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第一章节绪论幻灯片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0112958 上传时间:2019-06-08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第一章节绪论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生理第一章节绪论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生理第一章节绪论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生理第一章节绪论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生理第一章节绪论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理第一章节绪论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第一章节绪论幻灯片(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第三节 生 理 功 能 的 调 节,体 内 的 控 制 系 统,第二节 机 体 的 内 环 境,生 理 学 PHYSIOLOGY,Physiology的发展简史,1628年:Harvey(英国)发表心脏及血液理论第一次提出循环理论(Theory of circulation),生理学确立为一门科学。,1926年:中国生理学会成立 我国近代生理学奠基人: 1897-1969:林可胜,消化生理学的先驱,肠抑胃素。1926年中国生理学杂志 1897-1990:蔡翘,第一位用中文讲授生理学和编写生理学教材,航天、航空医学创始人。 1899-1988:张锡

2、均,神经化学递质,乙酰胆碱。,第一节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生理学的概念、任务与学习方法 (一)概念: 生理学(physiology)是研究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规律和功能的一门科学。,研究各种生理功能的发生机制、条 件以及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功能的影响。,(二)任务:,(三)学习生理学的方法:-What? Why? How? 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有某种结构,必然有相应的功能, 功能建立在结构之上,所以应对相关组织结构内容进行必要的复习。,对知识的学习,适当预习,课堂认真听课和作必要的听课笔记, 及时地、有计划地复习,往往可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机体以其整体适应于自然界,但为了叙述

3、方便,常以分子、细胞、器官、系统水平阐述其功能, 应注意各水平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还应重视各功能活动发生的条件和影响它们的因素。,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听、录与习、记的关系:,二、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生理学也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其知识主要是通过实验获得的。随着生理学不同水平研究的日益深入,生理学的知识和理论不断得到新的发展。 (一)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 方法:离体组织、器官实验法 (二)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 方法:离体细胞、分子实验法 (三)整体水平的研究 方法:活体解剖实验法、慢性实验法,第二节 机体的内环境 (Body internal environment) 一、体液和体液

4、的分布 体液:人体细胞内外含有大量液体,总称为体液。 分布:细胞内液:约2/3,约占体重40。 细胞外液:约1/3,约占体重20。 组织液:约3/4,约占体重15。 血 浆:约1/4,约占体重5。 淋巴液:少量 胸膜腔、脑脊腔及关节腔内液体 ,二、内环境与稳态 (一)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细胞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境。 (细胞外液),2.内环境:,1.外环境:,机体整体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境。 (外界、大气环境),(二)稳态(homeostasis) 1.概念:内环境的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含义:,在整体是在神经体液机制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活动而实现的

5、。,指细胞外液的理、化因素在一定水平上是恒定的。 指这个恒定状态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动态平衡,在微小波动中保持相对恒定。,3.实现:,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外环境变化,干扰 破坏,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调整 恢复,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维持细胞、器官、系统乃至整体的正常功能及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若破坏内环境稳定,机体将发生疾病。,4.意义:,第三节 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 Neural regulation 体液调节 Hormonal regulation 自身调节 Autoregulation,一、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由神经系统的活动调节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调节特点:快速、局限、短暂、

6、精确、协调 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调节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组成:,传出N纤维,中 枢,传入N纤维,效应器,感受器,二、体液调节 体液调节:某些特殊化学物质(激素等)经体液运输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调节特点:缓慢、广泛、持久 、精确度差,激素(有的是神经调节的一个延长部分) 远分泌:内分泌腺激素血液运输受体生理效应。 旁分泌:激素不经血液运输而经组织液扩散达到的局部性体液调节。 神经分泌: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释放入血达到的体液调节。,调节方式:,三、自身调节 自身调节:当体内、外环境变化时,细胞、组织、器官本身不依赖神经与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特点:局部调节,范围较小、不十分灵

7、敏,小A的灌注压血管平滑肌受到牵拉血管平滑肌收缩小A的口径小A的灌注量不致增大.,例如:,体内的控制系统 在研究生命现象时,看到机体许多功能调节的过程与工程技术中的控制过程有许多共同的规律。因此,应用控制论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来认识和分析机体各种功能的调节。 从控制论的观点分析,控制系统可分为三大类 : 非自动控制系统、 反馈控制系统 前馈控制系统,一、非自动控制系统 开环系统,受控部分的活动不会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 控制方式:单向性,机能活动,受控部分,指 令,控制部分,应激时,血压和心率维持在高水平。,例 如:,对受控部分的活动不起调节作用。 在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该方式极少见的,仅在

8、反馈机制受到抑制时,机体的反应表现为非自动控制的方式。,控制特点:,寒冷的刺激,可作用于下丘脑,使腺垂体(控制部分)分泌的生长素增多,促进靶细胞(受控部分)的生长,但靶细胞的生长,并不会发出反馈信息影响由寒冷引起的生长素分泌增多,这种调节的原理就是开环调节。,二、反馈控制系统 闭环系统,受控部分活动可反向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 控制方式:双向性(正反馈、负反馈),受控部分,指 令,机能活动,正 反 馈 信 息,指 令,受控部分,机能活动,负 反 馈 信 息,正反馈不是维持系统的平衡或稳态,而是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负反馈是维持系统的平衡或稳态。 正常机体中有大量的负反馈机制(压力感受性反射,体温调节),正反馈机制很少(排尿反射、分娩、大量失血出现的“恶性循环”)。,控制部分,控制部分,控制特点:,负反馈 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能减低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负反馈。 作用 保持内环境稳态,正反馈 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能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只有血液凝固、排便和排尿反射、分娩反射等少数几种生理活动是通过这种机制调节的。 作用 使某种生理功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复习思考题 1. 何谓内环境?内环境为什么要保持相对稳定? 2.生理功能调节的方式有哪些?并比较其异同。 3.体内的控制系统有哪几类?并比较其异同。 4.何谓反馈、正反馈、负反馈、前馈? 5. 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可从哪些水平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