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路基沉降监测技术交底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01037 上传时间:2017-05-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路基沉降监测技术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选】路基沉降监测技术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选】路基沉降监测技术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选】路基沉降监测技术交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选】路基沉降监测技术交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路基沉降监测技术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路基沉降监测技术交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厦深铁路 XSGZQ-12 标 路基工程技术交底 1技 术 交 底 书单 位:中铁二十五局集团厦深铁路工程指挥部 第 1 页 共 4页主 送 单 位 二 工 区 编 号 25-LJ1205-01工 程 名 称 路 基 沉 降 变 形 监 测 日 期 2012 年 5 月 23 日内 容:一、一般规定路基工程施工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沉降、侧向位移等动态观测。路基上铺设轨道前,应对路基变形进行系统评估,确保路基变形符合设计要求。观测基桩应按设计要求设于不受施工影响的稳定地基内,并进行定期的符合校正。观测装置及观测桩应埋设稳定、牢固,施工中应保护好观测基桩、观测装置和观测桩。根据设

2、计行车速度 250km/h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后沉降规定,一般地段不应大于 10cm,桥台台尾过渡段不应大于 5cm,沉降速率不应大于 3cm/年。1、路基变形观测仪器应符合下列规定:表 1 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垂直位移测量(mm) 水平位移观测(mm)测量等级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 相邻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 变形点点位中误差二等 0.5 0.3 3.0表 2 水平位移监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测量等级相邻基准点的点位中误差(mm)平均边长(m)测角中误差()最弱边 相对中误差 作业要求300 1.0 1/120 000 国家二等平面控制测量二等3.0 150 1.8 1/70 000 国家三等平面控制

3、测量水准仪型号和标尺类型除应符合表 1 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6)的相关要求。GPS 接收机除应符合表 1 和表 2 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全球定位系统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厦深铁路 XSGZQ-12 标 路基工程技术交底 2(GPS)测量规范(GB/T 18314)的相关要求。全站仪除应符合表 1 和表 2 的规定外,还应符合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 15314)的相关要求。2、沉降变形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水准基点使用时应作稳定性检验,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作为沉降变形参考点,并应有一定数量稳固可靠的点校正。每次观测前应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

4、检验记录。参与观测的人员应经过培训合格方可上岗。沉降变形观测应固定水准点和工作基点、固定人员、固定测量仪器、固定监测环境条件、固定测量线路和方法。3、沉降水准测量的重复精度不低于1mm,读数取位至 0.1mm;剖面沉降观测的重复精度不低于4mm/30m。路基沉降观测频次应符合表 3 的规定,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或数据异常时应及时加密观测频次。表 3 路基沉降观测频次观测阶段 观测期限 观测频次一般 1 次/天沉降量突变 23 次/天填筑或堆载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 1 次/3 天第 13 个月 1 次/周第 46 个月 1 次/2 周堆载预压或路基填筑完成6 个月以后 1 次/月第 1 个月 1 次

5、/2 周第 23 个月 1 次/月轨道铺设后3 个月以后 1 次/3 月4、竣工验交时,沉降观测设施和观测资料应与工程同时移交给工程接收单位。二、观测项目、装置设置及保护1、根据铁四院编制的新建厦门至深圳铁路惠州南至深圳段 XSGZQ-12 标路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厦深铁路 XSGZQ-12 标 路基工程技术交底 3基横断面图及新建厦门至深圳铁路惠州南至深圳段路基工程设计与施工参考图集 ,中铁二十五局厦深铁路工程指挥部二工区管段内路基工程沉降变形监测项目包括路堤基底沉降监测、路基面沉降监测和松、软土地段路堤填筑过程中变形监测等,具体各工点监测内容如下:表 4 厦深铁路(广东段)XSGZQ-12

6、标路基沉降变形监测汇总序号 工点里程 路基面沉降监测断面 基底沉降监测断面1 DK487+178.52+262 DK487+180 /2 DK488+509+545.35 / /DK489+278 /DK489+445 DK489+4453 DK489+277.03+711.79DK489+525 DK489+525DK490+176DK490+240DK490+3004 DK490+175.15+719.27DK490+360软基地段每隔 50m 设一个基底沉降监测断面5 DK492+220(链前)+565.81 DK492+365+565.81 路堤每隔50m 设一个路基面沉降监测断面DK

7、492+370+565.81 地基加固段每隔 100m 设一个基底沉降监测断面6 DK492+984.97DK493+277.15 DK492+984.97DK493+035 每隔50m 设一个路基面沉降监测断面DK493+028+277.15 每隔100m 设一个基底沉降监测断面DK493+497.33 DK493+497.33DK493+520.12+700、DK493+980+DK494+280 每隔 50m 设一个路基面沉降监测断面DK493+520.12+700、DK493+980+DK494+280 每隔 100m设一个基底沉降监测断面7 DK493+520DK494+391DK4

8、94+392.10 DK494+392.108 DK496+168.82+286.30 DK496+168.82+178 路堤设一个路基面沉降监测断面 /9 DK496+561.77+646.00 / /10 DK497+027.00+046.72 设一个路基面沉降监测断面 /11 DK498+667.89+681.39 / / 基底沉降监测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厦深铁路 XSGZQ-12 标 路基工程技术交底 4每 50100m 设一个监测断面。路堤填筑前,于路堤基底地面埋设沉降板,每个监测断面预埋 3 个沉降板。沉降板由沉降板底座、测杆(=20mm 钢管)及保护测杆的 =50mm PVC 塑料

9、管组成。随着填土的增高,测杆与套管亦相应加高,每节长度不超过 100cm,接高后的测杆顶面应高于套管上口,在填土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保护沉降观测装置。沉降板安装前应先将地面整平(可铺设 0.1m 厚中粗砂) ,注意保持底板的水平和垂直度。 路基面沉降监测每 30100m 设一个监测断面,工三个监测点。分别于路基中心、两侧路肩各设一个检测桩,桥路过渡段必须设置。监测桩采用长度为 150cm,且直径不小于 16mm 钢钎。 位移观测桩松、软土路堤填筑施工过程中在两侧坡脚外约 2.0m、10.0m 处设置观测桩,并沿线路纵向间距 2050m。 变形观测的控制标准边桩水平位移为 5mm/天,竖向位移小于

10、10mm/天,路基中心沉降板沉降量小于 10mm/天。填筑过程中加强观测,若沉降量超出以上控制值,应停止填土施工,待沉降稳定后再继续填土。 路 基 面 沉 降 监 测 桩 路 基 面 沉 降 监 测 桩4.64.24.2路 堤 沉 降 变 形 监 测 断 面 示 意 图路 基 面 沉 降 监 测 桩沉 降 板 8.08.0 观 测 边 桩观 测 边 桩 沉 降 板 沉 降 板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厦深铁路 XSGZQ-12 标 路基工程技术交底 52、观测装置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边桩的埋置深度一般地区不宜小于 1.4m,桩顶露出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10cm。埋设桩的周围应回填密实,桩周上部 50

11、cm 用混凝土浇筑固定,确保边桩埋置稳固。边桩应按二等水准标准测量边桩坐标及桩顶高程作为初始读数。 沉降观测桩应待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完成后埋设,桩周用水泥砂浆浇筑固定。沉降观测桩应按二等水准标准测量桩顶高程作为初始读数。 沉降板埋设位置采用全站仪定位,埋设处宜垫砂找平,埋设时保证测杆与水平面垂直。沉降板应按二等水准标准测量沉降板高程变化。 剖面沉降管宜采用开槽埋设,在槽内敷设沉降管,其上夯填中粗砂与碾边 桩 大 样 图0.8小 铁 钉 不 易 开 裂 的 圆 木 21小 铁 钉 沉 降 板 示 意 图双 面 电 弧 焊 接 1.0沉 降 板 底 座 =20m测 杆 (钢 管 )PVC管 =5

12、0m1.0钢 板 (30cm8m)接 头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厦深铁路 XSGZQ-12 标 路基工程技术交底 6压面平齐。沉降管埋设位置在挡土墙或其他结构物处时应预留孔洞,并做好管口保护和排水工作。剖面沉降管应待上部一层填料压实稳定后,连续监测数日,取稳定读数作为初始读数。3、观测装置的恢复应符合下列规定: 平面基点、水准基点、观测标识和观测元器件受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发生破坏或扰动时,应及时恢复并进行补充测量,做好记录。 平面基点、水准基点的恢复测量等级不应低于初测的等级,恢复平面基点、水准基点的点位精度不应低于初测的点位精度。 观测标或观测元器件扰动引起观测数据异常时,应分析原因后处理。

13、三、数据采集与整理1、沉降变形观测单位应按变形观测技术要求及时组织观测作业。观测数据按统一格式填写,按月份进行整理,及时以书面及电子文件两种形式将观测数据、沉降变形曲线同时报送变形评估单位和设计单位。2、沉降变形观测数据记录可采用手工记录和电子记录两种方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手工记录采用观测手簿,其原始观测值和记事项目一律采用铅笔记录,任何原始记录不应涂擦修改。电子数据记录成果应进行分析整理,核对无误后形成硬拷贝作为检查核备资料。观测数据应真实准确,数据格式符合评估要求。3、建立沉降变形数据库,统一归档管理沉降变形观测数据。沉降变形观测单位的观测数据应经监理签认后纳入数据库。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厦深铁路 XSGZQ-12 标 路基工程技术交底 7编 制 : 审 核 : 接受交底人:日 期 : 日 期 : 日 期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