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公开课幻灯片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0112998 上传时间:2019-06-08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公开课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生理学公开课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生理学公开课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生理学公开课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生理学公开课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理学公开课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公开课幻灯片(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血液循环,体循环(大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干,肺泡毛细血管,肺静脉,肺循环(小循环):,左心房,血液循环,血液循环:指心脏推动血液在心血管系统内周而复始的定向流动。,右心:泵血入肺循环;左心: 泵血入体循环。,第一节 心脏生理,一 心脏的泵血功能,三 心肌的生理特性,四 心电图,二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一、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主要由心肌构成,其生理功能是泵血,为推动血液循环提供动力。,心动周期与心率,心脏的泵血过程,心排出量及其影响因素,心音,(一)心动周期与心率 概念: 心动周期(T):心房或心室每收缩

2、和舒张一次所用的时间; 心率(f):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正常成人心率为60-100次/分,平均75次/分。,心率的正常变异: 年龄:新生儿(140次/分),随年龄增长而减慢 性别:女男 体质:弱强 兴奋状态:运动、情绪激动安静、休息 体温每1心率10次/分,房缩 0.1s 房舒 0.7s,室缩 0.3s 室舒 0.5s,心动周期时程:T1/f60s/750.8s,有何发现?,特点: 舒张期时间 收缩期时间; 全心舒张期0.4s利心肌休息和心室充盈; 心率快慢主要影响舒张期:,心率 心动周期 室缩期 室舒期,0.35,1.15,1.5 0.8 150 0.4,0.30,0.50,0.25,0

3、.15,心舒期充盈 休息心衰;,心缩(舒)期习惯以心室的活动作为心脏活动的指标(心室在泵血活动中起主要作用)。,(二)心脏泵血过程(以左心为例),心脏泵血过程,心室收缩期(等容收缩期,心房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减慢射血期),心室舒张期,(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减慢充盈期),1、心房的泵血,心房收缩 心房容积 房内压 (右房4-6mmHg) (左房6-7mmHg) 房室瓣开放 (动脉瓣处关闭状态) 挤血入心室 (占心室充盈量25%) 心房舒张 (75%由V经心房流入心室),2、心室的泵血,(1)心室收缩期 等容收缩期: 心室开始收缩 室内压急剧 (左室内压近80mmHg) 房室瓣关闭 (动脉瓣仍

4、处于关闭状态) (容积不变、血液不流) 继续收缩 快速射血期,等容收缩期的特点: a.其时程长短与与肌缩力、后负荷有关: 肌缩力等容收缩期 后负荷等容收缩期 b.房室瓣、动脉瓣处关闭状态(心室容积不变); c.等容收缩末的动脉压最低; d.室内压上升速度最快。,快速射血期: 心室继续收缩 室内压动脉压 (左室80mmHg) (右室8mmHg) 动脉瓣开放 (房室瓣仍处于关闭状态) 迅速射血入动脉 (占射血量70%) 心室容积迅速 减慢射血期,特点:快速射血期末室内压与主动脉压最高; 用时少(收缩期1/3),射血量大。,减慢射血期: 迅速射血入动脉后 心室容积继续 室内压略动脉压 射血能=血液的

5、动能 继续射血入动脉 (占射血量30%) 心室容积继续 心室舒张前期,特点:用时长(收缩期2/3),射血量少;因外周血管的阻力作用,血液的动能在主动脉转变为压强能,使动脉压略室内压。,(2)心室舒张期 等容舒张期: 心室开始舒张 室内压迅速 (室内压=动脉压) 动脉瓣关闭 心室继续舒张 室内压急剧迅速 ( 室内压仍房内压 房室瓣仍处于关闭状态) (容积不变、血液不流) 快速充盈期,特点:动脉瓣、房室瓣都处于关闭状态; 动脉瓣关闭产生第二心音。,快速充盈期: 等容舒张期末 室内压 (室内压房内压) 房室瓣开放 心室继续舒张 室内压 (室内压房内压=负压) 心房和大V内的血液快速入室 (占总充盈量

6、2/3) 心室容积迅速,特点:快速充盈期末的室内压最低。,减慢充盈期: 随着心室内血液的充盈,心室与心房、大V间的压力差减小,血液流入心室的速度减慢。 其前半期为大V的血液经心房流入心室;后半期为心房收缩期的挤血入心室。,心动周期中压力、容积的变化 1=主A内压 2=左心室内压 3=左心房内压 4=心音 5=心室容积 =心房收缩期 =等容收缩期 =快速射血期 =缓慢射血期 =等容舒张期 =快速充盈期 =减慢充盈期,心动周期中的压力变化: 最高:室内压:快速射血期末 动脉压:快速射血期末 最低:室内压:快速充盈期末 动脉压:等容收缩期末 后负荷:后负荷 等容收缩期延长 射血期缩短 射血量,心动周

7、期中的4对矛盾: 心脏缩与舒(主要矛盾) 压力升与降 瓣膜开与关 血液进与出 心动周期中的瓣膜变化: 房室瓣关:等容收缩期初 房室瓣开:快速充盈期初 动脉瓣关:等容收缩期初 动脉瓣开:快速射血期初,小结:心室的舒缩活动是心脏射血和充盈的原动力,心室舒缩引起的室内压变化是导致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压力差形成的根本原因,而压力差又是瓣膜开闭和血液流动的直接动力。,(三)心排出量及其影响因素 1.每搏排出量 每搏排出量:每侧心室每次收缩所搏出的血量,简称搏出量。 安静时正常成人搏出量为6080ml,平均70ml.,2.每分排出量 每分排出量:每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 每搏输出量心率 (若心率

8、按每分钟75次/分计算,心输出量约5L左右。) 变 化:随机体代谢和活动情况而变化(运动、情绪激动、怀孕时);女子较相同体重男子的心输出量约低10。,3.影响心排出量的因素(心排出量取决于搏出量和心率) (1)搏出量(心率不变) a.前负荷(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射血前心室内的血量,由静脉回流量的多少而定。 b.后负荷(动脉血压):心室收缩后所遇到的阻力,呈反向关系。 c.心肌收缩力:指心肌细胞本身的功能状态,受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2)心率:在一定范围内(40-180次/分),心率增快,心排出量增加。 心率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 40180次/分:每分心输出量 180次/分 心动周期缩短(尤

9、其心舒期) 充盈量每搏出量每分心输出量。 40次/分 心动周期延长(尤其心舒期) 充盈量达极限而心率太慢每分心输出量。 注: 每搏输出量在恒定的条件下,心率是调节心输出量的主要因素。 心率和心缩力是影响心输出量的主要因素。 一定范围内,心率可使心输出量。,每分输出量,血 压,心率,心肌收缩性,前负荷,每搏排出量,充盈时程 静脉血回流速 剩余量,后负荷,神经体液调节,4.心力贮备 概念:心输出量能随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加的能力。 健康成人安静时心排出量为4.56L/min,剧烈运动时心排出量可达30L/min,是安静时的56倍,说明心力贮备较大。体育锻炼可提高心力贮备。 意义:反映心脏的健康程度、心脏泵血功能。,(四)心音,本节课重点 1.心动周期、心率、搏出量的概念; 2.心脏泵血过程中的压力、容积变化及瓣膜开闭状态; 3.心排出量的影响因素。,复习思考题 1.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瓣膜的状态有何变动?其变动的机制和生理意义是什么? 2.在心脏收缩、舒张过程中,何部位、何时其压力最高?何部位、何时期压力最低?并说明理由。 3.说明第一心音、第二心音的产生原因及特点。 4.以心脏的缩舒、压力的升降、瓣膜的开关、血流的方向和容积的变化为基础说明射血和充盈的过程(原理)。 5.说明心排出量的调节,并简述其机制。,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