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105606 上传时间:2019-06-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全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7年全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7年全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7年全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7年全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全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全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2017年是实现市十四次党代会确定近期发展目标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深入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决策部署的关键之年。为推进我市卫生计生事业稳步协调发展,制定工作要点如下: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及上级各项决策部署,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推进健康莱州建设”为目标,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干在

2、实处、走在前列”主基调,推进新形势下卫生计生与健康工作,开创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新局面。二、主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持续深化医改,加快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优化生育全程服务管理,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促进健康产业发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深化全面从严治党,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增进民生普惠共享,努力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一)持续深化医改,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1.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巩固提升各级医疗机构综合改革成果,继续调整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抓好县级公立医院核心指标管理,结合实际建

3、立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逐步提高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例,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深化公立医院编制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县级公立医院人员总量管理,加快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落实管党治党依法办院主体责任,组建县级公立医院理事会、管理层和监事会,构建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严格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信息监测管理,做好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等工作,确保完成年度综合改革责任目标考核任务。2.科学控制医疗费用。逐步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健全县级公立医院医疗费用控制监测和考核机制,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原则,降低药品、医用耗材和大型医用设

4、备检查治疗和检验等价格,严格控制不合理检查检验费用,为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腾出空间,重点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加强分类指导,理顺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和医疗服务项目的比价关系,实行科学控费。继续落实基本药物、常用药品网上采购制度,探讨建立低价药品议价制度,确保群众低价用药。加强合理用药和不良反应监测,建立重点监控目录,规范诊疗和用药行为。3.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提高医疗机构标准建设,推动市中医医院“国医馆”建设,推进妇幼保健院三级创建和第二人民医院、第三人民医院二级晋升,完成镇街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个体诊所标准化建设;做好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开展全科医生

5、培训和乡村医生在岗培训,整体提升农村卫生工作水平,为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奠定基础。在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基础上,继续推进县域内医疗联合体建设,明确医疗机构急慢分治服务流程和双向转诊程序,重点畅通向下转诊渠道,建立健全分工协作机制和考核机制,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形成诊疗-康复-长期护理连续服务模式,构建“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合理就医格局。4.构建多元办医格局。推进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老年病房建设及市第三人民医院、慢性病防治院医养结合病房建设,探索镇街卫生院与辖区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医康养结合”新模式,全面建立医养结合协作关系。鼓励养老机构设立医务室、门诊部等医疗机

6、构。落实国家社会办医和健康服务业发展政策,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和发展规模,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康复养老中心、护理院等民营医院建设,引导政府举办医院主动向预防保健、健康管理、医养结合、社区康复等领域延伸,建立多种协作机制。鼓励创办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盲人按摩诊所、药店中医坐堂医诊所。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大型医院,推进掖城医院、昶礼医院医养结合民营医院等新批医疗机构建设步伐,尽快构建完善多元办医格局,满足群众多样化就医保健需求。5.加快信息化建设。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加快县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县级公立医院与烟台市人口健康信息化平台接口对接建设,加强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

7、网络信息融合,开展全市一体化村卫生室(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网点布置,逐步实施数据采集、一卡通、诊疗辅助、预约挂号、双向转诊等工作,加快实现烟台市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探索开展“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助推智慧健康产业,积极推进预约诊疗、线上支付、在线随访以及检查检验结果在线查询等业务,最大限度方便群众看病就医。(二)深化计生改革,优化生育全程服务管理6.落实全面两孩政策。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与家庭和谐幸福。完善配套保障措施,鼓励群众按政策生育。加强出生人口动态监测,每月进行出生数据分析总结,确保我市人口均衡发展。研究制定新时期人口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

8、综合治理力度,实行日常监管和第三方调查,严厉打击“两非”行为,依法依规处理政策外生育。落实生育登记服务制度,探索开展网上办事,开展感动服务,积极推进“一次登记、全程服务”活动。做好新一轮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创建活动“回头看”迎检准备,巩固提升创建成果。统筹卫生计生资源,稳定和加强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网络和队伍,按照上级统一要求妥善解决基层计划生育专干待遇和养老保障问题。有序推进计划生育协会改革,充分发挥组织网络优势与作用,按照职能落实好宣传教育、生殖健康咨询和优生优育指导、青春健康项目推进、流动人口服务、困难计生家庭帮扶、基层计生群众自治等工作。7、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政策。贯彻山东省人口与计

9、划生育条例,抓好符合国家和省计划生育相关规定的夫妻奖励扶助政策落实,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夫妻享受独生子女费,独生子女父母为机关、事业组织职工的退休时给予本人一次性退休补贴,独生子女父母为企业职工的退休时由所在单位按照设区的市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30%发给一次性养老补助。对独生子女残疾、死亡后未再生育并且未收养子女的夫妻以及其他符合特别扶助条件的夫妻,对城镇其他居民和农村年满60周岁、符合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条件的夫妻,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分别给予特别扶助和奖励扶助。继续联合公安、人社、民政等部门进行数据比对和核查工作,确保应享受人员不重不漏,计划生育奖励政策落到实处。8.改善妇幼健康服务

10、。完善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发挥学科优势,坚持中西并重,推进防治结合服务模式,实现保健与临床实质融合,建立有利于妇幼保健机构运行的新机制。强化母婴安全管理,持续改进产科质量,完善县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规范危急重症转诊、救治网络,提升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保障母婴安全。推进出生缺陷三级综合防治,继续抓好已婚育龄妇女健康普查,提高优生三免费检测、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免费产前筛查覆盖率,落实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育龄妇女补服叶酸、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免费筛查、农村妇女“两癌”免费筛查、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等妇幼健康服务项目。做

11、好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创建,拓展儿童早期发展服务内涵。巩固国家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工程创建市成果,推广使用国家母子健康手册,打造优生优育全过程“一条龙”服务链,提升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加强避孕药具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做好药具示范站复查准备工作,为育龄群众提供科学规范、安全便捷、有效优质的药具管理与服务。9.促进家庭和谐发展。完善生育支持家庭发展政策,重视失独家庭和空巢家庭稳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加大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关怀力度,落实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妥善解决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生活照料、养老保障、精神慰藉等问题。提高家庭发展能力,开展“健康家庭行动”,实施新家庭计划、家庭科学

12、育儿、青少年健康发展等项目,健全家庭健康服务体系,做好家庭发展追踪调查。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规范,明确户籍地和现居住地管理责任,完善流出地和流入地双向管理制度,加强信息采集和交换应用,积极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一盘棋”长效机制,做好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电子化管理查询平台的管理应用,及时掌握本地流动人口信息,规范流入地生育服务登记要求、流程和流动人口异地生育服务登记工作。建立“计生找人、卫生服务、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服务模式,做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工作。(三)强化医疗服务,增强群众健康“获得感”10.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和

13、医疗风险防范,开展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落实年和风险防范专项整治月活动。继续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在三级医院探索开展实名制预约诊疗试点,扩大日间手术实施范围,推进优质服务,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贯彻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建立全市一级及以上医院医疗质量安全档案台账制度,依托31个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抓好全市医疗机构医疗质控管理,构建基于临床路径管理的质量控制、效果评价体系,提高医疗服务透明度。加强脑卒中综合防治,组建脑卒中防治中心,开展脑卒中诊疗、康复技术培训。落实全市执业医师多点执业规定,满足基层群众需要。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处方点评、病历评比活动,控制医药比

14、,约束规范各类从医人员执业行为。规范医务人员管理考核,做好医务人员执业考核注册、继续医学教育、全科医师转岗培训以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药师管理等工作。高度重视药品、血液、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和技术准入管理,保证医疗服务安全。11.提高医疗救治水平。启动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年活动,继续推进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建设和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工程。抓好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建设,在全市培育壮大12个重点学科和9个特色专科。完善突发事件医疗救援处置和部门协调联动机制,修订细化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规划全市医疗急救建设布局,探索突发事件医疗救治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建立医疗应急救援队伍,完善1

15、20急救通讯网络建设,开展医疗救援演练和群众自救互救技能培训,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化品事故、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等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加强全市重大会议和重大活动医疗保障。授权医学会专业委员会参与全市多种形式的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学术交流等活动,推动 “三基三严”训练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借助老年乡村医生生活补助发放、乡村医生定向培养以及财政补贴村卫生室建设等政策,巩固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网底。按省卫生计生委等部门要求,协调人事部门、教育部门完成2017年度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训招生工作。制定莱州市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健全乡村医生准入退出机制,确保网底不破。12.紧抓中医药

16、服务工作。贯彻落实中医药法,建立健全配套规章制度,强化市中医医院“龙头”作用,继续提升传统“名中医工作室”、治未病中心社会影响。全面推进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完成8处“国医堂”改造建设,基本实现镇街卫生院全覆盖。加强“五级”师承、中医确有专长、“西学中”、一技之长等专业中医人才培养和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加快中医药传承,开展全市中药饮片专项整治以及中药炮制、膏方制作技术培训等活动,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强中医药服务文化建设,创建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实施中医药文化科普项目,深入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进校园”活动和“中医大讲堂”、“名中医讲坛”等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在全社会形成“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文化氛围。13.抓好健康扶贫攻坚。以全市1355名建档立卡患病贫困人口为重点,严格执行门诊“两免两减半”和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保质保量完成分类救治和“八个一”工程健康扶贫任务。加快省定贫困村卫生室规划,今明两年完成9处省定贫困村卫生室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