老师特意地把这四件乐器都带来了。有谁愿意上来试试?3、学生上台表演。学生起始看到图片时已很有兴趣,待我拿出实物后更是兴奋不已,一个个高举着手,跃跃欲试。由于时间有限,我只能分别请了两组学生,并要求他们按照由慢而快的节奏击打。为了使课堂气氛更活跃,我还请了部分学生跟随锣鼓点的节奏“跑龙套”。动作虽简单,但效果非常好。此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四击头”伴奏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使课堂气氛达到了一个小高潮。三、由歌词引出京剧的服饰美。师:刚才歌曲中出现了哪几位京剧人物?生:有曹操、关羽、张飞、窦尔敦、孙悟空师:那么京剧演员的行头有什么

6、讲究呢?(电脑显示:曹操、关羽、张飞的人物造型图片。)在讲解这个内容时,我充分利用了戏服、官帽、头盔、鞋靴等装扮的不同,使学生了解到京剧的“行头”和人物身份、地位及性格之间的关系,并和他们已学过的脸谱知识联系起来,使学过的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四、由服饰引出京剧的表演美。观看两个京剧小片段盗御马和拾玉镯。师:刚才剧中演员分别表演了什么动作?生:骑马、穿针。师:对了。那么有哪些同学愿意上来模仿一下这些动作呢?对于这个环节起初我有些担心,怕学生因为难为情不肯上台表演,结果学生的反应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的积极性非常高,特别是几个刚才没机会演奏乐器的同学更是表现踊跃。尽管他们的表演谈不上精彩,但非

7、常认真,一招一式有模有样,引来了同学们的阵阵笑声。共请了四位学生表演,并让大家评一评谁表演得最好,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京剧表演的虚拟性特点和增强竞争意识。五、演绎歌词唱脸谱。教师播放录音带,提醒学生注意几个大跳音程及节奏难点。学生跟随教师和录音带学唱歌曲(多媒体显示歌词)。教师播放歌曲的VCD,要求所有学生都戴上自己做的面具演唱歌曲,并挑选出五位学生分别戴上歌曲中出现过的脸谱面具上台表演。(多媒体滚动播出一组京剧人物造型图片。)教师就地取材,巧妙利用了脸谱面具,为歌曲演唱增添了不少色彩,同时还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六、总结。京剧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精华。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应该了解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并为我们能拥有这样宝贵的艺术财富而感到由衷的自豪。教学反思本课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通过优化师生双边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活动条件,留给自由的空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使学生通过切身体验激发情感,学习音乐文化知识,并通过击打伴奏乐器、展示京剧服饰道具、学生亲自参与表演等环节,拉近了学生和国剧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了传统艺术的魅力。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而在教学新教材的过程中,我也越来越深地体会到“艺术课需要全才教师”这句话的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