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幻灯片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0108400 上传时间:2019-06-08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5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幻灯片(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部分 历史唯物主义和人生价值观部分,原理2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社会历史理论陷入唯心主义的原因是什么?不能进一步追溯到社会意识产生的物质原因,即社会存在。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了解) (1)社会存在: 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包括自然环境、人口因素,但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社会意识: 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哲学等,下列现象属于社会存在的是( ) A 邓小平理论 B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C 生产关系 D 生产力 E “三个”代表的思想 F 自然地理环境 G 文艺艺术,B C D F,3、社会存在与

2、社会意识的辩正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完全同步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物质和意识与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物质,社会存在,意识,社会意识,决定,反作用,决定,反作用,包含,包含,(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原理内容: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科学的、革命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之则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 方法论要求: 尊重社会实际,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23,原理24: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 1、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最基本的规律 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基本规

4、律 4、社会发展规律的发现,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反作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制度和设施,决定,反作用,5、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实现方式: 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 社会主义历史发展总趋势的实现途径改革 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来解决。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

5、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原理内容: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方法论: 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6、。,原理24,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1、 我国原有政府管理过多过滥,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2004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规范政治职权,更好地发挥为市场经济服务的职能。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这体现了: A、政府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C、社会是物质的 D、社会是变化发展的,B,堂上练习:单选,2、下面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仅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始终其内容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7、的规律这一发现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 A、B、 C、 D、 ,D,3、关于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说法,正确的是: 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其矛盾解决通过阶级斗争实现这一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同 A、 B、 C、 D、 ,B,4、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错误的是: A、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B、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C、这一矛盾是对立的,需要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 D、这一矛盾要通过改革来解决,C,5、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 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B、人类的实践活动 C、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D

8、、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C,原理25:明确社会历史主体原理 1、正确认识人民群众这一概念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遍人,也包括杰出人物。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正确认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基本内容 意义: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原理内容: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要求: 党的工作政策

9、、方针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的倾向和作风。,原理25,明确社会历史主体原理,1、下面对人民群众认识,正确的是( ) 人民群众指广大劳动群众 人民群众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人民群众在不同的国家范围不同 人民群众在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范围不同 A B C D,C,单项选择题,2、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设立茶馆,通过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素材。这说明了( )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A B C D、,D,3、坚持群

10、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下面属于党的群众路线内容的是( ) 相信群众 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向群众负责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A、 B、 C D,D,原理26:人生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的原理 原理27: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原理28:正确价值观的判断标准的原理 原理29: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的原理 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2、人生价值两个方面的

11、内容: 1)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贡献) 2)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自我价值(索取) 3、人的价值评价标准: 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今天则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贡献。),4、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5、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含义 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就称为价值判断。 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

12、的选择,就称为价值选择。 影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因素 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社会历史性) 社会地位、需要不同(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 立场不同(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怎样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怎样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个人利益的关系 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 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 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把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6、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在个

13、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原理内容: 人生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和索取。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方法论要求: 要求我们要树立一种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努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奋工作,为社会多做贡献,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原理26,人生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的原理,原理内容: 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表现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等方面

14、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导向作用。 方法论: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牢固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原理27,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原理内容: 正确的价值观必须符合两点要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民群众的的根本利益。 方法论要求: 要求我们树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原理28,正确价值观的判断标准的原理,原理内容: 人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和社会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方法论要求: 要求我们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的基础上,

15、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拚搏、自强不息,又要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并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原理29,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的原理,分层训练,单项选择 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 A、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B、商品对人们的有用性 C、物质对人的积极意义 D、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D,2、所谓的价值观是指: A、人们对于人生目的、意义的总的看法和根本的观点 B、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C、人们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一种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 D、人们对商品价值大小的一种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 3、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都是有目的的活动,这种活动又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意识指导下进行的。而在指导人们行为活动中,最根本的指导思想是: A、人生观、生死观 B、世界观、价值观 C、唯物主义、辩证法 D、唯心主义、形而上学,C,B,4、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人们首先要判断自己的活动是否有价值。没有价值的事,人们是不会做的。这说明: A、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价值是指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的特定关系,即人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