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教学思路幻灯片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0108412 上传时间:2019-06-0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6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与哲学教学思路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生活与哲学教学思路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生活与哲学教学思路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生活与哲学教学思路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生活与哲学教学思路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教学思路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与哲学教学思路幻灯片(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活与哲学教学思路,福州高级中学 陈杰生,新课程条件下,教学的总体指导思想,新课程教材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以牺牲逻辑体系的办法来贴近生活。生活与哲学算是最好的了,但也把逻辑体系拆的七零八散。所以: 首先,按照学生的学习思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重建哲学与生活的教学逻辑体系,是我们进行这门功课教学的总体指导思想。 其次,按关系来处理,按学生的学习思维来延伸,将知识点和知识面相结合,这是第二个指导思想。,哲学与生活第一单元,首先要确立单元知识中心:本单元的中心为哲学。 其次确立哲学这一中心要处理的与其他知识点的关系。整合知识时候,要抓主干知识点,从而带动细节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最后,确立删

2、减什么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建议将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放到第二单元进行整合。因为,没讲物质与意识关系之前,讲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讲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是难以说清楚的。,哲学,指导,源于,世界观学说,自然界,社会,认识,自然知识,社会知识,认识理论,具体学科,生活实践,方法论学说,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关系),关系,文化,政治,经济,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马克思哲学,产生基础,基本特征,中国化成果,哲学与生活第二单元,先确定本单元的中心是:世界的物质性。 再确定本单元要处理的主要关系是: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最后按照:世

3、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人们通过实践可以认识世界的本质规律,并利用规律改造世界的学习思维逻辑延伸展开论证。,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首先,物质的定义。 其次,世界的物质性。论证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第三,论证人的意识不过是物质的产物,人脑的机能和物质的反映,从而揭示意识的本质。 然后论证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物质决定意识从上面延伸下来,简单处理。 意识的反作用要认真对待。 先讲意识的能动性特点: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再讲意识能动性的三个方面: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调节生理和心理。 接着搞清楚意识能动性与意识反作

4、用的关系。意识反作用是意识的能动性的发挥的结果。 最后讲清楚意识反作用的两个方向: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阻碍事物的发展。,讲完了世界观讲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原先是单独讲,现行教材是和实事求是一起讲。这里的处理由讲课老师自行处理 最后讲第一单元的第二课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划分等问题。,物质,意识,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运动的定义是难点。 建议按照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顺序开始讲课。先处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将物质的定义放在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之中,让学生真正理解运动的定义。 再处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让学生将静止的定义放在物质与静止的关系

5、中理解。,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然后论证运动是有规律的。从而完成唯物论教学的三部曲: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物质运动的规律性:根据定义,规律性有很多:固有性、本质性、必然性、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可以认识利用性、不可违背性等等,但是最后把握的就是一个客观性,因为,其他所有对规律性的理解,都是对客观性的延伸理解。,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由于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了意识的能动性,所以这里就不再展开论证了。只要简单的将主观能动性和意识的能动性对等处理即可。 说明二者关系: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利用的,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6、做到实事求是。 处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定义,特点,形式,决定,反作用,来源,动力,标准,目的,真理,客观性,相对性,反复性,上升性,无限性,世界,物质,客观,意识,主观,规律,能动性,实践,认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历史的统一,认识改造,真理,获得,指导,遵循,哲学与生活第三单元,唯物辩证法部分,其特点是知识点多,且相互交叉。所以,是我们教学必须突破的难点和重点。 首先,要寻找本单元的中心:建议以“发展”为中心。因为,辩证法是发展的学说。 其次,要寻找切入点,这一切入点最好能够满足两个基本要求:第一,与第二单元能够衔接;第二

7、,与后面所述问题都有一定关联。,建议:以“联系的观点”为辩证法的切入点。 规律:事物运动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说,规律是一种联系,但是不是所有的联系都是规律。我们要把握规律,就必须从联系入手。 联系构成发展。这样就和我们确定的发展中心联系起来。 发展的源泉:矛盾。其中包含对立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等。,世界,物质,运动,规律,是,是,有,客观,客观,客观,具体形态,具体形式,具体规律,联系,是,客观,具体联系,是,关系,是,矛盾,客观,具体矛盾,发展的实质: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 发展的

8、状态:量变与质变。 发展的途径:前进性与曲折性。 方法论:注意新加入的部分。 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做到: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知识点的线与面的统一 知识的切入角不要混淆,发展,联系,构 成,相互作用、影响,总特征,联系性,普遍,多样,客观,实 质,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矛盾,原 因,对立统一,普遍特殊,主要次要,两点论重点论,质量互变,相互关系,方法论,积累,适度,质变,状 态,前进性与曲折性,途径,环 节,辩证的否定,创新,内部外部,一分为二,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哲学与生活第四单元,第四单元通俗的讲,就是用唯物史观阐释人生观。 本单元的一些内容是过去旧教材所没有的,所以重新整合知识至关重要。 先要

9、确定中心:建议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当作本单元的中心。 然后将其它的知识点与这一中心链接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一定要让学生搞清楚,我们的知识体系是怎么延伸而来的,又是怎么一步一步构建起来的。,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关系,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基本矛盾、基本经济规律,经济基础,总和构成,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社会意识形态,劳动者,主体,实践,历史,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总结,学习哲学与生活,要善于抓住主干关系: 比如:唯物论部分的有: 物质与意识 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 实践与认识 主观与客观,辩证法部分的有: 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 对立统一、内因与外因、特殊与普遍、主次要矛盾、矛盾主次要方面。 新旧事物、质量互变、前进曲折、辩证否定 人生观部分有: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个人与社会、奉献与回报等。,作业,阅读书目: http:/ http:/ 对现行高中生活与哲学教材的部分内容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